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是

鎖定
正是,讀音zhèng shì,漢語詞彙,釋義:1.就是。2.恰是。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6.舊小説﹑戲曲裏的套語。出自於《世説新語·品藻》。
中文名
正是
拼    音
zhèng shì
近義詞
在於 乃是 [2] 
釋    義
就是,恰似
出    處
《世説新語·品藻》

目錄

正是釋義

1.就是。 2.恰是。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 6.舊小説﹑戲曲裏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

正是出處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説新語·品藻》:桓曰:“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是我輩耳!” [2] 

正是例句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説新語·品藻》:桓曰:“第一流復是誰?”劉曰:“正是我輩耳!”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馮家了。”
茅盾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張阿新。
2、恰是。
温庭筠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絕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金 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二卷:“諸王見説,俱各拍手跌足,大笑起來道:‘妙,妙,妙!咱們多做個保親,正是風流佳話。’” [3] 
洪深《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衞先生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隨先生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麼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雙喜到裏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九:龍香對媒婆道:“老孃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説、戲曲裏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
京本通俗小説·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鄭廷玉《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