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常血壓值

鎖定
正常血壓值是1984年醫學家們首次提出“高正常血壓”概念,後又在1993年進一步將血壓低於17.3~11.3kPa(130~85mmHg)定為正常血壓,因此當收縮壓為17.3~18.6kPa(130~139mmHg),舒張壓為11.3~11.9kPa(85~89mmHg),或二者只要一項達此水平,便是“高正常血壓”,也就是血壓“正常高值”。
中文名
正常血壓值
外文名
Normal blood pressure values
包    含
收縮壓、舒張壓
成人收縮壓
100~120(mmHg)
成人舒張壓
60~80(mmHg)
測量儀器
血壓計

正常血壓值名詞解釋

各年齡段血壓的正常值,方便現代人及時瞭解自己的血壓,及時發現高血壓,及時治療。高血壓疾病已經成為危害現代人的疾病之一。
正常的血壓是血液循環流動的前提,血壓在多種因素調節下保持正常,從而提供各組織器官以足夠的血量,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血壓過低過高(低血壓、高血壓)都會造成嚴重後果,血壓消失是死亡的前兆,這都説明血壓有極其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正常血壓值血壓標準

以下為中國人的平均正常血壓參考值:
年齡
收縮壓(男)
舒張壓(男)
收縮壓(女)
舒張壓(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注:以上統計為1998年完成的,如今人的平均血壓有所增加。
如果發現血壓高於正常值,則需要一個反覆測量和監測的過程,如果確定是患有高血壓,那麼就需要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確定病因並施以治療。 [1] 
根據1999年世界衞生組織治療指南,高血壓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8.7kPa(140mmHg),舒張壓≥12.0kPa(90mmHg),這就是血壓“正常高值”尚未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就不是高血壓,這樣如果無靶器官損害,也無危險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就無需醫治。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首先,血壓“正常高值”有重要的臨牀意義,“正常高值”發展成高血壓的可能性比血壓正常者大得多。其次,處於“正常血壓組或理想血壓組。對於這組人,應該用非藥物療法進行治療,包括克服不良生活習慣,如酗酒、吸煙、喜食油膩食品或過鹹食物等;定期到醫院、社區衞生所測量血壓,並做好記錄,定期與醫生聯繫及時尋求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千萬不能認為“不要緊”或順其自然發展。最後,處於“正常高值”的人,如果患有糖尿病或併發心、腦、腎損害,則應進行藥物降壓治療,將血壓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藥物選擇以長效降壓藥為優,以維持24小時血壓平穩下降,減少靶器官損害的可能性,減少併發症,降低風險。
參考資料
  • 1.    劉建偉,李曉峯 ,馬建欣編著 .高血壓病人食療自療與生活宜忌:中醫古籍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