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通狼

鎖定
普通狼(學名:Canis lupus lupus)又名歐亞灰狼,是灰狼的指名亞種。體形中等,體毛較為粗糙,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犬齒及裂齒髮達;上臼齒具明顯齒尖,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後跟尖;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齒式為。毛粗而長。前足4~5趾,後足一般4趾 ;爪粗而鈍,不能伸縮或略能伸縮。尾多毛,較發達。
善於快速及長距離奔跑,喜羣居,常追逐獵食。食肉,以食草動物及齧齒動物等為食。棲息於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草地。分佈整個歐洲和俄羅斯全境。
中文學名
普通狼
拉丁學名
Canis lupus lupus
別    名
灰狼指名亞種,歐亞狼,普通灰狼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食肉目
亞    目
裂腳亞目
犬科
亞    科
犬亞科
犬屬
灰狼
亞    種
普通狼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外文名
Common Gray Wolf

普通狼外形特徵

普通狼
普通狼(40張)
普通狼是犬科中體型最大者,外形似狼犬,體長105-160釐米,肩高80-85釐米,體重平均32-50千克,最大重量為69-80千克。四肢矯健,適於奔跑;吻部略尖;耳廓直豎;尾毛長而蓬鬆。上體一般為奶油色、淺黃、暗黃、紅色、灰棕和淺灰色,但以後兩種毛色居多,另有純黑和白色者。腹部和四肢內側白色,但四肢內面以及腹部毛色較淡,毛色常因棲息環境不同和季節變化而有差異。前足5趾,後足4趾。肩部和尾端黑毛較多。雌性小於雄性約20%。它們的皮毛相比北美灰狼等亞種更短和更密集。

普通狼棲息環境

棲息生境多樣,如苔草、冰原、草原、森林和荒漠等都有其足跡。北方的狼在冬季常集羣活動,並有社羣結構;夏季則營小家庭生活。領域範圍達160-350平方公里。適應性很強,海拔高度也不限制其分佈,密度也較大。狼喜歡在人類干擾少、食物豐富、有一定隱蔽條件下生存。 [1] 

普通狼生活習性

狼集羣或單獨活動。在繁殖季節集成小羣,狼羣的大小變化很大,常因季節和捕食的情況不同而改變。狼的食物成分很雜,凡是能捕到的動物都是其食物,包括鳥類、兩棲類和昆蟲等小型動物。狼偶爾也進食植物性食物。狼喜吃野生和家養的有蹄類,狼吃人的現象在也時有過報道,但是這只是在特殊情況下發生的。普通狼性情兇殘,主要捕食野兔、大型齧齒類、有蹄類動物、鹿類、各種野羊及鳥等;也吃水果,漿果和魚。 [1] 

普通狼分佈範圍

分佈於整個歐洲(法國,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西班牙,希臘,斯洛文尼亞,奧地利,匈牙利,烏克蘭,波蘭,斯洛文尼亞,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國),俄羅斯全境,包括俄羅斯歐洲地區和亞洲地區的整個森林。 [2] 

普通狼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不同,在低緯度地區1月,在高緯度地區至4月,一般是2-3月交配。妊娠期60-63天,每胎約產4-7幼崽。

普通狼亞種分化

普通狼是灰狼的指名亞種。

普通狼種羣現狀

由於二十世紀的濫捕濫殺,普通狼的數量曾急劇下降。 歐洲大部分地區已經採取了保護措施,數量正在上升。 但是在亞洲的許多地方仍然沒有受到有效的保護。 [3] 

普通狼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低危(LC)。 [3] 

普通狼相關知識

狼是羣居性極高的物種。一羣狼的數量大約在5到12只之間,在冬天寒冷的時候最多可到40只左右,通常由一對優勢對偶領導。狼羣有領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動範圍,羣內個體數量若增加,領域範圍會縮小。羣之間的領域範圍不重疊,會以嚎聲向其他羣宣告範圍。通常羣體捕殺大型獵物。幼狼成長後,會留在羣內照顧弟妹,也可能繼承羣內優勢地位,有的則會遷移出去(大都為雄狼)再生殖時會使用窩,通常在地面挖洞而成,可長達三四米,入口有大土堆。野生的狼一般可以活12-16年,人工飼養的狼有的可以活到二十年左右。
奔跑速度極快,可達五十五公里左右,持久性也很好。智能頗高,可以氣味、叫聲溝通。馴化後的狗,腦容量較狼小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雖然在劃定區域地圖的部分退化,但在與其他人類相處的部分則增加。
狼在某些國家種羣數量少,已被列為瀕危物種。但是在很多國家未被列入保護動物。在一些國家,包括中國狼分佈區由於生境破壞而縮小。中國長期以來,把狼作為害獸加以消滅,併為鼓勵捕殺害獸而給予獎勵。加上其棲息的生境不斷縮小,幾十年中,狼的數量顯然越來越小,許多過去狼的分佈區已不見其蹤跡。狼的毛皮質量好,它的部分器官被入藥,也是導致被獵殺的一個因素。 [1] 
注:普通狼圖冊網址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