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歌(拼音:gē)是漢語一級通用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春秋金文,歌在金文中寫作“訶”,形聲字,從言可聲。篆文寫作歌,從欠哥聲。 [2]  歌的本義有名、動兩用,作名詞指歌曲,即配樂能唱的文辭;作動詞指按一定旋律演唱歌曲。現代無論有無音樂伴奏的唱都可以稱為歌。歌又指一種舊詩的體裁。
(基本信息主要來源:《新華寫字字典第2版》 [3]  、漢典網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SKSW(86、98)
倉    頡
MRNO
鄭    碼
AIJR
筆    順
橫、豎、橫折、橫、豎、橫、豎、橫折、橫、豎鈎、撇、橫鈎、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3084) [1] 
平水韻
下平聲第五·歌 [5] 
注音字母
ㄍㄜ
總筆畫數
4+10
造字法
形聲字
結    構
合體字,左右結構
四角碼
1768₂
統一碼
基本區 U+6B4C
異體字
謌,𡃭,𣤑,𣤒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4]
形聲字。歌字常見於西周文獻,但古文字資料中最早見於春秋時代。在金文中,“歌”寫作圖1(),左部是“”,作形旁,表示這個字的本義與言語有關;右部的“”,為贊同、許可,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一説,“可”有唱歌之義,於此作表義的聲旁。《説文解字》小篆之或體承襲戰國古文字訶字的形體。形旁仍然為言,聲旁改為“哥”。“哥”作二可相疊,有人認為更突出表示男女對唱情歌。《説文》曰:“哥,聲也。從二可。古文以為謌字。”由此可知,“哥”是“謌”的本字。
篆文“歌”字後亦寫作圖5,右部為“”,“欠”的甲骨文像一個人張大嘴巴在吸氣或吹氣,以示與口有關。“哥”與“欠”相合,進一步表示伴隨樂聲而歌唱。從欠之“歌”,見於《説文》小篆,更常見於秦簡、漢簡帛,其形體當產生於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 [2]  [6] 
“歌”本義有名詞、動詞兩用,作動詞指有音樂伴奏的唱,如《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作名詞則指供人唱的作品,如《詩經·大雅·桑柔》:“既作爾歌。”歌和歌曲都有歌詞,叫詩,所以歌也指能配合樂曲歌唱的詩。因為“歌”多用來頌揚先人或英雄的功德,所以“歌”也有頌揚的意思。“歌”後來引申為古代詩歌體裁之一,後來稱為歌詩,現代統稱為詩歌。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漢代的樂府民歌,其實也就是樂府詩。由於“歌”與樂曲密不可分,所以“歌”還有奏樂的意義。《禮記·檀弓下》中“歌於斯”的説法,就是指在祭祀的時候奏樂。 [2]  [7]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動詞
唱。
sing
《周易·中孚》:“或鼓或罷,或泣或歌。”
毛澤東《答友人》詩:“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歌詠;歌手;載歌載舞
頌揚;讚美。
sing;extol
《左傳·成公七年》:“九功之德皆可歌也。”
范仲淹《許袞墓誌銘》:“出奉公家,入敦孝事,河內人歌焉。”
歌頌;可歌可泣
奏樂。
play music
《禮記·檀弓下》:“歌於斯,哭於斯。”

作歌;寫詩。
rhyme;
verse
《詩經·陳風·墓門》:“夫也不良,歌以訊之。”
左思《蜀都賦》:“陪以白狼,夷歌成章。”

名詞
供人唱的作品,是詩歌和音樂的結合。
song
《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韓愈《元和聖德詩》序:“誠宜率先作歌詩,以稱道聖德。”
歌謠;民歌;四面楚歌
古代詩歌體裁之一。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説·樂府》:“《樂府》命題,名稱不一。蓋自琴曲之外,其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
《長恨歌》;《子夜歌》
用同“”。兄長。
brother
《敦煌變文集·舜子變》:“(瞽叟)高聲喚言:‘象兒,與阿耶三條荊杖來,與打殺前家歌子。’”

用同“哥”。父親。
father
《敦煌變文集·句道興本〈搜神記〉》:“其田章年始五歲,乃於家啼哭,喚歌歌娘娘。”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八】【欠部】古俄切(gē)
歌,詠也。從欠哥聲。
謌,(謌)〔歌〕或從言。 [10] 

説文解字注

歌,詠也。
段注:言部曰:詠,歌也。二字為轉註。
從欠,哥聲。
段注:古俄切,十七部。
歌或從言。
段注:歌永言,故從言。可部曰:哥,聲也。古文以為謌字。 [11] 

廣韻

古俄切,平歌見 ‖可聲歌1部(gē)
歌,《禮記》曰:“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釋名》曰:“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之有柯葉。兗冀言歌聲如柯。”古俄切。十一。
【校釋】上下:依《釋名·釋樂器》上當補“有”字。 [12] 

康熙字典

【辰集下】【欠部】 歌
古文:可、哥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竝音柯。《説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為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又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既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為總名,未必合樂也。
又《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又《古樂府》注: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又鍾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又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又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為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葉古賀切,音過。左貴嬪《晉元后誄》:內敷陰教,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説見顏氏《刊謬正俗》。
又葉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又葉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碑辭》:鄱民哀號,或以頌歌。齊女色憂,傷槐罷誅。
《説文》:或作謌。《集韻》:或作𡃭。 [13] 

近義辨析

歌、謳、謠。
在“唱歌、歌曲”的意義上,三字相同。區別在於:用作動詞時,“歌”多指配樂的歌唱,“謳”“謠”一般不必配樂;用作名詞時,“謳”“謠”一般指民謠。如果連用,則不再強調其區別,“謳”一般與“歌”連用作動詞,如《呂氏春秋》“其謳歌而引”;“歌”與“謠”連用作名詞,如《呂氏春秋》“歌謠好悲”,《淮南子》“風之以歌謠”。三字的其他意義不相同。 [14]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歌書寫提示 歌書寫提示
左上“可”末筆亅(豎鈎)去鈎。“哥”“欠”寬窄相當,頂部“哥”低,底部“欠”高。“哥”,上“可”窄、扁,下“可”寬、大;兩“可”首橫上短下長,右端都抵豎中線,下橫在橫中線;兩“口”垂直對齊,下“口”略大;上豎與下豎鈎亅(豎鈎)垂直對齊。“欠”,首筆撇的撇尖近田字格中心;“人”,撇的起筆在橫中線,撇尖過豎中線,伸向“哥”下側,捺筆收筆與撇尖持平。 [3] 

書法欣賞

音韻集成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k
ɑ
王力系統
k
ai
董同龢系統
k
ɑ
周法高系統
k
a
李方桂系統
k
ar
西漢



東漢





a


a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歌戈麻

ɑ
北魏後期北齊
歌戈

ɑ
齊梁陳北周隋
歌戈

ɑ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k
ɑ
擬音/王力系統

k
ɑ
擬音/董同龢系統

k
ɑ
擬音/周法高系統

k
ɑ
擬音/李方桂系統

k
â
擬音/陳新雄系統

k
ɑ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韻書集成


字形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下平七歌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古俄切
集韻
平聲
下平七歌

開口呼
一等
全清
居何切
禮部韻略


平聲





居何切

增韻


平聲





居何切

中原音韻

陰平
歌戈

開口呼

全清

中州音韻


平聲
歌戈





岡何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四歌


全清
居何切
ko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二十三科火貨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5] 

方言音韻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ko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ko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kɤɷ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kəu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ku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ko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33
陰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o
55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ua
55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ko
33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kua
33
陰平
白讀
閩語(閩東語)
福州
44
陰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54
平聲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5]  、《漢語方音字彙》 [16]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5-22]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69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07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9]
  • 5.    平水韻 五歌  .搜韻[引用日期2020-05-22]
  • 6.    王元鹿主編;俞水生著.漢字中的禮儀之美[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5.03:193
  • 7.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257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437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8.01:1123.
  • 10.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86.
  • 11.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北京:中國書店,2010.12:1382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159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520.
  • 14.    張雙棣 編著.古漢語小字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06:125
  • 15.    “歌”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0-05-22]
  • 16.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2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