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

鎖定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是北宋詩人王安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中文名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
體    裁
詩歌
作    者
王安
年    代
北宋
類    型
七言律詩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作品原文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
省中何忽見崔嵬,六幅生絹座上開②。
指點便知巖穴處,登臨新作使君來③。
雅懷重向丹青得,勝勢兼隨翰墨回④。
更想杜郎詩在眼,一江春雪下離堆⑤。 [1]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作品註釋

①次韻:別人寫了詩,自己和作,並用其韻;亦稱“步韻”。全詩寫見到齊山畫圖的喜悦心情。
②省:唐宋時中央高級機關名,約相當於今日中央的部。崔嵬:本形容山高,此指畫中齊山。生絹:生絲織的綢子,這綢子上畫有齊山圖。
③使君:古代也稱郡守(刺史)為使君。
④雅懷:指吳仲庶高雅的情懷。勝勢:指齊山形勝。翰墨:筆和墨,借指齊山畫圖。
⑤杜郎詩:指杜牧“九日齊山登高”詩。離堆:在四川南充縣東南。“鬥(通陡)入嘉陵江,……不與眾山相連屬。”此借指齊山;齊山處長江邊,也不與眾山相連屬。春雪:指江中捲起的浪花。 [1] 

次韻和吳仲庶池州齊山畫圖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宋代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公元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公元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公元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註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説》、《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鈎沉》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