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坊村

鎖定
橫坊村,位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的一個下轄村,在松源鎮中部。村轄20個村民小組,在冊户數520户,人口2121人;全村總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0畝。 村年平均氣温為21.7℃,年降雨量約為1550ml,氣候特徵夏長冬短、光照充足。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烤煙、果樹,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自來水和山林。 [1] 
據橫江村清朝《温氏家廟》修廟記事石碑和《梅縣松源橫江下温氏族譜》記載,橫江村温氏開基在宋朝後期已有700多年曆史。 [2] 
橫坊村為梅縣區傳統村落之一。 [2] 
中文名
橫坊村
地    點
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松源鎮
耕地面積
1190畝
人口數量
2121人

橫坊村歷史沿革

橫坊村由橫江、珠坊、官田3個自然村組成,這3個自然村開基時間先後不一:
據橫江村清朝《温氏家廟》修廟記事石碑和《梅縣松源橫江下温氏族譜》記載,橫江村温氏開基在宋朝後期,已有700多年曆史。
珠坊村由王氏六世祖璁公、珣公兄弟倆從松源青塘遷居珠坊開基,已有400多年。
明隆慶年間,王姓“千四郎”公遷橫江下與温姓先民和睦為鄰,明萬曆年間又遷“官田”坑定居,繁衍人口,以“官田”取名官田村,距今400餘年。 [2] 
橫坊行政村則成立於新中國成立後。 [2] 

橫坊村歷史文化

橫坊村歷史建築

橫坊村為梅縣區傳統村落之一,很好地保存了傳統客家村落的風貌。橫坊村完好保存20多座明清時期較大型的傳統建築,以及100多棟天街屋、合面樓等。這些古建築多采用杉木或石料為主的框架,就地取材,依地勢而建,風格獨特,尤其是保存下來的傳統民居建築大多追求細部精雕細刻和彩繪,各類彩繪保存完好,同時因為橫坊村歷來崇文重教,這些古民居建築還保存不少勵志啓迪後人的橫聯、門對和堂聯等,是傳統客家文化的瑰寶。 [2] 

橫坊村文化教育

自宋代開居已有700多年曆史,橫坊村世世代代人才輩出。數百年來,橫坊人遵照祖訓,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知書達理,成就了“世代書香,深明大義”的美譽和傳統。在橫坊村中祠堂門口的大坪和祖屋前,仍可見用花崗石雕鑿的石楣杆,博取舉人、進士等功名者的姓名和時間依稀可見。 [2] 
石楣杆 石楣杆 [2]
清朝時期,松源鎮翰林者有2人,其中1人是橫坊村温葆深;中進士者有5人,其中有3人是橫坊村人。新中國成立後,橫坊村依然是文人學者眾多,英才輩出,人才濟濟。黨政軍領導、專家教授、富商巨賈等層出不窮。 [2] 
橫坊村自古以來十分重視興學育人,耕讀傳家。全村世代傳承崇文重教之風,良好的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孕育出橫坊村素有“世代書香”之稱,人才輩出,代有名人。
橫坊村歷史上曾有進士3人、舉人4人、秀才17人、國子監太學生97人、國學生3人、貢監武生14人。
比較知名的代表人物有:温文桂文武雙全,曾在清廷任文武要職,康熙年間任北城兵馬司正指揮,兼佩五城印。他同時也是文學俊才,譽稱為“學海文江”,功績朝野。告老奉親,辭官回鄉,重建“松源義學”,慷慨解囊傾注心血,為松源教育開創新路,曾有“王國紳賢”美稱。
清代進士户部主事温肇江(家名温南英),欽點翰林院、清代咸豐、同治皇帝的老師、“太子太傅”温肇洋(家名温揚英、又名温葆深、温葆淳),温繁炘(肇江孫)同門為温文桂後裔,人稱“同門三進士”。
新中國成立後,橫坊村依然是英才輩出,文人學者眾多。據不完全統計,橫坊村有研究生34人,其中博士生7人,大專以上大學畢業生480人(其中本科生308人);當過教師的200人;黨政軍處(團)以上幹部49人(其中廳級以上9人);高級職稱69人,中級職稱100人;科級幹部87人。
橫坊村人不僅注重本村興學育人,同時積極為松源鎮的文化教育事業作出貢獻。温文桂於1742年重建“松源義學”,一直為松源羣眾讚頌和敬仰。温星史(温煌)等四君子創辦“松源高等小學”,一直為人頌揚。黃華先生捐巨資建松源中學教學大樓、大禮堂、圖書館等等。 [2] 

橫坊村紅色文化

橫坊村是梅縣最早的老蘇區村之一。1928年10月,橫坊村建立蘇維埃政權和村農民協會,1929年建立赤衞隊組織。蘇維埃府址設在温氏老祠堂東屋“大街巷”,同時是松江區赤衞隊和橫江村赤衞隊的活動據點(1930年“庚午橫江慘案”時,此處被燒燬;1982年改建為村文化室)。 [2] 
1929年10月19日,朱德率領中央紅軍紅四軍來到松源,在橫坊温氏總祠和喜從堂植蘭書室等駐有紅軍。陳毅身帶黨中央的重要指示信,從上海歷盡艱險,經汕頭轉鬆口,於22日秘密來到松源橫江下,傍晚朱德軍長與參謀長朱雲卿、政治部長李律一等在温存清家(磨房下)為陳毅接風,然後回軍部傳達黨中央“九月來信”,確定請毛澤東重新擔任前委書記等內容,並決定23日晚撤離松源。紅軍駐村時,在喜從堂前面的“雞心崟”山頂設置有高山哨所,挖有多條坑道戰壕,控制了從鬆口方向水陸兩路進入松源的咽喉通道。當時在紅軍駐地附近的橫坊村民積極為紅軍解決吃飯、洗澡等問題。高樓下井下塘的温育釗、温欽仁及喜從堂的温中遠等村中有名的機械能人,曾熱情為紅軍和赤衞隊修理槍械、造子彈、造土地雷等。 [2]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六七月間,松源組建起“松源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隨後橫坊村也建立起“民先隊”(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抗日救亡工作團等組織,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積極參加武裝軍事訓練,不少青年經歷嚴峻考驗,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松源黨組織的骨幹力量。
據不完全統計,革命時期,橫坊村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有2人,僅1926年至1941年在本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有33人。新中國成立前,參加赤衞隊、紅軍、民先隊、義勇軍、游擊隊、武工隊、解放軍等組織的有50多人。 [2] 

橫坊村景點設施

橫坊村文化服務中心

橫坊村文化服務中心設在村中有110年曆史的繼雅學校老校區,並在繼雅學校建校110週年之際建成開放。
橫坊村歷來耕讀傳家,十分重視興學育人。數百年來,當地許多先賢為家鄉崇文重教之風的興盛而傾盡心血,許多羣眾也勒緊褲帶,勤耕苦作,為的就是讓子女上學讀書。早在晚清時期,橫江、珠坊、官田三個自然村就興辦有私塾,如“藏柏軒”“植蘭書室”“三儒書院”“鳳尾坪私塾”“自強私塾”等五六間。各自然村為了鼓勵學子勤奮學習和解決家庭貧困學子的學習困難,設有公償學谷和獎學金,還有眾多慈善熱心人士幫扶一些貧困學子讀上大學。1906年,橫坊人創建了繼雅學校。
校名取自唐代詩人杜甫《陳拾遺故宅》‘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的繼雅二字,意指培育文才之人、名人。繼雅學校最輝煌時期曾設附中,學生甚眾。100多年來,繼雅學校像一根無形的紐帶,串聯並影響着一代代的橫坊人以及周邊鄉親。
隨着鄉村學校撤併等,繼雅學校班級縮減,部分校舍空了出來。為了不讓空出來的校舍被荒廢,在熱心鄉賢温華光等人的倡導下,橫坊村委決定把棄用的老校區改造為文化服務中心,助力當地農村文化繁榮和發展,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得知村中要建立文化服務中心,橫坊村的鄉賢紛紛慷慨解囊,村民鄉親也積極響應出錢出力,不少村民還把家中珍藏的傳統農家器具捐了出來。
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籌備,橫坊村文化服務中心建成並免費對外開放,其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共設有村史館、校史館、紅色文化館、傳統文化館、農耕文化館5個展館,陳設史料、文獻、歷史文物實物、傳統農具生活用品等380多件,種類齊全,數量豐富,儼然一座小型客家文化博物館。除此外,文化服務中心展館外還設置有可供體驗的農具等,使得文化服務中心更具吸引力。 [2] 

橫坊村農村示範

橫坊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在車尾下(竹頭壩)排水出口處河灘地上,橫坊村以近300年的大榕樹為主題,建起了沿河公園,沿公園往上游2000多米長的河堤建有綠道,綠道與公園連成一線,既可散步鍛鍊,又可觀賞一河兩岸景色,舒心怡情,成為羣眾健身、休閒的好去處。此外,橫坊村還建有足球公園,成為一大特色。 [2] 
2005年以來,橫坊村在福高堂背沙墩上先後建成橫坊村村民服務中心和文化活動中心,集村委辦公、羣眾事務服務站、農家書屋、公共法律服務站、羣眾娛樂健身廣場等為一體。廣場前後有生活超市和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為村民的生活和健身提供了良好條件。2016年,橫坊村文化服務中心建成開放,很好地助力當地農村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在橫坊村的建設過程中,當地眾多外出鄉賢一直關心支持家鄉建設,如橫坊村傑出鄉賢黃華先生,其於1994年投入近600萬元,新建別墅式套房,除一棟供村民文化活動外,其餘9棟18套無償分給留守故居的農户。2009年,黃華先生又投入100多萬元改造故居舊屋,修舊如舊,讓新村與舊居相互輝映,成為梅州新農村建設的示範。 [2] 

橫坊村地方特產

橫坊村就是梅州傳統麥芽糖製作的發源地之一。 [2] 

橫坊村經濟

梅州市梅縣區橫坊村位於松源鎮中部。村轄20個村民小組,在冊户數520户,人口2121人;全村總面積4.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90畝。村年平均氣温為21.7℃,年降雨量約為1550ml,氣候特徵夏長冬短、光照充足。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烤煙、果樹,村特色經濟收入有自來水和山林,上一年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9.04萬元。 村發展經濟的措施以及成果: 利用平原地區良田多,發展優質水稻、烤煙,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科學發展,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 [1] 

橫坊村所獲榮譽

2005年,橫坊村被梅州市人民政府評為“生態示範村”;
2011年,橫坊村分別獲評梅縣和梅州市“文明村”;
2014年6月、12月,橫坊村先後獲評“梅州市衞生村”“廣東省衞生村”;
2011-2015年度,橫坊村黨支部獲評梅縣“五好”村黨支部。 [2] 
基於傳統村落形態、肌理保存完整,以及諸多傳統古建築保存完好,歷史文化底藴深厚,2016年,橫坊村委橫江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