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白樺脂酸

鎖定
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 (BA),別名樺木酸,天然的羽扇豆烷型五環三萜化合物 [2]  化學名3β-hydroxy-lup-20(29)-ene-28-oic acid [4]  ,分子式C30H48O3,分子量456.71,CAS號472-15-1,沸點550.0±33.0 °C(Predicted),酸度係數(pKa)4.61±0.70(Predicted),密度1.065±0.06 g/cm3(Predicted) [2]  ,是一種白色的結晶性粉末,氣微,味苦。最早於20世紀90年代在生長在非洲東部的鼠李科常綠植物的樹皮中發現。
白樺脂酸有幾種生物來源,可從蒲桃樹葉、白樺樹皮酸棗仁中提取;也可以用白樺脂醇為原料通過化學合成得到。九十年代中期經研究發現白樺脂酸可以選擇性地殺死人類黑色素瘤細胞而不殺傷健康細胞;白樺脂酸對HIV-1型感染有抑制作用,另外研究表明白樺脂酸對腦瘤、神經外胚層瘤、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細胞也有抑制作用 [2] 
中文名
白樺脂酸
外文名
Betulinic acid(BA)
別    名
樺木酸 [3] 
歸    屬
五環三萜類化合物 [2] 
分子式
C30H48O3
分子量
456.71
熔    點
295 至 298 ℃
比旋光度
D25 +7.5° (c = 0.37 in pyridine)
折射率
7.8 ° (C=0.9, Pyridine)
旋光性
(optical activity)[α]20/D +7.8°, c = 0.9 in pyridine
危險品標誌
Xi
安全説明
24/25 [2] 
化學名
3β-hydroxy-lup-20(29)-ene-28-oic acid. [4] 
CA登記號
472-15-1 [2] 

白樺脂酸主要來源

第一,從天然植物中提取分離得到。這種方式消耗大量溶劑,得率低,雜質不易分離,故很少採用;第二,以白樺脂醇為前體,通過有機合成得到白樺脂酸。這種方式已經應用於工業生產,可以得到工業規模的白樺脂酸,是現在市場上白樺脂酸的主要來源;第三,以白樺脂醇為前體,通過微生物轉化生成白樺脂酸。這種方式代表了未來植物提取行業的新方向,但是目前還存在很多技術難題未能解決。

白樺脂酸用途與功效

1.抗腫瘤作用
最早發現白樺脂酸對於黑色素瘤細胞選擇性細胞毒性,近年來又發現其對其它腫瘤細胞也有較強的廣譜活性作用,對膠質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成神經管細胞瘤,尤因腫瘤以及其他惡性腫瘤,結腸癌、乳腺癌、肺癌、肝癌、前列腺癌、腎細胞、卵巢或子宮頸癌和白血病等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6-7] 
2.抗炎作用
大多數五環三萜類化合物都具有抗炎活性。白樺脂醇和白樺脂酸都是在較高濃度下具有温和的抗炎性,而且它們的抗炎性可能取決於對蛋白激酶 C 的抑制作用,而不涉及任何神經源性炎症機制。也有研究標明其活性是與糖皮質激素受體相互作用的結果 [8] 
白樺脂酸的抗炎作用已經在體內外模型體系中模型體系中有所驗證。白樺脂酸能夠抑制PGE2產生,減輕炎症反應。有研究顯示其對叉菜膠、佛波醇、苔蘚抑素1導致的小鼠炎症有抑制作用,但對花生四烯酸誘導的炎症以及神經源性炎症模型無抑制作用 [7] 
3.抑菌作用
目前已經發現白樺脂酸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以抑制包括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在內的多種細菌。但是經研究證明其抗菌活性較弱,這可能由於其屬於羽扇烷五環三萜類物質,結構與藿烷五環三萜類相似,且細菌膜上存在能生物合成藿烷五環三萜類的物質有關。基於對現有白樺脂酸抗菌能力的研究來説其作為抗菌藥物潛力較小 [9] 
4.抗病毒作用
白樺木酸中具有較為突出的抗病毒活性,其中尤其是抗HIV活性,同時在抗丙肝病毒,抗單純孢疹病毒,抗艾柯病毒,抗流感病毒等方面具有有效作用 [6] 
5.抗高血脂作用
有研究發現,白樺脂酸及其衍生物可通過調節脂肪因子、減少脂質生成、降低三酰甘油和總膽固醇水平等機制發揮抗高血脂作用 [7] 
6.抗糖尿病作用
白樺脂酸在治療糖尿病上表現出良好功效,其中主要通過抑制α-澱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從而減少多糖的水解和促進糖原合成兩個方面進行治療 [2]  [9] 
7.抗氧化應激活性
BA 對正常細胞和機體具有保護作用,該作用與抗氧化應激有一定的關係。例如白樺脂酸對腦,腎和心臟等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均有保護作用 [7]  。BA 通過抗氧化應激、抗氮化應激和增加血流量,對小鼠缺血再灌注腦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2]  [6] 
8. 其它疾病
現在也有一些研究發現白樺脂酸對於老年性痴呆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保護作用主要通過減弱神經行為和認知功能障礙,減少海馬體中的促炎細胞因子,減少氧化和亞硝化反應 [9] 
同時也有文獻報道稱白樺脂酸具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且已經有部分抗焦慮藥物中已經應用了白樺脂酸組分。這可能與白樺脂酸的脂溶性較高,可以透過腦部屏障有關 [2-3] 

白樺脂酸機理實驗

1.抗腫瘤作用
針對癌症治療,白樺脂酸的主要修飾位點有C-3,C-19和C-28。其抗腫瘤作用機制主要是對腫瘤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阻斷腫瘤細胞的細胞週期,靶向誘導腫瘤細胞的凋亡和自噬,誘導腫瘤細胞分化,阻止腫瘤細胞遷移,侵襲及其他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目前已有多個研究報道白樺脂酸對於多種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
(a) 最早被報道的抗腫瘤作用是誘導人類黑色素瘤細胞凋亡 [9] 
(b) 通過向穩定生長的U251細胞中加入不同濃度的白樺脂酸培養,發現白樺脂酸具有抑制腦膠質瘤U251細胞增殖並誘導其凋亡的作用, 且該作用呈一定的濃度和時間依賴性。這可能與其參與調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號通路有關 [13] 
(c) 在探究白樺脂酸其對細胞增殖的影響中發現不同濃度的樺木酸處理人胃癌 SGC 7901細胞48h後,其細胞生長抑制率顯著升高(P<0.05),克隆形成率和細胞增殖率均明顯降低(P<0.01),且呈劑量和時間依賴性;人胃癌 SGC 7901細胞被阻滯在 G1/G0期,細胞週期蛋白cyclin D1和 cyclin B1的 mRNA和蛋白表達量也隨樺木酸濃度升高而顯著降低(P<0.01)。且與對照組相比,樺木酸濃度為 20 μg/ml和30 μg/ml時,細胞增殖能力明顯降低,細胞週期被抑制,細胞週期蛋白表達量均明顯降低(P<0.05) [12] 
(d) 另外還有一些白樺脂酸在體內對幾種癌症的作用如下 [6] 
白樺脂酸 白樺脂酸
2.抗炎作用
(1)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抑制NF-κB 信號通路,抑制其下游調控的炎症介質的基因和蛋白表達。 [9] 
白樺脂酸 白樺脂酸
(2)通過抑制PLA2 活性、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降低NO 產生、促進ROS產生氧化應激反應等來達到消炎的目的。
白樺脂酸 白樺脂酸
此外,BA能夠抑制 IκB 磷酸化,p65 磷酸化和核易位,以及 NF-κB 依賴性相關基因的轉錄。 [2] 
3.抑菌作用
在體外研究中發現1000 g/disc濃度的BA抑制枯草桿菌的生長,其抑菌圈為18.8 mm2;對結核分支桿菌的最低抑菌濃度(MIC)值為32 μmol/L,對錶皮葡萄球菌的MIC值為8~16 μg/mL。
在對黴菌的抑制中,發現其抑制幾丁質複合酶II的IC50為98.7 μg/mL,MIC為12~32 μg/mL [4] 
4.抗病毒作用
目前公認的抗艾滋病作用是抑制HIV-1逆轉錄酶或抑制蛋白酶的活性 [6]  但白樺脂酸作用機制與此不同,它通過抑制病毒穿入,阻止病毒吸附或抑制細胞膜的融合或阻止其前體分裂為成熟的HIV蛋白,作用範圍幾乎覆蓋病毒生命週期的每個環節 [7]  白樺脂酸抑制H9淋巴細胞中HIV複製的半數有效濃度(EC50)約為1.4 μmol/L [5] 
在有白樺木酸衍生物對抗HIV-1的實驗中發現 IC50 值介於 40 至 100 nmol /L 之間,能防止HIV-1 感染的細胞和未感染的 CD4 細胞之間合胞體形成,通過抑制依賴外殼粘合的病毒感染達到抗HIV-1 作用 [11]  .
5.抗高血脂作用
在體外細胞試驗中,BA主要通過調節脂肪因子、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號通路、增加鈣調蛋白依賴性激酶的激酶(CaMKK)表達、下調哺乳動物雷帕黴素靶蛋白(mTOR)和S6激酶蛋白表達,從而抑制肝臟脂質積聚;還能通過抑制脂肪形成早期階段固醇調控元件結合蛋白1c(SREBP-1c)和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劑激活受體γ(PPARγ)等關鍵轉錄因子的表達來減少脂質的生成。
在體內實驗中,BA 及其衍生物對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動物均有治療作用,可通過調節小鼠原代肝細胞的CaMKK-AMPK-mTOR-S6激酶途徑和大鼠肝臟的 CaMKK-AMPK-SREBP1 信號通路來抑制三酰甘油的累積.
有研究顯示在飲用水中按照50 mg/L的比例添加並給藥15天可以降低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的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7]  [10] 
6.抗糖尿病作用
白樺脂酸作為PPARγ拮抗劑,可以通過促進成骨分化並抑制脂肪生成,從而抑制糖尿病。
白樺脂酸抑制糖尿病主要有2種作用機制:(1)抑制α-澱粉酶和α-葡糖苷酶,減少多糖的水解,降低遊離葡萄糖含量,以此減少機體對糖分的吸收;(2)通過激活AMPK,從而降低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表達,同時增加了跨細胞膜的葡萄糖轉運並促進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GLUT-2的表達,以促進葡萄糖攝取和糖原合成(圖7)。白樺酯酸類物質還可以抑制糖尿病併發症的產生,如白樺酯酸可以通過調節Nrf2/NF-κB途徑改善實驗性膜性腎病中的蛋白尿 [2]  [9] 
白樺脂酸 白樺脂酸
7.抗氧化應激作用
白樺脂酸可以顯著改善CCl4誘導的急性肝損傷,有效降低肝損傷小鼠血清中MDA,IL-6、IL-1β和TNF-α含量(P<0.01),升高SOD含量(P<0.01), 顯著降低肝臟p-NF-κB、p-IκBα蛋白表達(P<0.01),增加肝臟Nrf-2和HO-1蛋白表達(P<0.05~0.01)。證實這種保護作用可能與Nrf-2/HO-1/NF-κB信號通路有關 [2] 
BA 對地塞米松誘導的淋巴細胞凋亡具有干預作用,能夠減輕氧化應激,對氧化損傷修復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這與 BA 抑制氧化酶活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物產生,降低 Bcl-2,抑制 caspase-9、caspase-3 活化,提高抗氧化能力有關 [5-6] 

白樺脂酸來源及獲取方法

天然來源的白樺脂酸主要從白樺樹皮中進行提取,同時也存在於包括蒲桃樹、酸棗仁,大棗,懸鈴木,滇刺棗,夏枯草等多種植物中 [2] 
主要有植物提取,化學合成,生物轉化等方法。
1. 植物提取法
傳統提取方法主要是以乙醇、乙酸乙酯、甲醇等為提取溶劑,採用浸漬法、索氏提取法、加熱迴流提取法、超聲提取法等方式提取;近年來也發展處超臨界流體萃取,微波輔助提取,固液萃取等新方法。但由於白樺脂酸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這種方法具有原料消耗大,雜質多,產率低等問題。
2. 化學合成法
(a) 一步合成法
是將樺木醇的提取和 BA 的製備同步進行,採用二氯甲烷、氯仿、丙酮、四氫呋喃、DMF等有機溶劑浸提植物,提取含量較高的樺木醇,同時將硝酸鋅、硝酸鉻等氧化劑附着在硅膠、氧化鋁、膠嶺石等固相載體上,將提取的樺木醇氧化,得到 BA。這種方法不具有選擇性,條件難以控制,產率較低且後續仍需要純化步驟。
(b) 半合成法
半合成法是從植物中先提取出樺木醇,然後由樺木醇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制得 BA。因為樺木醇在植物中的含量相對較高,可以通過直接提取獲得,且成本相對較低,所以半合成法能有效降低成本。有實驗證明使用方法以氧化鋁為載體在水丙酮( 15 ~ 25 ℃ )溶液中 Cr( VI) 化合物的催化,樺木醇能夠選擇性氧化為樺木酸並達到93-98%的收益率,同時氧化鋁載體可以吸附除去其中含有毒性的化合物。
3. 生物轉化法
通過微生物或其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酶對底物進行結構修飾;與化學合成相比,生物轉化具有綠色無污染、條件温和、更具有立體和區域選擇性等優勢。研究發現脂肪酸和萜類前體合成途徑的代謝流平衡對 BA 合成影響顯著,並通過協同表達這兩個代謝通路中的關鍵調控基因( HFA1、HMG1 和 ERG9) 顯著提高 BA 產量,該工程菌每升培養基能合成毫克級的BA,BA 的製備合成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6] 

白樺脂酸安全性

白樺脂酸有廣泛的抗腫瘤活性且具有很好的選擇性,對正常細胞幾乎不顯示毒性。另有安全性提示顯示其應避免與皮膚和眼睛接觸 [14] 

白樺脂酸應用濃度或用量

(1) 對於黑色素瘤細胞的選擇性細胞毒性,IC50值為0.5~4.8mg /Ml.
(2) 用作真核細胞拓撲異構酶I (topoisomerase I) 的抑制劑時,其IC50 值為5 μM。
(3) 用於抗HIV作用時,其EC50值為1.4 μM。 [9]  [14] 

白樺脂酸鑑別檢測方式

HPLC檢測白樺脂酸的方法:
色譜柱:Kromasil C18(5μm,4.6×250mm)
流動相為甲醇∶水=91∶9(磷酸調pH為3.0),
流速0.6mL/min,
柱温為室温,
檢測波長為210nm,
進樣量20μL,
紫外檢測器
該方法最低檢出限為0.21~0.26μg/mL,定量限為0.71~0.87μg/mL,加標回收率在96.43%~101.33%之間。 [15] 

白樺脂酸包裝儲存

2-8°C,避光密封保存 [1] 

白樺脂酸分子式

白樺脂酸 白樺脂酸 [1]
C30H48O3【分子量】456.71
【CAS號】472-15-1
【檢測方式】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98%
【規格】20mg 50mg 100mg 500mg 1g
【性狀】 本品為白色結晶粉末
【作用與用途】本品用於含量測定。
【提取來源】
本品為樺木屬植物白樺(Betula alba L.)的樹皮中。
【藥理性質】
熔點295~298℃。旋光度[α]D+8°。不溶於水,微溶於甲醇、乙醇丙酮,易溶於四氫呋喃吡啶
【用法】
色譜條件: 以C18為色譜柱乙腈:0.5%磷酸水=70:3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210nm,流速1.0mL/min(僅供參考)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