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樹牽牛

鎖定
樹牽牛(學名:Ipomoea carnea subsp. fistulosa (Martius ex Choisy) D. F. Austin)是旋花科、番薯屬披散灌木,高可達3米;小枝粗壯,散生皮孔,密被微柔毛,有白色乳汁。葉片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漸尖,小短尖頭,全緣,兩面密被微柔毛,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有花數朵或多朵,花序梗粗壯,花梗被微柔毛;苞片小,卵形,早落;萼片近相等或內萼片稍長,卵形或近圓形,均被微柔毛;花冠漏斗狀,淡紅色,花冠管基部縊縮,雄蕊和花柱內藏;雄蕊花絲不等長,蒴果卵形或球形,具小短尖頭,種子較少,表面被絹狀長柔毛。
原產美洲,分佈自墨西哥,美國東南的佛羅里達,大、小安的列斯羣島,巴西至南美洲中部,現栽培於各熱帶地區;中國台灣、海南島、廣西南寧有栽培。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為灌木,在陰蔽的環境,莖纏繞而呈藤本狀。
樹牽牛高温季節枝葉濃密,盛花期長達半年,適合園林從植,高籬、花廊和蔭棚栽培。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2] 
中文名
樹牽牛
拉丁學名
Ipomoea carnea subsp. fistulosa (Martius ex Choisy) D. F. Austin
別    名
南美旋花
植物界
種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管狀花目
旋花科
番薯屬
Ipomoea carnea
亞    門
被子植物亞門
亞    綱
合瓣花亞綱
亞    科
旋花亞科
番薯族
毛籽組
亞    種
樹牽牛
命名者及年代
(Martius ex Choisy) D. F. Austin,2012

樹牽牛形態特徵

樹牽牛
樹牽牛(8張)
披散灌木,高1-3米;小枝粗壯,圓柱形或有稜,散生皮孔,密被微柔毛,實心或中空,有白色乳汁。葉寬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6-25釐米,寬4-17釐米,頂端漸尖,具小短尖頭,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緣,兩面密被微柔毛,老時葉面近無毛,背面有微柔毛,背面近基部中脈兩側各有1枚腺體,側脈7-9對,第三次脈稍平行連結;葉柄長2.5-15釐米。
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有花數朵或多朵,花序梗粗壯,長5-10釐米,被微柔毛或無毛;花梗長1-1.5釐米,被微柔毛;苞片小,卵形,早落;萼片近相等或內萼片稍長,卵形或近圓形,長5-6毫米,均被微柔毛;花冠漏斗狀,淡紅色,長7-9釐米,內面至基部深紫色,花冠管基部縊縮,花冠管和瓣中帶外部被微柔毛;雄蕊和花柱內藏;雄蕊花絲不等長,基部擴大被毛;子房至花柱基部被微柔毛。蒴果卵形或球形,具小短尖頭,高1.5-2釐米,基部被微柔毛,不完全的4室或2室,4瓣裂。種子4或較少,表面被絹狀長柔毛。 [1] 

樹牽牛產地生境

原產美洲,分佈自墨西哥,美國東南的佛羅里達,大、小安的列斯羣島,巴西至南美洲中部,現栽培於各熱帶地區;中國福建、台灣、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和雲南等地均有栽培。 [4]  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為灌木,在陰蔽的環境,莖纏繞而呈藤本狀。 [1]  為熱帶陽性植物,耐熱、耐旱和耐脊。 [3] 
樹牽牛 樹牽牛

樹牽牛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播種和扦插。種子具高温發芽特性,可在春末至夏秋高温季節播種,播種前先浸種軟化種殼,播種後覆土約1釐米,一週內發芽整齊,樹牽牛屬主根系植物,待苗長出2片真葉時及時移植,才易於成活。扦插可在春末至夏季高温期進行,剪取長20-30釐米左右具3節以上的年生老枝作插穗,基部2節插入砂牀或培養土中,保持濕度,約3周生根成活,即可移出定植,移植過遲易使根系受傷,影響成活及生長。 [3] 

樹牽牛栽培技術

栽培土質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最佳,栽培環境陽光充足。若欲矮化,可在苗高30釐米前摘心1次,側枝萌發後再摘心1-2次,促進側枝萌發成叢生灌木狀。若促使其長高上棚架,則幼苗不摘心或摘心1次,留2-3側芽長成主枝,使主枝擴展滿棚面,並稍作整枝。高温季節的春末、夏和秋初,每2-3個月施肥1次,花期應澆水,以促盛花和延長花期。中國海南、台灣、廣東、廣兩和雲南南部北迴歸線以南廣大地區,冬季寒潮來襲開始落葉,應及時修剪全部嫩枝,老化植株應強剪傘部當年生枝條,待來年舂暖後萌發強盛的新枝。 [3] 

樹牽牛主要價值

樹牽牛是生長健壯的陽性花木,高温季節枝葉濃密,盛花期長達半年,適合園林從植,高籬、花廊和蔭棚栽培。 [3] 
參考資料
  • 1.    樹牽牛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4-02-18]
  • 2.    樹牽牛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1-10-01]
  • 3.    李協和.樹牽牛的栽培[J].花卉.2012年, 第10期:29
  • 4.    深圳市中國科學院仙湖植物園著.《温州植物誌第三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年12月:第207-2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