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樸淳

(高麗王朝末期至朝鮮王朝初期大臣)

鎖定
樸淳(?—1402年),高麗王朝末期至朝鮮王朝初期大臣。本貫陰城,生於東北面,官至上護軍,死於趙思義之亂,諡號忠愍。 [1] 
本    名
樸淳
所處時代
麗末鮮初
出生地
東北面
逝世日期
1402年
諡    號
忠愍

樸淳人物生平

樸淳自幼就是李成桂的朋友,後入仕高麗。1388年,李成桂被高麗禑王派去攻遼東時,他作為都評議使司的知印隨軍出征。李成桂欲班師,派他赴西京的大本營提出請求,被高麗禑王和崔瑩拒絕,其後李成桂強行發動威化島回軍。因為樸淳的岳父任獻在此前不久崔瑩肅清林堅味、廉興邦黨羽的過程中被冤殺,所以樸淳參與兵變,以報岳父之仇,並率先攻擊崔瑩的軍營,立下功勞。不過此後他似乎沒有作為李成桂的親信而活動,所以不僅未被策為功臣,而且在《朝鮮太祖實錄》中也沒出現關於他的記載。朝鮮定宗時,他歷任首領官、將軍、大將軍等職,並曾押送過李芳幹從兔山到安山。朝鮮太宗時。他歷任司憲府中丞、上將軍、承樞府經歷、上護軍(由上將軍改稱而來)。1402年十一月,東北面爆發趙思義之亂,樸淳被派去招撫東北面,十一月初八日遇害於東北面軍中。1686年,贈諡忠愍,配享咸興龍江祠。 [1] 

樸淳軼事典故

相傳在趙思義之亂中,樸淳的實際任務是去咸興接回李成桂。他帶着母子兩匹馬隨行。樸淳來到李成桂門前一棵樹下,將子馬拴在樹下,自己領着母馬繼續前行。母馬與子馬依依不捨、嘶鳴不已的情景,恰好被李成桂目睹。隨後李成桂召他問話,樸淳便希望以此感動李成桂,李成桂知道了他的意思,頗不愉快,但仍把他留在身邊。有一天李成桂與樸淳遊戲,恰好有一隻老鼠抱着鼠崽躲在屋角,至死不相舍。樸淳見狀,“伏地而泣,開譬益切”。李成桂説:“你別説了,等我想一下。”於是告訴他自己將會回京。樸淳便離開了。樸淳走後,李成桂身邊的近臣要求殺死他,李成桂開始沒有同意,估計他過了龍興江時才許可,於是李成桂將劍授予使者説:“如果已經渡江,就不要追他了。”然而樸淳在途中突然得了病,此時他才走到在江邊,使者趕來時就斬斷了他的腰。時人有詩悼曰“半在江中半在船”,這就是咸興差使的故事之一。 [2] 

樸淳人際關係

  • 父親:樸文吉
  • 母親:任氏(任獻之女)
  • 兒子:樸昕、樸昭 [1] 
參考資料
  • 1.    《朝鮮王朝實錄事典·樸淳》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3-11]
  • 2.    閔鼎重:《老峯集》卷九,《判承樞府事樸公請諡行狀》:太祖末年,既倦於勤,且思豐沛之舊,移御於咸興。扈駕諸臣皆懷不平,歸怨朝廷,前後問安使至,輒請用法,無得還者,後當遣使,太宗臨朝,問羣臣誰可遣,莫有應者。公挺身而請自往,太宗惜其人,初甚難之。公復曰:“臣為君死,乃其職爾。衣君食君,臨亂苟免,臣所恥也。臣行幸無死,庶可以報殿下矣。”既退,謂家人曰:“吾平生欲死於國,今乃得其所矣。”親知有來問者,必正色答之曰:“人臣當以死報國,何用相唁?”朝臣之前後避使行者,聞之皆大慚。陛辭,太宗問:“卿有所欲言者乎?”對曰:“臣何言,所懼奉命不效。”太宗曰:“知卿妻子常飢寒,予當念之。”以公素有冰檗操,不事生產故也。即命賜宅一區,其他賚予甚蕃。公既行,不用使者車輿,自持子母馬,入咸興,望見行在所,故以其子繫於樹,騎其母以進,子母局顧相呼鳴,徊徨不前。移晷,太祖臨眺而怪之,已而上謁。公既有潛邸布衣之歡,上即命晉接,欣然敍舊,賜以酒食,曰:“爾何遠來見我耶?”公對曰:“竊不勝犬馬情,欲一瞻天顏而死,故臣來,因涕泣嗚咽。”上亦為之泣,且問:“曏者系子馬於路樹者,豈爾耶?”對曰:“然。妨於行路,故系之,則母子不忍相離。雖微物,亦有至情也。”蓋欲以此諷諭,感動上心也。上戚然有不豫之色,仍留公不遣。一日,上與公局戲,適有鼠抱其子,墮自屋角,至死不相舍,公復推局伏地而泣,開譬益切。上覆戚然曰:“爾其休矣,吾且思之。”乃以回蹕之意諭公,公得命即辭。上曰:“爾其亟去!”行在諸臣,果復請殺益力,上不許,度其行已渡龍興江,然後始許之,而授使者劍,曰:“若已渡江,勿追也。”公適以暴疾滯道,堇至江上,登船未及渡,遂斷其腰。時人以詩哀之曰“半在江中半在船”,至今閭巷傳誦之。使者覆命,上大驚悔,因問淳死何言,使者曰:“淳跪向行朝大呼曰:‘臣死矣,但願毋改前旨也!’上涕泣交流。”後數日,謂諸臣曰:“樸淳,予少時良友也,予終不食疇昔之言。”遂決意南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