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樊侯廟災記

鎖定
《樊侯廟災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散文。此文主要為了破除迷信,針對荒唐可笑的“顯靈”説,反覆進行詰問和駁斥,有理有據,足以服人。但是文中承認自然災害是上天懲戒政事失措的唯心觀點,有其侷限性。全文欲擒故縱,筆法靈巧;轉折頓挫,氣勢逼人。結尾一句,似作退讓,實含譏諷,顯得餘味無窮。
作品名稱
樊侯廟災記
作    者
歐陽修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歐陽文忠公集
文學體裁
散文

樊侯廟災記作品原文

樊侯廟災記
鄭之盜,有入樊侯廟刳神像之腹者。既而大風雨雹,近鄭之田麥苗皆死。人鹹駭曰:“侯怒而為之也。”餘謂樊侯本以屠狗立軍功,佐沛公至成皇帝,位為列侯,邑食舞陽,剖符傳封,與漢長久,《禮》所謂有功德於民則祀之者歟!舞陽距鄭既不遠,又漢、楚常苦戰滎陽、京、索間,亦侯平生提戈斬級所立功處,故廟而食之宜矣。方侯之參乘沛公,事危鴻門,振目一顧,使羽失氣,其勇力足有過人者,故後世言雄武稱樊將軍,宜其聰明正直,有遺靈矣。然當盜之停仞腹中,獨不能保其心腹腎腸哉?而後貽怒於無罪之民,以騁其恣睢,何哉?豈生能萬人敵,而死不能庇一躬邪!豈其靈不神於御盜,而反神於平民而駭其耳目邪!風霆雨雹,天之所以震耀威罰有司者,而侯又得已濫用之邪?蓋聞陰陽之氣,怒則薄而為風霆,其不和之甚者凝結而為雹。方今歲且久旱,伏陰不興,壯陽剛燥,疑有不和而凝結者,豈其適會民之自災也邪?不然,則喑嗚叱吒,使風馳霆擊,則侯之威靈暴矣哉! [1] 

樊侯廟災記註釋譯文

樊侯廟災記詞句註釋

①樊侯:即樊噲,漢朝沛縣人,跟隨漢高祖。
②刳:切割。
③佐:輔佐。沛公:即漢高祖劉邦。
④列侯:即諸侯。
⑤邑食:也就是食邑。
⑥剖符:信物。傳封:繼承爵位。
⑦距:距離。
⑧級:首級。古時打仗時以斬首的多少來論功封賞。
⑨仞:把刀插進去。
⑩恣睢:任意胡為。
⑪喑嗚叱吒:憤怒地呼叫的樣子。 [1] 

樊侯廟災記白話譯文

在鄭州有個強盜闖入了樊侯廟中把樊噲神像的腹部剖開。不久,颳起了大風,下起了冰雹,以至鄭州近一帶農民種的麥苗都被打死了。人們都很驚恐地説:“這是樊侯發怒,降下這場災害。”我認為,樊噲本是殺狗的屠夫,以後立了軍功,輔佐沛公做皇帝,被封為侯,把舞陽定為封地,剖符作為封賜的憑證,世代相傳,與漢代一樣長久,這便是《禮記》上所説的“對百姓有功德的人便受到祭祀”。他的食邑封地舞陽離鄭州不遠,而且漢、楚兩軍常在滎陽、京、索一帶激戰,鄭州也是樊侯指揮征戰殺敵立功的地方,所以立廟祭祀他是應該的。當樊侯給沛公當參乘的時候,在鴻門宴中的危急時刻,他瞪大眼睛,竟使楚霸王項羽害怕,可見他的勇猛與氣力有着大大超過常人之處,因此後人講到人英武勇猛時都會稱讚樊噲將軍,人們説他聰明正直,難怪死後會顯靈。但是,當強盜將刀插入他神像的肚子時,難道他連五臟都保不住嗎?卻把怒氣發到無罪的百姓頭上,來放任自己任意胡為,這是為什麼呢?難道説活着的時候可以力敵萬人,死了連自己的軀體也不能保護了嗎?難道説他的威靈不能對盜賊顯示,卻反而對普通百姓顯示?還使百姓為之驚恐嗎?大風大雨、雷電冰雹,是上天用來顯示威力、懲罰官吏的東西,樊侯能隨便使用嗎?聽説陰陽二氣,突然爆發會互相逼近才形成了雷電,當它們差異最大時便凝結成冰雹。目前,長期乾旱,潛伏的陰氣不能散發,而陽氣卻猛烈而乾燥。我猜想一定是陰陽二氣產生巨大差異凝結形成了冰雹,大概是它們正好碰到樊侯這件事,不然的話,樊噲大聲怒吼,使得狂風大作,雷電交加,那麼他的威靈就太厲害了。 [1] 

樊侯廟災記創作背景

這是一篇通過強盜闖入樊侯廟中,把樊噲神像的腹部剖開之事展開評論的文章。作者歐陽修所處的時代生產力低下,對自然災異常以神靈迷信作解釋。歐陽修向來反對迷信邪説,於是就以這個現象為出發點,展開駁論,寫下了這篇文章。 [1] 

樊侯廟災記作品鑑賞

此文借記樊侯廟災之事,破除迷信説法,表現了作者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開篇介紹了事情的經過。某一天,一個強盜闖入了樊侯廟中把樊噲神像的腹部剖開之後,隨之而來的是狂風大作、冰雹相加,致使民間受害,人們認為這是樊侯顯靈發威而造成的後果,同時造成了民眾恐慌,一時間謠言四起,認為是神像顯靈了。
對於樊侯其人,他是如何封侯的呢?樊噲原本是一個殺狗的屠夫,跟隨劉邦以後立了戰功,然後又輔佐劉邦做皇帝,所以才被封為一方諸侯的。又因為鄭州也是樊侯提刀征戰殺敵立功的地方,所以在這裏立廟祭祀他,是理所當然的了。鴻門宴上,樊噲怒目圓睜使楚霸王項羽也懼他三分,進一步證明了樊侯的正義勇猛之氣,所以説“有遺靈矣”似乎也合乎情理。作者隨後反問“獨不能保其心腹腎腸哉?”揭示了樊侯在強盜面前,連自己的五臟六腑都保護不了,又談何“神像顯靈招致風雨雷電之災”呢?轉而又分析了雷電冰雹的形成,歐陽修畢竟不是天文學家,所以文中承認自然災害是上天懲戒政事失措的觀點,似乎略有科學的侷限性,但也不失其文章的精彩。
文中針對迷信現象、荒唐可笑的“顯靈”説,反覆進行詰問和驗斥有理有據,表面看是在破除迷信,實則是對當代社會盲目崇拜現象的一種極大諷刺。全文具有筆法靈巧、轉折頓挫、詼諧譏諷、欲擒故縱的藝術特點,使文章更加耐人回味。 [1] 

樊侯廟災記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祖籍廬陵(今屬江西)。少孤,貧而好學。天聖八年(1030)中進士,先後擔任過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等職。他是范仲淹“慶曆新政”的擁護者,並和尹洙、梅堯臣等人倡導詩文革新運動,堪稱北宋文壇的泰山北斗。歐陽修注意提攜後進,曾鞏、王安石、蘇舜欽、蘇軾父子等都出於他的門下。他在詩詞文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作等身。歐詞格調清新,語言明麗。有《歐陽文忠公集》《六一詞》等。 [2] 
參考資料
  • 1.    東籬子解譯.歐陽修集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1:236-239
  • 2.    《線裝經典》編委會.最美的詩最美的詞.昆明:晨光出版社,201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