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槐店鎮

鎖定
槐店回族鎮位於沈丘縣境西北部,沙潁河和蔡河交匯處,是中共沈丘縣委、縣人民政府所在地,轄10個辦事處、9個行政村,總面積29.34平方公里,人口11.96萬人。槐店回族鎮是河南省人民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州名鎮之一,連續六年被評為全區發展鄉鎮“十強鄉鎮”,連續五年獲“全市社會治安模範鄉鎮”,並於1999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槐店回族鎮不僅是沈丘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豫東南與皖西北的交通要塞和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漯(河)阜(陽)鐵路、洛(陽)界(首)公路、項(城)界(首)公路和及漯(河)阜(陽)高速公路橫穿東西,商(丘)臨(泉)公路縱貫南北,交通運輸四通八達,基礎設施完善,商貿繁榮,更兼有“清真名寺”,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槐店鎮
外文名
Huai Zhe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沈丘縣
電話區號
0394
郵政區碼
466000
車牌代碼
豫p

槐店鎮概況

槐店回族鎮位於沈丘縣西北部,西蔡河與沙穎河交匯處。轄東關、南關、中心、北關、蔡河、西關、沙南、河南、船民、東城10個居委會,大王樓、小王樓、劉樓、海樓、馬樓、高營、左莊、豐產河、賈寨9個行政村。漯(河)阜(陽)鐵路和洛(陽)界(首)、項(城)界(首)公路橫穿鎮境,商(丘)臨(泉)公路縱貫南北。為豫東、皖北重要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清真古寺始建於元朝至元年間,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代碼]411624100:~001東關居委會 ~002南關居委會 ~003中心居委會 ~004北關居委會 ~005蔡河居委會 ~006西關居委會 ~007沙南居委會 ~008河南居委會 ~009船民居委會 ~010東城居委會 ~200大王樓村 ~201小王樓村 ~203劉樓村 ~204海樓村 ~205馬樓村 ~206高營村 ~207左莊村 ~208豐產河村 ~209賈寨村 [2] 

槐店鎮沿革

1951年建槐店回族鎮。1997年,面積39.3平方千米,人口8.9萬,其中回族2萬,轄大王樓、小王樓、馬樓、東關、西關、海樓、劉樓、豐產河、左莊、高營、賈寨11個行政村和東關、南關、西關、北關、中心街、蔡河、船民、沙南、河南9個居委會。 [2] 

槐店鎮歷史文化

李鳴鐘故居 李鳴鐘故居
槐店之地名,距今約有三千餘年。據縣誌等古文獻載,早在西周時,在如今的槐店鎮西側,是古項子國國都。到春秋時(既東周),被魯國所吞併(魯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23年出兵)。戰國時期,楚國強盛徵霸中原,遷都於陳(今淮陽),擴項(槐店西側)為副都。秦滅六國統一中國後,在此設項縣。西漢東漢繼之。三國至晉時期,曾一度在此設豫州州治。(魏,豫州刺史賈逵死後就埋葬在這裏,至今其墓猶存)。
明朝第三代皇帝成祖朱棣(年號永樂),下令治理黃河後的幾十年裏,黃水逐漸退去,這裏便成為荒無人煙的荒地。明孝宗朱佑僖(年號弘治),為開發土地,發展經濟,增加國庫收入,便下令從山西洪桐縣移民到這裏開荒種地。又於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割陳、項、潁邊隅復置沈丘縣縣治。此次移民並非百姓自願,而是被地方官吏連騙帶逼才來的。那時,老百姓都很戀根,聽説要移民到人生地不熟的河南,都不願來。於是,地方官吏就一家一家地去動員,動員來動員去沒一家願意的。可朝廷的聖旨一道一道傳來,催逼着抓緊辦理移民。這叫官吏急得不知咋着才是好,抓耳撓腮的吃不香睡不安。有一天,官吏又到各地去動員、催逼百姓移民,他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民們沒一人理會他,叫他熱的累的受不了。走着走着抬頭向前一看,見有棵大槐樹下有好大一片樹陰,就想到下面去涼快涼快。當他來到槐樹邊不遠處,見好多人在此樹下乘涼休息。於是,他不聲不響地看了看人又看了看樹,腦子一閃念有了能移走黎民的主意。隨後,他立馬叫衙役廣貼告示,告知黎民百姓,誰不願移民到河南的,就請拖家帶口的到槐樹邊居住,凡不來居住的都移民去河南。老百姓得知消息後,看誰跑的快,都趕緊拖家帶口的跑到槐樹邊居住。人越聚越多,官吏見夠移民到河南的人數了,就下令凡是在槐樹底下的人家統統移民到河南。凡膽敢違抗者定下獄不饒。隨之派兵把其包圍起來逼迫他們遷移到河南 [3] 
這一下,老百姓沒辦法了,只好聽由官吏的分派,五户為一保,十户為一什的,相續移民到河南來被分派到各地居住落户開荒種地。其中有一什來到槐店這裏,他們來到後見這裏一片荒涼,啥房屋也沒有,只有一高地上長着一棵大槐樹,隨之來到樹下依樹而居之。居住下來的人們,為紀念他們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而來,就叫此地為大槐莊。
從前,人們出門遠行,或做生意,都是靠騎馬、騎驢、駕車、推車、或肩挑背馱、或在河裏行船。大槐莊門前靠水,是東去西往的必經之路,也是南來北往之要衝。自有了大槐莊,來往的船家和擔挑推車趕路的商客就在這裏停泊或歇腳。隨之大槐莊就有了埠口。有了埠口來往的人更多,於是就有人蓋房起店開辦起作坊來。有店有鋪有作坊有酒肆就變成了集市。時間長了,來往的人就叫大槐莊為槐坊店。後來,又簡稱為槐店,直到今天。

槐店鎮經濟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改革政策指引下,槐店回族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團結奮進,以建設“工業大鎮、農業強鎮、商業重鎮、財政富鎮”為目標,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製革、礦山配件、紡織、造紙網業、畜牧養殖、交通運輸等多業並舉,多種經營方式並存的良好格局,帶動全鎮經濟的迅速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日益壯大。2001年,全鎮個體工商户3896個,民營企業1700多家,上規模的近百家,從業萬餘人。個體工商户和民營企業產值佔全鎮鄉鎮企業產值的60%以上。農業特種種植、養殖形成規模,形成了以豐產河、高營為中心的花木繁育專業區,面積達800多畝;以小王樓、馬樓為中心的棚菜生產專業區,面積達1500多畝;以大王樓為中心的蛋雞飼養專業區,養雞場200多個,蛋雞存欄量14萬隻;以馬樓、海樓為中心的牛羊繁殖專業區,槐山羊存欄4000多隻;以高營為中心的生豬飼養專業區,生豬存欄達8000餘頭。
2002年的槐店鎮
2002年,該鎮企業總產值達4.6億元,銷售收入4.51億元,貢獻國地兩税1514.8萬元。商業、財政、金融工作運行良好,科技、教育、文化、衞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均為全縣之首 [4] 
目前,槐店回族鎮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鎮政府制定了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實施科技興鎮”的戰略和各種優惠政策。
槐店鎮的郵編為:466300

槐店鎮歷史沿革

槐坊原為古項子國故地,屬河南省歷史文化名鎮,曾為古代郡、州、縣治所,歷經興廢。後隨着“洪洞”移民的遷入,逐漸形成中原散居的一個聚居點———槐店鎮 [5] 

槐店鎮古籍考證

“槐坊”即舊槐坊店,作為地名,見於清乾隆十一年刻本《沈丘縣志》卷三·建置志·集店條目,志書中記載槐坊是當時全縣所轄29個集店中的大集店,又稱槐坊集或槐坊店。清末設散廳,治稱槐鎮或槐坊鎮,民國後期俗稱槐店集,解放後名槐店鎮。槐店中心西有竇氏祠堂,東有李銘鍾故居,南關有山陝會館,東關有清真寺。槐店四關,北關西關南關,竇、李、王為三大姓。回族主要居住在四沿井東關外。
上世紀80年代,改槐店鎮名為槐店回族鎮!為沈丘縣人民政府駐地。
追根溯源古項城
“槐坊”的由來,與項城的建置沿革有關,“槐坊”今為沈丘,歷史上卻是古項子國及項城縣發祥地。縣誌載:“西周時系古項子國國都。春秋,魯僖公十七年魯滅項。戰國,楚頃襄王二十一年遷都於陳,廓項以為別都。秦置項縣,治於古項子國都。漢、三國、魏、晉,項縣均屬豫州,曾為三國魏豫州治所。南北朝,東魏置秣陵縣屬揚州丹陽郡,州、郡、縣均治於古項子國都。隋、開皇初改秣陵縣為項城縣”①。至明宣德三年(1428)項城廢治時,該地作為縣級以上行政駐地已歷時2200餘年。
縣誌中記述春秋魯僖公滅項國一事《左傳》有載,但《公羊傳》、《彀梁傳》記:是齊桓公於三十九年(公元前647)滅項,當時與項國毗鄰的有陳、頓、沈、歷、胡、蔡諸國。楚廓項以為別都,是因為公元前278年楚都紀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失守,遷都於陳(淮陽)。梁改揚州為殷州,後齊改為信州,後改陳,唐武德四年(621),復置瀋州於項城,屬河南道。關於今沈丘縣城歷史上曾是項城縣治所一事,《辭海》有詳註:“項縣,春秋時項國,後屬楚,秦置縣,治今河南沈丘(槐店回族鎮)”,“項城,漢置南頓縣,明移置項城縣,故址在今沈丘縣”。
今項城市的版圖,是明代遷治後劃分的,是原南頓縣的轄區。今沈丘縣版圖大部分屬於原項城縣。

槐店鎮槐店由來

槐店槐坊由來有兩種説法,一為竇寨古槐樹説,一為回族槐樹説。
竇寨古槐樹説
沈丘考》一文對槐坊的由來如此註解:“槐店又叫槐坊店,據傳因西門外蔡河邊竇寨有一棵古槐而得名。”明代,沈丘竇氏族人從山西洪洞(音童)大槐樹遷移過來,蔡河邊竇寨古槐樹枝繁葉茂,但樹心空掉,寬闊容多人在裏面打牌。這是世代相傳之説。
《河南日報》在中州名鎮專欄《槐店溯源》一文中講,其由來是“根據漢朝裁種的一棵老槐樹,取名槐坊店”, 《河南地名漫錄》:“槐店原名‘槐坊店’,‘坊’是封建社會小手工業者的作坊” 。至今在當地流傳有俚語:“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音童)大槐樹。”
竇寨古槐樹説既有正史為證,也有民間傳説為佐,是為信史。
回族槐樹説
元代就有穆斯林在此留居。1234年元太宗窩闊台與宋聯軍滅金,命路府州縣置達魯花赤,以探馬赤軍鎮戍中原,波斯人穆罕默德·阿李所率探馬赤軍被徵籤駐守在淮陽、沈丘(項城)、魚同城一線。其中四個營隊駐紮項城(今槐店回族鎮),並在四營中間開鑿一口四沿井,專供穆斯林官兵飲用和沐浴,古井至今保存完好,這批波斯人可以稱作是沈丘回族的早期先民。
關於元代沈丘就有回民留居,有人對此有非議,認為無史可查。
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作為項城縣治所的秣陵鎮被黃水淹沒,民廬殆盡,項城縣縣署遂遷原南頓縣殄寇鎮(今項城市秣陵鎮),並按原城區格局重建新治,治仍稱秣陵鎮。然舊城池則淪為廢墟,人煙廖落,殊失昔日之舊矣。至明正統六年(1441),黃河北懷慶府桑家坡穆斯林逃荒者在此棲身,他們原是西北棗林莊回民,明洪武、永樂年間不斷地被官府集中到洪洞縣南門外廣濟寺內樹身數圍、廕庇數畝的大槐樹下,發“憑照川資”,被遷往豫北懷慶府孟州諸地,這棵大槐樹就成了歷次移民的歷史見證。由於災荒移民又南逃至此,發現此處有穆斯林居住和一座至元清真古寺,則圍寺而居。因他們源自“大槐樹下移民”,又圍教坊(清真寺舊稱教坊)而居,故把此地稱做“槐坊”,意為住在教坊區的大槐樹移民後裔。
回族槐樹説為最近有人演義得來之説。
明孝宗弘治十年(1479),割潁、陳、項三縣邊地,復置沈丘縣,槐坊處於沈、項、陳三縣邊隅。
槐坊形成後的建置沿革
地理上槐坊處於蔡河入的交匯處,沙穎河中游,便於商貿往來,加之回民有從商的習慣,一時間這裏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漕運興旺,逐漸恢復了古項昔日的繁華,成為豫東皖北商貿重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在槐坊建分縣衙門,設散廳建制,置槐坊廳(與縣平級),析槐坊周圍十里以內原屬沈丘、項城、淮陽管轄區域併入散廳版圖。
民國成立後,廢散廳,區域復歸三縣分管。民國17年(1928),在原槐坊廳區域上,劃設特別行政區(即省直特別鎮),成立公安局。公安局直屬河南省保安處,下設三個分局,一分局管理項城地段、二分局管理淮陽地段、三分局管理沈丘地段。民國28年(1939),改公安局為警察局。民國32年(1943)2月,河南省第七區專員公署由秣陵鎮遷入槐坊,10月初遷往淮陽。1947年2月設鎮,屬界首縣。1948年5月,豫皖蘇行政公署在此建槐店市⑥。1949年3月撤市設沈丘縣第五區。1950年10月沈丘縣人民政府由城關鎮移駐槐店,把原屬項城、淮陽與沈接壤地段及飛地、插花地併入沈丘縣版圖。1951年3月,建立槐店民族鎮(包括槐店回民自治區和海樓回族鄉)。1958年後,分別設槐店鎮和槐店人民公社兩個建制。1980年槐店人民公社更名北郊鄉,
1983年4月槐店鎮才改稱槐店回族鎮即今沈丘縣縣城。

槐店鎮店與鎮甄別

槐店鎮簡介

以上所列幾處文章都提到“槐店原名槐坊店”,即槐坊店之簡稱。但筆者所見到的一些文物及碑刻,多使用“槐鎮”和“槐坊鎮”,説明“店”與“鎮”之間存在着某種區別。
北郊鄉李安莊村南李氏塋園內,立有一通清代墓碑,碑刻副文處刻有:“清初自河北荊結瘩遷於槐坊鎮”。碑刻中的槐坊是“鎮”而不是“店”。
1992年在槐店回族鎮政府機關西側的西清真寺舊址上,挖掘出一通民國18年10月中旬立的碑刻,這是馬樓村回民為躲避匪患,在城內避居期間建寺時立的碑,碑題為:“馬氏闔族公立:槐坊鎮馬樓清真寺碑記。”證明民國早期這裏的地名仍是“槐坊鎮”。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炸開花園口,槐坊處於黃河包圍之中,槐坊作為商貿重鎮逐步衰落,淪為集店,俗稱“槐店集”,加之河牀北移,街市不斷往河中坍陷,鎮區逐年往北縮小,時離北護城河永安門橋已不足1華里,自東門橋至西蔡河,東西街長也只有3華里。新中國成立後,歷史還她以應有的地位,步入了新的歷史發展軌道。
追本溯源,槐坊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和叫法。明項城遷治前稱秣陵鎮,遷治後稱舊縣、舊城。隨着洪洞大槐樹移民後裔的到來,移名槐坊集、槐坊店、槐鎮、槐坊鎮,槐店鎮。回族之居住於四沿井以東的東關外,為關懷少數民族政策,1983年才改為今日的槐店回族鎮。

槐店鎮註釋

①⑦⑧《沈丘縣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第64頁、第117頁、第18頁。
②《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第2700頁。
③?(音咒)陽,漢置縣,唐貞觀初廢。今為?(音童)城鎮,屬安徽省臨泉縣。該鎮離沈丘縣境僅兩公里,距沈丘縣城(槐店回族鎮)35公里。
④清咸豐十年修《馬氏宗譜》,現藏於項城市南頓回族鎮馬義魁家。
⑤《項城縣誌社會稿》1989年油印本,第3頁。
⑥中共周口地區黨史工委編《黨史通訊》1987(2),第9頁。
⑨尚景熙著《河南地名漫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第174頁。邱樹森主編《中國回族大詞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第980頁。

槐店鎮名勝古蹟

“李鳴鐘故居”當地人稱之為李公館,1950年10月沈丘縣人民政府由老城鎮(沈縣集)移治槐店回族鎮(舊為槐坊廳)後,中共沈丘縣委就設在了李公館(2000年9月被列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3月由周口市恆瑞置業有限公司在此周邊開發步行商業街,故居現有沈丘縣文物所管理)。對於李鳴鐘當年為何不把豪華府邸建在自己的出生地蔡莊(今屬項城)或是縣城、省城,而是建在與蔡莊相距40裏且當時屬沈項淮三縣分管的槐店(槐坊鎮),在民間流傳有三種不同的説法。一種説法是李公館原址購置前是黃家菜園,李鳴鐘是蔡莊人,槐店又是蔡河入潁處,蔡水養菜地風水好。但蔡莊人有不蓋樓的習俗,雖李公館建的是三進庭院,甍垂鳳翼,紋檐繩桷,交窗作合,粉牆黛瓦,卻見不到一間樓房,緣由就是上樓相當於菜(蔡)起莛子,有衰老之義,這也就是過去蔡莊人不蓋樓房的原因所在。第二種説法是沈丘在抗日戰爭時期,是周口境內唯一一處沒有淪陷的國統區,當年這裏是五戰區第15集團軍何柱國和青海騎兵師馬彪的防區,他們都由西北入駐中原,李從軍時屬西北軍系,軍中舊交甚篤,所以這裏是他戰時避亂的最佳處所。

槐店鎮小頂寺

《曉頂寺》竇中亮速寫 《曉頂寺》竇中亮速寫
小頂寺,位於槐店西邊楊營,沙河北岸。小頂寺供奉人祖爺、女媧娘娘。解放前殿宇林立,香火旺盛,每年春天,二月二至三月三廟會,方圓數縣的善男信女前來拜神求福。解放後,廟宇被拆毀,九十年代後陸續復建 [6] 

槐店鎮歷史名人

槐店鎮竇畫村

袁保恆贈與竇畫村對聯 袁保恆贈與竇畫村對聯
竇畫村名書成,沈丘縣槐店鎮人,清道光年間拔貢,民間稱為“竇拔貢”。善詩文,喜收藏,好交遊。有詩集傳世。
竇氏家傳有清末狀元劉春霖書法,劉春霖自老家與京城往返途中,經過槐店,必在竇畫村家居住若干時日。當時項城沈丘名士有"項城三傑”只説:即竇畫村、王丹君、高老勉;民諺曰:“老勉不如丹君,丹君不如畫村”,名震其時、甚有影響。
竇畫村去世後,學生立碑以為紀念,後由此擴建為竇氏祠堂(後因城建拆除)。
項城袁家與沈丘竇家世交。袁保恆贈與名士竇畫村對聯,上聯:園中草木春無數,下聯:筆下波瀾老欲平。落款:畫村老伯大人屬正,筱塢侄袁保恆。
袁保恆,1827——1878,字小午,號筱塢。項城【今河南省項城縣】人。道光三十年【1850】進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刑部侍郎。卒諡文成。筱塢少隨父甲三治軍,諳練武事,曾先後佐李鴻章,左宗棠軍幕二十餘年。詩不多作,往往於俊偉之中見悱惻之情。為袁世凱叔父。

槐店鎮李鳴鐘

李鳴鐘 ,字曉東,出生於1886年,河南沈丘人。 1909年畢業於陸軍隨營學堂,辛亥革命時在馮玉祥營任排長。灤州起義失敗後,隨馮到陝西。
1916年授步兵上校,1917年任步兵團長,並授陸軍少將。1921年升任步兵旅長,兼歸德鎮守使,並晉授陸軍中將。1922年任第11師第21旅旅長,豫東鎮守使。1923年11月,授將軍府剛威將軍。1924年任第8混成旅旅長;10月任國民軍第1軍第6師師長。
1925年1月至1926年1月任綏遠都統、善後會議議員,授陸軍上將銜,兼任西北國民軍西路總指揮。在任期間,選賢任能,嚴懲貪官污吏,整頓財政;修路種樹,創辦五族學院、包頭二中、職業學校、女子師範、全區圖書館、古物陳列室、通俗講演所、平民學校等;建平民醫院、老幼救濟院、妓女濟良所。
1926年任甘肅軍務督辦,未赴任。後任京師警備代理總司令兼警察總監。1927年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1928年任鄭州市市長;3月,任第2集團軍總指揮,後又任西北政治工作委員會委員長;9月,任河南省政府委員,國軍編遣委員會委員兼遣置部主任。
1930年任鄂豫邊區綏靖督辦。1931年任第22路總指揮,第30師師長,後任軍事參議院參議。
1948年2月,任監察院監察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