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楚屈瑕伐羅

鎖定
《楚屈瑕伐羅》是一篇出自《左傳》的歷史散文。此文體現了楚武王對自己用人不當、放縱部下深自悔責。既説明“驕兵必敗”,也説明楚武王鬥伯比、夫人鄧曼的善於治政。
作品名稱
楚屈瑕伐羅
作品出處
《左傳》
文學體裁
歷史散文
評    價
楚武王及鬥伯比等

目錄

楚屈瑕伐羅原文

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羅①,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②:“莫敖必敗。舉趾高③,心不固矣。”遂見楚子,曰:“必濟師。”楚子辭焉。入告夫人鄧曼。鄧曼曰:“大夫其非眾之謂,其謂君撫小民以信,訓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於蒲騷之役④,將自用也,必小羅。君若不鎮撫,其不設備乎?夫固謂君訓眾而好鎮撫之,召諸司而勸之以令德,見莫敖而告諸天之不假易也⑤。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楚子使賴人追之⑥,不及。
莫敖使徇於師曰⑦:“諫者有刑。”及鄢⑧,亂次以濟,遂無次。且不設備。及羅,羅與盧戎兩軍之⑨,大敗之。莫敖縊於荒谷。羣帥囚於冶父而聽刑⑩。楚子曰:“孤之罪也。”皆免之。

楚屈瑕伐羅註釋

①羅:春秋時小國,初在今湖北宜城縣境,後遷於湖北枝江、湖南平江等地。
②御:車伕,駕車的人。
舉趾:抬腳。
④狃(niǔ):習以為常,不復在意。蒲騷:地名,在今湖北應城縣境內。
假易:寬縱。
⑥賴:春秋時小國,在今湖北隨縣東北。
⑦徇(xùn):對眾宣示。
⑧鄢(yān):水名,漢水支流,今名蠻河,源出湖北保康縣西南,流經南漳、宜城兩縣。
⑨盧戎:春秋時南方小國,在今湖北南漳縣境內,後為楚所滅。
⑩冶父:地名,在今湖北江陵縣南。

楚屈瑕伐羅譯文

魯桓公)十三年春天,楚國的大司馬屈瑕率軍侵伐羅國,大夫鬥伯比送他出行。鬥伯比在返回來的路上,對他的車官説:“大司馬一定會失敗。(看他那樣子,)腳步高抬,心飄浮起來了。”於是去見楚武王,説:“必須給大司馬增派軍隊。”楚武王沒有同意。楚武王回到宮中把鬥伯比的話告訴給夫人鄧曼。鄧曼説:“鬥伯比大夫的意思不是要眾多的軍隊,他的意思是讓你用誠信來安撫老百姓,用仁德來訓誡執政的官員,而對大司馬屈瑕要用刑罰來震懾他。大司馬習慣了蒲騷戰役得勝的戰術,將會獨斷專行,一定會小看羅國。你對他如果不進行嚴厲的勸告,他將會不加防備。鬥伯比大夫一定是説要你訓誡士眾而善於鎮定安撫他們,召集各軍隊長官勸告他們要行善積德,召見大司馬告誡他上天不會寬縱一個人的輕率行動。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鬥伯比大夫又豈不知楚軍已經全部開出去了?”楚武王派一名賴國在楚國做官的人去追屈瑕的大軍,但沒有追上。
屈瑕使人宣令三軍説:“對我進諫的人要處之以刑罰。”軍隊到達鄢水岸邊,不按次序渡河,過河後便沒有序列了。又沒有設置防備工事。到達羅國後,羅國軍隊和盧戎的軍隊兩面夾擊,大敗了楚軍。屈瑕自縊在荒山谷裏。楚國所有的將領自囚在冶父等待武王的處罰。楚武王説:“這是我的罪過。”對他們都免於處罰。

楚屈瑕伐羅評析

楚國大司馬屈瑕驕傲自大,專橫獨斷,輕視羅國,在征伐羅國的戰爭中失敗,自縊而死。楚武王對自己用人不當、放縱部下深自悔責。既説明“驕兵必敗”,也説明楚武王及鬥伯比、夫人鄧曼的善於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