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維東

(華北電力大學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

鎖定
楊維東,男,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華北電力大學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文學院副教授,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 [24]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哥倫比亞大學Tzedakah公益慈善中心研究員。研究方向大學基金會治理,大學籌資,大學基金會保值增值。註冊税務師(2003)。 [1]  [21]  先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023)、教育部財務司委託項目(2024)多項,高校基金會委託諮詢課題多項。擔任多所高校基金會發展事務顧問,教育部“春暉計劃”合作科研項目評審專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課題評審專家 [29] 
中文名
楊維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北邢台
出生日期
1977年11月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大學基金會治理,大學籌資,大學基金會保值增值
職    務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學術代表作
專著《中國大學基金會治理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等
主要成就
創辦“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教育基金髮展的中國路徑”論壇 [2] 

楊維東學術代表作

曾出版專著《中國大學基金會治理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譯著《籌款與大學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先後在《光明日報》、《比較教育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教育與經濟》、《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遞送內參多篇,其中人民日報內參一篇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 [3] 
詳細代表作如下
楊維東:高校籌資不能脱離大學基座,應全方位服務於大學高質量發展大局,《中國教育在線》,2023年11月12日 [28] 
楊維東:加快建設具有高質量支撐能力的中國高校教育基金會,《中國高等教育》,2023年第21期 [27] 
楊維東:優雅而專業地籌資,世界一流大學是如何做到的,《中國慈善家》,2023年5月2日 [26] 
楊維東:高校基金會發展需要超越簡單的籌資概念,《南方週末》,2023年4月9日 [25] 
楊維東、祝軍,高校分類募捐策略分析:美國大學的經驗與啓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23] 
湯超穎、成梁、 楊維東、徐慧,高校基金會新媒體應用問題研究——以39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例,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3期; [22] 
邁克爾·J.沃思,[美] 馬修·T.蘭博特著,楊維東,餘海濱 譯,大學資源拓展:籌資與募捐動員新戰略,
  •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22年3月; [20] 
郭海鷹 楊維東等,桃李知恩:校友募捐網絡與大學籌資,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21年11月; [19] 
楊維東、劉旻昊,為卓越而來:大學校長與全方位籌款行動,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21年08月; [17] 
楊維東,社會組織評估為高校基金會注入發展新動能 ,中國社會組織,2021年第15期(8月上)總第195期; [18] 
楊維東,引導更多社會捐贈資金進入基礎研究領域,《光明日報》,2021年3月24日; [15] 
楊維東,中國高校基金會:現狀、挑戰與機遇,《中國高校基金會年度發展報告(2020)》主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11月。 [16] 
楊維東,成梁,我國大學校友募捐網絡研究——基於社交網絡分析的視角,《現代教育管理》2020年第12期; [4] 
楊維東,以“過緊日子”為契機提升高校治理效能,《中國教育報》,2020年6月26日第2版; [5] 
楊維東,高校如何實現多元化籌資辦學,《新華文摘》,2020年第5期全文轉載;
楊維東,高校如何實現多元化籌資辦學,《光明日報》,2019年12月10日; [6] 
雷引傑、楊維東,應對疫情“大考”,高校基金會盡顯擔當,人民日報全媒體新聞平台,2020年4月29日; [7] 
楊維東、趙文莉,大學生公益精神培育與高校基金會可持續發展:互益框架與路徑選擇,《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 [8] 
楊維東,美國公立大學基金會:功能、挑戰及其應對,《比較教育研究》,2019年第12期; [9] 
楊維東,雙一流建設高校財政依賴程度過高,辦學資金來源亟待多元化,《人民日報內參》,2019年12月4日;
楊維東,以高校捐贈基金髮展推動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光明網理論頻道》,2019年9月19日; [10] 
楊維東、王丹,美國研究型大學籌款模式的分析與借鑑,《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年第7期; [11] 
楊維東,18億美元大學捐贈的啓示,《光明日報》,2018年11月27日; [12] 
楊維東,大學基金會新時代當有新作為,《光明日報》,2018年07月17日; [13] 
楊維東、餘藍(譯),籌款與大學發展(Drezner,NoahD.&Huehls,F.),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6月;
程天權、楊維東,建設世界一流大學要激發教育基金活力,《中國高等教育》,2018年第20期; [14] 
楊維東,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行業觀察報告(2018)》主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3月;
楊維東,高校鉅額捐贈井噴式增長潛藏風險需警惕,《光明日報》內參,2018年1月;
楊維東、王丹,英國托馬斯報告對中國教育捐贈基金管理的啓示,《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
楊維東,我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發展過程中若干問題及其建議,《人民日報》內參,2016年11月;
楊維東、朱麗軍,高校教育基金復捐問題的經濟學分析,《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6年第3期;
楊維東,大學教育基金會治理畸形,《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15)》分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3] 
楊維東、朱麗軍,大學捐贈基金籌資模式的轉變—基於長尾理論的分析,《教育與經濟》2015第3期;
楊維東,中國大學基金會治理問題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楊維東,大學基金會治理:現狀與對策,《中國高等教育》,2014年21期。

楊維東主要成就

曾獲中國慈善聯合會竹林計劃公益慈善學人二等獎;“高校籌資聯盟”發起人;創辦“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與教育基金髮展的中國路徑”論壇。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