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璟

(楊璟(明初陝西漢中百户))

鎖定
楊璟(1338-1402年),生於廬州合肥,祖籍廣陵六合,明初開國將領。父楊政廣陵六合人,漢中衞左所百户,景泰元年因孫楊洪貴贈昌平侯。祖父楊順元末隱士,景泰元年因曾孫楊洪貴贈昌平侯。元末楊璟隨父同郭子興起義,後歸順朱元璋。以管隋太祖萬軍下集慶,後攻下常州,任親軍副都指揮使。後到婺州等地,升任湖廣行省參政,鎮守江陵。後進攻湖南,升任行省平章政事。帥周德興張彬等將取廣西。洪武元年進攻永州、 [1] 靖江,平定廣西;洪武元年七月廿十八日隨駕親征,閏七月初九至汴梁,十一日陳兵山東臨清,二十三日攻陷直沽,二十五日攻陷河西務。八月二日攻陷大都。洪武二年同湯和徐達攻入山西后留守南陽。洪武三年封營陽侯。洪武六年鎮守北平,後練兵遼東。洪武十三年屯田北平。洪武十五年詐死,追封芮國公,諡武信。八年後復出,隨燕王朱棣靖難南征,戰歿於靈璧,追封為璟國公 [2]  ,復諡號武信。景泰元年追封楊王 [1] 
別    名
楊景
所處時代
明朝初年
民族族羣
出生地
廬州合肥
出生日期
1338年
逝世日期
1402年
主要成就
永州之戰、靖州之戰、黃沙灘戰役、靈壁救主
主要作品
《勸明升書》
本    名
楊璟

楊璟人物介紹

楊璟自15歲隨父楊政從郭子興起義征戰,後跟隨朱元璋以管軍萬户下集慶,功常州,進婺(wù)州,再伐陳友諒,以功擢湖廣行省參政,移鎮江陵;平定湖南蠻寇,揮師三江口,功遷行省平章政事。南取廣西,攻陷永州。
洪武初,自靖江班師,疾馳山東,延運河北上直取大都。還,與偏將軍湯和從徐達取山西。平唐州亂卒,留鎮南陽。出使天完、大夏、播州。遷湖廣行省平章。平叛湖南慈利、九溪十八峒蠻。洪武三年封璟營陽侯,後揮軍伐夏;洪武六年從大將軍徐達鎮北平,練兵遼東;洪武十三年屯田北平。
洪武十五年隱遁。靖難之役,戰河北、戰山東、戰江淮直逼京師。建文四年為救護燕王星隕靈璧。追贈芮國公(洪武十五年),璟國公(永樂元年),雙諡武信(洪武15年、永樂元年),追封楊王(景泰元年)。
楊璟一生得子男十二人(親子十、從子一、乾子一),壽六十五歲,而征戰疆場就有五十春秋。他為推翻元朝統治,建立大明王朝及其穩固立下汗馬功勞。在明“開國五賢”中,其地位僅次於徐達。
楊璟作為北宋楊家將楊業令公18世孫,是繼北宋以來又一名傑出的楊家將領軍人物。也是明代楊家將的傑出代表、領軍人、奠基人。繼他之後,從六合走出的明代楊家將後裔,浴血疆場,忠勇報國,形成了“朱家天子楊家將,換王不換將”的格局。
楊璟是楊氏家族乃至華夏民族最為優秀的代表。他為楊氏家族樹立了一塊不朽的豐碑!

楊璟楊璟子嗣

楊璟親生十子:達字宗永號文斌、通字宗統號文用、遇字宗政號文俊、逖字宗德號文行、途字宗緒號文達、避字宗福號文秀、庚七字宗厚、庚八字宗泰、洪字宗道號宣義、清(又名淋)字宗禮亦字宗青。
另有從子衝又名忠字宗義帝賜景春(璟公弟楊換之子),乾子浩字宗智乃璟公部將高培德之子,後避難匿藏,其後裔恢復高姓在湖南武岡灣頭橋鎮高家營、高家鋪居住。

楊璟附《明史楊璟傳》

楊璟,本儒家子。以管軍萬户從太祖下集慶,進總管。下常州,進親軍副都指揮使。從下婺州,遷樞密院判官。再從伐漢,以功擢湖廣行省參政,移鎮江陵。進攻湖南蠻寇,駐師三江口。復以招討功遷行省平章政事。帥左丞周德興、參政張彬將武昌諸衞軍,取廣西。
洪武元年春進攻永州。守將鄧祖勝迎戰敗,斂兵固守。璟進圍之。元兵來援,駐東鄉,倚湘水列七營,軍勢甚盛。璟擊敗之,俘獲千餘人。全州守將平章阿思蘭及周文貴再以兵來援,輒遣德興擊敗之。遣千户王廷取寶慶,德興、彬取全州,略定道州、藍山、桂陽、武岡諸州縣。而永州久不下,令裨將分營諸門,築壘困之,造浮橋西江上,急攻之。祖勝力盡,仰藥死。百户夏升約降。璟兵逾城入,參政張子賢巷戰,軍潰被執,遂克永州。而徵南將軍廖永忠、參政朱亮祖亦自廣東取梧州,定潯、貴、鬱林。亮祖以兵來會。進攻靖江不下,璟謂諸將曰:“彼所恃西濠水耳。決其堤岸,破之必矣。”乃遣指揮丘廣攻叚口關,殺守堤兵,盡決濠水,築土堤五道,傅於城。城中猶固守。急攻二月,克之,執平章也兒吉尼。
先是張彬攻南關,為守城者所詬,怒欲屠其民。璟甫入,立下令禁止之,民乃安。
復移師徇郴州,降兩江土官黃英岑、伯顏等,而永忠亦定南寧、象州。廣西悉平。
還,與偏將軍湯和徐達取山西,至澤州,及元平章韓紥兒戰於韓店,敗績。
還,捕唐州亂卒,留鎮南陽。未幾,詔璟往使於夏。是時夏主升幼,母彭及諸大臣用事。璟既至。數諭升以禍福,俾從入覲。升集其下共議。而諸大臣方專恣,不利升歸朝,皆持不可,升亦莫能決。璟還,再以書諭升,終不聽。逾二年而夏亡。璟遷湖廣行省平章。
慈利土官覃垕構諸洞蠻為亂,命帥師往討,連敗之。垕詐降,璟使部卒往報,為所執。太祖遣使讓璟。璟督戰,士力攻,賊乃遁。
三年大封功臣,封璟營陽侯,祿千五百石,予世券。
四年從湯和伐夏,戰於瞿塘,不利。明年充副將軍,從鄧愈討定辰、沅蠻寇。
再從大將軍徐達鎮北平,練兵遼東。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國公,諡武信。子通嗣,二十年帥降軍戍雲南,多道亡,降普定指揮使。二十三年,詔書坐璟胡惟庸黨,謂以瞿塘之敗被責,有異謀雲,全家數百餘人被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