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珊

(早期中共黨員)

鎖定
楊珊(1909~1933),又名楊蔭川。陝西藍田人。1925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一師範學校。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共黨員。1929年底返鄉開展地下鬥爭。1930年初任中共藍田特支書記。7月,出席在藍田召開的共青團陝西省委第四次擴大會議,被選為團省委委員。9月,領導發動了藍橋農民武裝暴動。不久被國民黨藍田縣政府逮捕。10月,越獄逃出。11月初,作為陝西代表團成員,出席了在天津召開的中共中央北方局擴大會議。回陝後,先後任團省委委員,共青團西安市委(代行團省委職能)宣傳部長。“九一八”事變後,參與領導了西安青年學生的抗日救亡活動。1932年8月,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秘書長。年底,被派往陝南開展武裝鬥爭。1933年3月,任中共陝南特委書記。陝西省委遭受破壞後,隻身前往川陝省委聯繫。8月,在川陝革命根據地被誤殺。解放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楊珊
別    名
楊蔭川,楊山,乳名福堂 [2]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陝西藍田
出生日期
1909年4月
逝世日期
1933年8月
畢業院校
陝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性    別

楊珊人物生平

楊珊,原名蔭川,後改楊珊,亦作楊山。陝西藍田人。1925年考入西安省立第一師範。時值國共合作,大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在進步人士和共產黨員影響下,楊的思想日趨革命,並積極投身進步學生運動,被推選為校學生會負責人之一,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為中共黨員。
1929年因從事革命活動被校方開除,後入陝西省(國民黨)黨務訓練班學習,曾和陳以時等組織成立了一個叫“新黨”的組織。黨訓班結業後,楊被分配到鳳翔縣任國民黨縣黨部黨務指導員。不久又因從事革命活動被當局追捕,被迫返回藍田。
1930年2月,中共陝西臨時省委派屈光回藍田恢復整頓中共組織,成立了中共藍田特別支部,楊任書記。根據臨時省委關於組織武裝暴動的決定,特支積極開展武裝暴動的準備和組織工作,曾爭取南山紅槍會頭目曾老三參加起義;楊還派出白耀亭齊振國趙啓民等共產黨員分頭聯絡散駐在南山各地的紅槍會。7月,楊被選為共青團陝西省委委員。9月8日組織發動藍橋暴動。那天,在他和中共藍田特支的領導下,野竹坪、白石河、南界牌等地的紅槍會會員及羣眾達千餘人,圍攻駐藍橋街的劉漢三一個營,殲敵百餘名。10月,楊被捕入獄,11月出獄調中共陝西省委工作,曾隨中共陝西代表團赴天津,出席中共中央北方局擴大會議。1931年春回陝後,任共青團西安市委(代行團省委職能)委員、秘書處主任兼宣傳部部長。“九一八”事變後,參與領導了西安青年學生的抗日救亡活動。為解決活動經費不足,他説服家庭變賣了家中田產。在國民黨特務幾次搜捕的危急關頭,他沉着應付,保護了機關的安全。
1932年,持續三年大旱的關中,農民生計日艱。中共陝西省委決定發動羣眾開展抗糧抗捐鬥爭。已擔任中共陝西省委委員、省委秘書長的楊珊和交通員李志安到白水縣佈置抗糧抗捐鬥爭,同時發展中共組織。5月中旬,白水縣爆發了萬餘農民參加的“交農”運動,迫使縣府豁免了1930年到1931年的尾欠糧款,撤回了下鄉催糧的催糧委員。9月,白水縣劉家卓中共支部成立。
1932年冬紅四方面軍入陝。中共陝西省委為加強陝南紅軍游擊隊的領導,與紅四方面軍互相策應,鞏固和發展川陝蘇區,遂派出一批幹部到陝南開展工作。楊被派往漢中,於同年12月任中共陝南特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翌年3月任特委書記。特委對漢中所有共產黨員進行考核,合格者編入各支部,並建立起支部生活制度;設立兩個固定巡視員,分別負責西路寧(強)褒(城)勉(縣)和東路城(固)洋(縣)西(鄉),專門考察和指導各縣中共組織的工作。還派出一批共產黨員從多方面開展工作:到留壩鐵廠、南山窯礦等地開展工人運動;成立互濟會,以募捐慰問東北義勇軍為名募集衣物藥品;秘密從楊虎城部三十八軍警衞團中搞出槍支彈藥,運往紅二十九軍和川陝蘇區;在三十八軍警衞團電訊處設立秘密情報點,溝通川陝蘇區和西安等地的通訊、交通聯絡,建立了紅色交通線,由余晴初、武志平等負責陝南與川北的聯繫,輸送武器、彈藥和人員。
其間,楊和共青團陝西省委負責軍事工作的特派員商議決定:劃定城固、洋縣兩縣交界的南區和洋縣的西區、城固的西北區為三個遊擊中心,組成三個游擊隊,為建立城(固)洋(縣)西(鄉)、城(固)南(鄭)褒(城)等革命根據地打基礎。這個計劃得到中共陝西省委的同意,陝南地區的革命武裝鬥爭迅速發展。特別是楊維三、張明遠領導的第三遊擊大隊,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裏,由幾十人發展到170餘人,並組織起近800人的赤衞總隊,活動區域縱橫百餘里。
1933年4月1日,西鄉馬兒巖事件發生。原收編的“神團”頭子張正萬率部突襲紅二十九軍開會的會場,軍長陳淺倫、政委李艮等許多紅軍幹部慘遭殺害,或遭追捕,陝南革命面臨危機。7月下旬,中共陝南特委因陝西省委遭敵破壞而與上級聯繫中斷,楊先後派出兩批同志到中共川陝省委請示工作,亦下落不明。為儘快與上級取得聯繫,楊決定親自入川。8月,當他幹辛萬苦找到中共川陝省委時,卻被張國燾軟禁起來。他反覆向張陳述陝南中共組織的情況,並再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張國燾仍以“奸細”罪名將其殺害(一説楊珊被錯殺的時間是1933年底或1934年初)。 [3] 
解放後,在藍田召開萬人大會,追認楊珊為革命烈士。 [4] 

楊珊主要事蹟

楊珊藍橋暴動

自古以來,藍田不僅以盛產美玉著稱,而且地理位置重要,扼川、陝、甘、鄂的交通咽喉。位於城東南的武關隘口,歷來是兵家相爭和商隊出沒之地。在1930年的蔣馮閻中原大戰中,馮部留守關中的劉鬱芬部為了扼守武關,委任地痞劉漢三為營長,駐在武關附近的藍橋街上,招兵買馬。當時正值關中三年大旱,民不聊生,劉漢三卻大肆派糧派款,搶劫姦淫,廣大百姓忍無可忍,組織起紅槍會,備有土槍、土炮、長矛、大刀,武裝鬥爭一觸即發。
1930年6月的一天,新上任的中共藍田特支書記楊珊和白耀亭、林之屏等人,來到南山深處一個紅槍會頭目曾老三家裏。楊珊對曾老三説:“現在正是中原大戰,陝西的兵都被調到前線去了,誰還顧得上你藍橋這個小地方?你起兵,佔住山頭,他縣長即使想管,也不敢上報,只怕上面還會説他官逼民反,擾亂後方,要問他的罪哩!”一番話説得曾老三連連點頭。楊珊立即決定由白耀亭、齊振國、趙啓民等共產黨員在南山聯絡各地紅槍會,準備暴動。
不久,楊珊在縣南關小學主持召開特支黨員大會,對暴動作了具體部署:暴動前夜,由野竹坪、白石河、南界牌等地的紅槍會員及羣眾,共1000餘人,兵分3路,埋伏在藍橋街東、西、北三面山坡上,次日清晨,由曾老三鳴炮為號,發動攻擊。
暴動按計劃順利進行。劉漢三的部隊除部分逃走外,其餘100多人全部被殲。禍害百姓的劉漢三被根除,羣眾揚眉吐氣。事實證實了楊珊的預言,國民黨的縣長不僅不敢鎮壓,反而派人來藍橋講和。
藍橋暴動2個月後,楊珊被捕了。在審訊時,敵人指着他喬裝農民時穿的一件衣裳,問:“你這衣裳是哪裏來的?”“請問省上要的是我這個人,還是這身衣裳?”楊珊反問一句,接着,他不慌不忙地説,“如果省上要的是這身衣裳,我就脱給你;如果要的是我這個人,你打聽衣裳幹什麼?!”
惱怒的敵人打出了最後的王牌——從楊珊書櫃中搜出的進步書刊。
“這是放在我書櫃裏的,”楊珊鎮定地回答,“但這不是我的,是我的一位朋友去商州時存放在我這兒的。他叫XXX,不信你可以問他。”
他不緊不慢地説出了一個人名。這是全國聞名的一個共產黨員的名字。敵人面面相覷。楊珊笑了。
戴着手銬腳鐐的楊珊被押出偽縣政府的大門,縣城的老百姓圍了上來,想看看這個發動藍橋暴動的共產黨員長的是什麼樣子。當他們看到楊珊時,不禁嘆息。一個老大娘説:“咳,娃呀,年輕輕的弄成這樣子可咋好!”
楊珊停下來,望着她,微微一笑:“嬤嬤,我這樣不是挺好嗎?人家把銀鐲子戴在手上,咱戴在腳上!”
這是楊珊留給故鄉的一段幽默。
1930年冬,楊虎城率部入陝,釋放政治犯。楊珊獲釋。 [2] 

楊珊開展抗糧抗捐鬥爭

楊珊獲釋不久,就被調到中共陝西省委工作。他和愛人賈玉秀住在省委機關所在地——西安東縣門的周家花園。楊珊的對外身分是早慈巷小學的教師,人稱“楊先生”。
温文爾雅的楊先生,在當時地下黨的活動中是個重要角色。他曾代表團省委,參加了1930年12月的臨時省委會議。他曾與省委負責人杜衡王芾南等人前去天津參加中共北方局會議,返時帶回了中央有關清算“立三路線”的文件,出席省委第四、第五次全體會議。他負責省委機關日常工作,擔任交通和掩護,並讓妻子也承擔了為黨傳遞文件的任務。為了籌集黨的活動經費,他變賣了家中的田產物品。在“白色恐怖”中,楊珊表現出過人的鬥爭藝術。在幾次遇到敵人搜捕的緊要關頭,他都沉着應付,保全了省委機關和同志。1932年他被任命為中共陝西省委秘書長。
這一年,持續3年的旱災繼續在關中蔓延,中共陝西省委決定發動羣眾開展抗糧抗捐鬥爭。3月,根據省委分工,負責渭北五縣工作的楊珊和省委交通李志安一起,來到災情比較嚴重的白水。他將李志安安插在財政局開展工作,並召開黨員會議,佈置了抗糧抗款鬥爭和黨組織的發展工作。後經李志安、任志豪等人的多方努力,5月中旬,白水爆發了一萬多農民參加的“交農”運動,迫使縣政府豁免了1930年至第二年的尾欠糧、款,撤回了下鄉的催糧委員。在楊珊親自領導下,白水的黨組織也得以建立。同年9月,白水地區第一個黨支部——劉家卓支總部正式成立。 [2] 

楊珊發展陝南武裝鬥爭

1932年底,紅四方面軍西征進入陝西,陝南出現了轟轟烈烈的革命形勢。為了抓住時機擴大成果,中共陝西省委決定派一批幹部到陝南開展工作。楊珊奉命前往漢中。
楊珊於1933年1月來到漢中,擔任中共陝南特委組織委員。2月,擔任陝南特委書記。
當時,紅四方面軍攻下南江、通江、巴中地區,中共川陝省委和省工農民主政府相繼成立;在陝西西鄉,紅二十九軍宣告成立。
楊珊和陝南特委面臨的任務是:配合紅二十九軍在陝南開拓出一片與川陝蘇區相呼應的革命根據地。
楊珊首先從健全發展黨的組織做起。他領導特委對漢中所有黨員進行了一次政治和組織考核,合格者統統編入特委各支部內,並建立了支部生活制度。接着,又設立了兩個固定的巡視員,一個負責西路寧(強)褒(城)勉(縣),一個負責東路城(固)洋(縣)西(鄉),專門考察和指導各縣黨組織的工作,傳達特委指示。到1933年3月,陝南地區已有黨員530餘人,為後來革命鬥爭積蓄了力量。
接着,特委專門起草了有關職工、婦女、青年、宣傳、士兵等各項工作的草案,規劃、領導各支部和黨員、積極分子,開展各種活動,取得顯著成績。
特委組織部開設3期幹部訓練班,向黨員講授黨的政治組織政策,並派遣一批黨員前往留壩鐵廠、南山窯礦等地開展工運。先後成立的漢中教職員聯合會和漢中左翼教職員聯盟,由張德生陳錦章等負責,在教師和中小學生中開展反帝反封建宣傳。
特委秘書處和宣傳部翻印了大批進步書刊和黨中央文件,出版《南針》和《陝南紅旗》,發往各地。
成立中國工農紅軍陝南辦事處。它的公開名稱為互濟會,會址設在國民黨縣長私宅。它利用共產黨員餘晴初與縣長的翁婿關係,暗地裏從楊虎城部第三十八軍和第十七路軍警衞團中搞一些彈藥槍支,又以募捐慰問東北義勇軍為名募集衣物藥品,秘密運往紅二十九軍和川陝蘇區。
設在第十七路軍警衞團電訊處的秘密情報點開始活動。該點通過電台收聽紅四方面軍的秘密訊號,譯成電文,轉送特委。
建立三條紅色交通線。它是連接川陝蘇區和陝西地區的3座秘密橋甄,由黨中央派武志平、特委派餘晴初等同志負責具體工作;其中,武志平負責的正南路最為有名,它由漢中經天池寺、西河口、南馬山、碑壩一線到達川北,成為陝西和川北互相輸送武器、人員的主要幹線。
1933年2月的一天,楊珊和團陝西省委負責軍委工作的特派員劉明達進行了一次長談。談話中決定:劃定城(固)洋(縣)兩縣交界的南區、洋縣的西區、城固的西北區為3個遊擊中心,根據3箇中心現有的人員裝備情況,組成3個遊擊中隊,為建立城(固)洋(縣)西(鄉)、城(固)南(鄭)褒(城)等4個革命根據地打下基礎。至此,楊珊對陝南武裝鬥爭的整體規劃趨於明確。這個規劃得到了省委的同意。不久,楊維三、蔡青等人被任命為3個遊擊中心的指揮員,開始活動。
在陝南特委和楊珊的領導下,陝南地區的武裝鬥爭發展很快。楊維三領導的紅二十九軍第三遊擊大隊、朱桂馨領導的第四遊擊大隊、胡哲領導的西北抗日義勇軍、陳漢領導的中梁游擊隊先後成立。其中,第三遊擊大隊的發展最快,影響也最大。它的活動區域西至略陽雲霧寺、灶籬壩,北至留南江口,東至洋縣鐵河、華陽,南至褒城、高台寺,縱橫百餘里;在不到5個多月的時間裏,人員就由不足百人發展到170餘人,並組織起近800人的赤衞總隊。1933年10月,第三遊擊大隊正式建立起南城褒邊區革命委員會,並決定改編第三遊擊大隊為紅二十九軍第三獨立團。 [2] 

楊珊含冤被殺

1933年4月1日,馬兒巖事變發生,陳淺倫、李艮等紅二十九軍領導人被殺害。敵人封鎖了川陝邊區,瘋狂追捕、殺害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陝南革命面臨危機。楊珊一面派人前往紅四方面軍和省委請求指示,一面積極籌備第三遊擊大隊的重建。不久,由於杜衡叛變,中共陝西省委再次遭到大破壞,陝南特委與上級的聯繫也中斷了。陝南革命在逆境中如何堅持?黨中央有何新的指示?楊珊日夜焦慮。派往川北請示工作的兩批同志都下落不明,楊珊便毅然決定親自入川,向上級黨組織請示彙報。
1933年7月的一天,楊珊裝扮成紙販,戴斗笠,穿麻鞋,挑着擔子過了漢江,來到川陝蘇區。不料,楊珊竟成了張國燾錯誤路線的犧牲者。原川陝省蘇維埃保衞局的手槍隊員還記得,那一年秋天,一個陝南來的年青人,被“保護”着住在通江縣城的一個小院裏,他愛笑,愛唱幾句秦腔,還教一位小隊員學會了寫自己的名字。
“楊珊……大概是在1933年6月……來到川陝省委的……他來的時間不長,軟禁的時間也不長,大概是七、八月裏就被殺害,執行人是保衞隊員……
“楊珊同志在被軟禁和審訊時的表現是好的,雖然是張國燾審訊談話,但次數不多,楊珊同志始終表現坦然,總是陳述陝西黨如何組織發動羣眾及對敵鬥爭經驗,並請張國燾給予幫助指導,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純潔品德。在臨行刑時他明確表示他是清白的,他是被冤枉的,請張國燾考慮......”
這是原川陝省蘇維埃政府政治保衞總局秘書長寇慶延1986年寫給陝西省民政廳的一封回信。
楊珊含冤而去。多年以後,歷史又還他以清白——一位赤誠的革命者的光輝形象。楊珊烈士永垂不朽! [2] 
參考資料
  • 1.    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編;李彬,王克榮主編;姚文琦副主編.中共陝西曆史簡明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451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中華著名烈士 第1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12,第236-242頁
  • 3.    陝西省志方誌編纂委員會編,陝西省志 第79卷 中 人物誌,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12,第91頁
  • 4.    藍田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藍田縣誌,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07,第7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