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林烏壺

鎖定
“楊林烏壼”始於清朝乾隆末年,已有兩百多年曆史。以漢江沖積而成的千年磨刀石黃泥為原材料,全程採用三十幾道手工工藝製作,純天然無胎釉,利用獨具火候的滲碳技術,柴窯燒製而成。楊林烏壺通體烏黑錚亮,壺體內壁有微間隙、空氣能對流、雜質能隔離,因此所盛茶水即便烈日暴曬,依然甘甜止渴,清涼解暑,且久放不餿,隔夜更佳,被被譽為"會呼吸的壺" 。 [7] 
2018年,楊林烏壼燒製工藝入選漢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12-13] 
中文名
楊林烏壺
批准時間
2018年
遺產級別
漢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1] 
傳承人
第八代傳承人:張開金;第九代傳承人:張衡 [4]  [7] 

楊林烏壺歷史淵源

漢川市楊林溝鎮烏壺製作具有300多年的歷史,祖居江西景德鎮從事瓷器製作的石、鄒二姓人家,後移居湖北省大冶縣大箕鋪鎮,公元1702年,這兩户人家,幾經輾轉遷徙後,最終落腳於漢川縣楊林溝。他們對當地地理環境和土壤結構進行了反覆考察,這裏有暢通的水路,非常有利於陶器等易碎物品的運輸。另外,最重要的是這裏的漢江河灘上有幹百年沖積而成的陶土,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具備了生產陶器最基本的要素。石、鄒二姓憑藉着老祖宗留下的手藝,開始了以最傳統、最原始的工序生產催壺、烏壺、烘爐、大盆小缽之類的家庭日用品。他們燒製的烏壺在當地稱為“催壺”, 燒製催壺的窯就取名為“催字窯”。
楊林溝的陶土燒製出來的陶器烏壺非比尋常,特別是倒入剛燒開的熱水,温度能很快的降下來。通過研究烏壺的物理特徵,發現它能很好的吸收水的熱量並散發出去,同時,熱水通過烏壺降温變為涼水後,喝起來口感極佳。
烏壺對楊林地區和漢江流域的發展變遷也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楊林溝製陶業在這段期間所經歷的生產、銷售、興盛、衰落過程,反映了本地區社會歷史的變遷,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深刻的現實意義。 [14] 

楊林烏壺工藝特徵

“楊林烏壼”以漢江沖積而成的千年磨刀石黃泥為原材料,全程採用三十幾道手工工藝製作,純天然無胎釉,利用獨具火候的滲碳技術,柴窯燒製而成。楊林烏壺通體烏黑錚亮,壺體內壁有微間隙、空氣能對流、雜質能隔離,因此所盛茶水即便烈日暴曬,依然甘甜止渴,清涼解暑,且久放不餿,隔夜更佳,被被譽為"會呼吸的壺" 。 [7] 
楊林烏壺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需要工藝師傅純手工完成。 [1] 
製作技巧包括:拉坯成型、印坯成型、捏塑成型和盤築成型等基本方法。 [4] 

楊林烏壺工藝流程

它以由漢江沖積而成的千年磨刀石黃泥為原材料,經過揉泥、拉坯、晾曬、打磨、窯燒等三十幾道工序,每個環節都精心製作。 [1]  每一次制壺都是古代智慧與現代文明的對話,打造出的烏壺不僅具有精湛的傳統工藝特點,還兼具實用功能和文化價值。

楊林烏壺傳承保護

楊林烏壺走入課堂

2023年10月,為進一步推動我市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傳承發展,近日,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教育局開展了“愛上非遺”中小學生陶藝培訓活動,將陶藝文化近距離呈現給中小學生,讓年輕一代近距離感受我市非遺的魅力。
在楊林小學的教室內,40名小學生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堂陶藝課。楊林烏壺非遺傳承人張開金向同學們演示了拉坯成型、印坯成型、捏塑成型和盤築成型,並重點教授了拉坯成型、泥條盤築成型和捏塑成型的基本方法。這些生動有趣的教學讓同學們對陶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激發了他們體驗手工陶藝製作的熱情。在教學的中間,楊林烏壺非遺傳承人張開金還為同學們介紹了我市非遺項目楊林烏壺的悠久歷史,讓大家對非遺文化傳承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將中華傳統文化的優良基因根植在心中。 [4] 
楊林小學五年級學生胡家怡:“今天這堂課讓我們瞭解到,楊林溝鎮有這個非遺文化,今天的課我上得非常開心,以後我也想繼續學習這個烏壺的知識。”楊林小學教師朱念:“我們會更多地把楊林烏壺的文化,融入到我們的教學中,讓孩子們接觸並且深入瞭解,楊林溝鎮的這個非遺文化。” [5-6] 

楊林烏壺學做楊林烏壺

2023年11月18日上午,第四屆荊楚鄉村文化旅遊節“愛上非遺”活動現場,漢川市120名學生與楊林烏壺親密接觸,體驗這一傳統非遺項目。
活動現場,來自漢川市馬口小學、楊林小學 、馬鞍鄉八一中心小學的120名學生,在漢川市楊林烏壺第八代傳承人張開金的指導下,盡情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體驗陶藝拉坯技藝。孩子們拿起一團團陶泥,輕輕揉捏,製作出杯子、酒葫蘆、碗等器物。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們充分了解馬口陶瓷、楊林烏壺等漢川非遺項目的傳承歷史、製作技能及文化內涵,愛上非遺文化。
楊林烏壺製作技藝傳承人張開金:“我們就是想把我們楊林烏壺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孩子們知道楊林烏壺的製作是怎麼來的,是如何做成的。我們楊林烏壺有300多年曆史,我們一定要發揚光大,讓楊林烏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8] 

楊林烏壺感受非遺魅力

2023年5月,為了更好的傳承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非遺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非物質文化的興趣,對家鄉的文化遺產的熱愛,楊林烏壺第九代傳承人張衡和他父親張開金(楊林烏壺第八代傳承人)一起開啓了“非遺小課堂”。近日,張開金陶藝工作室迎來了仙女山一小的師生代表,他們是楊林烏壺非遺小課堂的第一批學員。
開課之前,大家先參觀了文化展示區、陶藝製作工作室、成品展示廳和燒窯區。在張衡老師的講解下了解了“烏壺的前世今生”。同學們紛紛表示“真是太神奇了,一坨泥巴在張爺爺手裏竟然能變成這麼漂亮的壺,我們也想學!” [7]  [10] 

楊林烏壺走進漢川二中

2024年2月29日,漢川市“楊林烏壺非遺小課堂”團隊一行四人,走進漢川二中陶藝社團進行了一次公益授課,社團師生共35人蔘加了此次活動。為了更好的傳承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楊林烏壺黑陶文化的魅力,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手工陶藝的興趣,對家鄉優秀文化遺產的熱愛,楊林烏壺第九代傳承人張衡和他父親張開金(楊林烏壺第八代傳承人)一起開啓了公益性“楊林烏壺非遺小課堂”。 [9] 

楊林烏壺社會影響

2023年4月21日—23日,第二屆中國(武漢)文化旅遊博覽會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漢川市文化和旅遊局精心準備,局組織旅遊企業天嶼湖、田水灣、黃龍湖景區和非遺企業黃龍湖馬口陶瓷、楊林烏壺、漢川荷月臘八豆及漢川藕粉等到現場進行宣傳推介。 [2-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