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徽五

鎖定
楊徽五(1874—1951),廣東梅縣人,清末秀才,東山師範創辦人之一,為梅縣教育界著名人士。其父楊瑛是舉人。楊徽五是葉劍英在東山中學時的國文老師。 [1-2] 
全    名
楊徽五
所處時代
民國
出生地
廣東梅縣
出生日期
1874年
逝世日期
1951年
主要作品
史論,千佛塔歌

楊徽五人物生平

楊徽五從小聰穎過人,4歲即能背誦唐詩。16歲作《史論》,備受鄉賢梁詩五讚賞。19歲,州試後,知州吳宗批其文曰:“如春花燦爛。童子軍中,安得有此?!”1900年作《千佛塔歌》,深得黃遵憲賞識。其後,楊徽五潛心研究西方歷史,喜讀嚴復譯著《天演論》,以及維新派報紙《時務報》等,對新事物着意探求。1904年,楊徽五被黃遵憲派往日本弘文學院師範科理化班研習,並開始與梁啓超結交,甚得梁啓超賞識,其所作《秋感》詩被刊入《飲冰室詩話》中。1905年3月,黃遵憲逝世。同年秋,楊徽五由日本畢業回國,從事教育救國事業。1913年任梅縣督學局局長。從1915年起,連續13年任東山中學教員及校務委員。
楊徽五很喜歡葉劍英,常常當面給他評點詩文,傳授寫作之道。葉劍英的作文在他的指點下不斷長進。他曾向葉劍英逐句講解《胡笳十八拍》《古詩十九首》,啓發葉劍英重視民歌、民謠,“采詩合樂”。他要求葉劍英熟讀唐宋八大家文章,特別介紹《柳河東全集》,學習柳文的品格和章法,體會柳文“高、壯、廣、厚”,“詞正而理倍”,“言暢而意美”的文風,告誡葉劍英作文切忌“二心(輕心、怠心)”和“二氣(昏氣、矜氣)”。起初,楊徽五感到葉劍英“文勢稍平”,後來經過指點,葉很有長進。一次,他高興地在葉劍英的一篇作文後面,批了“奇峯突起”四個字。
大革命失敗,東山中學遭封閉後,楊徽五賦閒在家。未幾,赴泰國任教並致力譯述與詩歌創作。四年後回國,仍在東山中學任職。20世紀30年代,曾先後任梅縣民眾教育館及縣立圖書館館長。1940年受聘為南華學院中文教授,三年後因病辭職休養。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楊徽五當選為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1950年秋,楊徽五到廣州出席省人民代表會議期間,葉劍英曾與老人歡欣敍舊。 [1] 

楊徽五家族成員

父親:楊瑛,清朝舉人
兒子:楊廣存
女兒:楊微儀
外孫:黃芸、黃淵隆 [2] 
在清朝科舉時代,嘉應州“新楊”(紹德堂楊氏)後裔考中進士的有10人,佔全縣進士名額的十分之一,他們包括文進士楊瓊楊為橓楊仲興楊思恭楊勳楊德仁楊沅,武進士楊奎猷楊時清楊衝鳳;考中舉人的有56人,約佔全縣舉人名額十分之一;而考中秀才的不計其數,成為梅城有名的詩書望族。新中國成立以來,其所在的“新楊家族”還培養出了副教授、教授共48人,碩士、博士113人,各類專家工程師250人。 [3-4] 
紹德堂楊氏有75位人物的事蹟被收入《廣東通志》《潮州府志》《乾隆嘉應州志》和《光緒嘉應州志》,有9位進士被收入現代的《梅縣誌》;民國時,楊氏還出了多名將軍;後裔有新中國成立前中共梅縣縣委書記、梅縣籍人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楊廣存,有梅縣縣委組織部部長楊雪如,兩人的祖屋都評為烈士紀念館;有梅縣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任縣長楊凡,有廣州市原市長楊資元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