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展

(明末名將)

鎖定
楊展(1604~1649)字玉梁,四川嘉定(今樂山)人。明崇禎十年(1637)武進士第三名,明末名將,官封華陽侯,卒諡“忠惠”。
楊展在彭山(今屬四川眉山)之戰擊敗由水路南下的張獻忠主力,迫使其戰略轉移川北
本    名
楊展
玉梁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嘉定
出生日期
1604年
逝世日期
1649年
主要成就
擊敗張獻忠、肅王主力

楊展人物經歷

楊展早期經歷

楊展身長七尺餘,英姿慷慨。明崇禎十年(1637),武進士第三名。從軍楊嗣昌,隸屬於曾英麾下,授廣元守備。招撫叛軍於百丈關,授川鎮中軍參將

楊展應考奪魁

1639年,楊展隻身進京應試,途遇毛賊,欲劫其行囊。楊展冷眼看了看生猛的毛賊,輕蔑地笑道:“想要錢財,先比箭法。百步之外,你舉箭為靶。我若不中,身上的財物任你拿去。”毛賊應允,相距百步,舉箭為靶。楊展開弓引箭,一發將其箭竿穿破。毛賊驚恐,跪拜遠遁。
京城考場,考官放出一馬,以鐵鏈為繮繩,兇悍難制。考官宣稱:“誰能騎射,誰便及第。”眾人被烈馬的氣勢所震懾,驚悸錯愕,無所適從。楊展見狀,手持弓箭,排眾上前,抓住鐵繮,一躍而上,任其拋甩掀拱、橫衝斜撞,面不改色,穩如泰山。隨後引繮縱馬,繞場數週,開弓搭射,九發九中。在眾人一片叫好聲中,楊展這才報上名來,朗聲道:“四川楊展也!”考官始料未及,驚詫歎服,點為進士第三,授官遊擊將軍。楊展由此名震京師。 [2] 
崇禎十七年(1644),大西軍進攻成都,與曹勳率精兵三千守衞成都,斬敵二十餘級。城破被俘,即將被殺時,奪刀斷索,砍死兩人,跳江游到新津逃脱。

楊展起兵反張

楊展在犍為起兵反抗張獻忠,襲破嘉定府(今四川樂山)。弘光元年(1645)在樊一蘅、馬應試、餘朝宗的協作下攻佔敍州(今四川宜賓),大敗張獻忠部將馮雙鯉。後被張獻忠部將孫可望接連擊敗,退守仁懷,拜見王應熊遵義。與皮熊收復永寧(今四川敍永),合兵八萬屯魚腹關,偷渡合江(今屬四川瀘州),復還嘉定府。
隆武元年(1645),大敗張獻忠部將梁一訓於納溪(今屬四川瀘州)。隆武二年(1646),擊敗張獻忠大將劉文秀,收復嘉州(今四川樂山)、邛州(今四川邛崍)、眉州(今四川眉山)、雅州(今四川雅安)。

楊展彭山之戰

張獻忠聞楊展兵勢強盛,大懼,率兵十餘萬,裝金寶二百餘舟,打算沿着青神江順流而下,出川入楚。楊展在彭山江口大戰張獻忠,斬張獻忠弟,縱火焚舟,大敗張獻忠,張獻忠只好返回成都。七月,張獻忠走川北,楊展追擊漢州(今四川廣漢)。九月,入成都。十二月,攻保寧(今四川閬中)失敗,又被清軍追擊到成都,只好退守嘉定。

楊展樂山之戰

永曆元年(1647),大破清軍於資陽、簡州(今四川簡陽)。“其時,肅王正在嘉定,與楊侯府(指鎮守嘉定州的明朝將領楊展)相持,人心亦有驚懼者。”《紀年》繼續寫道:傅迪吉從成都回簡州途中,“回至五瘟廟鄢家營,有人走來雲:肅王(豪格)兵馬與楊侯府(楊展)一戰,大敗。 ” [3] 

楊展內訌被殺

永曆二年(1648),封廣元伯,擢都督同知總兵,提督秦、蜀兵馬,加太子少傅。晉升華陽侯。
永曆三年(1649),駐守重慶的袁韜、武大定與李佔春內訌,糧餉不支。楊展在李乾德的勸説下接納了袁、武二人,並結拜兄弟,袁屯犍為,武屯青神。楊展與南明將領王祥素來有矛盾,不但不幫助王祥攻取貴州,還偷偷派軍攻擊王祥,由此威望大減。
楊展性格傲慢,不願假權於人,引起袁韜、武大定的不滿,加上李佔春是楊展舊日好友,往來甚好,袁韜、武大定更加不滿,李乾德也認為楊展不待見自己。李乾德詐稱壽宴宴請楊展,袁韜妻子派人告訴楊展有變,楊展不信,率三百人赴宴,被李乾德、袁韜所殺。卒諡“忠惠”。 [1] 

楊展家族成員

子:楊璟新,字凌雲,崇禎十五年(1642)武舉,官參將。楊展被殺,楊璟新在眉山不能救,率三百人突圍走黎州(今四川漢源),被武大定擊敗。永曆四年(1650),在保寧降清。

楊展人物評價

楊展注重恢復農業生產,足以自給,蜀民賴以全活者數百萬,都敬重楊展如父母,楊展富強甲於南明諸將。
南明史》:展智勇冠諸將,川東西之起兵者,倚為長城。
參考資料
  • 1.    錢海嶽.南明史:中華書局,1980:列傳四十四
  • 2.    總兵楊展  .樂山新聞網[引用日期2016-01-02]
  • 3.    《巴蜀文化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