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椿樹街道

鎖定
椿樹街道,北京市西城區下轄街道,地處西城區中心區域,介於東經116°22′05″~116°22′43″,北緯39°53′17″~39°53′55″之間。東起南新華街大柵欄街道交界,南至騾馬市大街陶然亭街道接壤,西起宣武門外大街廣安門內街道相鄰,北至宣武門東大街西長安街街道隔路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0.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1.1平方千米。 [1] 
遼朝時期,椿樹地區為荒郊。金朝時期,為嘉會坊的一部分。元朝時期,是村落。明朝崇禎年間屬宣北坊。清朝乾隆年間屬外城北城。清朝宣統年間屬外右一區、外右二區。民國時期,屬外二區。1949年,屬第九區。1950年,屬第六區。1952年,屬前門區。1954年,建椿樹下頭條街道。1958年6月,劃歸宣武區。1958年9月,椿樹街道試點建立城市人民公社。1962年9月,恢復椿樹街道。2010年7月,屬西城區。 [1] 
截至2020年6月,椿樹街道下轄7個社區。 [2]  2011年,椿樹街道總人口3.51萬人,財政總收入6600萬元。 [1] 
中文名
椿樹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北京市西城區
地理位置
西城區中心區域
面    積
1.09 km²
下轄地區
7個社區
政府駐地
椿樹園社區樁樹園小區11號樓甲1號
電話區號
010
郵政編碼
100052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安徽會館
車牌代碼
人    口
3.51萬人(2011年)

椿樹街道建置沿革

遼朝時期,椿樹地區為荒郊。
金朝時期,椿樹地區為嘉會坊的一部分。
元朝時期,椿樹地區是村落。
明崇禎年間,椿樹地區屬宣北坊。
清乾隆年間,椿樹地區屬外城北城。
清宣統年間,椿樹地區屬外右一區、外右二區。
民國時期,椿樹地區屬外二區。
1949年,椿樹地區屬第九區。
1950年,椿樹地區屬第六區。
1952年,椿樹地區屬前門區。
1954年,椿樹地區建椿樹下頭條街道。
1958年6月,椿樹地區劃歸宣武區。
1958年9月,椿樹街道試點建立城市人民公社。
1962年9月,椿樹地區恢復椿樹街道。
2010年7月,椿樹街道屬西城區。 [1] 
椿樹街道琉璃廠 椿樹街道琉璃廠

椿樹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椿樹街道轄椿樹園、紅線、梁家園、琉璃廠西街、四川營、香爐營、宣武門外東大街7個居民委員會,下設159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椿樹街道下轄7個社區, [2]  辦事處駐椿樹園社區椿樹園小區11號樓甲1號。
——

椿樹街道地理環境

椿樹街道地處西城區中心區域,介於東經116°22′05″~116°22′43″,北緯39°53′17″~39°53′55″之間。東起南新華街大柵欄街道交界,南至騾馬市大街陶然亭街道接壤,西起宣武門外大街廣安門內街道相鄰,北至宣武門東大街西長安街街道隔路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0.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2千米,總面積1.1平方千米。 [1] 

椿樹街道人口

2011年末,椿樹街道轄區户籍人口3.51萬人,其中城鎮户籍人口3.51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7775人。
2011年,椿樹街道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9.9‰,人口自然增長率-3.2‰。
2010年,椿樹街道人口普查轄區常住人口30547人,男性16426人,佔53.8%。女性14121人,佔46.2%。14歲以下2088人,佔6.8%。15~64歲25268人,佔82.7%。65歲以上3191人,佔10.5%。另有半年以上外來人口7813人。 [1]  [3] 

椿樹街道經濟

2011年,椿樹街道共有區財政撥款3.7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600萬元,比上年增加2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4.6億元,企業所得税0.3億元,個人所得税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1%、13%、53%。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中國工商銀行、北京銀行等3家銀行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共4家。 [1] 

椿樹街道社會事業

椿樹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59人,專任教師28人。小學3所,在校生1479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中學2所,在校生2631人。專任教師150餘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椿樹街道文體事業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文化藝術團體18個,會員320個,其中團體會員306個,個人會員14個。公共圖書館1個。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京劇、花鍵表演等。“椿樹杯”北京市社區京劇票友大賽已連續舉辦了8屆,其中兩屆承辦了“和平杯”全國京劇票友大賽北京選拔賽。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體育場地3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90.2%。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北京電視台新聞頻道等242個電視頻道在本地落户,其中標清頻道228個、高清頻道14個。 [1] 

椿樹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椿樹街道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個,固定資產總值0.1億元。專業衞生人員144人,其中執業醫師41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1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4.7人、執業(助理)醫師1.5人、註冊護士0.6人。
2011年,椿樹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2萬人次。
2011年,椿樹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600.8/10萬。 [1] 

椿樹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椿樹街道共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96户、人數1114人,支出583.9萬元,比上年增長13.5%,月人均500元,比上年增長9.2%。城市醫療救助306人次。
2011年,椿樹街道共有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1.9萬元。社區服務設施20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7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2個。
2011年,椿樹街道共有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9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5萬元,捐贈物資折款18.3萬元,接收捐贈衣被0.9萬件。新增就業人員930人,有43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82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6%,領取失業保險金1092人,比上年末增加56人。 [1] 

椿樹街道交通運輸

椿樹街道由多條長短不一的衚衕小道組成交通幹線網絡,著名衚衕有琉璃廠西街
椿樹街道電子交通圖 椿樹街道電子交通圖

椿樹街道歷史文化

椿樹街道地名由來

因境內自明代以來有多條以“椿樹”命名的街巷而得名。 [1] 

椿樹街道非遺項目

北京市宣武區廠甸廟會始於明代嘉靖,興於清代康熙,盛於乾隆。民國七年(1918年),經市政當局整頓後,正式確定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以廠甸和海王村公園為中心舉辦廟會集市,成為舊時京城唯一的官辦春節廟會。1945年前後,廠甸廟會幾近“殘燈破廟”。1949年解放以後,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在和平門到虎坊橋路口舉辦廟會。1960年,因自然災害曾一度中斷。1963年,市政府重開了廠甸廟會,全城轟動。後因修路及“文革”原因,廠甸廟會停辦。
廠甸廟會歷時四百多年,歷經由祭祀而廟市,轉而書市漸成文商並舉的春節逛廠甸民俗活動的演變過程,被譽為“雅俗相濟、商娛相融”。歷史上的廠甸廟會,北起和平門,南抵梁家園,西到南北柳巷,東至延壽寺街,以新華街、海王村、火神廟、呂祖祠為核心地帶,又以“廠東門”即琉璃廠東街為主。由於廠甸廟會離市中心最近,是京城各階層男女老幼舊曆新年爭相光顧的場所。光緒年間《廠甸記》中説:“平時空曠,人跡罕至;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途。”
2001年,新世紀的第一春,廠甸廟會在闊別京城37年後,又以嶄新的面貌、深厚的文化內涵、高雅的文化品位出現在京城百姓面前,一舉成為北京標誌性廟會,使這一歷史悠久的文化活動繼續得以傳承。 [4] 
2006年5月20日,廠甸廟會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2017年廠甸廟會 2017年廠甸廟會
榮寶齋位於北京市宣武區琉璃廠西街十九號,其木版水印技藝堪稱一絕。榮寶齋木版水印源於中國古代雕版印刷的“版”套印,所謂“版”套印,是根據畫稿筆跡的粗細長短、曲直方圓、剛柔枯潤,設色的深淺、濃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陰陽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塊,然後對照原作,由深至淺,逐筆依次疊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確無誤,達到亂真的程度。木版水印這種純手工印刷工藝有勾(分版)、刻(製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藝程序和刻、剔、撣、描等特殊技巧,它以筆、刀、刷子、耙子、國畫顏料、水等材料為基礎工具,以追求復原傳統書畫的藝術形態、筆墨、神采為目的。
我國最早的雕版印刷,有確切紀年的是隋代。榮寶齋於1896年設帖套作,延聘刻、印高手,印製了大量精美的詩箋、信箋。民國期間榮寶齋重刊《十竹齋箋譜》,使彩色套印和拱花術獲得了延續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榮寶齋木版水印由原來只能印大不及尺的詩箋、信箋發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備地印製筆墨淋漓、氣勢豪放的《奔馬圖》及唐代周的《簪花侍女圖》、宋代馬遠的《踏歌圖》等大幅藝術作品,標誌着雕版印刷術已發展到了巔峯,也説明榮寶齋木版水印技術已真正成熟。 [6] 
2006年5月20日,木版水印技藝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 
韓熙載夜宴圖(木版水印複製) 韓熙載夜宴圖(木版水印複製)
  • 裝裱修復技藝
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是我國獨特的傳統手工技藝,主要用於書畫、碑帖等的裝飾和修復還原,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裝裱古代稱為“裱褙”,亦稱“裝潢”、“裝池”。這一技藝的出現,為保存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傳承古代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傳統書畫裝裱修復技術歷經晉、唐、宋、元的長期發展,到明清時期基本定型,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京裱”和以蘇州為中心的“蘇裱”兩個流派。久負盛名的老字號裝裱店“榮寶齋”的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具有自己獨特、完備的工藝流程,是“京裱”最集中的體現,在全國裝裱界獨樹一幟。
民國時期,中國的書畫修復業曾形成以琉璃廠的玉池山房、大樹齋和上海的汲古閣、劉定芝裝池為代表的兩大流派。新中國成立後,劉定芝裝池、玉池山房等處的裝裱高手都被請到故宮博物院,專門負責故宮所藏書畫文物的裝裱修復工作,先後修復了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隋代展子虔的《遊春圖》、唐代韓的《五牛圖》、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等一批國寶級書畫文物,同時為故宮博物院培養了許多掌握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術的專業人員。 [7] 
2008年6月7日,裝裱修復技藝(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 
榮寶齋老師傅修復山西應縣木塔遼代殘經畫幅 榮寶齋老師傅修復山西應縣木塔遼代殘經畫幅

椿樹街道風景名勝

  • 安徽會館
安徽會館位於西城區後孫公園衚衕17-27號。時稱“京師第一會館”,為李鴻章兄弟於清同治八至十年(1868—1871),在清初學者的“孫公園”遺址上集資建成,專供安徽籍淮軍將領和達官貴人在京活動。會館分為東中西三路,包括文聚堂、戲樓、碧玲瓏館等,建築精美、規模宏大。十九世紀末,曾是維新派重要組織“強學會”所在地。 [9] 
2006年5月25日,安徽會館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0] 
安徽會館大戲樓 安徽會館大戲樓

椿樹街道榮譽稱號

2009年3月,椿樹街道獲得市防控危險性林木有害生物指揮部授予的“美國白蛾防控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9年4月,椿樹街道獲得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的“二〇〇八年度首都文明街道”榮譽稱號。
2009年10月,椿樹街道獲得國慶社會治安與安全警衞指揮部、北京市“國慶平安行動”指揮部協調小組授予的“國慶安保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9年10月,椿樹街道獲得市安監局等單位授予的“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祝活動安全生產保障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09年11月,椿樹街道獲得市國家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授予的“09年首都國家安全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09年12月,椿樹街道獲得市愛衞會授予的“北京市愛國衞生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