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城區

鎖定
薛城區,隸屬山東省棗莊市,位於山東省南部,微山湖畔, [2]  東與市中區嶧城區相鄰,西南與微山縣毗連,北與滕州市山亭區接壤,總面積422.71平方千米。 [2]  薛城區地處魯南丘陵和江淮平原街接地帶,山丘主要分佈在陶地南北兩側,河流屬淮河流域大運河水系,流向由東向西南分別注入微山湖和京杭大運河。 [19]  截至2023年6月,薛城區轄6個街道、4個鎮, [4]  區政府駐長江路555號。截至2023年末,薛城區常住人口49.15萬人,城鎮化率為73.94%,自然增長率-2.5‰。 [26] 
1952年,臨城縣改稱薛城縣。1956年,撤銷薛城縣。1962年,始建薛城區。薛城區是全國嗩吶之鄉、全國剪紙之鄉、全國武術之鄉、全國羣眾文化先進區、山東快書發源地,造車鼻祖奚仲故里,鐵道游擊隊的故鄉,夏莊石雕、洛房泥塑源遠流長。 [19] 
2023年,薛城區實現生產總值314.09億元,增長6.2%。 [26] 
中文名
薛城區
外文名
Xuecheng
行政區劃代碼
370403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山東省棗莊市
地理位置
山東省南部,微山湖
面    積
422.71 km²
下轄地區
6個街道,4個鎮
政府駐地
薛城區長江路555號 [25] 
電話區號
0632
郵政編碼
2770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季風大陸性氣候
人口數量
49.15 萬(2023年末常住人口)
火車站
棗莊站棗莊西站
車牌代碼
魯D
地區生產總值
314.09 億元(2023年)

薛城區建置沿革

薛城區 薛城區
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聚居,屬東夷族。東夷族的分支任奚氏源出於區境北部的薛河、蟠龍河一帶,河北岸奚公山(今名千山頭)上有薛國始祖奚仲墓和奚仲造車遺蹟,山下有薛國舊都奚邑遺址。
夏商,任氏族立國於奚、薛、邳一帶,稱薛國又稱邳國。今薛城區境時為薛國腹地。
西周,區境內出現奚、常兩個城邑。二邑隸屬於薛國。 春秋戰國,薛國衰弱,受侵於齊、魯。魯國侵佔奚、常二邑,齊國侵佔薛邑,更名舒州。任氏族被迫遷於下邳(今江蘇省邳縣)。後舒州改稱徐州,也稱薛,奚、常二邑隸屬於徐州。徐州是列國交爭之地,先後屬齊、屬宋、屬魯、屬楚、屬秦,其間隸屬於齊國的時間最長。
秦,實行郡縣制,今薛城境域西部及東部屬薛郡薛縣,南部屬泗水郡戚縣
西漢,今薛城區境西部屬魯國薛縣、沛郡廣戚縣,東部、南部屬東海郡新陽縣建陽縣。 東漢,撤銷新陽、建陽二縣,今薛城區境東部、南部屬東海郡氶縣、陰平縣。西部屬魯國薛縣、彭城國廣戚縣,
三國魏,今薛城全境入魏。
西晉,撤銷陰平縣併入氶縣。今薛城境域分屬薛縣廣戚縣和氶縣。西晉亡,本區境先後為前趙(匈奴)、後趙(羯)、前燕(鮮卑)、前秦(氐)、後燕、南燕(鮮卑)所據。東晉後期,滅南燕,全境歸東晉,仍隸屬上述三縣。
南北朝,宋撤銷廣戚併入留縣。今薛城境域西部屬宋彭城郡薛縣留縣,東部、南部屬蘭陵郡氶縣。467年至550年,區境西部、南部屬北朝魏永興縣、薛縣,東部仍屬氶縣。南北朝後期,北齊撤銷永興縣,薛縣併入蕃縣,今薛城境域西部屬蕃縣,東部、南部屬丞縣。
薛城夜景
薛城夜景(8張)
隋至清,蕃、氶二縣多次更名,蕃縣曾更名滕陽、滕縣,氶縣曾更名蘭陵縣嶧縣。除清中期西部前洛房村屬沛縣的廣戚鄉外,今薛城境域隸屬滕、嶧二縣未變。乾隆至清末,區境西部分屬滕縣的孝八社、孝九社、弟九社、弟十一社、弟十二社、弟十五社、弟十六社,西部前洛房村屬沛縣的廣戚鄉,東部屬嶧縣的陳上社、陳下社、香城社、於里社、遵義社,南部屬嶧縣的曹馬社、南常社、柳莊社、秦埠社。
1918年,滕、嶧二縣更社名為區。民國中期,滕、嶧二縣廢舊制建區、鄉、鎮,今薛城區境西部屬滕縣二區奚仲鄉,七區皇殿鄉,八區臨城鎮、潘龍鄉、柏山鄉、臨山鄉、沙溝鄉,西部前洛房村仍屬沛縣廣戚鄉。東部屬嶧縣二區鄒塢鎮、南石溝鎮、許由鄉、清泉鄉、甘霖鄉、黃石鄉、武穴鄉。南部屬嶧縣四區周營鎮、南常鎮、北常鄉、金馬鄉、常埠鄉、牛山鄉、安樂鄉、多義鄉、龍泉鄉。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今薛城區境域先後大部解放。西部屬臨城縣一、六、七、八區,東部鐵路南屬嶧縣二區,鐵路北屬雙山縣(後改稱麓水縣)三區,南部屬嶧縣十區,臨城鎮屬國民黨滕縣八區。 1946年9月至1947年5月,今薛城區境先後被國民黨軍佔領。西部屬國民黨滕縣二區奚仲鄉,八區温泉鄉、山河鄉、滕陽鄉、柏山鄉、臨城鎮,西部邊境的前洛房村屬沛縣的廣戚鄉,東部和南部屬國民黨嶧縣二區南石溝鄉、鄒塢鄉,四區多義鄉。 1948年5月至11月,今薛城區境二次解放,西部屬臨城縣一、五、六、八區,東部屬嶧縣二區、麓水縣三區、棗莊辦事處陶莊區,南部屬嶧縣五區、七區。
1950年,今薛城境域中西部屬臨城縣一區埠嶺鄉、店子鄉、金河鄉、黃溝泉鄉,五區南臨城鎮、北臨城鎮、張橋鄉、常莊鄉、小莊鄉、東託鄉、谷山鄉、興仁鄉,六區蘆橋鄉、夏莊鄉、西倉鄉、東倉鄉,八區潘莊鄉、沙溝鄉、種莊鄉、茶棚鄉、黎墟鄉、郭窪鄉、戚莊鄉。東部屬嶧縣二區北於鄉、南於鄉、張範鄉、石溝營鄉、小呂巷鄉、化莊鄉、大香城鄉、大呂巷鄉、南石溝鄉、蔡莊鄉,九區陳郝鄉、鄒塢鄉、墓山鄉、東防備鄉、尚莊鄉、莊頭鄉、院山鄉、尖山子鄉、楊嶺鄉,十一區陶莊鎮、上馬莊鄉、西防備鄉、齊湖鄉、小武穴鄉。南部屬嶧縣五區周營鄉、單廟鄉、巖光湖鄉、王樓鄉、小營子鄉、龔莊鄉、南常鄉、胡莊鄉、大韓窪鄉、金馬駒鄉、朱廟鄉,七區石廟鄉、鐵佛溝鄉、沙井鄉、多義鄉。
1952年,臨城縣改稱薛城縣。
1956年,撤銷薛城縣,今薛城中北部劃歸滕縣。同年秋、今薛城區境西部屬滕縣臨城區沙溝鄉、常莊鄉、興仁鄉、金河鄉、西倉鄉及臨城鎮,東部屬嶧縣鄒塢區陳郝鄉、張範鄉、鄒塢鄉、南石溝鄉、武穴鄉及陶莊鎮,南部屬嶧縣周營區周營鄉、南常鄉、多義鄉、牛山後鄉。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今薛城區境西部屬滕友誼(臨城)人民公社,東部屬嶧縣紅星(鄒塢)人民公社,南部屬嶧縣周營人民公社。
1960年,嶧縣改稱棗莊市。3月,臨城公社改屬棗莊市。
1962年,始建薛城區,薛城區隸屬棗莊市。 [1] 

薛城區行政區劃

薛城區區劃沿革

薛城區 薛城區
2012年9月,撤銷張範鎮,設立張範街道,隸屬高新區。高新區14個村6個居委會(包括2個村改居)劃歸薛城區,籌建薛城區巨山街道。 [2] 
2019年,撤銷常莊鎮,設立常莊街道。 [3] 
2020年,巨山街道更名新城街道。 [2] 

薛城區區劃詳情

截至2023年6月,薛城區轄6個街道、4個鎮:臨城街道興仁街道興城街道張範街道常莊街道新城街道沙溝鎮周營鎮鄒塢鎮陶莊鎮 [2]  [4]  區政府駐薛城區長江路555號。 [25] 

薛城區地理環境

薛城區位置境域

薛城區,位於山東省南部,微山湖畔, [2]  介於東經117°9′2″~117°28′41″,北緯34°37′35″~34°56′38″之間。 [1]  東與市中區嶧城區相鄰,西南與微山縣毗連,北與滕州市山亭區接壤。南北最長35.3千米,東西最寬29.8千米,總面積422.71平方千米。 [2]  是棗莊市人民政府駐地。 [17] 

薛城區地質

薛城區內發育寒武紀、奧陶紀、石炭紀、二疊紀、侏羅紀和第四系。 [2] 

薛城區地形地貌

臨山公園
臨山公園(11張)
薛城區地處魯南丘陵和江淮平原銜接地帶。東高西低,北凸南窪。地形分為平原、丘陵、窪地三類。平原主要分佈在蟠龍河兩側及薛城至周營公路兩翼地區,佔總面積的50%,海拔38—60米;澇窪地主要分佈在沿湖帶,佔15.9%,海拔38—44米。最低點為潘家渡口,海拔36.2米;丘陵佔34.1%,海拔100—350米。 [2] 

薛城區氣候

薛城區屬暖温帶季風大陸性氣候,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年日照時數2532.1小時,日照百分率58%。太陽年幅射量118.288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氣温13.9℃。 [1] 

薛城區水文

薛城區境內河流屬淮河流域大運河水系,流向由東向西南分別注入微山湖和京杭大運河。共17條,全長215.8千米,河網密度0.4千米/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13722立方米。其中蟠龍河最長,境內流長30.5千米,流域面積260平方千米,次為薛城支流和新薛河。有水庫、塘壩144座,總容量924萬立方米。 [2] 

薛城區土壤

薛城區土壤類型較多,可分為褐土、棕壤、砂礓黑土和潮土4個土類、10個亞類、18個土屬、49個土種。 [1] 

薛城區植被

薛城區原始森林植被,多為次生植被所取代,大體可劃分為五個植被類型:温帶常綠針葉林、温帶落葉闊葉林、温帶落葉灌叢,温帶草叢、草甸。除林木植被外,植被覆蓋主要是農作物覆蓋,還有油料作物棉花、花生以及蔬菜、瓜類覆蓋等。 [1] 

薛城區自然資源

薛城區土地資源

薛城區土地總面積50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為2.125萬公頃;園地面積527.23公頃,林地面積2341.46公頃;草地面積648.37公項,城鎮村及工礦用地面積9086.64公頃;交通運輸用地面積2953.92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2154.33公頃;其他土地面積為1419.03公頃,人均耕地0.06公頃。 [2] 

薛城區礦產資源

截至2020年,薛城區已發現有煤、鐵、鋁、稀土、大理石、石灰石等30餘種。石灰石儲量9億噸,脈英石1000萬噸;磷32億噸。境內分佈有水泥用石灰岩、電石用灰巖、熔劑灰巖、化工灰巖、白雲岩、花崗岩、石英砂岩、閃長巖、正長斑岩、花崗斑岩、斜長花崗岩、大理岩、石英、鉀長石等岩石類型。 [2] 

薛城區人口

截至2023年末,薛城區户籍總人口51.19萬人,其中男性26.34萬人,女性24.85萬人。按年齡構成分,18歲以下12.49萬人,18-60歲28.75萬人,60歲以上9.95萬人。年末常住人口49.1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3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94%,比上年末提高1.92個百分點。出生率5.4‰,自然增長率-2.5‰。 [26] 

薛城區經濟

薛城區綜述

薛城區 薛城區
2020年,薛城區地區生產總值253.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05億元,增長2.4%;第二產業增加值89.82億元,下降2.5%;第三產業增加值149.11億元,增長4.4%。三次產業比為5.9:35.4:58.7。 [5] 
2022年,薛城區實現生產總值296.47億元,增長4.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29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0.00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79.18億元,增長3.9%。三次產業比為5.8:33.7:60.5。 [21] 
2023年,初步核算並經市統計局核定,薛城區實現生產總值(GDP)314.09億元,增長6.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7.56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00.71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95.82億元,增長6.1%。三次產業比為5.6:32.1:62.3。 [26] 
就業形勢
2023年,薛城區城鎮新增就業6056人,其中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06人。 [26] 
物價水平
2023年,薛城區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1%。其中,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項目價格上漲0.3%。 [26] 
對外開放
2023年,薛城區深化“鏈長制”招商,新開工過億元項目58個,其中過50億元項目3個、過100億元項目1個。依託龍工場跨境電商平台,新引進外貿企業21家,完成外貿進出口40億元。 [26] 
財税收入
2023年,薛城區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6.03億元,增長7.4%。在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長34%,企業所得税下降4.9%,個人所得税增長0.7%,城市維護建設税增長0.4%。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5.44億元,增長12.9%。支出項目中,教育支出增長3.2%,衞生健康支出下降26.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17.3%。實現全口徑税收收入26.68億元,增長16.1%。 [26] 
居民消費收入
2023年,薛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16元,增長6.3%。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426元,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36元,增長7.1%。 [26] 
固定資產投資
2023年,薛城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10.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9.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9%。工業投資增長29.5%,工業投資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達17.1%。房地產開發投資95.6億元,下降3.7%。其中住宅投資65.6億元,增長5.3%。商品房施工面積758.4萬平方米,增長14%。其中住宅施工面積534.2萬平方米,增長21.5%。商品房銷售面積72.6萬平方米,增長39.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0.9萬平方米,增長61.2%。商品房銷售額60億元,增長46.8%。其中住宅銷售額58.4億元,增長62%。 [26] 

薛城區第一產業

農業經濟
2023年,薛城區實現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達35.8億元,增長5.2%。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4.8%,林業增長48.5%,牧業增長6.3%,漁業增長7.7%,農林牧漁服務業增長9.7%。全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38億元,增長4.8%。
糧食生產
2023年,薛城區糧食總產量達23.55萬噸,增長2.2%;糧食種植面積57.22萬畝,增長0.2%;糧食單產411.58公斤/畝,增長2.0%。其中:夏糧單產為403.99公斤/畝,增長1.4%;秋糧單產為417.47公斤/畝,增長2.4%(糧食數據含高新區)。
經濟作物
2023年,薛城區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8.61萬畝,增長4.8%;蔬菜及食用菌產量達到25.27萬噸,增長2.3%。油料播種面積1.88萬畝,減少0.3%;產量0.48萬噸,增長7.0%。人工造林面積1905畝;肉類總產量1.90萬噸(畜牧數據含高新區);水產品產量993噸。 [26] 

薛城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3年,薛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9%。分門類看,規模以上採礦業增加值增長7.6%,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8.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15.6%。 [26] 
建築業
2023年,薛城區建築業總產值27.1億元,增長7.3%。具有總承包或專業承包資質的有工作量建築業企業55家,比上年增加11家;全年簽訂建築合同額60.1億元。 [26] 

薛城區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23年,薛城區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95.82億元,增長6.1%;佔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2.3%。規上服務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增長4.66%;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營業收入增長124.47%;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1.7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5.10%;教育行業營業收入增長33.83%;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49.72%。 [26] 
2023年,薛城區實現郵政業務總量6180.54萬元,增長1.8%。移動電話用户累計達到45.12萬户,下降13.6%;互聯網用户累計達到18.48萬户,增長6.5%。 [26] 
旅遊業
2023年,薛城區鐵道游擊隊景區接待330.87萬人數次,實現旅遊營業收入31.2億元。 [26] 
消費市場
2023年,薛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6億元,增長9%,其中限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9.5億元,增長12.5%。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9.3%。 [26] 
對外經濟
2023年,薛城區進出口總額達410376萬元,增長13.9%。其中:進口總額8830萬元,下降69.2%;出口總額402046萬元,增長20.6%。外資利用有所下降。實際利用外資6721萬美元,下降3.4%。 [26] 
金融
截至2023年末,薛城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716.13億元,比年初增長15.3%;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貸款餘額721.11億元,比年初增長21%。 [26] 

薛城區交通運輸

京滬鐵路(原津浦鐵路),薛棗鐵路 [1]  棗菏高速公路、京台高速、京滬高速鐵路、S318郯蘭線、S238店韓線、518國道穿過薛城區。 [2] 
2023年,薛城區載貨汽車5308輛,載貨汽車58371.5噸位。 [26] 

薛城區政治

薛城區主要領導
職務
姓名
備註
區委書記
[23] 
區長
[23] 
區政協主席
劉波
[22] 

薛城區社會事業

薛城區教育事業

2023年,薛城區(含高新區)共有各類學校152所,其中,小學61所、中學14所、高中4所、中職學校1所、一貫制學校2所、註冊幼兒園70所,在校生約10.7萬人。高新區屬地共有中小學校26所,其中小學11所、中學3所、高中1所、一貫制學校1所,註冊幼兒園10所,在校生1.58萬人。 [26] 

薛城區科學技術

2023年,薛城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0家,國寧車業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嘉馳新材料被評為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人才集團、慎思醫療入選省眾創空間,譽揚塑業獲批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與棗莊學院合作設立院士工作站。建成智能化人才公寓150套,柔性引才20人。 [26] 

薛城區文化事業

截至2023年末,薛城區各類藝術表演團體35個,電影放映單位7個,其中影視院線7個,檔案館1個。共有區級電視台1座,電視台節目套數2套,電台套數1套,平均自辦節目周播時間50小時,電視人口覆蓋率達100%。 [26] 

薛城區醫療衞生

2023年,薛城區各級各類衞生機構376所,其中三級醫療機構5所、二級醫療機構3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鎮中心衞生院6所、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4所、民營及企業醫院10所、村級衞生室187所、個體診所及醫務室159餘所。轄區醫療機構設置病牀5289張,各類衞生技術人員7271人,執業(助理)醫師2880人,註冊護士4391人。 [26] 

薛城區體育事業

2023年,薛城區新建提升健身廣場33處,累計建成437個,實現行政村、城市社區全覆蓋;承辦2023年棗莊“飛虎英雄”馬拉松賽、中甲足球聯賽4場,承辦籃球、圍棋、廣場舞等市級比賽10場次,參與人數達10餘萬人次。舉辦薛城區第十三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全民健身月”、首屆“奚仲體育節”、“奔跑吧·少年”、社區運動會等系列活動賽事活動200餘場次,其中社區運動會62場次、“奔跑吧少年”系列賽80餘場,多元激發羣眾全民健身新活力;開展全民健身志願服務進社區、進農村、進校園等公益培訓活動30餘次,覆蓋羣眾5千餘人,為基層全民健身工作注入新的力量;薛城區業餘體校1所,開設各類體育項目特訓班,共有400餘名適齡少年兒童參與了體育特訓班;組織薛城籍近300餘名優秀運動員,參加國家、省、市三級各項賽事,獲得國家級金牌5枚、銀牌1枚,銅牌1枚;省級金牌4枚;銀牌6枚、銅牌7枚;市級金牌50枚;銀牌33枚、銅牌24枚;全區共有體育場地1379處,面積205.9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3.47平方米,十五分鐘健身圈已初步形成;成立體育單項社會組織17個,體彩站點94家,體彩銷量1.59億元。 [26] 

薛城區城市建設

2023年,薛城區何莊、天山路二期、西巨山二期1631户羣眾回遷新居,臨山、四里石、東巨山、西小、來泉5個片區安置工程主體完工,曹沃片區棚改項目加快建設。22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惠及居民4315户,羣眾幸福感“原地升級”。
2023年,薛城區新建提升公園4個,完成中央花城南公園、棗莊西站遊園廣場2個新建公園建設、增加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完成龜山公園二期、長白山路兩側帶狀公園提升工程,均已對外開放。完成鳳鳴中學遊園、環保局遊園、迎馨園等11個口袋公園建設並對外開放、建設總面積40000餘平方米,新建提升綠化節點8個、建設總面積26860平方米。對光明大道兩側進行彩化改造提升,打造島狀花境5處、670平方米,栽植紅黃紫三色路緣花境約4000平方米。 [26] 

薛城區環保事業

水環境質量
2023年,薛城區主要出境河流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三類要求,水質綜合指數同比改善4%,在全省150個縣(市、區)水質排名中位居第16位。
空氣環境質量
2023年,薛城區PM2.5、PM10、SO2濃度分別為43、77、12μg/m3,同比分別改善0%、1.28%、20%。
全社會用電量
2023年,薛城區全社會用電量222206萬千瓦時,增長7.9%。其中:工業用電量137272萬千瓦時,增長3.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35405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1.2%。 [26] 

薛城區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體系
2023年,薛城區參保人數39.1萬人。全年各項社會保險費徵收123077萬元,比上年度增加20.4%。徵繳企業養老保險費75428萬元,比上年度增加24.84%。徵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7322萬元,比上年度減少8.26%。徵繳失業保險費萬3423元,比上年度增加26.5%,徵繳工傷保險費1330萬元,比上年度增加1.6%。徵繳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費24039萬元,比上年度增加29.2%。徵繳職業年金11535萬元,比上年度增加2.95%。全年領取失業金人數1260人。 [26] 
社會救助能力
2023年,薛城區城鎮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月872元,農村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月750元,城市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250元,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達到每人每月975元。 [26] 

薛城區歷史文化

薛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截至2018年,薛城區有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奚仲造車傳説、洛房泥玩具、張範剪紙、魯南鼓吹樂、高派山東快書、民間縫繡、薛城龐莊麥秸手編技藝、馮諼的傳説、仲虺的傳説、薛城嗩吶、魯南銅杆錫笛、人燈舞、骨牌燈舞、漁鼓、鬥鵪鶉、薛城銅勺製作技藝、薛城杜塘涼粉製作技藝、薛城燒雞的燒製技藝、薛城糝湯的熬製技藝、木杆秤的製作技藝、薛城婚宴禮俗、正月十五蒸麪燈、魯南大鼓書、金馬花席製作技藝、送祝米、中陳郝廟會、虎頭鞋帽系列布藝 、范蠡隱居傳説、許由泉的傳説、唱瞎腔、抽陀螺、滾鐵環、張氏竹木雕刻、棗莊麪塑、棗莊辣湯、棗莊八大扣碗、二月二圍倉龍、千山頭廟會,薛城打春公雞、春娃娃,薛城石雕、薛城刺繡、虎頭鞋帽、種莊漏版印花布。 [6] 

薛城區文物古蹟

截至2021年,薛城區有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8處。 [7] 

薛城區風景名勝

棗莊市人民英雄紀念園
棗莊市人民英雄紀念園,佔地約20畝,位於臨山公園內,鐵道游擊隊紀念碑南側,主體功能區分為南入口、敍述區、核心區等部分,有名烈士紀念牆,烈士紀念石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卧碑等。 [19] 
臨山閣
臨山閣,高36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由台座、主閣、盔頂三部分組成,主閣鋼木結構,五層四檐,宋式建築風格。 [19] 
中陳郝窯址
中陳郝瓷窯創燒於南北朝,歷經明、清1500餘年,總面積5平方千米,主要產品為以高嶺土製作的純手工仿古陶瓷,2006年,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薛城區地方特產

張莊石榴
張莊石榴曾被明、清兩朝列為貢品。
張莊石榴栽培歷史悠久,已形成食用、觀賞和食賞共用三個品系,主栽有大青皮、大紅袍、謝花甜、巨籽蜜等優質品種,果大、色豔、味美,粒似瑪瑙,晶瑩剔透。 [19] 
薛城五香豬蹄
薛城五香豬蹄經10餘道製作工序,40餘種調料加工而成,外形色澤金黃,氣味芳香,含有高蛋白、低脂肪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開胃健脾、消淤化積、延衰健美之功效。 [19] 
魯南大煎餅
魯南大煎餅是當地人們生活中的主食。製作原料以小麥、高粱為主,兼有大豆、玉米、地瓜等,煎餅主要種類有;麥子煎餅、高粱煎餅、玉米煎餅、芝麻煎餅,製作方法簡便,口感好,耐儲存。 [19] 

薛城區著名人物

薛城區榮譽稱號

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9]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10] 
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1] 
第六屆山東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縣 [12] 
第一批山東省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13] 
第一批山東省農村改革試驗區 [14] 
首批山東省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15] 
山東省衞生應急示範區 [2] 
山東省健康促進示範區 [2] 
山東省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 [2] 
山東2022年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範縣 [16] 
美德山東和信用山東建設試點縣 [20] 
2023年10月,被命名為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