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梓水村

(湖南省汝城縣三星鎮下轄村)

鎖定
梓水村是湖南省汝城縣三星鎮下轄村,該村距鎮政府11公里,距離小學校7公里,距離中學8公里。全村人口287人。
中文名
梓水村
所屬地區
湖南省汝城縣三星鎮
人口數量
287人
耕地面積
650畝

梓水村村情概況

梓水村湖南省汝城縣三星鎮邊遠偏僻的四個山區少數民族村之一。該村有農户73户,男性140人,女性147人。農業人口287人,勞動力144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彝、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15人,漢族172人。有8個村民小組,10個自然村,共有人口只,總户數207户,村支兩委幹部7名,其中村支委3名、村委5名、黨員21名。全村共有耕地面積650畝。其中水田面積405畝,人平純收入750元,主要經濟來源靠外出務工收入,主要產業是種植生薑、玉米、及水稻。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條件差,各種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導致產業結構調整不成規模,經濟發展緩慢,大部分羣眾生活處於貧窮落後狀態。近年來,在市委扶貧工作隊伍三星鎮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全村各項事業有新的發展,籌集上百萬元修建了3.8公里的通村水泥路,新建了村部辦公樓,維修了梓水學校及附屬校園設施以及其它公益事業,由於本村地處山區,耕地面積少,村民主要靠林地,種養殖業作為農民的日常收入,經濟支柱產業為零,勞動力靠外出打工,經商賺線養家餬口,羣眾生活水平仍然較低,處於貧困狀況,為此,今後我村發展規劃:重點是如何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做文章,狠抓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林業,引進牧業,完善種、養殖業(經濟作物),力求在楠竹杉樹林上有新的突破,力求在山上種植經濟作物,見效快上有新的突破,力求在經濟養殖業向畜牧業上有新的突破,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增加農户經濟收入,爭取早脱貧致富。
[1] 

梓水村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8畝(其中:田71畝,地87畝),人均耕地0.5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小麥、大麥、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4702.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0畝;荒山荒地330.4畝。

梓水村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73户已通自來水,有73户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户72户;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72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72户。
該村到六苴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農用運輸車0輛,拖拉機0輛,摩托車1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户67户;裝有太陽能農户30户;建有小水窖58口。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户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0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梓水村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0.2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1.63萬元,畜牧業收入28萬元,年內出欄肉豬163頭,肉牛33頭,肉羊175頭;林業收入3.31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7.3萬元,工資性收入3.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6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2人,在省內務工32人。

梓水村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畜牧業,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10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7.2萬元,該村計劃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梓水村人口衞生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5人,享受低保2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衞生所和六苴鎮衞生院,距離村委會衞生所5公里,距離六苴鎮衞生院6公里。

梓水村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六苴中心小學,中學生就讀到六苴中學。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10人。

梓水村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併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和支出。

梓水村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7人,女黨員2人。發展重點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1、基礎設施差; 2、羣眾增收難; 3、村內無教育、科技、文化設施; 4、農田水利設施缺乏,農民增收渠道單一; 5、羣眾科學文化素質還較低,缺乏支柱產業;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發展核桃產業60畝; 2、大力發展養殖業(其中豬180頭、牛60頭、羊120只); 3、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