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梅列區

鎖定
梅列區(古屬延平府沙縣,已撤銷)隸屬於福建省三明市,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三明市西北部,東北與沙縣接壤,西北與明溪縣毗鄰,南連三元區,介於東經117°28′—117°48′,北緯26°12′—26°25′之間,總面積353.8平方千米。 [1-2]  2019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153579人。 [3] 
梅列古稱“尾歷”,至清,商人疑“尾歷”有“末日”之嫌,以方言諧音將“尾歷”改稱“梅列”。梅列區是三明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協所在地,是三明市核心區域。區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有瑞雲洞風景區、麒麟春曉、栲林幽韻、瑞雲紫煙、斑竹秋月、正順凝紫、龍泉煙霞、黃坑温泉、虎峯牧雲等景點。 [4] 
截至2018年,梅列區下轄3個街道、2個鎮,另設有1個開發區 [5]  。2019年,梅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3] 
2021年2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三明市梅列區、三元區,設立新的三明市三元區,以原梅列區、三元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三元區的行政區域,三元區人民政府駐列東街道新市北路836號 [6] 
中文名
梅列區
外文名
Melie District
別    名
尾歷
行政區劃代碼
35040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中國福建省三明市
地理位置
福建中部
面    積
353.8 km²
下轄地區
3個街道、2個鎮,另設有1個開發區
政府駐地
三明市梅列區滬明新村196幢12樓 [7] 
電話區號
0598
郵政編碼
365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4.8 萬(2018年户籍人口)
著名景點
麒麟山公園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
車牌代碼
閩G
地區生產總值
343.94 億元((2019年))

梅列區歷史沿革

梅列區地名由來

梅列區,唐末宋初方言稱“尾歷”。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建築城堡,稱“歷安堡”。清代商人疑“尾歷”有“末日”之嫌,不利經商,故以方言諧音將“尾歷”改稱“梅列”。

梅列區建置沿革

春秋時期,梅列先為吳地,後屬越國。
時屬閩中郡。
梅列區 梅列區
西漢,漢武帝時屬揚州會稽郡東冶縣。
三國以後屬建安郡。 [2] 
東晉太元四年(379年),在建安郡延平縣(今南平市)南部設沙戍,梅列屬沙戍。義熙年間(405—418年)設沙村縣,梅列屬沙村縣。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沙縣。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的一千五百六十年間,梅列都隸屬沙縣(沙村縣)。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廢沙村縣。
武德四年(621年),復置沙村縣,並更名為沙縣,屬建州。復置不久又廢,併入建安縣(今建甌市)。永徽六年(655年)復置沙縣。
宋代,沙縣屬南劍州,設3鄉8裏,尾歷(梅列)的歷東(列東)、歷西(列西)、洋溪屬龍山鄉歸仁裏,梅列其他區域屬翔鸞鄉禮賓裏。
元代,沙縣屬延平路改8裏為32團,歷東、歷西、洋溪屬尾歷團,今陳大鎮屬善峽團。
明代,沙縣屬延平府設32都。成化六年(1470年),劃19都部分區域屬歸化(今明溪)縣,剩餘區域及20都沿用元代舊名善峽團(今陳大鎮)、儀奉團(今沙縣湖源鄉、大洛鄉)。梅列為沙縣的二十都、二十一都。
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
清沿明制,沙縣境內行政區域大致穩定。清雍正年間以方言諧音,將“尾歷”改為“梅列”。“都”以下劃坊、堡管理,列東分和仁、崇桂兩坊、列西分封侯、富華、仁義、龍崗四坊。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成立沙縣行政公署,屬建安道。民國四年(1915年),實行區鄉制,沙縣設7個區公所,梅列屬西區,洋溪屬上南區。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4月,中華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將沙縣劃為中央蘇區,梅列是中央蘇區組成部分。11月,發生“福建事變”,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政府,將原福建省劃為閩海、延建、興泉、龍汀4個省,沙縣屬延建省。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實行保甲制,沙縣劃為7區、46聯保。第三區設洋溪鄉,第五區設三元鄉,轄三元、梅列。年末,省設10個行政督察區,沙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6月,實行分區設署,沙縣設3個區署,梅列屬第二(三元)區署。7月,完成整編保甲,全縣設28個聯保。梅列區域設列西聯保,列東聯保,碧溪聯保。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第二區署所轄三元聯保,列西聯保,列東聯保(碧湖除外)及碧溪聯保之漁塘溪、沙坪等地設三元特種區,直屬省管轄。洋溪仍屬沙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成立三元縣,原三元特種區及莘口一帶16保劃歸三元縣,改聯保為鄉(鎮)公所,全縣劃為1個鎮5個鄉。梅列鄉公所設列西,轄和仁、崇桂、徐碧、封侯、雷華、仁義、龍崗、陳大、碧溪、砂蕉10個保。自此,梅列區域均屬三元縣。
1950年1月28日,三元縣解放,劃歸第七(永安)行政專員公署。取消舊政權的鄉、鎮建制和保甲制度,將全縣舊的1鎮5鄉劃為梅列和莘口2個區公所。梅列區公所駐地列西。
新村新貌 新村新貌
1956年7月,三元、明溪2縣合併設置三明縣,劃歸南平地區,全縣設8個區公所。梅列區公所駐地列西,屬三明縣管轄。
1958年8月,梅列區、莘口區合併成立城關人民公社,駐地城關。
1959年2月,三明縣與福建三明重工業建設委員會合並,設立三明人民公社籌備委員會(地市級),下轄原三元、明溪2縣所屬區劃。梅列仍屬城關人民公社。同年9月,在市區設城關、下洋、列東、列西4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隸屬於城關人民公社。
1960年1月,成立三明市(省轄),下轄原三元、明溪2縣所屬區域。原城關人民公社下轄的4個街道辦事處改為4個人民公社分社。
1961年8月,城關人民公社改為三明市城區辦事處(縣級),下轄的人民公社分社改為人民公社。
1963年5月,省轄三明市改為專區,另設地轄三明市,同時撤銷城區辦事處,城關、列東、列西和莘口、中村、巖前等6個公社劃歸三明(地轄)市管轄。
1966年5月後,“文化大革命”在全國各地展開。各級黨政領導機構陷入癱瘓。1968年10月,成立三明市革命委員會,全市行政區劃做了調整,撤銷城關、列東、列西3個公社,成立城區、陳大2個公社。全市下轄5個人民公社(城區、陳大、莘口、巖前、中村)和1個鎮(荊西)。梅列區域分屬城區和陳大2個公社。
1975年8月,設立城關、列東2個街道。
1980年4月,設立列西街道辦事處。
1983年5月,撤銷三明地區行政公署,改設省轄三明市。原地轄三明市劃分為梅列區和三元區
1983年7月1日,中共梅列區委和梅列區人民政府正式對外辦公。 [8-9] 
2021年2月3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三明市梅列區、三元區,設立新的三明市三元區,以原梅列區、三元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三元區的行政區域,三元區人民政府駐列東街道新市北路836號 [6] 

梅列區區劃沿革

梅列區 梅列區
1995年,梅列區轄列東街道、列西街道、陳大鎮、徐碧鄉、洋溪鄉,31個社區、21個行政村。
1997年,梅列區面積413.1平方千米,人口11.7萬,轄2個街道1鎮2鄉。
2000年至2003年,梅列區轄3個街道、1個鎮、2個鄉:列東街道、列西街道、北門街道、陳大鎮、洋溪鄉、徐碧鄉。
2005年6月25日,徐碧鄉暨北門街道辦事處更名:(1)撤銷梅列區所轄的徐碧鄉,原徐碧鄉所轄的列東村併入列東街道辦事處,列西村併入列西街道辦事處,徐碧、洋山、後洋、廖源4個村併入北門街道辦事處。(2)北門街道辦事處更名為徐碧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調整後,梅列區轄3個街道、1個鎮、1個鄉:列東街道、列西街道、徐碧街道、陳大鎮、洋溪鄉。 [10] 
2006年初,梅列瑞雲經濟開發區升格為福建梅列經濟開發區,設在小蕉村,全區實行5+1管理體制。
2008年9月,列東街道區劃調整,成立新和社區。 [11] 
2011年7月13日,撤銷洋溪鄉,設立洋溪鎮,以原洋溪鄉的行政區域為洋溪鎮的行政區域。 [10] 

梅列區地理環境

梅列區位置境域

梅列區位於福建省中西北部、三明市西北部。東北與沙縣接壤,西北與明溪縣毗鄰,南連三元區,介於東經117°28′—117°48′,北緯26°12′—26°25′之間,東西長約31.7千米,區域面積353.8平方千米。 [1-2] 

梅列區地質構造

梅列區在地質構造上原屬華夏古陸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運動時,由於岩漿活動強列,形成廣泛的花崗岩、流紋岩山體,奠定了區內地形的基本輪廊。經歷億萬年地質歲月,內力的構造運動,外力風化剝蝕,海水侵蝕作用形成峯巒疊嶂、山嶺連綿、丘陵起伏,峽谷與盆地錯落相間的地形。 [12] 

梅列區地形地貌

馬背巖 馬背巖
梅列區地形以低山和丘陵為主,海拔多在150—500米之間,總體地勢西南往東北傾斜,東南高且陡峻,西北低而平緩,標高一般為400—600米。轄區內河谷與溪流錯落相間,四周聳峙山嶺環抱着梅列盆地。 [1] 
梅列區最高峯鑼鈸頂,海拔1537米。最低侵蝕基準面為沙溪河出境處洋溪鄉新街村城頭磚瓦廠北小橋邊,海拔標高115米,相對高差1422米。境內主幹山脈走向主構造線走向一致,呈北東、北北東向展布,地勢略顯馬鞍形。按形態特徵梅列區可分為三個地貌單元:
1、西部大佑山低山丘陵區,屬武夷山餘脈,海拔300—1000米左右,以丘陵為主,少數低山海拔超過千米,最高峯大佑山海拔1286.3米。組成物質以火山岩、花崗岩為主。低山丘陵間嵌有小面積谷地及山間盆地,如碧溪、長溪、南岐、陳大、小蕉等。區內水系主要有碧溪、斑竹溪,流向西北至東南,匯入沙溪。
2、中部沙溪谷地丘陵區,屬梅列盆地之北段,為閩中谷地一部分,沙溪自西南向東北流經全境,河谷寬闊,兩岸斷續發育有三級階地。海拔100—200米左右,時有低丘突兀其上,如麒麟山。
3、東部流紋、花崗岩中山低山區,梅列區屬玳瑁山脈北段,地勢高、起伏大,海拔500—1500米左右,最高鑼鈸頂,山頂岩石物理風化強烈,坡度多在30º以上,東坡較平緩,西坡陡峻,在海拔600—700米、1000—1200米的局部地段尚有小面積的剝蝕面。其間間夾有小面積山間河谷及山間盆地,如洋溪、洋山等山間小盆地,是耕地主要分佈地帶。 [12] 

梅列區氣候特徵

梅列區地處沿海內陸山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大陸性和海洋性氣候兼備的特色。境內氣候總特徵是:氣候温暖濕潤,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多東風炎熱多雨,冬季多東北風寒冷乾燥。年蒸發量1592.3毫米,無霜期305天。
春季(3—6月),氣温回升,降水明顯增加,春雨開始。春雨一般3月初開始,4月底結束。
夏季(7—9月),初夏,氣温明顯升高,地面明顯增熱,一旦冷空氣侵入,往往造成強降水。盛夏,日均氣温在25℃以上,天氣炎熱,對流發展旺盛,常有局地雷陣雨天氣。
秋季(10—11月),天氣逐漸轉涼,多天氣晴朗,温度適中。
冬季(12—2月),盛行偏北風,氣温低,濕度小,多晴冷有霜天氣,雨量少。 [2] 
氣温
梅列區以市區為中心、沙溪沿岸為高温區,其他山地為低温區。月平均氣温分佈情況和年平均氣温的分佈大體一致。年平均氣温年季變化較穩定,年平均氣温19.4℃,年平均最高氣温20.4℃,年平均最低氣温18.5℃。7月最熱,平均氣温達28.2℃,最高29.8℃;1月最冷,平均氣温9.7℃,最低6.5℃。日最高氣温一般出現於下午13—14時,日最低氣温出現於早晨5—7時。日温差即氣温一天中的最高氣温和最低氣温之差,夏半年大於冬半年,以7月最大,達11.1℃。
梅列區年極端最高氣温歷年大都超過37℃,1971年—2006年極端最高氣温41.4℃,年極端最高氣温一般出現於7月份,個別年份極端最高氣温出現於8月或9月。年極端最低氣温為-5.8℃。若將日最高氣温大於35℃定為高温日,梅列區高温日全年平均日數可達35日,大多集中在7、8月,佔全年的75%。若以日最低氣温≤0℃為低温日,梅列區一般在12月下旬才出現,全年平均總天數有10天,最多年份達29天,一年中以1月份最多,約佔全年總天數的一半。 [2] 
降水
梅列區年平均雨量1656.3毫米,3—9月是多雨季節,3—4月為前汛期,5—6月為主汛期,10—2月為少雨季節。降水量的分佈特點是:沙溪沿岸,河谷地帶降水較少,山地降水較多。
梅列區降水量各月分配不均勻,以3—6月的雨季為多,約佔全年的57%,10—1月的平均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下,3—6月的平均降水量大於200毫米。各年的變化也很大,年平均降水量是1656.3毫米,少雨年份僅1050毫米,多雨年則可超過2250毫米,相差1200毫米。
梅列區年平均雨日(≥0.1毫米為雨日)為163天,但各年雨日相差很大,最多年雨日達194天,最少年雨日只有128天,相差66天。雨日在一年之中各月變化很大,3—6月最多,平均雨日均在15天以上,7—8月雨日逐漸減少,但受颱風外圍影響,雨日又有明顯增加。隨着量級的增大,雨日較少,以≥0.1毫米到≥10.0毫米的雨日減少顯著,≥0.1毫米的雨日為163天,其中≥10.0毫米僅52天,4—6月雨日、雨量均為全年之冠,降水強度大的雨日集中該時期,尤以6月為多,≥10.0毫米的雨日6.8天;≥25.0毫米的雨日2.9天;≥50.0毫米的雨日1.0天,因此6月份發生洪澇的概率較大。 [2] 
日照
梅列區全年可照時數為4423.2小時,閏年為4434.5小時。年平均實際日照時數為1637.4小時,佔可照時數的37%,年最多實照時數長達2081.5小時,佔年可照時數的47%,而最少實照時數僅1298.9小時,僅佔可照時數的29%。
一年中實照時數的季節變化很明顯,以7、8月的實照時數最多,7月達230.5小時,8月達209.8小時,日照百分率(實照時數和可照時數的百分比)達50%。而11月—6月實照時數出現全年最小值,實照時數均在150小時以下,其日照百分率在40%以下,以2月最短,僅79.5小時。日照時數的這種分佈規律是因為7—9月間多晴天,雲霧少,雨日少,故日照百分率大,而12—6月多雲雨天氣,冬季梅列區又多霧,致使日照減少。 [2] 

梅列區水文概況

沙溪河 沙溪河
梅列區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沙溪,從西至東流經梅列城區、碧湖、羊口仔、城頭,境內長18.3千米,全流域面積1179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59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碧溪、洋溪、孝坑溪、羊口仔溪、斑竹溪、下村洋溪、小溪、貴洋溪等。四級河道碧溪、台江溪等2條,境內長36.8千米。 [1] 
梅列區河水的主要來源是地表徑流,由於境內地形複雜、降水情況不同,以及水庫調節影響,各河流的徑流有所不同。流量的年內變化表現為各河流洪峯量多出現於5月和6月,最小流量多出現於12月和1月。多年平均最大月流量在5—6月,月徑流量佔全年徑流總量20.2—25.2%,4—6月為豐水期,其徑流量佔全年44.5—57.5%。多年平均最小月流量在12月、1月,12月徑流量佔全年2—3.5%,10—2月為枯水期,徑流量佔全年14.2—21.1%。流量的年際變化表現為最大年平均流量和最小年平均流量的比值大,在1.72—4.61倍之間。
梅列區主要河流有沙溪河,支流有碧溪、台溪、洋溪、小溪等。流域面積在10-100平方千米河流有13條,100—200平方千米的河流2條,大於500平方千米的有沙溪河1條。 [12] 
沙溪
沙溪河是閩江支流,屬閩江水系,發源於建寧均口,流域面積9874平方千米。市區多年平均流量265.9立方米/秒,多年徑流量9.88億立方米(含三元區)。 [12-13] 
台溪
屬沙溪水系,發源於明溪縣三居峯,入境安居板工區,出境三元區台江,主河道總長41.6千米,境內21.5千米(含三元區),流域面積118.93平方千米,境內93.4平方千米(含三元區),河牀比降0.6%。 [12-13] 
碧溪
碧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明溪縣際頭,入境車溪橋,出境碧口,主河道總長31.7千米,境內23.25千米,流域面積140.13平方千米,境內104.65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0.687%。 [12-13] 
斑竹溪
斑竹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牛漿坑,入境斑竹溪,出境斑竹溪,主河道總長8.26千米,境內3千米,流域面積14.5平方千米,境內4.5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4.39%。 [12-13] 
小蕉溪
小蕉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黃厝山上,入境黃厝山,出境台江,主河道總長13.75千米,境內13.75千米(含三元區),流域面積28.3平方千米,境內28.3平方千米(含三元區),境內河牀比降2.64%。 [12-13] 
小溪
小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源嶺峽,入境曲坑仔,出境碧湖上,主河道總長10.75千米,境內10.75千米,流域面積23.7平方千米,境內23.7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6.94%。 [12-13] 
水上看三明 水上看三明
孝坑溪
孝坑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圳埂,入境峽頭,出境洋口仔上,主河道總長10.25千米,境內10.25千米,流域面積17.2平方千米,境內17.2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6.33%。 [12-13] 
洋口仔溪
洋口仔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嶺仔後,入境嶺仔後,出境洋口仔,主河道總長7.23千米,境內7.23千米,流域面積10.6平方千米,境內10.6平方千米,境內比降7.75%。 [12-13] 
貴洋溪
貴洋溪屬沙溪水系,發源於高巖,入境虎頭山,出境農藥廠下,主河道總長8.8千米,境內8.8千米,流域面積10.3平方千米,境內10.3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7.34%。 [12-13] 
洋溪
屬沙溪水系,發源於寶山,入境分水峽,出境洋口仔下,主河道總長9.88千米,境內9.88千米,流域面積34.6平方千米,境內34.6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4.21%。 [12-13] 
下村洋溪
屬沙溪水系,發源於黃厝山,入境下村洋上,出境三鋼,主河道總長9千米,境內9千米,流域面積15.5平方千米,境內15.5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3.71%。 [12-13] 
蓋竹溪
蓋竹溪屬洋溪支流,發源於中道庵,入境蓋竹山,出境後爐,主河道總長4.76千米,境內4.76千米,流域面積19.2平方千米,境內16.2平方千米。 [12-13] 
布頭溪
布頭溪屬台溪支流,發源於金華山,入境嫩坑,出境墩後嶺下,主河道總長5.38千米,境內5.38千米,流域面積13.9平方千米,境內13.9平方千米,境內河牀比降3.24%。 [12-13] 
杉板坑溪
杉板坑溪屬台溪支流,發源於杉板坑上,入境杉板坑,出境忠山板上,主河道總長6.51千米,境內6.51千米,流域面積30.4平方千米,境內30.4平方千米,河牀比降3.8%。 [12-13] 
漁溪
漁溪屬碧溪支流,發源於上坡山,入境花橋上,出境山口,主河道總長10.2千米,境內10.2千米,流域面積25.95平方千米,境內25.95平方千米,河牀比降3.7%。 [12-13] 
上坑源溪
上坑源溪屬碧溪支流,發源於上坑源,入境上坑源,出境新圩,主河道總長3.15千米,境內3.15千米,流域面積10.2平方千米,境內10.2平方千米。 [12-13] 

梅列區自然災害

梅列區主要災害性天氣有暴雨、洪澇、乾旱、冰雹、大風和雷暴以及三寒、寒潮等。洪旱災害是梅列區的主要自然災害,受災面之大,影響範圍之廣,均居於風、蟲、電等災之首。 [2] 

梅列區自然資源

梅列區水資源

梅列區境內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1625毫米,降水量達5.74億立方米,平水年(P=50%)降水深1613毫米,降水量5.69億立方米。梅列區多年平均徑流深828毫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92億立方米,平水年(P=50%)徑流量為2.82億立方米。梅列區多年平均境內水資源量(境內徑流量和工農業及畜用水還原量)2.92億立方米,平水年(P=50%)為2.82億立方米。境外河流流入梅列區的有沙溪河,合計集雨面積951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入境徑流量達80.86億立方米,平水年(P=50%)為76.1億立方米。 [12-13] 
梅列區境內16條河流建有斑竹電站、上台電站、上井電站、朝魚底電站、黃坑電站、長溪電站、梅峯電站、瑞源電站、龍骨電站、小蕉電站、廖源電站、後洋電站、後坑電站、小溪電站、池山電站、上西坑電站、孝坑電站、下村電站、洋口仔電站、洋溪鄉水廠、洋山電站、貴溪洋電站、上坪電站、下坑電站、際頭電站、飽飯坑電站、水尾電站、三鋼水庫、砂蕉電站、杉板坑電站、漁溪電站等水利水電設施。 [12-13] 

梅列區森林資源

2006年,梅列區土地總面積33933.3公頃,其中林業用地28733.3公頃,佔84.7%,非林業用地5200公頃,佔15.3%。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27333.3公頃,佔林業用地的95.1%;灌木林地面積33.3公頃,佔1.2%;未成林造林地面積533.3公頃,佔1.9%,森林覆蓋率80.6%。林木總蓄積量250.8萬立方米。
2014年,梅列區擁有用材林30萬畝,木材蓄積量300萬立方米;竹林15萬畝,是中國17個毛竹重點基地之一。 [2] 

梅列區植物資源

梅列區共有維管束植物168科529屬945種。其中蕨類植物29科50屬91種;裸子植物7科16屬21種;被子植物132科463屬833種。有國家一級二級珍貴植物8科11種。其中,蕨類植物有粗齒桫欏;裸子植物有福建柏、四川蘇鐵、南方紅豆杉、香榧;被子植物有樟樹、閩楠、花櫚木、紅豆樹、厚朴、香木蓮、櫸樹等。分佈省級保護樹種有10種。 [12-13] 

梅列區礦產資源

2014年,梅列區發現礦產種類有15種29處,其中金屬礦產5種6處,非金屬礦產10種23處。各類小型礦24處,各類礦點5處。各類礦產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點24處。主要礦種有鉛、鋅、煤、鐵、錳、方解石、高嶺土、稀土、膨脹珍珠岩、硅石、水泥用灰巖、礦泉水、水泥粘土、建築用石料、建築用砂等。 [1-2] 
無煙煤
梅列區無煙煤見碧口一處。1962年探明無煙煤D級儲量61萬噸,現保有儲量59.5萬噸。1983年以後,經多次勘測,認為含煤層位是下侏羅紀梨山組地層。以砂岩、夾黑色粉砂岩為主,次為高炭質泥岩夾煤層2—3層,其中只有第二層可採,地層厚度約200米。20世紀60年代少量開發,現已停採。 [13] 
泥煤
1975年8月,梅列區探明泥煤儲量C1+C2級18469噸(乾重)。以南洋礦段為主。礦層厚0.3—3米,平均厚1.1米,面積約0.28平方千米。儲量估計26101.1噸,其中南洋礦段18469.3噸,西洋礦段為2301.7噸,下坑礦段為5270.1噸,小蕉礦段約60噸。 [13] 
梅列區鐵礦點3處,均為礦點一小型規模,除羊口仔屬伴生矽卡巖型磁鐵礦外,其餘2處為劂化型褐鐵礦,其中普查1處,初查1處,踏勘1處。探明地質儲量67.94萬噸(其中伴生礦59.14萬噸)。 [13] 
梅列區有錳礦化點1處,位於梅列區西部安居坂附近,礦化體產於泥盆繫上統天瓦山東組地層之中,為風化之軟錳礦,揀塊樣M02品位大於30%,礦石品位較好,尚未開展地質工作。 [13] 
硫、鉛、鋅
梅列區有硫、鉛、鋅礦牀(點)2處,其中小型1處,礦點1處。小型礦牀有羊口仔,該處1958年地質四大隊進行初查,探明硫鐵礦D級儲量15.4萬噸,鉛D級儲量1622噸,鋅D級儲量3960.5噸。 [13] 
白鎢礦
梅列區有羊口仔白鎢礦點1處,為矽卡巖型。礦體長200米,最厚15米,平均厚12米。另有矽卡巖風化褐鐵礦,礦石以白鎢礦為主,伴有鉛、錫礦化;脈石礦物有石榴子石、透輝石、綠簾石、石英等。 [13] 
稀土
梅列區有小蕉稀土礦點,為花崗岩風化殼離子吸附型。稀土礦礦化在垂直方向上明顯形成兩層:上層為貧化層,下層為富集礦層,厚度在5—10米間。 [13] 
石灰岩
梅列區內石灰岩僅出露大源礦點,層位為二疊系下統棲霞組,出露長約200米,為硅質灰巖,結核,緻密塊狀,性脆,質較純。估計地質儲量50萬噸,可供地方開採利用。 [13] 
水泥粘土
梅列區有列西、陳大兩處,均有小型礦牀,另有礦點3處,為第四紀沖積粘土。 [13] 

梅列區人口

截至2018年末,梅列區户籍總人口14.7972萬人,比上年增加3801人;總户數50568户,比上年增加1705户,增長3.49%;全年出生人口2086人,出生率為14.28‰;死亡人口308人,死亡率為2.11‰;人口自然增長率12.17‰。 [14] 
2019年末全區户籍總人口153579人,比上年增加5607人;總户數53503户,比上年增加2935户,增長5.8%;全年出生人口1966人,出生率為13.04‰;死亡人口1226人,死亡率為8.13‰;人口自然增長率4.91‰。 [3] 

梅列區經濟

梅列區綜述

2018年,梅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38.76億元,比上年增長7.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8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91.34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142.84億元,增長5.1%。三次產業結構(按現價計算)由上年的1.48:54.65:43.88調整為1.35:56.48:42.17。 [14] 
2019年,梅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3.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35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68.35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170.24億元,增長12.7%。三次產業結構(按現價計算)調整為1.55:48.95:49.50。
2017年,梅列區城鎮新增就業1605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03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441人,就業技能培訓結業1422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770人,創業培訓30人。 [15] 
2019年,梅列區城鎮新增就業4187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969人,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381人,就業技能培訓1420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283人。 [3] 
固定投資
2018年,梅列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比上年增長15.5%,其中:項目投資完成同比增長31.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5.6%。在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户)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128.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1.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4.1%。 [14] 
2019年,梅列區商品房屋銷售面積24.5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2%;商品房屋銷售額13.43億元,同比下降68.1%;商品房屋待售面積8.81萬平方米。 [3] 
財税收支
2018年,梅列區公共財政總收入10.6890億元,同比增長6.3%,其中:上劃中央財政收入2.9153億元,比上年增收5136萬元,同比增長21.4%;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7737億元,比上年增收1176萬元,同比增長1.5%。基金預算收入6370萬元,比上年增收128萬元,同比增長2.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9.403億元,同比下降35.3%。 [14] 
2019年,梅列區公共財政總收入104751萬元,同比下降2.0%,其中:上劃中央財政收入28131萬元,比上年減收1023萬元,同比下降3.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6620萬元,比上年減收1117萬元,同比下降1.4%。基金預算收入2761萬元,比上年減收3609萬元,同比下降56.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2034萬元,同比增長18.3%。 [3] 
人民生活
2018年,梅列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59元,同比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8906元,同比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0元,同比增長8.9%;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3211元,同比增長6.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4%。 [14] 

梅列區第一產業

2018年,梅列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9375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農業產值3.8144億元,同比增長5.4%;林業產值1.4716億元,同比增長5.0%;牧業產值2.0809億元,同比增長2.2%;漁業產值3859萬元,同比增長4.3%;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845萬元,同比增長6.0%。
2018年,梅列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0957畝,比上年增加3448畝,增長7.26%。
2018年,梅列區木材產量52204立方米,比上年減少203立方米,下降0.39%。
2018年,梅列區肉蛋奶總產量7368噸,比上年增加526噸,增長7.69%。
2018年,梅列區水產品總產量1254噸,比上年增加53噸,增長4.41%。 [14] 
2019年,梅列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3909萬元,同比增長3.6%,其中:農業產值41168萬元,同比增長4.4%;林業產值15931萬元,同比增長6.3%;牧業產值30809萬元,同比下降0.3%;漁業產值4005萬元,同比增長6.1%;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1996萬元,同比增長6.5%。
2019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0958畝,比上年增加3873畝,增長8.23%;木材產量56501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297立方米,增長8.23%;肉蛋奶總產量12069噸,比上年減少215噸,下降1.75%;水產品總產量1330噸,比上年增加76噸,增長6.06%。 [3] 

梅列區第二產業

工業
截至2018年末,梅列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9家,工業總產值現價同比增長15.3%;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按可比價計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82.20億元,同比增長13.3%;實現税金總額17.19億元,同比增長13.7%。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544.12%,比上年同期回升51.71個百分點。 [14] 
2019年末全區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5家,工業總產值現價同比增長7.1%;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按可比價計算)。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22.31億元,同比增長7.9%;實現税金總額17.83億元,同比下降43.4%。 [3] 
建築業
2018年,梅列區有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47.15億元,同比增長5.2%。商品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94.2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7%,其中:當年新開工面積23.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1.2%;當年商品房屋建築竣工面積66.3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4.5%。 [14] 
2019年,梅列區有資質等級以上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1.78億元,同比增長10.5%。商品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4.6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2%,其中:當年新開工面積35.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7.6%;當年商品房屋建築竣工面積3.9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94.0%。 [3] 

梅列區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梅列區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89億元,同比增長11.4%。從企業分規模看: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業零售額62.72億元,增長15.7%;限額以下批零和住餐業零售額30.17億元,增長3.5%。 [14] 
2019年,梅列區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30億元,同比增長12.1%。從企業分規模看: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業零售額69.36億元,增長14.6%;限額以下批零和住餐業零售額34.94億元,增長7.5%。 [3] 
對外經濟
2018年,梅列區驗資口徑實際利用外資4326萬元。 [14] 
房地產業
2018年,梅列區商品房屋銷售面積45.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7%;商品房屋銷售額42.14億元,同比增長58.0%;商品房屋待售面積10.15萬平方米。 [14] 

梅列區交通運輸

梅列區交通便捷,鷹廈鐵路、205國道、212省道貫穿全境,京福高速公路三明連接線梅列段通車,沙溪航運直抵閩江下游各碼頭。 [1] 

梅列區社會事業

梅列區科技事業

2019年,梅列區列入科技項目立項7項:其中國家級0個、省級2個、市級5個。全區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備案10家,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1家。無新增省級創新型企業,累計4家;無新增創新型試點企業,累計2家。
全年申請專利304件,其中:發明68件、實用新型206件、外觀設計30件。專利授權量196件,其中:發明8件、實用新型143件、外觀設計45件。商標全年申請703件,核准註冊852件,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市知名商標、市優勢品牌勻已取消評定,原評定的有效期勻已到期。 [3] 

梅列區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梅列區有普通高中2所,招生數1281人,在校學生數4132人,畢業生數1166人。初級中學5所,招生數1612人,在校學生數5031人,畢業生數1766人。小學11所,招生數2046人,在校學生數12434人,畢業生數2041人。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招生數1356人,其中小學663人,中學693人;在校生4370人,其中小學2645人,中學1725人;畢業生數375人,其中小學172人,中學203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班),招生數33人,在校學生數189人,畢業生數31人(含小學、初中、高中)。全區幼兒園33所(班),在園幼兒7318人。高中升學率達到98.57%,初中升學率達到112.93%。學前教育入園率為98.98%,6—14週歲三類殘疾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8.65%。 [15] 
截至2019年末,梅列區有普通高中2所,招生數1355人,在校學生數3866人,畢業生數1381人。初級中學5所,招生數1636人,在校學生數4983人,畢業生數1758人。小學11所,招生數2228人,在校學生數12332人,畢業生數1909人。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招生數1707人,其中小學958人,中學749人; 在校生6477人,其中小學4270人,中學2207人;畢業生數912人,其中小學338人,中學574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班),招生數28人,在校學生數160人,畢業生數56人(含小學、初中、高中)。全區幼兒園36所(班),在園幼兒8910人。
高中升學率達到97.08%,初中升學率達到106.09%。學前教育入園率為99.05%,6—14週歲三類殘疾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 [3] 

梅列區文化事業

截至2017年末,梅列區有國家一級文化館1個,區級圖書館1個;鎮(街道)文化站5個;文物保護單位9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個,縣市級8個,紅色遺址1處;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 [15] 

梅列區體育事業

2017年,梅列區參加國際性體育比賽獲得1枚金牌;十三屆全運會獲得2金1銀,在全市舉辦的運動會比賽中共獲得32枚金牌、26枚銀牌和19枚銅牌。 [15] 

梅列區衞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梅列區屬醫療衞生單位有9個,其中:社區衞生服務中心3家、衞生院2家(現均加掛三明市第一醫院分院牌子),區級醫院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衞生消毒站1個。擁有病牀數188張,工作人員363人(含編外聘用人員),其中衞生技術人員29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19人、註冊護士100人、藥劑人員10人、檢驗人員27人、其他專技人員73人。 [14] 
2019年末區屬醫療衞生單位有10個,其中:社區衞生服務中心3家、衞生院2家(現均加掛三明市第一醫院分院牌子),區級醫院1家,婦幼保健院1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衞生監督所1個,衞生消毒站1個。擁有病牀數152張,工作人員177人(含編外聘用人員),其中衞生技術人員14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9人、註冊護士37人、藥劑人員5人、檢驗人員13人、其他專技人員29人。 [3] 

梅列區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末,梅列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28731人,基金徵收18925萬元;工傷保險參保31630人,基金徵收972萬元;機關社保參保2244人;失業保險參保20914人;城鄉居民保參保13828人,參保率98.77%,繳費7034人,繳費率95.92%。 [14] 
截至2019年底,全區企業養老保險參保29617人;工傷保險參保33891人;機關社保參保2377人;失業保險參保22920人;城鄉居民保參保14100人,參保率98.36%。
2019年末全區有1所敬老院、1所養老院。年末共有243户、318人享受城市低保救助,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218.4萬元,人均月補差504元;有106户、168人納入農村低保,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02.3萬元,人均月補差474元;特困人員10人(其中城市8人,農村2人;集中供養4人,分散供養6人),累計發放特困人員供養金10.8萬元;孤兒2人,均為分散供養孤兒,月供養標準900元/人·月,累計發放孤兒供養經費3萬元。 [3] 

梅列區環境保護

2018年,梅列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保持100%。轄區水源水質不斷提升,陳大和洋溪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主要河流水質清澈,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轄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2%以上,PM2.5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14] 
2019年,梅列區已完成建設項目審批25個,實施告知承諾審批14個。轄區工業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率達100%,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保持100%。轄區水源水質不斷提升,陳大和洋溪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保持100%;主要河流水質清澈,主要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轄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5%以上,PM2.5濃度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3] 

梅列區安全生產

2019年,梅列區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0起(不包含消防火災),同比下降47.4%;死亡9人,同比下降10.0%;受傷5人,同比下降61.5%;直接經濟損失427.8萬元,同比下降16.7%。其中生產性道路交通事故7起,死亡6人,受傷4人;工貿企業發生事故3起,死亡3人。全區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3] 

梅列區風景名勝

梅列區旅遊資源豐富,有瑞雲洞風景區、麒麟春曉、栲林幽韻、瑞雲紫煙、斑竹秋月、正順凝紫、龍泉煙霞、黃坑温泉、虎峯牧雲等景點。 [4] 
正順廟
位於沙溪河畔,列東大橋北側,廟址佔地面積1.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現有4063平方米。據出土的明代碑刻及民國十年版《正順廟志》記載,正順廟始建於南宋紹定六年(1233年),系祀奉北宋地方名人謝佑而建。謝佑是三明上白人,曾在建州遇異人傳授金符玉冊,修習道義。後因護國衞民有功而被鄉里百姓尊為神靈。鄉人請李綱上奏朝廷,冊封“廣惠將軍顯烈尊王”。後來文天祥又奏請加封為“日月盈光大帝”。 [16] 
瑞雲山
在三明市區西北十二千米的獅頭山麓。為火成岩地貌奇觀。瑞雲洞進深30米、寬61米、高4米。洞內有一座五開間始建於宋代的木結構廟宇,供奉諸佛。洞口石壁如削,有宋、明、清摩崖石刻數處。洞口還保存着清乾隆年間翰林院監察御史官志涵在此講學時的石刻“有容”二字,及“人在石中藏璞玉,客來洞口融珠簾”等對聯。洞口周圍,洞廟東北,有避邪洞、小一線天、觀魚池、馬背山等景點。 [17] 
虎頭山
“虎”字原是斧頭的“斧”,因虎峯形如一把翹起的利斧而得名。又因為斧頭山山脈連綿不絕,宛如斑斕大虎,故又被人們冠以老虎的“虎”而沿用流傳。頂峯海拔1102米,為市區最高峯,“虎峯牧雲”是市區八景之一。虎頭山植被豐富,松杉成林,還有刺柏、烏桕、木荷、花櫚木、觀光木、三葉赤楠等兩百餘種樹木。山高林密,鳥獸自然也多,這裏還曾一度發現過華南虎的蹤跡。 [18] 
蘿蔔巖楠木自然保護區
位於沙縣和明溪交界處。兩坡夾一溝,佑溪從中潺潺流過,形成蘿蔔巖、馬頭山、紅血坑、紫竹洲四個部分。這是一個典型的以樟科和彀鬥科為主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有高等植物55個科、101個屬、194種,尤其是區內有327公頃的楠木原生林,其面積之大,密度之大,保護之完好,被前去考察的專家譽為“福建的西雙版納”。 [19] 
龍泉山景區
位於梅列區的西北面,距列西村五里路的馬鞍寨中。相傳建於宋朝,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著名寺院。它因梵堂東側的一股清泉流入一條鐵管大龍之中,猶如傳説中的龍口吐水,所以叫做龍泉寺。龍源名殿由祖殿和梵堂兩部分組成。祖殿是龍泉寺的主體建築,梵堂中上為觀音殿,中間為大雄寶殿,下為天王殿。龍源祖殿主要奉祀觀音,還有馬、杜、紀姑嫂感情真摯,共同反抗不幸婚姻的故事。並把她們供奉於龍源祖殿,稱為大羅真仙,稱該廟為“五仙姑廟”。 [16] 
大佑山風景區
地處梅列區陳大鎮長溪村,距市中心約18千米,景區總面積12平方千米,主峯海拔1276.3米。大佑山歷史悠久,人文歷史景觀眾多,宋進士羅畸曾留詩云:“殿角攙餘一握天,我來神骨自飄然。影移隱隱煙雲裏,身在亭亭日月邊。腳底擁青寒樹杪,面前凝翠亂峯巔。幾疑銀漢餘波溢,浪滾黃金砌畔泉”。每當晴朗月圓,五更天明,在大佑山之巔可觀賞到一個神奇的景觀,日月兩輪東西相映,形成一個日月同輝的奇異天象。 [16] 
金絲灣省級森林公園
位於三明市北郊,距市中心12千米,面積1151.7公頃,由瑞雲漂流區、休閒度假區、觀光果園區、竹類觀賞區、珍禽養殖區五大景區組成。金絲灣動植物種類繁多,生物種類達3000多種。瑞雲漂流稱作“瑞雲神漂”,遊程達5.5千米,1999年被省旅遊局確定為福建省三家定點漂流單位之一。 [16] 
麒麟山
位於三明市區東部,始建於1980年10月。原名牛壟山,海拔262米,因山腰一古墳發掘出孔子戲麒麟碑刻,故改現名。公園佔地40公頃,有麒麟閣、電纜索道、游龍戲水、園中園、仿蘇州亭院、麒麟書院和曲徑通幽等旅遊景點和設施。依山還建有浩然亭、聚雲亭、三元亭、蓮花亭、飛石亭、亭廊等,亭形有三尖、六角、四方,高低錯落。麒麟閣建在山的最高處,高24.5米,寬12米,登閣可將遠近景色盡收眼底。 [20] 
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
距三明市政府所在地1千米。公園根據地質地貌及景觀特色劃分為情人谷景區、萍溪飛瀑景區、觀光果園區、民俗休閒區,總面積1488公頃。飛龍瀑、金蟾瀑、虎門崖、仙壇石是園中四大知名景點。仙人谷森林公園2003年12月晉升為國家森林公園。仙人谷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為市區周山唯一保留完整的原始次生林。一年四季蒼翠葱籠。公園內共有維管束植物130科、522種。 [20] 

梅列區榮譽稱號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1] 
2021年1月,入選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名單。 [2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