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柳馨遠

鎖定
柳馨遠,Riu-Hiangwen (1622~1673),朝鮮李朝哲學家,實學派的創始人。字德夫,號磻溪。朝鮮漢城人。
別    名
Riu-Hiangwen
德夫
磻溪
所處時代
李朝
民族族羣
朝鮮人
出生地
朝鮮漢城
出生日期
1622年
逝世日期
1673年
本    名
柳馨遠

目錄

柳馨遠簡介

出身兩班即士族地主階級,曾中進士,拒不任官,一生從事學術研究和社會改革活動。著作涉及哲學政治經濟天文地理數學音樂農學醫學軍事語言等各方面,主要著作有《理氣總論》、《論學》、《正音指南》、《經説問答》、《物理》《磻溪隨錄》等,但大部失傳,現僅存《磻溪隨錄》26卷。

柳馨遠主張

柳馨遠反對儒學者“空理空談”,提倡聯繫實際研究有用之學,主張學問必須有益於人民的日常生活。
他從實學立場出發,為了實現其“富國強兵”之目的,在揭露封建社會制度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了從土地制度到貢物(納貢)、還上(賑貸)、軍布(徵收軍布)制度,從廢除內需司到確立國王的俸錄製和王室預算,保障工商業的自由發展,改革科舉制和兵役制等一系列社會改革方案,成為實學派的創始了。
柳馨遠的哲學思想基本上屬於唯物主義。他認為“天地之理,著於萬物,非物,理無所著。聖人之道,行於萬事,非物,道無所行”。又認為“凡物之理,體用相因,方圓相函”,並證明事物的相互依存和聯繫、運動和變化有其客觀性。他反對佛教、巫術、算命等各種宗教迷信,揭露和批判它給社會生活帶來的莫大毒害。在認識論上,柳馨遠承認認識是人們接觸外界事物而獲得的,強調經驗在認識中的作用。
在他看來,要達到認識的深化,即對事物有規律性的認識,就必須經過人們的直接經驗或依靠明析的研究才有可能。他認為必須經過 “學、問、思、辨” 四者, 才能達到“窮理”,即達到規律性的認識。他從實學立場出發,不相信不為事實和經驗所證實的任何東西。他雖然提出“篤行之事”即實踐,但是,把實踐僅歸結為“自修”,即歸結為修身這種道德實踐。柳馨遠把倫理道德問題同社會改革聯繫起來,以德治作為改革的輔助手段。
對社會改革,他認為土地私有制是道德腐敗的主要原因,指出“以私田而陷人倫於禽獸也”。但他肯定儒家三綱五常的封建道德,並在此基礎上規定了輔助準則,即“鄉約”
“鄉約”雖然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信義”、 “誠實”、“正直”、“恭謹”、“清廉”、“患難救濟”等優秀品質,但把它作為“德業相助”、“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的行為準則和地方自治的社會組織,卻在某種意義上起着調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秩序的作用。這是柳馨遠倫理道德觀的階級實質。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