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楓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鎖定
林楓,女,漢族,1972年10月生,福建連江人,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林楓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2年10月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專門史(明清社會經濟史)
任職院校
廈門大學
籍    貫
福建連江
職    稱
教授

林楓人物經歷

林楓學習經歷

1.1993年畢業於福建農學院農業經濟系農村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2.1996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3.1999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歷史系專門史(明清社會經濟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1] 

林楓工作經歷

4.1999年9月至2001年11月,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5.2001年12月至2004年3月,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6.2004年4月至2008年7月,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副教授;
7.2008年8月至2010年4月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
8.2004年7月至2010年1月,廈門大學理論經濟學博士後流動站,博士後;
9.2010年5月至今,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 

林楓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中國古代財政金融史、區域社會文化史。 [1] 

林楓教授課程

本科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物質文明;中國財政史;中國史導論
碩士中國經濟史研究前沿;中國古代經濟財政政策專題;中國經濟史
博士明清社會經濟史專題 [1] 

林楓學術成果

自2000年以來,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博士後基金項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參加了國家清史纂修工程等重要項目的研究工作。獨立撰寫論文30餘篇,獨著、翻譯、參編數部專著。曾獲福建省優秀博士論文二等獎,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廈門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年入選福建省新世紀人才。 [1] 

林楓發表論文

1、《清代台灣義冢的破壞與維護》,《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2期。
2、《廈門葉家買辦——閩南買辦家族的個案》,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等編:《閩南文化新探——第六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海峽出版發行集團鷺江出版社,2012年3月。
3、《2010年明清經濟史研究述評》,《中國經濟史研究》2011年第2期。
4、《關於明代商業經濟史研究的思考》,《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5、《2009年明清經濟史研究述評》,《中國經濟史研究》2010年第2期。
6、《2008年明清經濟史研究述評》,《中國經濟史研究》2009年第2期;收入《中國經濟史研究前沿》第一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1月。
7、《明清福建商人的多階層組合》,收入陳支平主編:《貨殖》第四輯《商業與市場研究》,黃山書社,2008年8月。
8、《明清福建商幫的性格與歸宿——兼論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中國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2期。
9、《清代福建書院經費初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0、《從<閩都別記>談福州民俗》,收入趙麟斌主編:《閩台民俗新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11、《運用中西比較方法的史學力作——簡評<中國傳統社會:多元的結構>》,《光明日報》(史學版),2007年12月21日。
12、《歷史上的原額化管理——以明萬曆前期營業税額為例》,《中國經濟史研究》2007年第4期。
13、《清代徽州賦役户名的私相授受》,《中國經濟問題》2004年第5期。
14、《簡評<透視中國東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5、《明代中後期商業發展水平的再認識》,《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4期。
16、《萬曆礦監税使原因再探》,《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7、《也談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財政的劃分問題》,《中國經濟問題》2001年第3期。
18、《明代中後期的市舶税》,《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2期。
19、《試析明萬曆前期的營業税》,《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20、《明代中後期的鹽税》,《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2期。 [1] 

林楓出版專著

1、《閩南文化述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2月;2010年9月獲廈門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
2、《長江下游地區的地租、賦税與農民的反抗鬥爭:1840-1950》(譯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9月;2007年12月獲福建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3、《康熙大帝VS彼得大帝》,香港三聯書店,2005年6月;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
4、《台灣文獻彙刊》(100冊,參編),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2005年。
5、《透視中國東南――文化經濟的整合研究(第一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6、中國古代貨幣(網絡版),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2003年1月。 [1] 

林楓科研項目

1、明清時代泉州的港口貿易與城市變遷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3.6-2016.12
2、明代中後期的税收制度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2002.7-2006.1
3、中國傳統經濟政策選擇過程研究,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2005.7—2006.12
4、清史《財政金融志》上,國家清史工程(主撰之一),2004.8—2009.7
5、閩南文化述論,福建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04.7—2009.6
6、港口、城市與社會變遷——以明清泉州城市歷史研究為中心,福建省社科基金項目,2012.6-2013.10
7、閩南文化與閩台合作交流,福建省科技重點項目,2009.4—2011.3
8、明代中後期的農業税收與財政,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2010.10-2013.9 [1] 
參考資料
  • 1.    林楓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引用日期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