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楓

(浙江省第二屆政協副主席)

鎖定
林楓(1907-1963) 原名宋書常,筆名柳岸。江蘇省溧陽縣(今溧陽市)溧城鎮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2年2月,任中共溧陽縣特別支部委員、書記。1933年任中共溧陽縣委書記。1937年6月,任中共上海臨時工委委員、上海工人工委書記。後任中共江蘇省委外縣工委副書記,中共江南特委書記,中共蘇南東路特委書記,中共上海分局外縣工委副書記,中共杭州市委書記。1949年5月杭州解放後,歷任中共杭州市委委員、副書記、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浙江省委員會副主席。 [1] 
中文名
林楓
外文名
lingfeng
別    名
宋書常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63年
出生地
江蘇溧陽
配    偶
陳錦霞

林楓人物生平

林楓,原名宋書常,溧城鎮人。1922年畢業於溧陽同濟初級中學,經人介紹去東北,在吉長鐵路當練習生,結識了中共地下黨員,受到了馬列主義思想的影響,傾向革命,1927年3、4月間,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是年冬,中共地下黨組織受到破壞,返回家鄉。後來與陳智方等人在縣城建立了中共黨支部。1932年2月中共溧陽特別支部成立後,曾任溧陽特支組織委員,書記。1933年2月,中共溧陽特支改建為中共溧陽縣委員會,任縣委書記。1934年兒月,去上海尋找黨組織被叛徒出賣而遭誘捕,先後關押在上海監獄、鎮江監獄,後經保釋。回縣後第三天,避往上海。1936年,通過中共上海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王堯山的關係,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繫。1937年6月重新參加中國共產黨,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上海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上海工人委員會書記。同年冬,中共江蘇省委在上海重建,他協助江蘇省委軍委書記張愛萍在江浙一帶開展黨的秘密活動和游擊戰爭,後任中共蘇、錫、常特委書記。1938年5月,任中共東路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配合江南抗日義勇軍,創建東路抗日根據地。1939年12月任中共江南特委書記。1941年春,調中共中央華中局,以後又調往中共蘇中區黨委,負責過區黨委機關報《抗敵報》,還任過中共海濱工委書記、蘇中二地委農會主席。1943年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城工部所屬的蘇錫杭城工委書記。抗日戰爭勝利後,負責上海《工人生活週刊》,促進上海職工界開展愛國民主運動。1947年5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分局外縣工作委員會副書記,頻繁地往返於上海、杭州、四明山之間,傳達貫徹上海局的重要指示,指導和檢查浙東工委的工作,並親自參加了浙東遊擊隊主力北撤後最大規模的上王崗反擊戰。1949年2月住中共杭州市委書記,配合浙東遊擊戰爭,廣泛發動職工、師生開展護廠、護校鬥爭,並親自部署和領導錢塘江大橋的護橋鬥爭,迎接解放大軍南下。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後,歷任中共杭州市委委員、副書記。1952年6月調中共浙江省委工作,先後任浙江省委政法委員會書記兼浙江省高等法院院長、浙江省委常委兼省委統戰部長。1953年調任中共上海第二醫學院黨委書記。1955年起返回浙江,任政協浙江省委員會副主席。 [2] 

林楓人物事蹟

林楓投身革命

11歲,林楓進入西式的學堂讀小學。很快,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也傳到了溧陽。林楓投身其間,這段經歷對後來他走上革命道路,起了關鍵作用。1926年,林楓初中畢業,家中無力再供他讀書。第二年,20歲的林楓隻身去了東北,成了吉長鐵路上一個學開火車的實習生。沒想到,東北之行徹底改變了林楓的一生。因為他結識了一個新朋友——來自湖北的吳敏茂。吳敏茂向林楓介紹了《新青年》、《嚮導》、《共產主義ABC》等書籍。兩個人很快成為莫逆之交,經常在一起討論這些書中提出的問題。林楓第一次知道了“共產主義”以及中國共產黨這個組織。 1927年4月,林楓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後入黨,成為為數不多的大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1927年冬天,吳敏茂被捕了。為了安全,林楓不得不撤離東北。 回到家鄉後,林楓患了很嚴重的肺病,幾乎要了他的命。雖然最終病好了,但留下了病根。在養病期間,林楓認識了同樣從外地返回家鄉的共產黨員陳智方。通過陳智方,林楓瞭解到更多有關共產主義的事情,並開始思考中國的前途。林楓決定,重新參加革命。 [3] 

林楓溧陽工作

1932年1月,溧陽地區因遭水災,收成鋭減,但地租、捐税有增無減。五日、六日兩天,民四千餘人舉行暴動,中共黨組織派林楓等人領導這一斗爭,建立了黨組織和貧農會。鬥爭延續了半年之久,其影響波及全縣(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編,江蘇省志 63 社團志 農民團體篇,方誌出版社,2000.01,第235頁)。3月,林楓由溧陽特支(屬中共南京特委)委員葛春霖介紹,再次入黨,並參加特支的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組織逐漸壯大。林楓先後擔任過溧陽特支組織委員、書記,縣委委員、書記等職。1934年,由於活動過於暴露,溧陽黨團組織轉到農村,很快中斷了與江蘇省委的通信關係。同年10月,林楓與縣委另外兩位委員幾經周折,聯繫上了原共青團江蘇省委巡視員吳某。沒想到吳某已經叛變,因而被捕。起初,林楓被關押在上海市公安局。三個月後,他被羈押至龍華警備司令部軍法處;後又轉移到鎮江特務看守所。林楓居然是被保釋出來的。當時,林楓在上海有很多有頭有臉的朋友,宋家在上海人脈也很廣,很多人為林楓奔走。1935年6月,林楓出獄了。 [3] 

林楓引領家人

由於家境敗落無法升入中學,林楓的弟弟王堯山(原名宋書模)於1927年夏來到上海當了學徒。當時的中國革命正處在“四一二”後黑暗艱難時期,蔣介石叛變革命、血腥屠殺革命志士,日寇侵華日急、民族危機日深。在痛苦彷徨中的王堯山得到哥哥林楓(此時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並通過閲讀魯迅作品和進步書刊,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4] 

林楓革命愛情

林楓之子宋建曾回憶母親説起她和父親認識時的樣子。他們剛見面時,就已經是“夫妻”了。林楓之妻陳錦霞是無錫人,也算是大家閨秀。原本,家裏是想讓她早早嫁人的。後來,在舅舅的支持下,她在學校一直讀到高中畢業。因為不滿家裏安排的婚事,陳錦霞一個人逃到了上海。為了生計,她到一家紗廠做了體力工人。再後來,她成了一名地下黨。 1937年,林楓30歲,陳錦霞22歲。就像《潛伏》裏的情節,陳錦霞被組織安排到了林楓身邊,做了他的“妻子”。 大約過了半年,他們正式結成了夫妻。 [3] 

林楓潛伏上海

解放戰爭時期,林楓在上海負責《工人生活》週刊的編輯工作。中央決定,建立中共上海局外縣工作委員會,沙文漢兼任書記,林楓任副書記。林楓又一次開始了緊張而又危險的“潛伏”生活。現在上海慎成裏,有一幢老房子,外面掛了一塊牌子,上面寫着“中共江蘇省委機關舊址”。林楓曾在那裏住過一段時間。這幢房子,是林楓經商的大哥花了30根金條買的。現在,房子雖然成了文物和教育基地,但林楓二哥的兒子仍然住在裏面,也算是一種見證和紀念。在上海那段時間,林楓和革命戰友一起,還開辦了一些商社和銀行,賺來的錢全都用於革命。當時,陳錦霞是林楓的通訊員。為了傳遞重要信息,即使下再大的雨,林楓也會把陳錦霞“趕”出去。陳錦霞常説,林楓似乎對危險有種天生的敏感。好幾次,他被特務盯梢了,卻都機敏地甩掉了“尾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