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松級驅逐艦

鎖定
松級驅逐艦是日本海軍在二戰末期建造的一級驅逐艦。
松級也稱丁型,是二戰時緊急建造的對空,對潛護衞驅逐艦,另外還有甲型(艦隊驅逐艦,如夕雲級)乙型(防空驅逐艦,如秋月級)。
松級驅逐艦除了徹底吸取了戰爭教訓外,還盡力簡化以達成緊急建造的要求,其裝備了最新的對空,對潛武器,降低了續航和速度,滿足了當時的迫切所需。
中文名
松級驅逐艦
外文名
MATSU-class Destroyer [1] 
前型/級
秋月型驅逐艦
次型/級
橘型驅逐艦
研製時間
1943年
艦船類型
驅逐艦
研製國家
日本

目錄

  1. 1 發展沿革
  2. 建造緣由
  3. 時間表
  4. 未成艦
  5. 2 技術特點
  6. 3 性能數據
  7. 4 服役事件
  8. 松號
  9. 竹號
  1. 梅號
  2. 桃號
  3. 桑號
  4. 桐號
  5. 槙號
  6. 杉號
  7. 樅號
  8. 樫號
  9. 榧號
  10. 楢號
  11. 櫻號
  1. 柳號
  2. 椿號
  3. 檜號
  4. 楓號
  5. 櫸號
  6. 橘號
  7. 梨號
  8. 楠號
  9. 萩號
  10. 樺號
  11. 杮號
  1. 堇號
  2. 初櫻
  3. 蔦號
  4. 榆號
  5. 初梅
  6. 雄竹
  7. 椎號
  8. 榎號

松級驅逐艦發展沿革

松級驅逐艦建造緣由

日軍驅逐艦擔當了航空母艦部隊(機動部隊)的警戒護衞任務,以及成為陸軍反擊瓜島的登陸部隊的運輸艦,加上東南亞方面和東海上美國潛艇對日本運輸線的破交作戰,日軍的驅逐艦就一直處境艱難。由於日本雖然經歷了珍珠港和中途島兩次航母作戰後仍然抱持艦隊決戰思想,再加上驅逐艦在戰場上必不可少,所以海軍方面緊急要求彌補損失,特別是不能讓決戰需要的艦隊驅逐艦出現不足。日本人發現美國人在用他們的老舊的早期驅逐艦來做大量次要勤務,避免與敵主力艦正面交戰。而日本方面的實際情況是登陸作戰、補給作戰、警備作戰都需要大量的驅逐艦,這些新情況下通常用不上艦隊驅逐艦,因此需要一種和以往戰術指導思想完全不同的新型驅逐艦,這就是丁型驅逐艦(就是美英的護航驅逐艦,護衞艦)——松級和橘級(改松級)。

松級驅逐艦時間表

1944年4月28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同年8月4日於父島附近沉沒。
1944年6月16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英國。
1944年6月28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1945年1月31日在台灣南方沉沒。
1944年6月1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同年12月15日於林加延灣西方沉沒。
1944年7月25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同年12月3日於奧爾默克灣沉沒。
1944年8月14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蘇聯。
1944年8月25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中國。
1944年8月1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英國。
1944年9月3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1945年1月5日於馬尼拉附近沉沒。
1944年9月30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美國。
1944年9月3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蘇聯。
1944年11月26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終戰時艦艉損傷。
1944年11月25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1945年7月11日於和泉灘沉沒。
1945年1月18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終戰時嚴重受損。
椿
1944年11月3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中度受損。
1944年9月30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1945年1月7日於馬尼拉附近沉沒。
1944年10月30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中國。
1944年12月15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美國
1945年1月20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同年7月14日於函館港內沉沒。
1945年3月5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美國。
1945年5月29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美國。
1945年2月8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中國。
1945年3月1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英國。
1945年3月26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英國。
1945年4月28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英國。
初櫻
1945年5月28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蘇聯。
1945年1月31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中度受損。
1945年3月15日竣工於川崎神户造船廠。同年7月28日于山口縣柳井附近沉沒。戰後打撈修復後作為若葉號護衞艦再就役。
1945年3月13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蘇聯。
1945年3月31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同年6月26日於小浜燈台附近嚴重受損擱淺。
雄竹
1945年5月15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美國。
初梅
1945年6月18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終戰時倖存。作為賠償引渡至中國。
八重櫻
1945年3月17日下水於橫須賀造船廠。6月23日中止。
矢竹
1945年1月2日起工於橫須賀造船廠。4月17日中止。
1945年3月20日起工於橫須賀造船廠。4月17日中止。
1945年6月23日下水於藤永田造船廠。同日中止。
若櫻
1945年1月15日起工於藤永田造船廠。5月11日中止。
1944年12月29日起工於橫須賀造船廠。1945年4月17日中止。
1945年5月28日下水於舞鶴造船廠。5月18日中止。(為留出船台而下水)戰後船體用於構築秋田港防波堤,在1975年(昭和50年)伴隨擴港施工而拆除。
1945年2月10日起工於舞鶴造船廠。4月17日中止。
1944年12月29日起工於橫須賀造船廠。1945年4月17日中止。

松級驅逐艦未成艦

早梅,飛梅,藤,山桜,葦,篠竹,蓬,葵,白梅,菊,柏,黃菊,初菊,茜,白菊,千草,若草,夏草,秋草,薄,野菊,4821號艦,4822號艦,4823號艦,4824號艦,4825號艦,4826號艦,4827號艦,4828號艦,4829號艦,4830號艦,4831號艦,4832號艦

松級驅逐艦技術特點

松級的船型沿用特型驅逐艦以後的驅逐艦所採用的長船首樓,為適應量產各個部分的設計儘量簡單化,如船體的曲面都盡力向直線方向設計。以往的驅逐艦為了減輕重量在艦體結構材料上於重要部分使用DS鋼(特殊鋼),而且板材厚度是能減的一定要減少。但是DS鋼的生產性不好,而且焊接困難,為此松級的建造上決定使用HT鋼(高張力鋼)來代替DS鋼。
作為總結戰場上的經驗教訓而設計的松級的輪機倉充分體現了這點,其輪機部分共兩台主機,每台主鍋爐2個,採用了新的鍋爐、機械室、鍋爐、機械室的鍋爐分離式配置方案,該方式是日本海軍中的第一次運用。這樣松級的輪機倉即便中彈,只要不是全部命中,就不會出現兩部輪機同時失去作用的情況,只要殘存下來的一台能工作,就可以航行,大大增加了生存下來的機會。不過有利也有弊,這種輪機配置的推進軸相比以往的左右兩舷軸是傾斜的,這部分的艦艇構造相對複雜,造成建造工時上升,這個和以簡易量產型為初衷的設計目的相違背,艦政本部在權衡了生存性和建造性在此的衝突後選擇了生存性。
繼秋月級裝備高平兩用炮後松級進一步根據戰場經驗強調防空能力。艦橋前的艦首樓甲板上設置40倍口徑八九式127mm高射炮一座,艦尾上甲板設置同型雙聯裝高射炮一座。前部炮設有簡單的防浪護盾,後部炮則沒有設置。這也是該型高射炮初次上艦。艦橋前、後部煙囱兩舷、後部甲板室上各有一九六式25mm三連裝高射機關炮共4座(本應多設,無奈為重量所限制),艦橋兩舷的艦首樓甲板了、艦橋後部上甲板兩舷、後部煙囱前三連裝高射炮座上下甲板兩舷、後部甲板室兩舷上甲板各有一單裝25mm機關炮共8座。由於日軍在太平洋上的制空權不斷喪失,後期竣工的該級艦在前主高射炮後方兩舷、後部煙囱後方三連裝高射炮座以及艦尾兩舷上增設了5座單裝機關炮,並且為所有的單裝機關炮加上了防彈鋼板。射擊指揮儀為四式二型,艦橋上架設有九七式2米高射測距儀。

松級驅逐艦性能數據

標準排水量
1262噸
航速
27.8節
主火力
3門127毫米高射炮
副火力
24門25毫米機關炮
魚雷發射管
4具610毫米
雷達
22號雷達、E27雷達、21號雷達各一
反潛設備
九三式探測儀、聲納各一,深彈投放軌2條,投放機2台,備彈36枚

松級驅逐艦服役事件

松級驅逐艦松號

松號為松級驅逐艦的首艦,1944年4月28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同年8月4日於父島附近沉沒。

松級驅逐艦竹號

1944年5月30日攝於橫須賀軍港的竹號 1944年5月30日攝於橫須賀軍港的竹號
竹號於1943年10月15日動工,1944年3月28日下水,1944年6月16日服役於橫須賀造船廠。第一代松,竹,梅並非同級艦,然而到第二代時被並列命名,相繼竣工。
竹號自1944年7月起半年左右時間,在從事船隊護衞或運輸任務。其首先於7月12日出任沖繩運輸任務,其後從事帕勞運輸,10月30日之後3次參加萊特灣運輸作戰,表現極為活躍。
在此期間的1944年12月3日,竹號在奧爾莫克灣與美軍艦隊交戰,其發射魚雷擊沉了美軍驅逐艦“庫珀”號(Cooper,DD-695),立下戰功。
12月末,竹號出任高雄與門司之間的船隊護衞後返航吳港,此後至戰爭結束均平安無事。
戰後其從事復員人員運輸工作,其後被指定為賠償艦,1947年7月16日在新加坡交付給英國,其後由英國海軍解體。

松級驅逐艦梅號

梅號於1944年1月25日動工,1944年4月24日下水,1944年6月28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
造成此級驅逐艦出現的最大動機,是由於所羅門海域運輸作戰的驅逐艦大量損失,因此,日本海軍將原來運用驅逐艦的基本構想,即投入艦隊決戰以及給島嶼運輸補給,登陸作戰等進行護衞,轉向重視由吸取戰爭教訓設計出來的對空,對潛設備。
竣工四個月後,即1944年11月15日與伊勢,日向號等在南沙羣島方面出動,12月5日參加第八次萊特灣運輸作戰。12月15日梅號在馬尼拉遭美軍艦載機攻擊,因艦首受損,折返香港進行修理。
結束脩理後,1945年1月21日,梅號與杉號航至中國台灣基隆,1月31日,為援助菲律賓方面的飛機乘員,其與楓,汐風號一同從高雄出擊,但在巴士海峽遭盟軍飛機擊沉。

松級驅逐艦桃號

1944年6月3日在宮津灣全速試航的桃號 1944年6月3日在宮津灣全速試航的桃號
桃號於1943年11月5日動工,1944年3月25日下水,1944年6月1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較3號艦梅號提前18日,但竣工時,即因彈藥庫內鋪設木材的濕度過高,在竣工後立即轉移到吳海軍工廠進行替換工程。
1944年12月5日,桃號從事第八次萊特灣運輸作戰以後,於返航高雄途中的12月15日,在馬尼拉西北遭美軍潛艇“玳瑁”號(Hawkbill,SS-366)魚雷命中,宣告沉沒。

松級驅逐艦桑號

桑號1943年12月20日動工,1944年5月25日下水,1944年7月25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
桑號服役後即於10月下旬遇上萊特灣海戰爆發,編入未裝載飛機的小澤艦隊,即所謂的“囮部隊”(誘敵部隊),任務是誤導美軍航母艦隊的攻擊方向。在主力艦毀滅後,此艦倖存,同時援救沉沒的“瑞鳳”號841名乘員,安全返回吳港。
11月10日,“桑”號再度由吳港出航,經馬公指向馬尼拉。12月3日,護衞第七次萊特灣運輸作戰的船隊突擊進入奧爾莫克灣,登陸作戰時與3艘美軍驅逐艦以及數艘魚雷艇交戰,在雙方激戰下此艦戰沉。

松級驅逐艦桐號

桐號1944年2月1日動工,1944年5月27日下水,1944年8月14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竣工後,又安裝了必要的驅潛裝備,隨後編入相當於驅潛掃蕩部隊的第三十一戰隊。
1944年10月的萊特灣海戰中,桐號出任機動部隊護衞,與僚艦杉號救援在海上迫降的友軍戰機乘員,其後由於集合地點的變更未能迴歸主隊,以至於無法參與25日的戰鬥行動。
同年11月7日,桐號在航向萊特灣島的運輸作戰中負創,12月2日在馬公進行緊急修理後至1945年3月,其後留滯瀨户內海西部活動,並存活至戰爭結束。
戰後,桐號投入復員人員運輸任務,其後被指定為賠償艦,1947年7月29日在納霍德卡交給蘇聯。

松級驅逐艦槙號

1944年7月攝於在宮津灣試航的槙號 1944年7月攝於在宮津灣試航的槙號
此艦於1944年2月19日動工,1944年6月10日下水,1944年8月1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
與同級的桐,桑,杉編成第四十三驅逐隊,編入第三十一戰隊。
1944年萊特灣海戰中,此艦加入佯動艦隊小澤艦隊的直接護衞,參加恩加諾海戰時,被命中一枚直擊彈而受創,但千代田號航母沉沒之際,也積極與五十鈴號聯手救援母艦乘員。
1944年末,護衞榛名,隼鷹號返回日本本土,在途中遭到美軍潛艇的魚雷攻擊。12月9日返回佐世保後,至次年3月15日留滯長崎接受修理,26日返回吳港並駐留瀨户內海西部待命。在此期間,雖歷經數次防空作戰,但以無傷狀態迎接戰爭結束。
戰後作為特別運輸艦的槙號 戰後作為特別運輸艦的槙號
戰後投入復員人員運輸任務,之後作為賠償於1947年8月14日在新加坡交予英國。據稱後由英國海軍解體。
1947年7月26日,槙號離開佐世保前往新加坡交給英國 1947年7月26日,槙號離開佐世保前往新加坡交給英國

松級驅逐艦杉號

杉號,正在船塢內接受特別運輸艦的改造 杉號,正在船塢內接受特別運輸艦的改造
杉號於1944年2月1日動工,1944年7月3日下水,1944年8月25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兩個月後萊特灣海戰爆發後,此艦編入由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的第三艦隊指揮的第三艦隊麾下的第三十一戰隊出擊。
第三十一戰隊由旗艦五十鈴號與8艘驅逐艦編組而成,出任航空母艦機動部隊的直衞,出動至恩加諾角,但杉與桐號被分別派遣前往救助航空乘員,因此未參加10月25日的戰鬥。其後,此艦陸續參與奧爾莫克運輸作戰,聖荷西突擊作戰等,1945年2月1日,此艦由高雄出港護衞船隊航向佐世保,3月13日由佐世保回航吳港,並於此迎來戰爭結束。
戰後,杉從事復員人員運輸工作,之後被指定為賠償艦,1947年7月31日在上海移交給中國。後來改名為惠陽,與原名雪風的丹陽形成“中華民國”海軍主力。1949年5月從上海逃往中國台灣之時,在淡水觸礁擱淺,因無法修理直接除籍解體。

松級驅逐艦樅號

交接次日即1944年9月4日攝於橫須賀 交接次日即1944年9月4日攝於橫須賀
樅號於1944年2月1日動工,1944年6月16日下水,1944年9月3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橫須賀造船廠自從1919年樅號和次年榧號竣工以後,主要負責大型艦艇的建造,雖然未再建造驅逐艦,但藉由松級的建造在時隔25年以後再度展開了驅逐艦的建造工程。由此轉變可看出當時戰局的變化和造船重心的變化樅號是橫須賀造船廠再度開始建造驅逐艦後的第三艘艦(繼竹和桐後)。
樅號與3個月前竣工的桃號相比,除了後桅杆增加了十三號雷達之外,同時將25毫米機關炮數量由20門增加至24門,深水炸彈投射器也由2座增加至8座,上述裝備是吸取了激烈戰爭教訓後所進行的改進。
1944年12月4日,樅與檜號共同進入馬尼拉港。1945年1月5日於馬尼拉灣西方遭美軍艦載機空襲沉沒。

松級驅逐艦樫號

攝於戰後的樫號 攝於戰後的樫號
1944年5月5日動工,1944年8月13日下水,1944年9月30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榧和檜號與此艦同日竣工。
1944年11月,其出任船隊護衞航向菲律賓一帶,同時參加聖荷西突擊之戰。自1945年1月留置中國台灣待命出擊,2月7日出任船隊護衞返回佐世保,3月14日回到吳港,其後留置瀨户內海西部從事對空作戰。當時的丁型驅逐艦大部分被編入第三十一戰隊,出任海上敢死隊,準備本土決戰。7月28日,此艦遭到美機的近失彈攻擊,造成了輕微受損,很快的迎來了戰爭結束。
攝於戰後的樫號 攝於戰後的樫號
戰爭結束後,其參與復員人員運輸任務,其後被指定為賠償艦。1947年8月7日在佐世保交予美國。不過其後在日本國內被轉賣他手,1947年10月至1948年3月在笠户船塢解體。

松級驅逐艦榧號

榧號於1944年4月10日動工,1944年7月30日下水,1944年9月3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
同年10月25日出任船隊護衞由佐世保出港,經由中國台灣航向馬尼拉,在參與聖荷西突擊之戰時遭空襲負傷。
1945年1月13日榧號返回舞鶴進行修理,3月2日回到吳港,留置瀨户內海西部待命。6月27日以後往山口縣日見海岸疏散,並就此迎來戰爭結束。
戰後參與了復員人員運輸,其後作為賠償艦1947年7月5日在納霍德卡交給蘇聯。7月7日編入蘇聯海軍第五艦隊。1949年6月17日除籍,解除武備後類別改為靶艦(TSL-23)。1953年4月23日又編入太平洋艦隊,1959年9月2日除籍。

松級驅逐艦楢號

此艦於1944年6月10日動工,1944年10月12日下水,1944年11月26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
1945年6月30日在關門海峽西口觸雷,艦尾變形導致無法航行,因此係泊於門司港,直至戰爭結束。其後仍然長期擱置,1948年5月至7月解體。

松級驅逐艦櫻號

櫻號於1944年6月2日動工,1944年9月6日下水,1944年11月25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竣工後用於船隊護衞等任務,1945年2月17日進入上海從事華南沿岸的運輸作戰,3月21日返回吳港。
1945年5月23日,在下關觸雷輕微受損,6月以後在大阪灣方面從事掃雷作業,1945年7月11日於和泉灘觸雷沉沒。

松級驅逐艦柳號

柳號於1944年8月20日動工,1944年11月25日下水,1945年1月18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此艦是松級最後一艘竣工的驅逐艦,以後建造的驅逐艦改稱改松級(橘級)。
1945年5月22日,柳號從吳港回到大湊從事該區域的船隊護衞任務,7月14日,在小樽至秋田的護航作戰中,在津輕海峽函館灣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攻擊而嚴重損傷,僚艦橘號沉沒。8月9日,柳號在大湊附近再度遭到美機空襲導致重創,在附近的海岸觸礁擱淺才倖免於沉沒。
柳號在戰爭結束後解體,時間為1946年10月至次年5月。

松級驅逐艦椿號

1944年11月在宮津灣試航的椿號 1944年11月在宮津灣試航的椿號
椿號於1944年6月20日動工,9月30日下水,1944年11月30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
1945年,從事日本本土至上海的船隊護衞任務。2月15日自門司出航前往上海,4月10日在長江口觸雷嚴重損毀。5月30日由上海護衞船隊返回日本,經修理後駐留在瀨户內海西部待機行事,但於7月24日遭到美軍艦載機空襲,受到一定程度損傷,並以此迎來戰爭結束。戰後,艦上武裝撤除後被長期擱置,1948年7月1日至28日解體。

松級驅逐艦檜號

檜號在1944年3月4日動工,1944年7月4日下水,1944年9月30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其服役後主要擔任船隊護衞。1945年1月4日,檜號護衞“升田川丸”進入馬尼拉灣,1月5日,又護衞其離開馬尼拉灣前往桑傑克(越南頭頓),未料到剛出港口就與美軍3艘驅逐艦遭遇,此艦遭到美軍集中炮火攻擊,艦上起火爆炸,不久即沉沒(有資料稱當日未1月7日)。

松級驅逐艦楓號

楓號,攝於戰後,當時作為復員人員運輸艦 楓號,攝於戰後,當時作為復員人員運輸艦
楓號1944年3月4日動工,1944年7月25日下水,1944年10月30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1945年1月擔任門司至中國台灣之間的船隊護航任務。1月31日,與梅號參加菲律賓要員救援運輸作戰中,梅號遭美機轟炸沉沒,楓號受重創,因此返航高雄,再轉至基隆接受修理。之後再度從事船隊護衞,經由香港歸返吳港船塢,之後此艦在瀨户內海西部從事訓練,並以此迎接戰爭結束。
戰爭結束後,其投入復員人員運輸任務,之後的1947年7月6日作為賠償艦在上海交予中國。其後改名“衡陽”,1960年除籍解體。

松級驅逐艦櫸號

攝於戰後,作為賠償艦交給美國 攝於戰後,作為賠償艦交給美國
櫸號於1944年6月22日動工,1944年9月30日下水,1944年12月15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計劃上是松級最後一艘,其後建造的成為改松級。但就竣工日期而言,柳號才是次級最後一艘,櫸為倒數第二艘。
竣工後,次級在瀨户內海西部海域才是對空作戰任務,其後作為賠償艦1947年7月5日在橫須賀交予美國,10月29日作為靶艦被擊沉。

松級驅逐艦橘號

橘號於1944年7月8日動工,10月14日下水,1945年1月20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其竣工後停泊於瀨户內海西部海域,1945年5月22日自吳港返回大湊,在津輕海峽從事反潛警戒任務。同年7月14日此艦咋小樽至秋田的護衞作戰中,於函館港遭美軍航母艦載機空襲而沉沒。距離竣工僅半年時間。

松級驅逐艦梨號

梨號於1944年9月1日動工,1945年3月15日竣工於川崎神户造船廠。此艦成為神户川崎造船廠竣工的唯一一艘改松級驅逐艦,雖於4個月後戰沉(同年7月28日於山口縣柳井附近海域遭到90架美軍艦載機攻擊沉沒)。這是日本海軍倒數第二艘沉沒的驅逐艦。
1954年,富士制鐵公司及當地的漁業工會以廢鐵回收名義收購,北星船舶工業則進行打撈拖曳作業,9月31日作業完成,進入吳海軍工廠。不過,檢查結果是可以再使用,故由日本防衞廳買下,在吳港進行修理改造工程。1956年5月改造工程完畢,由海上自衞隊引回,之後用於無武裝訓練艦,1957年在浦賀船渠進行第二次改裝工程,加裝武器,成為海上自衞隊護衞艦若葉號。
第二次改裝加裝武器後,又經過數次改裝,加裝雷達成為反潛實驗訓練艦,或是加裝開發研究中的各種武器進行實驗等,期間1970年7月24日,在橫須賀海域被小型油輪撞擊受損,但未造成航行問題。
戰時,戰後經過26年(9年是在海底),若葉號是唯一繼續服役的舊日本海軍驅逐艦,最終在1971年3月31日除籍解體。

松級驅逐艦楠號

楠號於1944年11月9日動工,1945年1月8日下水,1945年4月28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竣工後立即在橫須賀參加防空作戰,5月11日又在大阪參加對空作戰,從此可以看出當時日本全國都在遭受空襲的事實。5月27日,此艦偕同堇號前往舞鶴,6月1日趕赴小濱,7月23日再次返回舞鶴,並以此迎來戰爭結束。
戰後,投入復員人員運輸任務,並於1947年7月16日作為賠償艦在新加坡交予英國。

松級驅逐艦萩號

1945年2月攝於橫須賀軍港的荻號 1945年2月攝於橫須賀軍港的荻號
萩號於1944年9月11日動工,1944年11月27日下水,1945年3月1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竣工後,除了在瀨户內海西部進行訓練,肩負防空作戰任務,7月24日此艦在山口縣祝島南方遭到美軍空襲受輕傷,並以此迎接戰爭結束。
攝於戰後的荻號 攝於戰後的荻號
戰後經過修復,承擔復員人員運輸任務。1947年7月16日作為賠償艦在新加坡交予英國。

松級驅逐艦樺號

1945年2月27日在藤永田造船廠下水之時的樺號 1945年2月27日在藤永田造船廠下水之時的樺號
樺號於1944年10月15日動工,1945年2月27日下水,1945年5月29日竣工於藤永田造船廠。同級的樺,桂,若櫻號均動工於藤永田造船廠,但最終竣工的只有此艦。
戰後作為復員人員運輸艦的樺號 戰後作為復員人員運輸艦的樺號
戰後,樺號從事復員人員運輸任務,1947年8月4日作為賠償艦在佐世保交給美國,但稍後在日本國內出售,1947年10月至次年3月在三井玉野造船廠解體。

松級驅逐艦杮號

柿號於1944年10月5日動工,1944年12月11日下水,1945年3月5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此艦動工至竣工只花費5個月,這是因為橘級將工程徹底簡易化,因此此級所有艦艇均於短期內完工。
1944年3月,此艦選作以當時海防艦建造工程所採用的區段構造建築法,全面採用焊接方式,同時將材料簡單化,船型設計上大量採用直線造型,這是針對簡化造船工程的計劃。
由於竣工時間臨近戰爭結束,並無特殊戰歷,僅於3月19日在瀨户內海西部進行對空作戰,7月23日返回舞鶴港口,在輕微戰損的情況下迎接戰爭結束。
戰後柿號參與了復員人員運輸任務,1952年7月4日在青島作為賠償艦交給美國。

松級驅逐艦堇號

1947年7月攝於佐世保軍港,作為賠償艦即將前往香港 1947年7月攝於佐世保軍港,作為賠償艦即將前往香港
菫於1944年10月21日動工,1944年10月21日下水,1945年3月26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姊妹艦柿號則於三周前在該廠竣工。竣工後,堇號在瀨户內海西部海域進行訓練,5月27日與柿號一同返回舞鶴,為避開美軍空襲,6月1日趕赴小濱,7月23日再度返回舞鶴。在無特殊戰歷,無損傷情況下迎接戰爭結束。
戰後,其投入復員人員運輸任務,1947年8月20日作為賠償艦在香港交給英國。同年,在新加坡海域被當作靶艦擊沉。

松級驅逐艦初櫻

1945年8月27日美軍拍攝的初櫻,為和盟軍的聯絡船,地點在東京灣 1945年8月27日美軍拍攝的初櫻,為和盟軍的聯絡船,地點在東京灣
初櫻1944年12月14日動工,1945年2月10日下水,1945年5月28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就驅逐艦的完成順序而言,此艦屬於倒數第三艘竣工,冠以初字的艦艇初梅,初櫻意外成為日本海軍驅逐艦史上名列最終的艦艇,頗具諷刺意味。
初櫻號於竣工後編入橫須賀鎮守府,並在無損傷的情況下迎來戰爭結束。此艦唯一參加過的顯著活動,是日本政府在戰後為了聯絡集結繫泊於相模灣的盟軍艦隊之際,派遣此艦執行該項任務,並於8月27日成功達成集合各艦的任務。
1945年8月27日美軍拍攝的初櫻,為和盟軍的聯絡船,地點在東京灣 1945年8月27日美軍拍攝的初櫻,為和盟軍的聯絡船,地點在東京灣
初櫻從事復員人員運輸任務,1947年7月29日作為賠償在納霍德卡交予蘇聯。8月中旬航行至海參崴,繫泊於此地至1949年,同年3月改為靶艦。1959年2月19日除籍解體。
1945年8月27日美軍拍攝的初櫻,為和盟軍的聯絡船,地點在東京灣 1945年8月27日美軍拍攝的初櫻,為和盟軍的聯絡船,地點在東京灣

松級驅逐艦蔦號

攝於1947年,正在前往上海報道的蔦號 攝於1947年,正在前往上海報道的蔦號
蔦號於1944年7月31日動工,1944年11月2日下水,1945年2月8日竣工於橫須賀造船廠。
竣工後,一方面從事水雷戰隊訓練,一方面進行對空作戰。1945年4月30日以後,停泊於佐世保的相浦,在無損傷的狀態下迎接戰爭結束。
戰後,此艦從事復員人員運輸任務,其後作為賠償艦於1947年7月31日在上海交予“中華民國”海軍,後改名“華陽”,成為國民黨海軍一員,但因此艦狀態不佳,既沒有安裝武備也沒有被賦予任務,1950年退役並解體。

松級驅逐艦榆號

1945年1月攝於舞鶴軍港,即將竣工的榆號 1945年1月攝於舞鶴軍港,即將竣工的榆號
榆號於1944年8月14日動工,1944年11月25日習俗,1945年1月31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
6月22日,在吳港遭到美軍轟炸導致嚴重損傷,只有17節航速,因此,7月15日,從第五十二驅逐隊除名成為特殊警戒艦,艦長和全體艦員調動到新建的樺號,此艦在無成員狀態下迎來戰爭結束。
戰後,榆號留置於吳港充當浮泊棧橋,1948年1月至4月在吳海軍工廠解體。

松級驅逐艦初梅

信陽號,前身是日本驅逐艦初梅號 信陽號,前身是日本驅逐艦初梅號
初梅號於1944年12月8日動工,1945年4月25日下水,1945年6月18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此艦在日本海軍最後一艘竣工的驅逐艦,此後但凡是處於建造和尚未動工者,根據命令悉數停止建造,而竣工的均為海防艦,小型潛艇等其他類型的小艦艇。
初梅號因於戰爭結束前兩個月竣工,沒有值得特書的戰歷,竣工八日後的6月28日,在舞鶴遭美軍攻擊負傷,7月30日又在小濱救援礁石中的榎號遭到美軍艦載機的三輪攻擊,最後帶傷迎接戰爭結束。
戰後,從事復員人員運輸任務,之後當作賠償艦於1947年7月6日在上海交付給中國,改名“信陽”。“中華民國”海軍雖有日軍手中取得的丁型4艘驅逐艦(楓-衡陽,初梅-信陽,蔦-華陽,杉-惠陽),但唯有此艦得以武裝出任務,至1961年除籍解體。

松級驅逐艦雄竹

雄竹號,攝於戰後的特別運輸艦時期 雄竹號,攝於戰後的特別運輸艦時期
1944年11月5日動工,1945年3月10日下水,1945年5月15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此艦是日本海軍倒數第三艘竣工的驅逐艦。
竣工後離戰爭結束只有3個月,一直在舞鶴訓練待命,最終毫無戰果的迎來戰爭結束。此後從事復員人員運輸任務,1947年7月4日在青島作為賠償艦交予美國,其後作為靶艦被擊沉。

松級驅逐艦椎號

攝於戰後作為復員人員運輸艦時期 攝於戰後作為復員人員運輸艦時期
椎號1944年9月18日動工,1945年1月13日下水,1945年3月13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
其竣工後的5月20日編入第四十三驅逐隊,在瀨户內海西部海域從事訓練,6月5日在豐後水道觸雷輕微受損。7月24日,此艦在迴天發射訓練中與美機P-51交戰,幸而未受損,並以此迎來戰爭結束。
戰後,其從事復員人員運輸任務,之後作為賠償艦在1947年7月5日在納霍德卡交予蘇聯。

松級驅逐艦榎號

榎於1944年10月14日動工,1945年1月27日下水,1945年3月31日竣工於舞鶴造船廠。
4月8日航至瀨户內海西部從事訓練,5月27日再度返回舞鶴。同年6月26日於福井縣小浜燈台附近海域觸雷嚴重受損擱淺。並以此迎接戰爭結束。
其從竣工至觸雷僅87天,若將此視為沉沒,則是擁有最短命紀錄的驅逐艦。另外,因戰沉而保持91天紀錄的是“高波”號。
自1948年6月開始着手解體作業,約一個月結束。 [2-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