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馬泉村

鎖定
東馬泉村隸屬鋼城區裏辛鎮,位於萊城東南28公里、鎮政府駐地東10公里處。北鄰孫家嶺村、陳家山村,南與白冶子村隔山相鄰,東與淄博市沂源縣的姬家峪、大光坡村接壤,西與中馬泉村搭界。村西是通往裏辛鎮政府駐地的柏油路,村南小河是汶河的源頭,有“大東山”之稱。2002年全村總共146户,496口人,均系漢族。耕地面積520畝。
中文名
東馬泉村
行政區類別
人口數量
496 人(截止於2002年)
耕地面積
520畝

目錄

東馬泉村史記

據《中國村莊志》記載,東馬泉曾用名飲馬泉。據説東漢皇帝劉秀路過此地,曾在一泉池飲馬而得名飲馬泉,西鄰的兩村依次為上馬泉、下馬泉,後來人們根據其地理位置將莊名演義成東、中、西三個馬泉。該村地處東邊,故名東馬泉。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丁姓由山西遷此建村,儘管村落幾經變遷,但東馬泉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村中有宓、狄、李、許、張、曹、周、呂、丁、艾10姓,宓、狄二姓人口居多,絕大多數系明清時遷入。

東馬泉村沿革

清末民初萊蕪縣劃為十區,本村屬顏莊區管轄;1941年4月劃歸新甫縣;1945年又迴歸萊蕪縣,仍屬顏莊區管轄;1951年改稱第七區;1955年稱顏莊區;1958年3月撤區並鄉,顏莊區劃分為鄭王莊鄉和顏莊鄉,境地屬鄭王莊鄉;同年10月鄭王莊、顏莊兩個公社併為顏莊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屬顏莊辦事處;1985年10月,撤處並鄉,設立裏辛鄉;1995年10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裏辛撤鄉建鎮,東馬泉村歸屬裏辛鎮至今。

東馬泉村發展

東馬泉村地處青石山區,地貌東高西低,土壤脊薄,植被稀少,山下是適宜種植地瓜、穀子、高粱等農作物的棕色壤性土;適宜種植西瓜的白壤性土和狼屎土,分佈在山腰。20世紀70年代以前,農業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不高,人民的温飽得不到解決,由於土壤條件差,山上多數是種南瓜、豆角。
東馬泉村自然資源比較豐富,建國前有可利用土地面積300餘畝。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70年代“農業學大寨”之後,掀起了大搞農田基本建設的熱潮,利用秋冬季節分別對幾條大溝進行大規模的治理。十幾年的時間裏,移河5000多米,改良土壤400多畝,新增土地200多畝,原來的深溝變成了層層梯田。為改變靠天吃飯的狀況,打機井4眼,建水庫一座,農田基本上得到了自流灌溉,一下子就改變了東馬泉村落後的面貌,使原來的吃統銷糧村變成了賣餘糧村,每年向國家交納糧食上萬斤,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境內生物資源也較為豐富,獸類有野兔、黃鼬、狐、獾、刺蝟等,鳥類有斑鳩、麻雀、貓頭鷹等,植物類有山葡萄、野菊花、金針菜、薺菜、灰菜、苔菜、蒿草等,可作藥材用的有幾十種之多。
1958年在中馬泉村,由東、中、西三個馬泉建小學一處。1963年在范家樓北新建小學一處,將原來的小學遷到此地。1986年,由東、中、西三個馬泉和東峪村在西馬泉村新建小學一處,佔地4400m2,教室、辦公室共22間,多年被評為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現有學生100多人。其間還在西馬泉村建立了棋山中學附屬班一個,培養了兩屆畢業生,後合入棋山中學。
東馬泉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51年抗美援朝開始,李文實、狄具才等赴朝作戰,老百姓捐款大宗,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戰爭
新中國成立以後,和全國人民一樣,東馬泉人以飽滿的熱情移河造田、興修水利、綠化荒山、開墾道路、搬遷村莊,使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由於政策對頭,人們思想解放,幹勁沖天。1983年修水庫l座,基本上解決了農田的灌溉問題;1987年架上電;1989年對村中的道路、上山的環山路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修環山路20多公里,建橋樑5座,拖拉機、汽車直通山頂,改變了行路難的問題。
東馬泉村原來是在村南小河北邊的一個小村莊,人口密集,住房緊張。當時的村領導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把村莊搬到北面的山坡上,再把舊址整地造田。大規模的搬遷是從1974年到1980年,經過了7年的時間搬遷結束,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舊址也成了高產田。
1990-1994年,對原來的果園進行換樹重栽,使原來的老化品種變成了紅富士等優良品種,果樹長勢旺盛,蘋果產量巨增,農民收入也顯著增加。除栽種蘋果樹之外,還栽種上梨、核桃、柿子、花椒等經濟樹,現在的山腰間全是果實累累的果樹。在加強果樹栽培的同時,還栽植了柏樹和刺槐,對山頂和一些荒山進行了綠化。
原來村民吃水靠的是一條小溪,一遇乾旱季節人畜用水極為緊張。1997年新一屆領導班子把解決村民的吃水問題當作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的頭等大事來抓,他們兩上淄博,三到萊蕪請水利專家來勘察水源,走遍了村中的溝溝壑壑,最終在村北勘察到一條水源不太充足的地方,而且路程離村莊較遠,開挖鋪設管道、建池,自來水管需要7萬元的資金,這對於一個只有496口人的小山村來説,無異於一場嚴峻的挑戰。村幹部們迎難而上,東挪西借湊齊了6萬元,經過兩個月的奮戰,可容納30多方水的水池建起來了,近3萬米的輸水管道伸到了家家户户,祖祖輩輩吃水難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又在村東開挖一眼可以容納15000立方米的機井,使全村的農田基本上得到了灌溉,即使是在大旱之年,大部分地塊也是穩產高產田。
2000年,鎮政府決定修築楊馬路(楊家樓到東馬泉),東馬泉人積極響應鎮政府的號召,拿路基、出邊溝、鋪地瓜石,特別是從中馬泉到東馬泉這一路段,需要填一個大溝,全村男女齊上陣,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才把路基填好,修橋兩座。由於幹部、羣眾的積極努力,柏油路當年竣工通車。
東馬泉人因地制宜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個別地塊土地貧脊,以種高梁、小雜糧等經濟作物為主;水源較好的地塊則種西瓜、西紅柿,發展特色產業和名牌品牌。“馬泉西瓜”在萊鋼及周圍市場上遠近聞名。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