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西巖景區

鎖定
東西巖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佔地面積9.04平方公里,在麗水市區西北28公里的老竹畲族鎮的虎跡溪畔,景區面積2.5平方公里。明代何鏜稱:“海內稱十八洞天……惟青田石門為最勝,縉雲仙都為最奇,而竄窿崛起,怪偉環峙,莫過於定宣邑之東西巖。”“相當媧皇補天時,失手墜地驚霹震。以疑混沌葬於此,腦脂化土皮為石。”東西巖以雄偉壯觀的懸崖絕壁、峽谷風光,星羅棋佈的古洞石室,民族風情為特色。景區有玉甑巖、十宇峽、清風峽將軍巖、卓筆峯、水簾洞、穿身洞七女峯、石樑、桃花洞劍劈石、赤石樓、西明洞等景點。景區內有馬尾松杉木木荷香樟泡桐板栗柿子楊梅油茶杜鵑、山植等花木及大片竹林,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 [1] 
中文名
東西巖景區
外文名
Dong Xi Yan Scenic Area
地理位置
浙江省麗水市老竹鎮
開放時間
節假日:7:00-18:00;非節假日:7:30-17:30
景點級別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浙江省風景名勝區
門票價格
45元
佔地面積
9.04 km²
著名景點
東巖
卓筆峯
清風峽
十字峽
將軍巖
景區特點
丹霞地貌、畲族文化、革命遺址

東西巖景區主要景點

東西巖景區卓筆峯

卓筆峯 卓筆峯
卓筆峯古時東西巖十景之一,位於赤石樓之北,高數十米,猶如一支鑽地而出的竹筍,又似一杆摩天的巨筆,在雕琢着浩翰的藍天。古人有詩讚曰:“不寫晴沙篆,偏書摩雁天。憑他扛鼎力,握得虎兒椽。”若在清風峽仰望,這卓筆峯又似依偎着的母子倆,故人們又稱它為母子峯。

東西巖景區清風峽

清風峽 清風峽
清風峽是古時東西巖十景之一,位於卓筆峯之南,赤石樓旁。峽長50多米,高68米,寬僅4米。兩壁千尋如刀削斧砍,藍天被擠成一線,行走峽間,清風陣陣,真是:“千丈裂痕分西東,峽南青杉峽東松,午時夜半見浩月,四季徐徐有清風。”又有邑人梁尚壁詩:“峽暗天窺小,風高地逼陰。懸崖蒼翠合,清簌挾餘音。”為其真實寫照。

東西巖景區十字峽

十字峽(外) 十字峽(外)
十字峽在卓筆峯之北,由四塊巨巖組成十字形山峽,遠望自成一體。峽長30餘米,兩邊巖壁凹凸相應,最寬處僅2米,最窄處不足半米,人需側身而過。在十字峽口抬頭仰望,猶如坐井觀天,別有幽趣。詩人陳志歲《十字峽》:“山橫百頃巖,聳崛藐千尺。中斫誰施戕,底開見空日。亂裂生迷蹊,交舛成丁十。或導汝通遐,亦勾於逼窒。歩颸逢佳人,讓行效蟹適。仰首天如線,流雲似駿疾。身穿丹霞間,崖雲潮欲浥。”詩人灼眼把十字峽景點放到東西巖景區整體上加以詩寫,猶如電影蒙太奇惟妙惟肖地展映了十字峽的天化景象。

東西巖景區將軍巖

將軍巖(右) 將軍巖(右)
將軍巖是古時東西巖十景之一,位於赤石樓西北側,高62米,巖上有兩小洞,形似巨龍雙眼,稱龍眼巖,其下一塊山岩,側面似一穿甲戴盔將軍,威風凜凜,怒目向前方,稱為將軍石,古人稱曰:“雄峙天門石,羣峯視短芽。將軍休誤虎,努力射狼牙。”

東西巖景區東巖

東西巖風景區
東西巖風景區(17張)
(赤石樓)東巖,高60餘米,四面陡峭,屹立如鼓,因巖壁呈赤色,故又稱赤石樓。古人有詩日:“白日依山近,瓊樓矗石危。千峯霞散綺,幻出赤城奇。”上赤石樓頂途徑需身傍峭壁,腳踏斜蹬,手攀窮窿,旋轉於石縫之間,穿過二道“天門”方可到達。巖頂寬廣,面積20餘畝。處身巖頂,疑為仙境,松青竹翠,桃紅李白,落英繽紛。放眼四周,山川美景一覽無餘。巖頂昔有定香院,現有八角亭,且有日、月池,傳説二池一清一濁,現月池已毀,日池猶在,為人工鑿成,長6米、寬4米、深2米,四季不涸。在赤石樓的側山腳下還有一條長48米、寬18米的東明洞,岩石如翼展出,巖下平坦寬闊,宋時在此建有天閲堂、禪室。其西南側不遠處有“矗矗一梁豎,沉沉雙竅緘。騎牛人不見,紫氣繞東巖"的牛鼻洞,寬、深各20米。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方臘起義軍洪載部曾攻佔過東巖。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陶得二率宣慈礦工起義隊伍攻處州城,曳嶺土豪蔡恭十率鄉族、團勇據東巖頂抗拒,陶得二部舒景隆圍巖十餘日,最後縱火焚林,迫使蔡恭十及團勇、鄉族墜巖而死。如今東巖下山岡上還留有一座“千人墳”。

東西巖景區旅遊信息

東西巖景區交通信息

交通:313路公交車直達,約75分鐘車程。車價4元/人,25分鐘左右/班。
313 路公交車途徑 40 個站點:高鐵站、農貿商城、汽車東站、海潮新村、紫金路路口、煙草公司、南明旅遊學校、老年公園北、燈塔街大洋路路口、市建設局、麗陽門公園、鐘樓(王道友金樓)、麗水市税務局、燈塔村、三里亭、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市公交公司、白雲山腳、塘山腳、花街村口、之江監獄、周處、繞城北路麗和線路口、鳳鳴村、官橋村、武村橋頭、蘇埠路口、坑口村、界牌村、麗武公路養護站、底金弄村、下週坦村、周坦村、上週坦村、紅橋村、老竹車站、老竹鎮政府、沙溪路口、東西巖景區。

東西巖景區景區門票

正常門票45元
兒童票、學生票等22.5元
門票説明:
兒童票:身高1.2米—1.5米半票,1.2米以下免票

東西巖景區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節假日:7:00-18:00;非節假日:7:30-17:30

東西巖景區地理環境

東西巖景區位置

東西巖景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境內,景區坐落在市西北28公里的千年畲鄉老竹鎮境內,總面積9.0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1985年公佈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2006年底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東西巖景區以丹霞地貌、畲族文化、革命遺址而聞名,內有東、西兩座丹霞巖峯對峙而立,景區因此得名。 [2] 
東西巖的丹霞地貌玲瓏剔透,清麗婉約,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小巧清秀,二是景緻豐富完整。整個景區都是由沉積岩自然形成,景區內怪石嶙峋、峽谷幽深。巧奪天工的東西巖丹霞自然景觀,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觀賞。 [3] 
東西巖內濃郁的畲族民族風情——畲族的歌聲、畲族婦女的服裝、畲族人的民俗表演,是東西巖景區的又一特色。每逢節假日,景區內推出“三公主”迎賓、畲族婚嫁表演、祭祖表演、畲族歌舞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具有濃厚畲族風情的節目。 [3] 
東西巖景區還是浙西南最早成立區委的革命老區,在黃弄村有中國軍民抗日戰壕3000多米。粟裕將軍也在這裏留下了革命的足跡。
蓮都區政府力爭把東西巖景區建設成為國家4A級旅遊區,實現景區品質、品牌的全面提升,最終把東西巖景區建設成為依附於麗水市的一個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娛樂、科普地質考察和探尋紅色之旅的風景名勝區。 [3] 

東西巖景區地理座標

東經119°45′,北緯28°30′3″。東起虎跡溪,西至流坑水庫,南起黃弄村,北至老鼠山北山腳,幷包括老竹鎮的黃蘭、道弄源兩個畲族自然村。景區各個景點全部由沉積岩自然形成,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東西巖原屬宣平縣,歷來是風景名山,明朝進士何鏜曾評論説:“青田石門最勝,縉雲仙都最奇,而穹隆崛起怪偉環崎,莫過於宣邑東西巖。”早在唐朝就有東西巖十景,它們是:玉甑巖、水簾洞、桃花洞、將軍巖、試劍巖、穿身洞、卓筆峯、牛鼻洞、清風峽、幞頭巖。有關東西巖的景色描述,在《宣平縣誌》十二卷中有《東西巖賦》,其中寫有“朝步西趨分,又恐數見不鮮,彼三竺兩峯吾生長之所稔兮,無鵲仙都今又列吾幾穿前。”可見東西巖風景之勝無以比擬。東西巖風景區以石奇水秀,山靜林幽和畲族風情為特色,隨着日後的進一步開發,將逐步建設成為風景文化遊賞兼野營度假的綜合旅遊區。 [4] 

東西巖景區歷史文化

明代何鏜稱:“海內稱十八洞天……惟青田石門為最勝,縉雲仙都為最奇,而穹窿崛起,怪偉環峙,莫過於定宣邑之東西巖。”那年,詩人江南靖士遊東西巖留下一段趣話。相傳其由彎曲狹窄的巖逢斜階好不容易攀上東巖頂,見風光新奇,脱口詠《東巖》道:“赤崮千尋曲裂通,山風扶我入蒼穹。雲生日月雙池上,身在人神兩戒中。”及下東巖,經清風亭步至西巖邊,希望登西巖頂看看,地主見日已掛西,出於安全考慮,坦率説道:“太陽不高了,恐時間不夠。”接着介紹了西巖頂上一些自然和人文景觀。對江南靖士説:“此景區名東西巖,君上過東巖,有詩;西巖未上,幸亦為吟一首,何如?”江南靖士笑道:“請聽。”便詠《西巖》雲:“東家贊景頂端優,矗告黃昏不導遊。巖腳清風來綠谷,扶搖欲上鼓鐘樓。”大家齊笑而歡,遊山的疲勞也減輕了很多。
東西巖風景區不僅以其奇偉怪險的自然風景和樸實淳厚的畲家風情吸引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而且還因為它流傳着許許多多的傳説故事。這些傳説故事使東西巖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藴,也給前來觀光的遊客帶去了豐富的文化大餐。遊客可以一邊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一邊可以聆聽動人的傳説故事。故事大體上圍繞呂洞賓的故事而展開,大到整個東西巖的來源,小到具體的岩石,都可見呂洞賓的行跡。諸如呂洞賓劈山除妖、蝙蝠洞的故事等;另外還有插花娘孃的故事,牛鼻洞的故事等等。這些傳説故事和自然風光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東西巖景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