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綠華島

鎖定
東綠華島位於舟山羣島馬鞍列島西北部,西與西綠華島緊鄰,俯瞰島呈箭鏃形,東西長2千米,南北寬1.5千米,陸域面積1.115平方千米,岸線曲折,總長8.07千米。全島地勢北高南低,丘巒起伏,多坡地,幾無平地最高點為島中部偏北的老山會崗墩,海拔144米。行政區劃隸屬於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菜園鎮綠華社區,有大塔、中塔、小塔和後岙4個自然村,2010年常住人口227人。經濟以漁業為主,島上建有東綠華風電場。南岸建有公路,並通過綠華大橋與西綠華島連接。
中文名
東綠華島
漢語拼音
Dōnglǜhuá Dǎo
海島代碼
330922027711
地理位置
舟山羣島馬鞍列島西北部,西綠華島以東
地理座標
北緯30°49.5′,東經122°38.7′
行政隸屬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菜園鎮綠華社區
陸域面積
1.11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
227人(2010年)

東綠華島地理環境

東綠華島衞星影像圖 東綠華島衞星影像圖
東綠華島位於馬鞍列島西北部,西綠華島以東,距大陸最近點63.9千米,位於嵊泗縣政府駐地菜園鎮東21.3千米,與西綠華島岸距170米,有橋樑相連。俯瞰島呈箭鏃形,東西長2千米,南北寬1.5千米,陸域面積1.115平方千米。灘地面積169573平方米。海岸線總長8.07千米,以中部偏北的老山會崗墩最高,海拔144.0米,地理座標為北緯30°49.5′、東經122°38.7′,也是東、西綠華島的最高點。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菜園鎮。
海岸曲折,有基岩海岸7.63千米,人工岸線114米。南側和西側各有1個漁船避風錨地。地勢北部較高,南部較低,出露岩石為燕山晚期侵入的花崗斑岩。丘巒起伏,多坡地,幾無平地。土壤有濱海鹽土、紅壤土、粗骨土3個土類,灌木林茂密,森林和植被覆蓋率較高。植被總面積77.74公頃,植被覆蓋率67.6%,灌木林面積33.1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86%,草地44.55公頃。漁村房前屋後多植有、柳等樹木。野生花卉有水仙百合、菊等。有耕地17.5畝,種植蔬菜和番薯。潮間帶生物資源豐富,生長有藤壺貽貝等貝類和紫菜等藻類生物。周圍水深3.4~10米。
附近海域岩礁、洞穴眾多,餌料豐富,是石斑魚等礁棲性魚類的良好場所。附近水域開闊,潮流通暢,水質澄清,鹽度高,盛產大小黃魚帶魚烏賊、魚免魚等各類海鮮品,是嵊山漁場的組成部分。 [1] 

東綠華島建置沿革

東綠華島 東綠華島
舊時與西綠華島合稱為落華山或洛華山。宋乾道《四明圖經·昌國》已有名稱記載:“落華山,在縣東北一千里。”宋開慶《四明續志》載:“洛華山,東北取壁下山,直西取石弄山,皆有人煙。”説明此前已有人繁衍生息。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在“敍山”和“鄉村”中分別有“落華山”和“洛華岙”記載,屬昌國縣蓬萊鄉北界村。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定海縣時,屬定海縣蓬萊鄉,二十九年(1690年)江浙分洋汛,劃歸江蘇省崇明縣。清光緒七年(1881年),始有與東洛華分稱的記載。
民國23年(1934年)與西綠華島和花鳥山島合建花洛鄉。1950年7月10日解放;11月,與綠華島合建洛華鄉;1953年12月,洛華鄉分置洛東、洛西2鄉,屬洛東鄉;1956年3月,再次與西綠華、花鳥合建花洛鄉。1956年,花洛鄉析置洛華鄉和花鳥鄉,屬洛華鄉。1958年屬洛華生產大隊;1962年屬洛華人民公社;1984年屬洛華鄉;1985年洛華鄉改名為綠華鄉。2001年1月,綠華鄉撤銷,隨之併入菜園鎮。 [1] 

東綠華島名稱由來

名稱來歷有多種説法:一種説法是,綠華在馬鞍列島眾島之中,從南至北為第六塊,故稱六花山或六華山,歧化為洛華山;另傳,東、西綠華島歷史上曾廣植花木,有稱“海上花園”,故名;也有認為,落華之名由花腦山名派生而來。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殖民者稱之為偏馬鞍島(也譯作旁馬鞍島、邊馬鞍島)。民國《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旁馬鞍一名綠華,或謂之第六花山。” [2] 

東綠華島經濟社會

清光緒間,有居民四五十户,船二三十隻。多從台州黃岩遷來。現與西綠華島合建綠華社區(村),有大塔、中塔、小塔和後岙4個自然村。1987年有211户,827人;1992年有254户,799人;2000年有居民194户,635人。2010年有户籍人口169户,509人;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數為96户,227人,其中男性148人,女性79人,人口密度172人/平方千米。
東綠華島風力發電機組 東綠華島風力發電機組
1987年有船隻77艘,總噸位273噸,總功率570千瓦;1992年有船隻52艘,總噸位666噸,總功率1956千瓦,漁業產量598噸;2010年漁業產量598噸。在小塔自然村建有船埠頭1座,沒有交通碼頭。南岸建有公路,並通過綠華大橋通往西綠華島。各自然村間有村道相連。有坑道井3口,正常容量1214平方米,旱季缺水。 [2] 
2014年10月,東綠華風電場項目開工,總投資1.91億元,建設13台1500千伏風電機組、1座35千伏升壓站及生產、生活配套設施。2015年,13颱風電機組正式併網發電並投入運行,總裝機容量1.95萬千瓦。據測算,每年可提供上網電量5240萬度,按火力發電標煤耗330克/千瓦時計算,每年可節省標煤1.72萬噸。 [3] 
參考資料
  • 1.    《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海島志·浙江卷第一冊:舟山羣島北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04:275-276.
  • 2.    《中國海島志》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海島志·浙江卷第一冊:舟山羣島北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04:276.
  • 3.    舟山目前5個風電項目在發電  .網易.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