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流水牛

鎖定
東流水牛,又稱沿江濱湖水牛,系中型水牛,為役用與役肉兼用型品種,產於安徽沿江濱湖地區。安徽省沿江自古以來自然條件優越,土壤肥沃,水豐草茂,農副產品豐富,適養水牛,在產區農民的精心飼養管理和長期選育下,形成東流水牛品種。
東流水牛是我國優秀的沼澤型水牛品種,具有肉質細嫩、色澤鮮潤,味美可口的優良品質。做好東流水牛品種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對我國未來養牛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1] 
中文名
東流水牛
又    稱
沿江濱湖水牛
產    地
安徽沿江濱湖地區
外    形
毛色青灰色,頸下有兩條淺白帶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偶蹄目
牛科
水牛屬
東流水牛

東流水牛外型特徵

東流水牛
東流水牛(6張)
東流水牛 [2]  毛色青灰色,頸下有兩條淺白帶,嘴周滿布白毛,眼角有白點,膝及飛節下端色淺,並有三條明顯淺色白圈,腹部毛淺,肋部毛白,皮膚灰黑色,被毛較稀。蹄黑色,角凹顯黃褐色。頭粗重,下鄂強大,角長呈半月形。頭長額平,面凹眼突,鼻鏡寬廣,嘴寬大,頸長,耆甲高,稍顯肩峯,頸肌肉發達,胸深、寬,前高後低,呈前強體型。背寬直,腰短平,肋長彈出,腹圍大,尻傾斜。體型高大,體格魁偉,軀幹結實,肌肉發達。
公牛體高131.8釐米,體長153.6釐米,胸圍201.2釐米,管圍24.8釐米;母牛體高126.1釐米,體長142.7釐米,胸圍192.4釐米,管圍21.6釐米,體重500-700千克;閹牛體高134。2釐米,體長154.1釐米,胸圍206.7釐米,管圍24.7釐米,體重682-874千克。

東流水牛生活習性

喜歡棲息在熱帶的高地森林、原始的低地森林、熱帶平原的水邊、叢林、竹林或蘆葦叢中。

東流水牛產區環境

東流水牛地理條件

中心產區東至縣屬於濱湖地區,地處東經116º39'—117º18'、北緯29º34'—30º30',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北瀕長江,南依黃山、九華山,西北與江西省九江市交界,是安徽省的西南門户。東南部羣山疊翠,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平原沃野。境內地勢南高北低,最高處為仙寓山海拔1375.7m,最低處為七里湖及新豐圩海拔僅9.5m,平均海拔高度約為45m—200m。

東流水牛氣候條件

中心產區境內受到亞熱帶海洋氣候影響明顯,寒來暑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長年平均氣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554mm,年平均濕度為65%—75%,日照率45%,無霜期223天,全年風力在2—8級。

東流水牛土質水源

中心產區水資源豐富,土質良好,適宜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土質以紅壤、黃棕壤、石灰土為主。

東流水牛產區分佈

東流水牛主要分佈在安徽省沿江丘陵湖區的東至縣望江縣宿松縣和貴池區等地。由於當地自然條件好,氣候温暖,草場廣,牧地多,羣眾自古即有養牛習慣。

東流水牛品種特性

該品種對於當地自然生態適應性較強,主要生活在水草豐富的泥沼澤地,具有耐高温、耐潮濕、生活力強、抗病力好等優點,主要被農户用於役力,役用量大,水旱耕作均可。

東流水牛繁殖

水牛是一夫多妻制,繁殖在熱帶地區的雨季,通常是10-11月,雌牛每2年產一胎。水牛是牛科中孕期最長的,大約300-340天。雌性1歲半性成熟,雄性為2歲。野生水牛壽命是12歲。 [3] 

東流水牛產肉性能

無肥育閹牛產肉性能:屠宰率63%左右,淨肉率45%。乳用性能:役乳兼用下泌乳期210-305天,一個泌乳期產乳量800-1400千克,乳脂率9%-11%。繁殖性能:終年發情,均可配種,12-15月齡性成熟,24-36月齡初配,發情週期21天,發情持續27小時,妊娠期310-320天。公牛36月齡使用。
參考資料
  • 1.    賈玉堂,趙拴平,徐磊,程智中,何宗來.東流水牛品種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對策[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4,(第1期).
  • 2.    吳宏春,湯小女.東流觀測點家畜備吸蟲感染情況分析[J].中國血吸蟲病防治雜誌,2002,(第1期).
  • 3.    李福寶,陳宏權.安徽東流水牛頭骨數量特徵的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1992,(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