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朱村

(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赤岸鎮東朱村)

鎖定
東朱,位於浙江省義烏市南部,東朱歷來是人民公社、鄉、鎮管理區的所在地,2005年設赤岸鎮東朱管理片區。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東朱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中文名
東朱村
外文名
Dongzhu village
所屬地區
浙江省金華市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朱丹溪陵園
電話區號
0579
郵政區碼
322003
行政區類別
鄉村
人 口
1800

東朱村行政區劃

1950年8月,赤岸境內劃分赤岸、八石、山口、東朱、喬亭、尚陽、丫塘、萊山、毛店、山盆等10個小鄉。1956年減區並鄉中,併為赤岸、毛店、尚陽3個鄉。1958年9月,建立赤岸人民公社,轄7個生產大隊管理區。1961年調整為赤岸、東朱、毛店、尚陽4個公社,轄59個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在原公社範圍建鄉,大隊改為行政村。1987年4月撤鄉建鎮。1992年5月在撤區擴鎮並鄉時,東朱鄉併入赤岸鎮,設赤岸、東朱兩個管理區,共轄33個行政村,同期設毛店鎮,尚陽鄉併入毛店鎮,設毛店、尚陽兩個管理區,轄33個行政村。2001年3月,毛店鎮併入赤岸鎮,轄66個行政村,下設東朱、中片、南片3個工作片。2005年下設鎮區、東朱、赤中、毛店4個片管理處。

東朱村陵園

朱丹溪陵園
朱丹溪陵園(3張)
位於赤岸鎮東朱村,是1992年興建的陵園,走進園林,有陳敏章題寫的石碑“一代宗醫”四個大字,進園可見,是座具有江南風格特色的陵園,陵園重要景點有湖光山色、亭台掩映、花木扶疏、曲徑逶迤,建築古樸典型、精巧大方、整體環境優美舒適,中醫文化氣氛濃郁,醫家特色鮮明,元代四大名醫朱丹溪墓,是省文保單位。

東朱村名人

東朱村朱作霖

朱作霖 朱作霖
男,中共黨員。1932年11月14日生。研究生畢業。現任全國政協常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系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研究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共直屬機關第七屆黨代表大會和1987年、1992年黨代表大會代表。2023年12月20日逝世。 [5] 

東朱村朱作潮

朱作潮烈士墓 朱作潮烈士墓
男,革命烈士。1947年參加革命,浙東遊擊縱隊某部聯絡員。1949年4月於浦江犧牲。 [3] 

東朱村丁子春

丁子春 ,筆名重陽,男,中共黨員。1936年11月生,定居杭州。早年喪父,家境貧寒,全靠母親苦力務農支撐生計。15歲大成中學畢業後,被保送金華師範就讀,17歲時提前畢業被選送報考大學。1958年杭州大學畢業後留校執教。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浙大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世界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法國文學學會理事、浙江省外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浙江分會會員。1983~1987年間,兼任杭州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浙江省高等學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秘書長。1998年被推選為浙大出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2001年被聘為浙大研究生院督導。

東朱村飛石之謎

“我們村的山上有一塊石頭,周圍沒有石頭,就這麼孤孤單單的一塊,很奇怪,是天外飛石或者是隕石吧?”本月中旬,義烏市赤岸鎮東朱村村民向新報記者説起了這樣一件有趣的事。這塊石頭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多月前俄羅斯境內的隕石雨。
  • 巨石竹林融為一體
浙中新報報道 浙中新報報道
在村民的指引下,我們爬上在義烏赤岸鎮東朱村邊一座較為平坦的山坡。山間的小路未經開鑿,山間是整片竹林,空氣清新。眼下正是採挖春筍的季節,山間的小路上有不少挖筍留下的坑,山勢雖然平緩但並不容易攀爬。正當我們撥開竹子準備向上走時,走在前面的東朱村村支部書記朱作鑫指着一塊巨大的石頭喊道:“到了,就是這。”
果然,鬱鬱葱葱的竹林中凌空立着一塊巨石。它高三四米,上寬下窄。一棵竹子從石頭下部頑強地長出來,順着石頭的形狀,長成彎彎曲曲的形狀。這説明這塊石頭立在這裏已有些年頭。
巨石底下零零散散地散落着不少碎石,看上去像是巨石風化掉下來的。仔細搜尋,雖然山上週圍除此之外再無他石,但石頭在竹林之中也不顯突兀。或許是時間長了,石頭與竹林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無言相伴。
走近看,巨石的表面由於時間很長,似乎已經有一層“石衣”。這層“石衣”的顏色比較深,上面附着一些青苔。不過巨石有的地方表面出現了斷裂,隱隱約約露出了顏色較淺的石頭,那是非常好看的淺紫紅色。
在巨石上,不均勻地分佈着很多小洞和圓形的“石蛋”,初看上去有點像月球的環形山。在場的村民説,這一定是經過了高温,留下了這麼多深深淺淺的印跡……圍着巨石走一圈,它的形狀算不上奇特,周邊也出現了許多斷裂風化,有幾處有明顯的破斷。但它就在這座山上一枝獨秀,確實有點意思。村民們還送給這塊巨大的奇石一個雅號,叫“奇搬石”。
  • “岩石屋”守着村
“天外飛石”藏身在竹林之中。 “天外飛石”藏身在竹林之中。
“這塊石頭立在這裏很久了,我們小時候經常在這一帶玩。”朱作鑫從巨石一側,沿着石頭爬了上去,坐在巨石頂上,彷彿回到了年少時光。
朱作鑫從小就在東朱村長大,以前經常幫家裏放羊。這座小山坡就是他小時候放羊和玩耍的地方,這塊巨石就像一個地標一樣,記印着朱作鑫嬉戲的童年。那時候的他可以輕鬆從一側爬上這塊石頭,然後從緊貼石頭的竹子上滑下來,如此往復,樂此不疲。
天氣好的時候,朱作鑫和夥伴們把羊兒放在山上,爬上巨石看着羊羣,小夥伴們就在石頭上望望天空、玩玩遊戲。石頭上寬下窄的造型,恰好成了天然的雨棚。若是忽然遇上陣雨,巨石就像一個遮風避雨的家,他們悠閒自在地在巨石下面聽雨,“所以我們也會叫它‘岩石屋’。”
大多村民都與巨石結下不解之緣,巨石默默地守護着這裏的村民。
從何而來揣測多
這塊石頭從哪來的?這麼多年,東朱村人對石頭的來歷也流傳着各種版本的説法。
  • 女媧補石説
朱作鑫爬上石頭,講起小時候的事。 朱作鑫爬上石頭,講起小時候的事。
據義烏市人大代表、東朱村村委主任朱峻峯介紹,這個傳説一直在村民中口口相傳。巨石是遠古時代的仙人補天時留下的。當時,原本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昇平。後來,有兩個仙人爭帝位,不小心觸倒了天柱,蒼天四分五裂,天下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此時,一個女仙人決心補天,運用法力,將自己的頭髮絲卷着巨石搬上天空補天。不料,在搬運的過程中,不小心頭髮絲斷了,將其中的一塊巨石落在東朱村邊。這就是“奇搬石”的由來。從這個故事的細節來看,這個仙人應是有人類始祖之稱的女媧。巧的是,就在一山之隔的永康市唐先鎮也有類似的女媧補天一説。
村裏還有一個説法是,這塊石是仙人精衞拿去填海時掉落的。
  • 隕石説
朱天平是赤岸鎮的一名幹部,平時喜歡收集山野趣聞。年前,他與朱峻峯來到這裏遊玩時,偶然發現了這塊奇石,就展開了調查。“聽村民説,在周邊幾公里內看不到類似的石頭。而且巨石所在之地,還呈現出一片低窪之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隕石下落時巨大的氣浪形成的坑。加上它遍佈‘石蛋’的形態像月球的環形山,因此,不少人懷疑它是一塊隕石。”朱天平説。
  • 地震説
巨石的東南邊,有一道高山做屏障,為義烏、東陽、永康的交接地界,其中有義永古道。離巨石几公里外的是幾座陡峭的山峯,但跟巨石底下的山坡的山脈相連。一些村民也懷疑,這塊巨石是因古代的一次地震,從陡峭的山峯滾落下來的。
以上的種種説法,讓這塊巨石多了些許神秘氣息。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