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山鄉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下轄鄉)

鎖定
東山彝族鄉位於文山市東北部,北緯23°,東經104°,鄉人民政府駐地岔路壩距縣城10公里,新硯文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全鄉國土總面積128.30平方公里,全鄉轄荒寨、南林、合掌、前進4個村委會,43個自然村,64個村民小組。境內平均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温15.7℃,年降雨量1000毫升。年末共有2252户10147人,居住着彝、苗、漢、壯四種民族,其中彝族佔72.40%,是文山市的五個少數民族鄉之一。全鄉有耕地15006畝,山、石、旱地多,平地較少,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烤煙、甘蔗、辣椒等,其中烤煙最適宜種植,已成為東山鄉富民興鄉的支柱產業。礦產資源主要有硫化鋅、氧化銅等,面積一千餘畝,已探明藴藏金屬礦4000噸,現有云南文山安邦公司一私營企業開採。全鄉森林覆蓋率達15.60%,有云南松等用材林和桃、李等經濟林果。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159萬元,糧食總產量394.20萬公斤,農民人均有糧400公斤;財政收入271萬元,其中烤煙税186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1 342萬元,創税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348元。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5‰。年末鄉機關幹部職工65人,其中少數民族佔59.70%,大專以上文化程度佔55%。
中文名
東山彝族鄉
地    點
文山市東北部
海    拔
平均1600米
年平均氣温
15.7℃
年降雨量
1000毫升
糧食作物
以玉米、小麥為主
經濟作物
主要有烤煙、甘蔗、辣椒等

東山鄉歷史建制及民族傳統文化

東山彝族鄉原為攀枝花社(區)的一部分,1950年為兩個行政村,1952年土地改革時劃5個鄉,土改結束後併為兩個鄉,1958年為紅旗公社的兩個管理區,1963年屬攀枝花區,為兩個小公社,1966年由攀枝花劃分出來成立公社,起名為前進人民公社,劃為8個大隊,1968年併為4個大隊,1982年由公社改為區,1985年更名為東山區(因其位於文山城盤龍河東面,與西山對稱而得名),1987年4月由區改鄉,現為東山彝族鄉。

東山鄉傳統文化

彝族是境內較古老的民族,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居住在東山的各族人民,在開發祖國邊疆,發展本地經濟和文化都曾經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在長期的共同勞動和共同鬥爭中,由於共同的命運和共同的利益,結成了骨肉般的兄弟情誼,建立了平等互助的民族關係。
彝族是東山境內居住的主體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學習主要使用漢文,彝族以“阿扎”支系居首,“阿扎”是本民族的自稱,最早見於清康熙到嘉慶年間的碑記和官府行文,稱“阿咱”,但自乾隆修志到以後的志書,都定名為“黑僕拉”或“阿成”等。由於居住環境為山區,以種旱地為主,主產玉米、小麥、豆類和少量的地谷,主食品種不多,以玉米為主,生活較為單調,絕大多數農户一般都是一日兩餐,還有少數農户一日三餐,方法是將玉米碾成面,用水調潮合烹食,這種方法一直沿襲至今,其餘方式不多見。

東山鄉男裝

頭戴小團貌和紗帕,上身穿訂七對紐子對襟衣,下身穿比大腿寬兩倍以上的扭擋褲,腳穿草鞋,腿綁布帶;褲子,成人一般只穿一條,不論個頭大小和高矮,褲擋要超過大腿兩倍,褲腳長到腳到腳螺拐。顏色都是青一色。

東山鄉女裝

頭包花帕子,上身穿面肩衣,下身穿大褲子,胸戴圍腰,脖挎鈕鏈,腰繫小揹帶。腳穿大花鞋。
帕子用布一尺五,其中頭頂用粉蘭、大紅各三寸,剪成四丫逗攏,並用棉線縫好,用圍全用青布或黑布,整塊帕子四周邊沿用絲線繡扎,帕子寬度要繡紅、白、黃、綠、藍等七色絲線,共繡一寸寬的六至八條,每條上要訂上四至六朵絲線纓論。每論再訂上一個銀論,七色中間也要訂滿銀論,共需九百多個。靠西部的帕頭訂三至上串芝麻鈴,每串長四至五寸,帕尾除訂用絲線做成的泡論外,還要訂二十四至二十六個五寸長的絲線花球。
圍腰用布六尺,其中圍腰心和四周要四尺五寸,腰帶要一尺五寸,用絲線繡滿龍鳳圖樣和花朵,腰帶長至腳彎。圍腰鏈有單、雙鏈,雙鏈配製四至六個毫銀吊上芝麻鈴。
小揹帶。用布五尺,顏色全用青色或黑色,縫製較為簡單,無特色,既不繡花,也無銀器,系在腰上,主要是遮蓋腚部防凍及揹小孩。
大花鞋,綿布做,麻線勒底,鞋幫用絲線繡花,平日裏不捨得穿,一般在逢年過節和喜慶日子才能見到。
彝族婦女的穿着比男子講究,特別是青年婦女穿上新衣服,包上新帕子,帶上圍腰,左右手指戴上七八個銀戒指,那麼人才一般的也變成了美女,好的更是錦上添花。隨着社會變革和科技的普及,服飾已向多樣式發展,特別是年輕一輩已向漢式,現代方向發展。

東山鄉婚俗

彝族的婚姻,很早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子女成婚後即自立門户。舊社會的婚煙習俗,絕大多數是父母包辦,走媒訂親。但許多村寨通過跳弦自由戀愛談成的也不少見。舊社會的阿扎婚姻,一般青年男女在十四五歲訂親,十六七歲結婚,要經過走媒、燒香、傳檳榔、接親四個過程,訂親到結婚需兩、三年時間。
1、走媒:男方家父母喜歡某個姑娘作為自的兒媳,需請一至二個做媒去女方家説親。
2、燒香:男方説到媳婦,感到高興和自豪,為了造聲勢和擴大影響,希望好心人支持這門親事,警告壞心人不敢破壞這樁婚姻。
3、傳檳榔:男方送禮錢和部份禮物到女方家,商議決定結婚日子。
4、接親:父母為兒女操辦終身大事,要選擇一個對兒子媳婦和全家都吉利的日子,提前六至八個月告知女方家,使女方家有較長的時間安排縫製和購置女兒嫁妝。解放以來,部份村寨已對上述四個過程有所進化,多數以自由戀愛結為終身伴侶。

東山鄉宗教信仰

居住東山的彝族沒有具體的信仰,只是幾乎每個村都建有山神廟。春節正月初一至初八,也流傳着一些舊的傳統信仰習俗,如祭蒼龍、獻祖宗、獻土地、插青枝、獻山神、喚龍開山等各種儀式,實際上也是一種信仰。

東山鄉民族節日

彝族喜舞愛舞,音樂舞踏都是本民族獨特的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他們善舞喜舞,歌曲、舞曲和樂曲的調子很多,傳統的舞踏有弦子舞(三步弦)、霸王鞭等。彝族的節日,阿扎除漢族相同外,對民族節日曆來都很重視,辦得熱烈、興旺。全年十二個月,除終、臘月為接親辦喜事的月份外,每月至少有一個節日,加上做會、祭龍,節日更多了。在眾多的節日中,尤以春節、火把節最為隆重、活躍。其次是端午節、牛王會。在節日裏,男女都穿着盛裝,唱、跳、吹、彈,狂歡舉舞。火把節是彝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這天,彝族同胞的村村寨寨集在各自的村寨歡度民族傳統節日。這天,人們都擺設酒宴,熱烈慶賀,吃過晚飯後,男女青年聚集在空場上,仍火把跳弦步,火光照亮了夜空,照亮了姑娘們豔麗的服飾,映紅了青年男女的臉,絃聲、火把打碰聲、歡聲彙集在一起,村寨一片歡騰,人們興致愈加高漲,誰也不願休息,深夜不想歸家,通宵達旦,夜以繼日。

東山鄉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入選第九屆雲南省文明村鎮候選名單,並予以公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