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埔村

(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紅坊鎮下轄村)

鎖定
東埔村位於龍巖市新羅區紅坊鎮政府駐地的東北面,相距2.5公里,村北面距龍巖中心城區7公里。全村由14個村民小組組成,總人口2405人。全村總面積3.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265畝,山林面積4067畝,林地面積2810畝。我村地勢平坦,境內氣候温和、光照充足,自然環境宜人。村內交通便利,東有606縣道貫穿全村,南距省道福三線2公里,西有雙永高速,北距319國道、火車站(西站)和汽車站7公里。村黨支部多次被評為“先進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和“五個好黨支部”。
中文名
東埔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
地理位置
龍巖市新羅區紅坊鎮
面    積
3.53 km²
人口數量
2405人(2013年)
[行政隸屬與交通位置]
區域地圖 區域地圖
東埔村系龍巖市新羅區紅坊鎮一行政村,位於新羅區西南部,紅坊鎮集鎮區的東北向,距城區12公里,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南至203省道2公里,西距龍巖——梅州鐵路紅坊小站3公里,紅田礦區公里經本村向南接省道203線,交通方便。村南與東陽村相鄰,西與龍溪邦村接壤,東邊為山脈與東肖鎮交界。
[村落與居民]
東埔村村落面積約二平方公里,聚落呈長方形分佈,村中心有個“菇形”坪地,面積30多畝,綠草如茵,四季長青,遠近聞名,稱“東埔排”。現全村總人口2132人,600餘户,分14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257畝,森林面積3346畝。
[村風村貌]
1981年以來,東埔村村貌經歷着不尋常的變化,舊時村民居住星散各處,全村只有20幢二層土木結構樓房,其餘全部平房,青瓦蓋頂,81年以後,開始舊房改造規劃建新村,建成磚混結構二層以上樓房370多幢,分佈沿公路兩邊,密集聚居,熱鬧和諧,村道鋪上水泥路面,村東山麓建有簇新的中小學,柏翠場垠,3.5萬千瓦變電站,清冽泉湧自來水廠,數百畝果園枝繁果累,村內設幼兒園、老人活動室,衞生診所,綜合大樓等配套齊全。東埔村正為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
[2013-1-21]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東埔村緊緊抓住各項發展機遇,以全面建設小康農村為目標,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認清形勢、找準目標,充分發揮自然鄉村獨特的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先行先試,實踐實幹,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主線,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新思路,村裏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推動村社會經濟新一輪又好又快發展。同時我村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注重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統籌發展為方向,發展經濟為支撐,管理有序、環境優美整潔為目標。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環境保護工作機制,努力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構建和諧宜人的環境,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構築設施齊全、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環境優美、經濟繁榮的“城市風光,生態家園”新農村。 [1] 
[建築景觀]
1、村裏留有亙古三層方形大土樓一座,斷牆烏瓦(始建年代不詳)
2、村南首有雄偉的帝公廟,建於清乾隆37年(公元1772年),古剎繞煙,紅瓦蓋頂,銜龍翹首,聲名遠播。
3、村西南首有舊制鳳岡書院建於清乾隆58年(公元1794年)
4、北尾有馬祖宮建於清乾隆35年(公元1770年);
5、東埔排自然景觀為村中心30多畝的“菇形”大草排,綠草如茵,四季長青,朝觀四周山清水秀,縱綠擁翠,西面黃崗文峯秀麗,羣峯毗連,蒼勁聳奇,夏秋之夜,乘涼賞月,憩息遊樂,心曠神怡,大小集會文藝活動,令人流連忘返。 [1] 
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被福建省愛衞辦列入“福建省衞生村”擬命名公示名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