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鎖定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是東北師範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原名歷史系,始建於1949年。1953年,歷史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77年,歷史系恢復高考招生。2004年,歷史系撤系建院。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4個教學系,開設2個本科專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2個;有專任教師73人,其中教授30人,在校本科生547人,碩士研究生319人,博士研究生135人。 [2] 
中文名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外文名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簡    稱
東北師大歷史學院
創辦時間
1949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東北師範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楊善玲
院長:董灝智
本科專業
2個
碩士點
一級學科3個
二級學科2個
專業類別2個
博士點
一級學科2個
自設二級學科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國家重點學科
1個
院系設置
4個教學系
地    址
吉林省長春市人民大街5268號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辦學歷史

1949年,歷史系創建,這是中國共產黨匯聚延安、東北、京滬等地區的精英人才於東北地區創辦的第一所專門培養歷史教學與科研人員的學術機構,開始招收本科生。
1952年,成立師資訓練班,招收專科生。
1953年,歷史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54年,歷史系開辦函授教育。
1955年,由林志純(日知)教授等發起,在全國率先舉辦了有蘇聯專家參加的世界古代史、亞洲史研究班,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世界史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礎。
1956年,成立鄂倫春調查小組,對居住在大興安嶺兩側的鄂倫春族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考察,並先後發表了田野工作報告。此次調查是繼1948年楊公驥教授、薛虹教授等人對吉林西團山古遺址考察發掘之後的又一次田野調查。
1958年,歷史系部分師生赴撫松、靖宇、海龍、磐石、通化等市縣,進行社會和歷史調查,採訪抗聯老戰士,通過口述的方式蒐集抗聯史料,編寫縣誌。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3張)
1970年,歷史系恢復招生工作,舉辦“試辦班”,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7年,歷史系恢復高考招生。
1981年,世界古代史專業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首批博士學位專業點。
1984年,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成立,林志純教授為首任所長。李洵、陳連慶教授等受教育部委託主辦中國古代史助教進修班。
1985年,明清史研究所成立,李洵教授任首任所長。
1986年,世界近現代史和中國古代史專業被國務院確定為博士學位專業點。
1988年,世界古代中世紀史被確定為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
1989年,美國研究所成立,丁則民教授任首任所長。
1995年,歷史系被確定為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1996年,歷史系成為國家“211工程”項目重點建設單位。
1997年,世界中古史研究所成立,經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北師範大學批准,雙方聯合組建中國邊疆地區歷史與社會研究東北工作站。
2000年,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獲批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2001年,世界史專業被確定為國家高等學校重點學科。歷史系開始招收教育碩士。
2002年,旅遊管理系成立。
2004年,歷史系撤系建院,歷史學成為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立國家人事部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東亞研究所和史學理論研究所成立。
2007年,亞洲文明研究院成立。
2008年,東亞史學團隊宣佈成立,“東亞研究所”更名為“東亞研究中心”。
2011年,國家學科調整,中國史、世界史獲批為一級學科博士點,考古學為一級學科碩士點。考古學系成立。
2012年,中國史、世界史獲立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立“日知世界史獎”。
2014年,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入選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2015年,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國際教育法治研究中心成立。
2016年,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入選中國智庫索引(CTTI)首批來源智庫。
2017年,世界史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名單,備案名稱為“東亞研究院”。“東北抗聯與偽滿洲國資料研究中心”成立。 [1]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辦學條件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系專業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下設有中國史系、世界史系、考古學系、旅遊管理系、古典文明系4個教學系,開設歷史學、旅遊管理2個本科專業,其中歷史學專業分為公費師範類和非公費師範類(普通類)兩類招生。 [2]  [6]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73人,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25人、外籍教授3人)、副教授30人,講師13人。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暨文化名家與“四個一批”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6人;吉林省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4人。入選全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教師1人、吉林省教學名師1人。 [2]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韓東育
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韓東育、謝乃和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韓東育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謝乃和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韓東育、謝乃和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梁茂信、韓東育、張強等
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董灝智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韓東育、梁茂信、王彥輝、張強
吉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王彥輝
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王晉新、梁茂信、周鞏固、謝乃和、王邵勵
吉林省教學名師:周鞏固 [7]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學建設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個。近年來,學院教師主持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專項、國家級教學項目、省級教學項目10餘項,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教育部優秀教材獎、吉林省教學優秀成果等教學獎勵10餘項。 [2]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歷史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歷史學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歷史學 [2]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科建設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2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項建設學科1個,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2個。 [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史、世界史 [2] 
  •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博士點:中國史、世界史 [5] 
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東北民族與民俗學、古代西亞北非歐洲文明史
一級學科碩士點: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
二級學科碩士點:課程與教學論(歷史)、旅遊管理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教育(學科教學(歷史))、文物與博物館 [2] 
  • 重點學科
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世界史
國家級重點學科:世界史 [2] 
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項建設學科:中國史
吉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 [5]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研究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科研平台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個,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1個,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 [2]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東亞研究院) [2] 
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國際教育法治研究中心
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吉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1] 
其他科研平台: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世界中世紀史研究所、東亞文明研究中心、明清史研究所、美國研究所、東北史研究所、史學理論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東北邊疆工作站、亞洲文明研究院、東北抗聯暨偽滿洲國資料研究中心等 [4]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科研成果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近年來,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歷史》《近代史研究》《考古學報》《東方學報》(日本)《思想史研究》(日本)《明代研究》(台灣)《二十一世紀》(香港)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0餘篇;在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人民出版社、台大出版中心、京都大學出版社、三聯書店等出版機構出版學術著作近百部,其中6部著作入選國家社會科學優秀著作成果文庫。獲得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國家、省部級獎勵50餘項,主持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國家古籍整理項目、清史編撰項目等100餘項。 [2] 
科研獲獎
項目名稱
獲獎類別
日知文集(五卷本)
第七屆高校科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世界古代史(上下)
吉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日本對外戰爭的隱秘邏輯(1592-1945)
第七屆高校科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現代歐美移民與民族多元化研究
第七屆高校科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從“脱儒”到“脱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
第六屆高校科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明代國家宗教管理制度與政策研究
第六屆高校科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獻譯註((上中下卷)
第四屆中國政府出版獎
秦漢户籍管理與賦役制度研究
吉林省第十二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明代官方語境中的倭寇與日本
吉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豐鎬地區西周墓葬研究
吉林省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8]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圖書資料庫收藏、購買重要圖書資料10餘萬冊,包括中國古代歷史典籍,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代希臘文字,古代拉丁文字,日、韓各類書系和東亞諸國的原始文獻,以及有關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歐洲與亞洲封建社會形態研究,美國城市與移民研究,歐洲國家、美國、日本對外政策解密檔案電子資料庫等。 [2] 
  • 學術期刊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編輯出版《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古代文明》、《外國問題研究》。 [2] 
《古代文明》主要欄目有古代地中海、中國先秦史、中國傳統學術、帝制中國、拜占庭與歐洲中世紀、理論與思想、日本歷史文化、神話與文化等,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CSSCI,2019-2020年)來源期刊、全國報刊索引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統計源期刊。 [9-10] 
《外國問題研究》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設有日本問題研究、偽滿洲國研究、青年學術園地等特色欄目。 [11]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作交流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先後與日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九州大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夏威夷大學,英國倫敦大學、伯明翰大學,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學府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每年派出10餘名青年教師、學生分赴海外留學或進修。 [2]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化傳統

  • 文化活動
根據2021年9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定期組織青史論壇、“青史沙龍等學術活動,創辦學生學術期刊《溯園》,舉辦“學黨史 知黨情”喜迎建黨百年師生黨史知識競賽。 [2]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學院領導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楊善玲
院長
董灝智
副院長
謝乃和、劉景嵐、鄭升濱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
董俊 [3] 

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任領導

姓名
任期
姓名
任期
院長(系主任)
黨委書記(總支書記)
智建中
建系之初至1955年4月
譚秉順
建系之初至1954年1月
萬九和
1955年4月-1962年5月
韓文成
1954年1月-1966年5月
夏景才
1976年10月-1983年10月
李樹藩
1976年10月-1978年02月
朱寰
1983年10月-1987年01月
姜守鵬
1978年02月-1987年07月
唐承運
1987年01月-1993年04月
曲培洛
1987年07月-1988年01月
趙毅
1993年04月-1994年08月
呂永華
1988年01月-1988年12月
馬世力
1994年08月-1998年01月
於鳳樓
1990年12月-1995年03月
王旭
1998年01月-1998年09月
李立新
1995年03月-1997年01月
於羣
1998年09月-2001年09月
程舒偉
1997年01月-2003年01月
韓東育
2001年09月-2013年09月
柏淑蘭
2003年01月-2004年08月


李平
2004年08月-2008年07月


梁茂信
2008年07月-2013年09月
劉曉東
2013年09月-2019年12月
耿昕
2013年09月-2016年03月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