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達夫妮·杜穆裏埃

鎖定
達夫妮·杜穆裏埃(1907年5月13日-1989 [1]  年4月19日),英國懸念浪漫女作家。
達夫妮·杜穆裏生前曾是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國貴婦勳章。她厭惡城市生活,長期住在英國西南部大西洋沿岸的康沃爾郡,她的不少作品即以此郡的社會習俗與風土人情為主題或背景,故有“康沃爾小説”之稱。
達夫妮·杜穆裏埃受十九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為主要特點的哥特派小説影響較深,同時亦曾研究並刻仿勃朗特姐妹的小説創作手法,因此,“康沃爾小説”大多情節比較曲折,人物(特別是女主人公)刻畫比較細膩,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夾雜着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 [2] 
中文名
達夫妮·杜穆裏埃
外文名
Daphne du Maurier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907年5月13日
逝世日期
1989年4月19日
職    業
作家
出生地
倫敦
代表作品
蝴蝶夢、浮生夢

達夫妮·杜穆裏埃人物經歷

1907年5月13日生於倫敦一個藝術家家庭。祖父喬治·杜穆裏埃是漫畫家和小説家,父親傑拉德·杜穆裏埃爵士是英國著名錶演藝術家和劇院經理,母親繆麗爾是一名演員。她是家中3姊妹裏的老二。早年在巴黎受教育。因她厭惡都市生活,故回英國後一直居住在英格蘭西南端面臨大西洋康沃爾郡一渡口邊上名為曼納比利的別墅裏,與當地的近衞團軍官博伊·布朗寧結為夫妻,並陪伴終身。
杜穆裏埃自幼受到了藝術的薰陶。15歲便開始寫詩並進行文學創作。
1925年,出版短篇小説集《蘋果樹》。
1931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説《鍾愛》。
1936年,出版了以描寫海邊走私者的冒險生活為題材的小説《牙買加客棧》。
杜穆裏埃最著名的小説《呂蓓卡》於1938年問世。
此外,杜穆裏埃還寫了其他一些描寫陰謀、愛情和冒險的小説,如1941年的《蕾綺表姐》和《法國人的小溪》、1943年的《飢餓的山丘》、1946年的《國王的將軍》、1965年的《鷹之旅》和1969年的《海濱住宅》等。她還寫過一部關於她父親的傳記《傑拉德·杜穆裏埃的肖像》、家族史《杜穆裏埃家族》和回憶錄《衰亡中的康沃爾》等。
1952年,她當選英國皇家文學會會員。
蝴蝶夢
蝴蝶夢(4張)
1969年,獲英國頒發的大英帝國二級女爵士勳章。
杜穆裏埃的一生是非常孤獨和寂寞的,這主要緣於她一直有着鮮為人知的雙重性取向。早在學校讀書期間,她就和一女教師有非常密切的情感關係,後來還保持着多年的通信聯繫;從她保留的大量書信中表明,她曾與她的美國出版人的夫人埃倫·道布爾迪有情感糾葛;與女演員格特魯德·勞倫斯也保持着曖昧關係;後來又同影片《蝴蝶夢》裏的男主角勞倫斯·奧利弗成了好朋友。但當她回到曼納比利後,就成了另一個人,不與外界來往,專心致志寫作。
1965年,當丈夫博伊·布朗寧(英國空降兵創始人)去世後,杜穆裏埃雖繼續從事寫作,但再也沒有寫出像早年那樣成功的作品。
1977年,她因公開抗議影片《遙遠的橋》對其已故丈夫的刻畫而再次名噪一時。80年代起,她感到失去了生活的價值,再也找不到靈感了。
自1989年起,她開始拒絕進食,以致身體日漸衰弱。直至1989年4月16日晚在睡夢中安詳地謝世,享年82歲。

達夫妮·杜穆裏埃個人生活

達芙妮·杜穆裏埃出生世家,其祖為英倫著名的畫家與散文家,其父乃是名重歐陸的演員。

達夫妮·杜穆裏埃主要作品

《蝴蝶夢》
《牙買加客棧》
《浮生夢》
《徵西大將軍》
《徵西大將軍》
《瑪麗.安妮》
《統治吧,不列顛》
法國人的小灣》問世於《蝴蝶夢》出版之後的三年。
《浮生夢》
《替罪羊》寫於1957年。

達夫妮·杜穆裏埃創作特點

杜穆裏埃受19世紀以神秘、恐怖等為主要特點的哥特派小説影響較深,同時亦曾研究並刻仿勃朗特姐妹的小説創作手法,故她的小説富於浪漫和神秘情調,善於運用懸念,設計曲折的情節出人意料的結局,人物的心理刻劃也頗為細膩動人,使讀者難以忘懷。但她在渲染神秘氣氛的同時,也夾雜着帶有宿命論色彩的感傷主義
《蝴蝶夢》原名《呂貝卡》,是達夫妮·杜穆裏埃的成名作。達夫妮·杜穆裏埃在本書中成功地塑造了一個頗富神秘色彩的女性呂蓓卡的形象,此人於小説開始時即已死去,除在倒敍段落中被間接提到外,從未在書中出現,但卻時時處處音容宛在,並能通過其忠僕、情夫等繼續控制曼陀麗莊園直至最後將這個莊園燒燬。小説中另一女性,即以故事敍述者身份出現的第一人稱,雖是喜怒哀樂俱全的活人,實際上卻處處起着烘托呂蓓卡的作用,作者這種以“實有”陪襯“虛無”的手法頗為別緻。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通過刻畫呂蓓卡那種放浪形骸之外的腐化生活,以及她與德温特的畸形婚姻,對英國上層社會中的享樂至上、爾虞我詐、窮奢極侈、勢利偽善等現象作了生動的揭露。作者還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比較成功地渲染了兩種氣氛:一方面是纏綿悱惻的懷鄉憶舊,另一方面是陰森壓抑的絕望恐怖。這雙重氣氛互相交疊滲透,加之全書懸念不斷,使本書成為一部多年暢銷不衰的浪漫主義小説。但在這部作品中也反映了作者某些不足之處,如作品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狹窄,若干描寫景色的段落有點拖沓,且時有重複等。
達夫妮·杜穆裏埃一生曾涉獵多種文學題材,《統治吧,不列顛》是她所著的為數不多的幻想小説之一。杜穆裏埃在虛擬的情節背景下,以嫺熟的技巧、幽默的筆觸和大膽的想象力講述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塑造了一組性格鮮明的人物羣像,同時也含蓄地抒發了她深沉的民族情感,既秉承了作者一貫重視作品可讀性的優勢,又以潑辣、奇特的文風為全書注入了頗為新穎的元素。書名引自英國著名詩人詹姆斯·湯普森(1700-1748)的詩句,原意是頌揚大不列顛“君臨天下”的霸權統治,作者以此為題,似含反諷之意。

達夫妮·杜穆裏埃人物影響

小説《牙買加客棧》和《呂蓓卡均已被電影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改編成劇本搬上銀幕,其中《呂蓓卡》更名為《蝴蝶夢》。

達夫妮·杜穆裏埃人物評價

蝴蝶夢 蝴蝶夢
杜穆裏埃打破通俗小説純文學的界限,這是我們望洋興嘆的,讓自己的作品同時滿足這兩種文學的共同要求。(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評) [3] 
參考資料
  • 1.    Du Maurier, Daphne, 1907-1989  .Library of Congress Authorities (美國國會圖書館名稱規範庫).2013-01-07[引用日期2016-06-07]
  • 2.    彭新衞,孫清鑫,孫紅娟編著.讀懂名著 西方卷.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09.04:第18頁
  • 3.    徐靜. 通俗小説與純文學的聯姻——達夫妮·杜穆裏埃的身份訴求與藝術探尋[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7, 第38卷(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