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先鋒

(安徽農業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

鎖定
杜先鋒,男,漢族,1962年11月生,安徽肥東人,1985年7月參加工作, 199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6月畢業於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現任安徽農業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滁州市鳳陽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掛職)。
中文名
杜先鋒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安徽肥東
出生日期
1962年11月
畢業院校
江南大學

杜先鋒人物經歷

1999年7月—2001年4月在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系工作(其間:1999年7月評聘任副教授職務)
2001年4月—2003年1月在安徽農業大學輕工業學院任教(期間: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赴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萊大學從事多糖結構的合作研究)
2003年1月—2004年7月任安徽農業大學輕工業學院副院長(其間:2003年11月評聘任教授職務)
2004年7月—2011年3月任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期間: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英國諾丁漢大學食品學院留學)
2011年3月—2016年7月任安徽農業大學生物技術中心副主任、主任
2016年7月至今任安徽農業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鳳陽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 [1] 

杜先鋒工作分工

負責小崗產業園、食品藥品安全工作。
協助分管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1] 

杜先鋒榮譽兼職

安徽省省級重點學科“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負責人、安徽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碩士點負責人。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安徽省農業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安徽省糧食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2] 

杜先鋒教學成果

先後為研究生和本科生開設《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果蔬加工工藝學》、《糧油加工工藝學》、《天然產物提取工藝學》、《農產品貯運學》、《軟飲料工藝學》和《食品生物技術》等多門課程;
指導了茶學和食品科學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55名。獲安徽省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 [2] 

杜先鋒研究領域

農產品精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穀物化學。

杜先鋒科研項目

1.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馬鈴薯澱粉全酶法和納濾技術生產磷酸寡糖的研究(2006AA10Z340)。主持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澱粉類食品的品質與玻璃化相變相關性的研究(20376001)。主持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直鏈澱粉支鏈澱粉熱力學相容性的研究(20776002)。主持人。
4.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酯化澱粉對肉製品品質的影響及老化動力學的研究(03041301)。主持人。
5.安徽省“十五”重點攻關項目:年產3000噸脱水蔬菜深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的研究(040130442)。主持人。
6. 科技部科技人員服務企業行動項目:年產2萬噸即食型調味食品及食品安全技改項目(2009GJC30037)。主持人。
7. 安徽省重點科研項目:澱粉凝膠形成機理及流變性能的研究(01041171)。主持人。
8. 安徽省教育廳科研項目:玻璃化抑制澱粉的老化,提高其存穩定性的研究(2001kj076)。主持人。
9. 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穀物和豆類雜糧食品營養化配製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示範。主持人。
10.合肥市重點科技項目計劃:傳統及新型果蔬複合豆製品的標準化及產業化研究(合科合同字2007(15)號)。主持人。
11.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子專題:茶皂素高效製取和深加工產品開發研究與示範。(子課題編號:2009BADB1B10-01-02)。主持人之一。
12. 上海煙草(集團)公司:改性多孔澱粉濾嘴對捲煙主流煙氣有害成分的選擇性過濾研究(SZBCW2010)。主持人之一。
13.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碎米全酶法及納濾技術生產超高麥芽糖漿。(2007GB2C300138)。技術負責人。
14. 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資金項目:茶油精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集成與示範(2010GB2C300194)。技術負責人。
15.安徽省科技攻關項目:農產品凍幹加工過程中的營養保持及質量控制產業化關鍵技術(1101c0603068)。技術負責人。 [2] 

杜先鋒科研成果

1.澱粉分子結構與功能性質的研究。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2004年(排名第一)。
2.葛根人工種植及綜合利用研究。安徽省科學技術二等獎。2007年(排名第二)。
3. 膜技術分離純化葛根素的方法。專利號ZL 略.8,第一發明人。
4. 一種變性大米多孔澱粉及其變性方法和用途。專利號 略.1第一發明人
5. 茶幹的製備工藝。專利號ZL 略.0,第二發明人。

杜先鋒論文論著

1.Du Xianfeng, Jia Jianhua. 13C-NMR studies on the intermediate material (IM) of starch.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in Food Scienc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England, UK, 16-19th July 2006
2.Du Xianfeng, Xu Shiying, Wang Zhang. The Morpholog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tarch from 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2,37(6): 697-701
3.Du Xianfeng, Jia Jianhua, Xu Shiying, Zhou Yibin. Molecular Structure of Starch from 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 Relative to Kuzu Starch Starch , 2007,59(12):609-613
4.Xianfeng Du, Bill MacNaughtan, John R. Mitchell. Quantification of amorphous content in starch granules. Food Chemistry, 2011,127:188–191
5.Li Guo, Xianfeng Du*. Study on Molecula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ea Polysacchari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2010, 48(1):585-589.
6.Li Guo, Qin Liang, Xianfeng Du*. Effects of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ea polysaccharide in green tea on glass transitions of potato amylose, amylopectin and their mixtures. Food Hydrocolloids, 2011,25:486-494.
7.Yun Wu, Xianfeng Du*, Honghua Ge and Zhen Lv. Preparation of microporous starch by glucoamylase and ultrasound. Starch, 2011,63: 217–225.
8.Li Guo, Qin Liang and Xianfeng Du*. Effects of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on konjac glucomannan glass transitions of potato amylose, amylopection and their mixture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11,91:758-766.
9.Yibin Zhou, Dongfeng Wang, Li Zhang, Xianfeng Du, Xiaoling Zhou. Effect of polysaccharides on gelatinization and retrogradation of wheat starch. Food Hydrocolloids, 2008, 22:505-512.
10.Yibin Zhou, Dongfeng Wang, Xiaochun Wan, Li Zhang, Xianfeng Du and Weisheng Hu. Effect of tea polysaccharide addition on the properties of bread made from two flours.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2009, 33:798–813
11.Zhong Zhang, WangSong Zhang, Xian-Feng Du. Hypoglycemic eVects of black glutinous corn polysaccharides on alloxan-induced diabetic mice. Eur Food Res Technol. 2010, 230:411-415.
12.《食品科學》(第五版)(合作譯著),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