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村夜

(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七言絕句)

鎖定
《村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描繪鄉村夜景的詩。起筆連用兩疊詞,“蒼蒼”二字,見出秋色的濃重蒼茫;“切切”二字,宣染了秋夜悽清寂靜。次句“行人絕”三字,極寫行人無跡,萬籟俱寂。二句描寫景物,畫面蕭瑟淒涼,暗暗透露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情緒。第三句是過渡轉折句,描寫對象由村莊轉向田野,展開了一幅月夜清新的畫圖。 [2]  此詩筆非繁麗,語不驚人,僅以淡淡之墨,就畫出一個平常而又詩意濃郁的鄉村之夜。前後自然景物對比鮮明,人物感情反差強烈,卻轉接平滑,渾然天成。 [6] 
作品名稱
村夜
出    處
白氏長慶集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中唐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村夜作品原文

村夜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2] 

村夜註釋譯文

村夜詞語註釋

⑴霜草:被秋霜打過的草。 [6] 
⑵蒼蒼:灰白色。 [6] 
⑶切切:象聲詞,形容聲音悽切。 [6] 
⑷行人絕:了無人跡。絕,絕跡。 [6] 
⑸獨:單獨,一個人。
⑹野田:猶田野。 [6] 
⑺蕎麥:一種農作物,開白花,結黑籽,磨成粉可食用。 [6] 

村夜白話譯文

經霜的野草秋色濃重蟲聲切切,夜晚村南村北路上行人已斷絕。
我獨自出門朝前面的田野跳望,見月光下一片蕎麥花開白如雪。 [2] 

村夜創作背景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白居易母親去世,白居易便回家為母丁憂,住在今渭南下邽的金氏村。這首詩就創作於此時。鄉村的夜晚寂靜無聲,詩人難以入眠,獨自徜徉於原野,面對鄉村秋夜的種種景色,寫下了這首詩。 [4] 

村夜作品鑑賞

村夜文學賞析

這首詩沒有驚人之筆,也不用豔詞麗句,只以白描手法畫出一個常見的鄉村之夜。信手拈來,娓娓道出,卻清新恬淡,詩意很濃。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蒼蒼霜草,點出秋色的濃重;切切蟲吟,渲染了秋夜的悽清。行人絕跡,萬籟無聲,兩句詩鮮明勾畫出村夜的特徵。這裏雖是純然寫景,卻如近代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説:“一切景語皆情語。”蕭瑟淒涼的景物透露出詩人孤獨寂寞的感情。這種寓情於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韻味。
“獨出門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詩中的過渡,將描寫對象由村莊轉向田野;又是兩聯之間的轉折,收束了對村夜蕭疏暗淡氣氛的描繪,展開了另外一幅使讀者耳目一新的畫面:皎潔的月光朗照着一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一片晶瑩的白雪。
“月明蕎麥花如雪”,這是十分動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畫美景感染了詩人,使他暫時忘卻了自己的孤寂,情不自禁地發出不勝驚喜的讚歎。這奇麗壯觀的景象與前面兩句的描寫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人物感情變化,寫來靈活自如,不着痕跡;而且寫得樸實無華,渾然天成,讀來親切動人,餘味無窮。 [3] 

村夜名家點評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敕編《唐宋詩醇》:一味真樸,不假妝點,自具蒼老之致,七絕中之近古者。 [5] 

村夜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唐代詩人。貞元年間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之後歷任進士考官、集賢校理,授翰林學士、左拾遺等職。他從小聰明過人,具有非凡的才華。在詩詞方面,他與李白杜甫並稱為“李杜白”,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他屬於現實派詩人,他的詩作題材比較廣泛,形式多種多樣,語言通俗易懂,著有詩集《白氏長慶集》。 [1] 
參考資料
  • 1.    施樹祿.全唐詩賞析.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17.01:第469頁
  • 2.    曾凡玉編著.唐詩譯註鑑賞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17.02:第926-927頁
  • 3.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唐詩鑑賞辭典珍藏本 中.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1377-1378頁
  • 4.    馬瑋.白居易詩歌賞析.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7.06:第162-163頁
  • 5.    (清)乾隆御定;喬繼堂整理.唐宋詩醇 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20.06:第511頁
  • 6.    楊世友編著.唐詩品讀六百首.武漢:崇文書局,2021.12:第5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