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鐩

鎖定
李鐩(1448~1529) ,字時器,河南湯陰縣五陵鎮撫寨村人,明朝成化八年(1472)進士,為官清廉,剛直不阿,官至工部尚書,卒諡恭敏。
本    名
李鐩
時器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地
河南湯陰縣五陵鎮撫寨村
出生日期
1448年
逝世日期
1529年
主要成就
為官清廉,剛直不阿
諡    號
恭敏

李鐩人物生平

李鐩天資穎敏,氣宇端凝,智慮邃密
成化八年(1472)進士,授工部都水司主事,管河臨清,改作板閘,又沒收內使私鹽數萬引。復任刑部,遷員外郎郎中,奉命賑災山西饑民。民有為盜者,李鐩入其巢穴,諭還本業。李鐩開渠灌田萬頃,民刻石頌德,擢鴻臚少卿,上諫罷除鄧常恩蔭職及毀西山戒壇
弘治初年,數次上言,受到吏部尚書王恕的賞識。本擬任巡撫,受人阻礙,改任南京太僕少卿,再遷光祿卿,削冗濫之俸,抗章數落工部隨便置辦器用,耗財無益。遷工部侍郎,外族入侵榆林,命兼憲職,治理糧餉。外族遁走,還朝,言十事,主張“外攘宜先治內”,今盛齋醮、嗜燕遊,寵他技以雜金紫,畜異禽以糜梁肉,此好漸長,恐顛正道,遠人偵伺以順逆,邊方觀視以勤惰。命前往山東視察漕運。邊城上奏密雲有外族入侵,明孝宗説:“非鐩往不可”,於是召至榻前,諭旨李鐩前去,簡將廣儲,治壁壘,飭器械,守險隘,梁溝澗,墾荒田,舟河流,悉有成績。明孝宗對兵部尚書劉大夏説:“鐩果善幹國者。”
正德初年,遷工部尚書劉瑾用事,惡先朝大臣不附,李鐩遂致仕。劉瑾被誅,詔起還部,加太子少傅,四辭乃允。適內宮發生火災,焚燬宮室需重新興建。長工部,悉心合計,以期“費省而工堅”。是時,“土木煩興”,多次向正德帝上書,建議緩建其他項目,集中物力財力建成內宮。太監劉養監工,李鐩與之商議不和,面叱之,劉養素寵貴,哭訴於明武宗前,正德皇帝素知忠直,不予追究。
嘉靖元年(1522),請準歸家休養。家居8年,除春秋祭祀墓外,“靜坐觀書,不出户庭,不宴飲,無音樂,天性節約,至老不渝”,卒諡恭敏。 [1]  [3] 

李鐩人物評價

明孝宗:鐩果善幹國者。 [1] 

李鐩後世紀念

李尚書府 李尚書府
李尚書府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座落在湯河北岸,三面環水,以明、清兩代建築風格為主,大院佔地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由5個並排九門相照的主院落組成。每個庭院均設有哨衞樓、僕人院、柴院等,整個建築羣巍峨壯觀,精雕細刻,四梁八柱,花牆磚雕,屋檐陶獸,其設計之精巧,建築之考究,工藝之精良令人歎為觀止,獨具古林風格和人文魅力,被當地村民稱之為“小故宮”。
2008年7月,被列為河南省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9月,李家大院被確定為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間建築保護名錄、鶴壁市優秀近代建築保護名錄。2009年10月李尚書府被確定為鶴壁市城市文化重點建設工程。2011年7月被列入“鶴壁市優秀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