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湯河

(海河流域漳衞南運河水系衞河支流)

鎖定
湯河,海河流域漳衞南運河水系衞河支流,原名蕩水,隋代改名為湯。《水經注》載;蕩水出縣西石尚山(今鶴壁市牟山腳下),流經(湯陰)縣城北,縣因水名。 [6]  起源於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牟山之麓孫聖溝,經鶴壁市山城區、湯陰縣安陽縣,在內黃縣西元村匯入衞河,河長73.3公里,河牀比降1/2800~1/7500,流域面積1287平方公里。 [2]  南側支流有永通河,北側支流有羑河。 [5] 
被湯陰人稱為母親河,見證了千年古縣湯陰的歷史軌跡,湯陰因湯河而得名,千百年來湧現了不少民族之魂,宋代岳飛是其中代表,“精忠報國”精神激勵了一代代的湯陰人,“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演周易的遺址也位於湯河北岸。
中文名
湯河
別    名
蕩河
所屬水系
海河流域漳衞南運河水系衞河支流
地理位置
河南省安陽市
流經地區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湯陰縣、安陽縣、內黃縣
發源地
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牟山孫聖溝 [2] 
主要支流
永通河、羑河
河    長
73.3 km [2] 
流域面積
1287 km² [2] 
河    口
河南省內黃縣西元村

湯河幹流概況

湯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湯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湯河發源於鶴壁市牟山(舊稱石尚山)腳下 [10]  孫聖溝 [10]  ,經湯陰縣、安陽市區,在內黃縣西元村匯入衞河,河長73.3公里(一説70公里 [1]  ,一説69.2公里 [6]  ),河牀比降1/2800~1/7500,流域面積1287平方公里(一説1150平方公里 [1]  ,一説總流域面積1190平方公里 [6]  )。 [2] 
湯河上游流經丘陵區,河谷深8~10米,寬40~80米,坡降由1/400漸降至1/1000。下游平原區,坡降則為1/1500~1/3000。 [1] 
湯河鶴壁市境內長25公里,流域面積184.4平方公里,最大洪峯流量2100立方米/秒,水力坡度為2.3/1000左右。 [10]  湯陰境內,流經縣城北,於湯陰境的菜園鄉雙石橋和四伏廠先後與永通河、羨河匯流,至任固鄉故城東南入衞河。湯陰境內長51.2公里。總流域面積1190平方公里。 [6]  下游是安陽縣與湯陰縣的界河。東行14公里,到辛村鄉和仁村出界,進入內黃縣界。又沿湯陰、內黃2縣界南行入衞。湯河在安陽縣境,每到汛期,水流湍急,聲如忙牛吼叫,故俗名孝亡牛河。 [9] 
湯河源頭牟山 湯河源頭牟山
鶴壁市鶴山區前羅村的湯河 鶴壁市鶴山區前羅村的湯河
湯河鶴壁市鶴山區故縣村段 湯河鶴壁市鶴山區故縣村段
湯河鶴壁市石林鎮西冢上村段 湯河鶴壁市石林鎮西冢上村段
湯河水庫庫區段 湯河水庫庫區段
湯河湯陰縣韓莊鄉中張賈村段 湯河湯陰縣韓莊鄉中張賈村段
湯河湯陽縣城區公園段 湯河湯陽縣城區公園段
湯河白營鎮東木佛村西段 湯河白營鎮東木佛村西段
湯河湯陰縣古賢鎮段 湯河湯陰縣古賢鎮段
湯河菜園鎮官司村段 湯河菜園鎮官司村段
湯河在內黃縣高堤鄉西元村入衞河 湯河在內黃縣高堤鄉西元村入衞河

湯河水文特徵

湯河上游1956年的洪水流量估算為1630立米/秒,一般洪水不漫溢,有一定的水力資源。下游水流緩慢,雖有堤防,但遇到較大的洪水,有時也發生漫溢現象。 [1]  1960年代後,由於鶴壁煤田大量開發,沿河山泉乾涸,枯水季節流量僅為0.2立方米/秒~0.5立方米/秒,且多為城市排污水。1970年代末,“引淇入鶴’’後,工農渠放水,使湯河枯季流量維持在1.4立方米/秒左右。 [10]  年均徑流量1.67億立方米。 [5] 

湯河主要支流

永通河,又名宜師溝,是湯河的一大支流。發源於鶴壁龐村鎮冷泉村西黑山,由西向東流經鶴壁、湯陰之宜溝,伏道鄉,至菜園鄉高漢村西雙石橋匯入湯河。全長37公里,鶴壁市境段長13公里,流域面積約70平方公里,湯陰境內長30公里,流域面積325平方公里。總流域面積353平方公里。 [6]  ,水量不大,屬間歇性河流。 [10] 
支流羑河在四伏場村匯入湯河 支流羑河在四伏場村匯入湯河
羑河,羨河歷史悠久,以南臨羑里城得名。 [6]  位於安陽縣東南境,是安陽縣與湯陰縣的界河。羑河發源於鶴壁市西北部張家荒、石碑頭、張陸溝等處(一説鶴壁韓大牛泉 [6]  )。向東經鶴壁市北境石林鎮,至南田村進人安陽縣郭村鄉。再向東北穿過京廣鐵路,經崇召南,沿安陽、湯陰兩縣界東北行。經郭村鄉黎官屯北,至汪流北,有洪水河自西北來匯。又東南行,經湯陰縣菜園鄉楊莊村北,又東北經安陽縣瓦店鄉王貴莊村東南,有廣潤陂水從西北來匯。又沿兩縣界東行,至瓦店鄉四伏廠村南注入湯河。羑河全長50公里,鶴壁市境長20公里,流域面積66.9平方公里, [10]  經安陽縣長約25公里。現為季節性河流。羑河流域面積513.5平方公里,安陽縣境內約316平方公里。羑河河牀與洹河相似。鐵路橋以西河寬60米左右,深4~7米。鐵路橋以東至汪流橋段,河牀寬30米,深2米上下。汪流橋以東進入廣潤陂,河牀寬在3-15米之間變化,深1.5~3米。上游比降5‰-2.5‰,中游比降2.8‰~0.67‰,下游比降0.25‰~0.2‰。羑河上游山丘地區河道無變化,自鐵路以東進入平原和窪地後,河道常有變遷,僅近幾十年就改道3次。現行河道為1956年改道所成。但那次改道幅度不大。 [6]  [9]  最大洪峯流量1236立方米/秒,枯季流量一般為0.3立方米/秒。水力坡度為2.4/1000%。 [10] 
洪水河,位於安陽縣境南部,為季節性河流。發源於安陽縣馬投澗鄉西北部獨樂台,向東北經安陽市郊東風鄉。又東過京廣鐵路,向東南進入安陽縣。沿高莊、郭村2鄉交界處東南行,到汪流村南注入羑河。全長約30公里,安陽縣境內長20公里。洪水河水遭污染,在三里屯取樣化驗,氟化物為1.4毫克/升、氯化物為329毫克/升,均已超出規定限度。 [9] 
白沙河,位於安陽縣境南部,古名防水,為季節性河流。發源於馬投澗鄉馬投澗南,東流16公里注入洪水河。 [9] 

湯河治理開發

湯河河道治理

湯河河牀縱坡為1/100~2/2700,中段泄洪量為150~300秒立方米,下段(雙石橋以下)泄洪量為85~150秒立方米。湯河,歷史上(至遲明代)已為季節性河流,每遇雨澇,山洪暴發,河道決口漫溢,河水氾濫成災。據舊志記載,從明萬曆初到清乾隆三年,100年間對湯河下游堤防和河道,曾經八次較大規模的修築和疏浚,然而只治其標,不治其本,在一次接一次的洪水衝擊之下,其堤防難免屢修屢潰。民國時期,曾多次派員勘測,做治理湯河準備,但終未能付諸實施,致使湯河水害日趨嚴重。
1951年至1956年間,縣人民政府高發重視湯河治理,每年冬春季節,均組織勞力修復險段,加固堤防,增強泄洪能力。1957年成立湯河治理指揮部。是年至1962年抽調大批幹部,累計組織3.5萬名民工,對湯河進行綜合治理。先後在上游修建湯河、中張賈、部落水庫,新築部落至雙石橋段的南岸堤防;並在沿河泊窪地區築起23個村的護村堤。1962年後,又在崗丘地區開展水土保持,在泊窪地區挖溝排澇,同時在河內設閘建提灌站,攔水澆地,變水害為水利。使湯河洪水為患的歷史從此結束。
永通河河槽淺窄,河牀縱坡小,沿河泊窪地區排水不暢,下游洪水頂託,常行洪倒泊,流速減慢,形成淤積。致使流域內汛期洪澇成災,汛後水鹼為害。永通河歷史上的治理,據舊志記載,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由知縣楊世達主持,先後在永通河流域,開挖十餘條排水溝渠,乾隆三年(1738年)義疏浚了永通河干流。但至近代,因年久失修,河道淤積,一遇洪澇,輒氾濫成災。1916年(民國五年)雖修過一段堤坊,也無濟於事。
1952年縣人民政府組織民工加固攸曇至水磨灣段河堤。次年擴挖伏道至雙石橋段河槽,加固堤防,計長10公里,河牀加寬10米。1963年,永通河整個下游漫溢成災。次年即組織2萬餘名民工,對永通河車屯至雙石橋幹流開寬加深,修築堤防,計長16.5公里,後又疏浚了沿河泊窪地區的排水溝渠。使永通河達到了五年一遇的防洪除澇標準。1978年春,組織2.5萬名勞力,對車屯橋至雙石橋段河牀清淤,加高加固堤防,保持五年一遇除澇標準。同時動員沿河村民,興修泊窪排澇配套工程。在搞好排洪除澇的同時,在上游修建水庫和塘壩,在河內建起了水力自控多絞閘和提灌站,以發展農田灌溉。
羑河河道位置高,下游河牀淺窄,泄洪能力低,遇洪即漫。明萬曆八年(1580年),曾補築羑河下游堤防,疏浚淤塞。清雍正八年(1730年),湯陰縣令楊世達與安陽縣合力修築羑河下段堤防。
1957年6月,縣人民委員會組織2700名民工疏浚羑河橋至徐莊段河牀。長15公里,河牀普遍加寬2米,堤防加高2米,動土18萬立方米。1958年至1959年,在羑河上游修築黑塔、王佐水庫。1963年汛期,王佐水庫壩堰被沖垮,黑塔水庫報廢。1964年春,在京廣鐵路羑河橋下砌石護岸250米。次年春安陽、湯陰兩縣共同施工,對羑河再次清淤疏浚。湯陰出動勞力5000餘名,清浚河道4.2公里,動土24萬立方米。治理後的羑河,達到了三年一遇的防洪除澇標準。 [6] 

湯河水庫工程

湯河水庫 湯河水庫
湯河水庫,位於湯陰縣西衞河支流湯河上 ,因臨近小河村,又名小河水庫。庫區為鶴壁市郊區,控制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為淺山丘陵區。1958年動工,1959年基本建成。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高27.2米,並同時完成了溢洪道及東西輸水洞。1976年進行了除險加固,防洪標準按5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6200萬立方米,大壩增厚並加高1.3米,壩頂高程1221米,做防浪牆高1米。主溢洪道側堰加長至110米,底高1142米。並在大壩左端開副溢洪道,底寬50米,底高103米,建堵壩高9米,遇超5000年一遇洪水時,破堵壩泄洪。灌區設計灌溉面積10.6萬畝,實灌7.3萬畝。 [3]  [6] 
琵琶寺水庫 琵琶寺水庫
琵琶寺水庫,位於縣城西南永通河上游,以臨近琵琶寺村得名,下游4公里有京廣鐵路。控制流域面積30平方公里。水庫創建於1957年。10月動工,組織民工1500名,築成小型水庫。1963年遭遇特大洪水,小水庫壩體單薄,溢洪道泄洪小,洪水位兒近壩頂,下游地區岌岌可危。於1968年組織4000餘民工,加高加厚大壩,擴建為中型水庫。為解決水源不足,於1970年元月動工修建引淇隧洞。於1973年12月,長4公里、寬高各3米,流量10秒立方米的引淇隧道,竣工通水。1974年對水庫進行大規模擴建。加高加厚大壩,新建泄水洞和發電支洞,延長中間放水管。1975年8月豫南水災後,又開挖了非常溢洪道,並修建了其它除險加固工程項目。經過擴建和除險加固,總庫容由原來的800萬立方米增至2080萬立方米,防洪標準由原來的200年一遇,提高到500年校核,"七五·八雨型"①的保壩標準;灌溉面積由原來的0.5萬畝增加到4.1萬畝。 [6] 

湯河自流灌溉

湯河灌區,位於湯河兩岸,引水於湯河水庫。設計引水流量16.5秒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0.6萬畝,為中型灌區。1959年修築湯河南、北乾渠,當年澆地2萬畝。1964年又築五里崗乾渠。1970年砌石硬化湯河北於渠,1972年硬化五里崗乾渠,1976年湯河南乾渠也全部砌石,襯砌乾渠總長48.1公里。並沿渠修橋設閘,支渠、斗渠配套,使灌區初具規模。1978年後,灌區建設重點放在加強管理,充分發揮效益方面。1979年至1981年先後擴修了湯河南、北乾渠上段,加大了輸水流量。截至1981年底,湯河灌區渠道總長257.6公里,其中乾渠三條,計長48.1公里;支渠20條,計長61.5公里;斗渠7.8條,計長148公里。橋涵閘建築物747座。灌溉着韓莊、城關、白營、古賢、菜園5個鄉,88個村的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萬商。改變了生產條件,糧棉產量大幅度增長。1981年,湯河灌區糧食總產9755萬斤,畝產1055斤,較渠灌初期的1964年增長2.2倍。 [7] 
琵琶寺灌區,引水於琵琶寺水庫。灌區渠道總長270公里,設計引水流量3.5秒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5.3萬畝,為中型灌區。灌溉着宜溝鄉44個村的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1萬畝。1959年琵琶寺水庫建成後,1960年開始修築渠道,建設灌區。當時因庫小水弱,僅可澆地0.5萬畝。1973年引淇隧洞通水後,灌溉系統臻於完善。 [7] 

湯河水電開發

琵琶寺水電站,位於琵琶寺水庫大壩近處,水頭落差4米,流量3秒立方米,裝機2台,150瓩。1978年,由國家投資10萬元建成。當年發電7萬度。 [8] 
小莊水電站,是1973年由國家投資2.9萬元,自籌1萬元,緊臨湯河水庫興建的小型水電站。水頭落差4米,流量3秒立方米,裝機2台,80瓩。年最高發電量達31.7萬度(1980年)。 [8] 
北張賈水電站,也是利用湯河水源,由國家和大隊對半合資8萬餘元,於1973年春興建的小水電站。落差5米,3秒立方米流量,裝機2台,80瓩。發電量最高的1980年為50.7萬度。 [8] 
婁灣水電站,是1973年冬,利用羑河水源興建的小型水電站。裝有40瓩發電機組2台,用5米的落差,3秒立方米的流量推動發電。1980年發電量為34.7萬度。共投資7.8萬元(國家投資3萬元)。 [8] 

湯河防洪工程

廣潤坡滯洪區,位於衞河支流湯河的湯陰縣境。pp1956年修建圍村堤16個。滯洪量0.64億立方米,淹地47.5平方公里。 [4] 

湯河調水工程

工農渠,於1973年11月1日開工,到1980年12月竣工,歷時7年。共計完成幹、支、斗渠全長124公里,其中總乾渠和乾渠長41.5公里,支渠和斗渠長82.5公里。開鑿隧洞30條,長23.144公里;建築渡槽21座,倒虹吸2座,空心壩3座,閘門12座,橋涵17座。工農渠總乾渠自林州市黃花營村淇河左岸起,1976年11月21日通水到楊邑水庫(湯河流域)。1978年5月1日通水到楊莊分水閘。1979年12月,東干渠通水到新山村。1980年7月,東干渠三礦東北渠道發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倒塌,經修復後,重向石林送水。1980年11月,南乾渠通水,並與自來水廠貫通開始向市內供水。1981年7月7日,三礦東北渡槽整體下北上,跨過鶴林公路上空的東頭渡槽(煤城飛淇),抵鐘山南麓入鐘山洞、楊莊洞到楊莊分水閘,長4.43公里,總乾渠全長23.134公里,設計流量6立方米/秒~8立方米/秒,其中隧洞14條,長13.195公里,佔總乾渠長的57%;過溝渡槽9座,長嚼545米;天井、斜井22眼,深1150米;明渠底寬3.8米,深2米;隧洞底寬3.2米,總高3.1米。設計年平均引水總量1億立方米。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