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運勝

(清末湘軍將領)

鎖定
李運勝,字虎臣,廣東興寧人,清末湘軍將領,從一品記名提督,花翎誥授建威將軍,頭品頂戴,法什尚阿巴圖魯,署甘肅花馬池營參將。曾在平定太平天國和陝甘地區時立下戰功。 [1-2] 
全    名
李運勝
虎臣
所處時代
清朝
出生地
廣東興寧

李運勝人物生平

李運勝,道光九年(1829)出生於廣東興寧蒲棚陂(今寧中鎮和一村)。二十八歲時,因太平天國反抗清廷,因而入湘投軍,之後隨軍從江浙江西一帶連年征戰,同治三年(1864)進攻廣信,他左足受槍傷,仍然裹創血戰,鏟賊壘無數。後曾國藩沈葆楨因他功勳卓著,連續兩次上奏請功,得任正二品記名總兵,名聲大噪。同年八月,太平軍在湖州受挫,逃奔江西,他提師從廣東迎剿,大敗敵軍,降數萬眾。因而被升為從一品記名提督,賞給三代一品封典
同治四年(1865),汪海洋在福建連城下車、南嶺一帶層層扎卡踞守,李運勝率三百兵卒連夜從山岩取道潛伏,到達太平軍營,當時太平軍仍在熟睡,李運勝率兵用火箭射敵,烈焰飛騰,太平軍在火煙中慌亂而逃,紛紛墜崖或被殺,以此連下三關,天尚未亮。
此後,汪海洋被迫西下嘉應州,清兵於是形成包圍之勢,其時李運勝隨福建布政使王德榜駐守於離嘉應州城10餘里的塔子坳,汪海洋察覺自身已被包圍,於是率軍從嘉應城東黃竹洋出發,從佛子高、分水鄉、曹塘、雙板橋進攻清軍,並在塔子坳前激戰。李運勝隨王德榜出陣殺敵,斬首無數。汪海洋也在此役中頭部中彈身亡。此役之後,李運勝賞換法什尚阿巴圖魯,榮歸鄉里。
同治十年(1871),李運勝受左宗棠徵調,攜妻子赴陝甘平叛。光緒二年(1876),隨左宗棠攻克天山南北各城,賞賜頭品頂戴,同時因連年征戰,受傷病所累,被免予騎射。
李運勝雖然受傷病所累被免於騎射,但仍堅持征戰沙場多年。直至光緒八年,李運勝被調離一線,任甘肅花馬池營參將,為正三品。當年在任上舊傷復發,逝於甘肅花馬池,享年五十四歲。他戎馬一生,卻家徒四壁,靈柩離鄉萬里無法運回,幸得前上司王德榜在鎮南關得知這個消息,上書清廷,極力籌款,始得運柩回裏。 [1] 

李運勝人物傳記

李運勝,字虎臣,少負奇犖犖,不治家人生產。咸豐六年,年二十八,見洪楊亂糜大江南北,有平寇志,間關入湘投效長左營。時曾文正困於南昌,蠟丸隱語乞師,湖南駱文忠調軍應援,公從焉。沿途破新昌、上高兩縣,疏通江楚道路,大戰於奉新,旁攻安義、靖安,皆下之。七年正月,拔奉新,六月,會各軍克瑞州,以功保外委。八月,隨剿東鄉、豐城,力戰破白馬寨悍賊壘數十面,援廣信,肅清江西東路。又從將軍福興援浙,破壽昌,解衢州圍,收復常山、開化,敍保把總,賞藍翎。九年二月,克復安徽婺源,擢千總。六月,大殲賊於江西景德鎮,克浮樑,加都司銜。是時,彭澤廣信復為賊踞,公督隊進攻,左足受槍傷,猶裹創血戰,鏟賊壘無數,賊遁入浙江西,東路再肅清。調防玉山,偽忠王李秀成及寧國逆匪六次傾眾來攻,極力堵御,晝夜數十戰,賊卒不得逞解圍遁,晉都司。
同治元年,援浙破平江山花圍港及十字街逆巢。二年正月,克龍游,得請賞換花翎,超遷參將,復回江援剿。五月,敗偽堵王於崇光渡,攻鏟陶溪渡壘。三年三月,截攻洪福瑱於華埠,幾獲之,乘勝繞追至廣信,立解廣信城圍。四月復弋陽、鉛山,進戕烈王林彩新眾十餘萬於黃沙港。曾文正、沈文肅以奇績疊著,兩次奏保,賞智勇巴圖魯,以總兵記名簡放。七月,復東鄉。八月,湖州逸賊奔江西,公提師由廣東迎剿,所向克捷,降數萬眾,詔以提督記名簡放,賞給三代一品封典。九月,從王公德榜援閩。十二月,進抵連城,攻破南嶺賊巢。四年正月,大敗偽康王於古田、下車等處。二月,躡追至上杭之白沙,擒斬數千,拔出難民無算。四月,會各軍進攻漳州之烏頭門及南靖城,破鉅壘數十,盡殲侍王李世賢之眾。五月,邀擊竄賊於平和,先後降斬萬餘,由武平進援廣東。十二月,會援粵各軍,擊斃汪海洋於嘉應之分水鄉,進克州城。慼賊眾於黃沙嶂,收降四萬餘眾,賞換法什尚阿巴圖魯。十年,入都陛見。時西北兵事亟,左文襄方謀肅清關隴,進規新疆。公得旨分發甘肅,至則令統領楚軍律字、前新等營,會合諸軍蕩平甘回,調赴關外。
光緒二年,從克天山南北各城,凱旋賞頭品頂戴,免予騎射。八年四月,借署花馬池營參將,卒於官,年五十有四。公貌不逾中人,而趫捷善戰,膽勇絕倫。連城之役,汪逆於下車、南嶺一帶層層紮卡踞守,無隙可乘,乃親率男丁三百從山岩取道,蛇伏狂騰而進,徑抵賊壘,賊猶熟睡未起,火箭所著,烈焰飛騰,賊冒煙衝出,被茅刺刀斫逼墜巖澗死者不可勝數,立破三壘,天猶未明也。及平嘉應,以親老乞歸,居鄉數載,恂恂如儒生,絕不以貴驕人,都人士及見公者猶交口稱不置。卒後宦槖蕭然,適王公德榜督師防鎮南關,以舊部故寓書當道,極力為籌措,始得運柩回裏焉。嗚乎!軍興以來,諸將典兵者莫不擁鉅資,置田宅,公曆戎行三十年,芟夷大難,乃一貧至此,信嶽武穆所稱不愛錢不惜死者歟!
——羅獻修《興寧鄉土志·耆舊錄·李運勝傳》 [1] 
光緒八年歲壬午秋七月七日,李虎臣軍門疾終於甘肅花馬池參府官署,春秋五十有四。越今歲仲春,其孤以柩還抵裏,裏之族若戚鹹悼焉,思有以誄之,以狀屬文於予。予自愧不文,而顧念軍門生平之豐功偉烈,與夫時會之轉移,而不能嘿然無言也。
嗚呼!自發逆構釁,潢池盜弄,蹂躪幾遍中原,苟非二三豪傑起而拯之,則生靈幾不可復問。而有志之士,因得乘時利見,以建樹動猷,時局之幸,抑亦奮跡者之會逢其適也。
公賦性勇敢,而涉世謙恭恂恂然,無所露其圭角。少負不羈志,弱冠後值時艱,因慨然抱請纓之願,而為四方遊。時發逆擾江楚,公於咸豐六年投效長左營,自楚南進援江右,沿途克復新昌、上高及安義、靖安、奉新等縣,疏通江楚道路。越明年,克復瑞州府,於是名始著。當道奇其能,始以外委拔補,隨附東鄉、豐城。適賊悍黨踞白馬寨,公力戰,破其堅壘。旋赴援浙省,克復壽昌,解衢州圍,收復常山、開化等縣,積功轉把總,賞戴藍翎。尋以克復徽州之婺源,升千總。旋迴江助剿,克復景鎮、浮樑城,加都司銜。隨同防剿彭澤等縣,以解玉山圍六次,得請以都司升用。嗣復隨援浙,克復龍游,制軍左侯與曾節相多其功,得越次升參將,賞換花翎。復隨回江防剿,掃清陶溪渡出力,升副將,賞給智勇巴圖魯。復以肅清廣信,得旨以記名總兵簡放。嗣復肅清廣豐玉山弋陽貴溪等城,奉旨以提督記名簡放。並以收復崇仁、東鄉、宜黃、于都各城,得賞給父母封典。當此之時,百戰百克,所向有功,臨陣對敵,身先士卒,故賊望風披靡,而公之名大噪一時。
同治四年冬,汪逆竄擾嘉應州,公隨左節相追剿復城,滅其全黨,東南數省於是肅清。當事上其功,賞換法什尚阿巴圖魯。鐃唱凱旋,焜耀閭里,鄉之人嘖嘖稱歎。蓋公自崛起行間,至於是始歸榮晝錦,以上慰太夫人倚閭之望也。
即乃北上引見,朝廷重干城之選,而念邊檄之需才也,既命左帥移節陝甘,因飭公往甘肅效力。時內省軍務蕩平,惟捻匪竄踞西邊,時竊發動。顧人情好逸惡勞,當功成身退,不免視險阻為畏途。公以為非盤根錯節,無以別利器,因毅然挈眷行。至則仍率兵隨左帥出關助剿,辛苦備嘗,艱難萬狀。數載之間,殄殲醜類,長城內外,卒就蕩夷。大功告捷,生入玉門,記功酬庸,賞頭品頂戴。先是,公每戰躬親矢石,身受炮傷,至是大府請於朝,免騎射。公臨敵奮勇,辟易千人,而居平緩帶輕裘,有古名將風。至拊循士卒,甘苦與共,能得人心,故上游器重之。
大軍凱撤,借署花馬營參府,方謂世宇昇平,軨轅歲月,藉以養元老之精神,何意數月內天奪之速乃如斯耶!一官萬里,旅櫬蕭條,孀婦遺孤,淒涼欲絕,而且太夫人在堂,年屆八旬矣。顧或以公手夷禍亂,建大名而不獲膺厚,實疑天道之難知。
然公以匹夫起草茅,遭時奮發,位極武臣,亦人傑哉!鏖戰歷三十年,卒獲終老牗下,而烏知天之靳其報者,固將大其報於厥後乎!公子三人,幼而岐嶷,知他日必有飛騰接踵者。卅載奉公,而宦橐蕭然,家無長物,觀於此,可以驗公之賢矣。公居鄉里,日以和好相勸勉,樂與人排解,不以貴盛陵人,裏之人鹹愛慕焉。
爰摭其梗概,綴之素旐,而為之誄。辭曰:鐵嶂之英,隴西之宗。星宿降精,誕生元戎。手靖鯨鯢,轉戰西東。寰海鏡清,褒鄂勳隆。身騎箕尾,遂歸大空。華表鶴返,人思厥風。嗚乎!百世之下,聞而興起者,惟君之功。
——饒寶善《李虎臣軍門誄文》 [1] 

李運勝史料記載

同治四年。丁丑。以江西克復崇仁等城出力。賞提督徐生德、李榮發、徐良塽、鄭喬隆、邊曉堂、李運勝、總兵官戴奉聘、蕭得龍、副將鄧善居、鍾元興等一品封典。
——《大清穆宗毅皇帝實錄 》卷之一百四十一 [2] 
湖州、廣德竄賊,經官軍迭剿,由玉山、江山邊境敗竄江西廣豐。……(同治三年八月)二十七日,該逆竄至鉛山楊村、五都一帶,距河口鎮二十餘里。時提督黃少春、道員王德榜兩軍已抵河口,料賊必走湖坊、陳坊,二十八日黎明,黃少春率伍正德、彭俊光、李良平、馬復震等五營,王德榜派戴奉聘、何秀清、李運勝李運龍等四營進剿湖坊,在河口汛把總楊映春為響導,馳抵該處。適賊已踞村房,見官軍猝至,偕逆餘黨偽王宗譚姓等四人率眾乞降。黃少春即令降眾回戈擊賊,自率各營及王德榜所部繼之,王德權、蕭得龍復率所部兩營,劉明珍率所部四營,由黃沙港馳出截擊,斃悍賊二千餘,賊大敗。官軍併力追殺,逼近陳坊,三面蹙之,該逆將馬匹、軍械拋棄道途,越嶺翻山而遁。是夜,有偽王宗譚長元、偽王朝將龔賢德、汪元貴等率黨千餘赴王德榜軍前乞降,王德榜受之。
——《左宗棠全集·奏稿一·0358浙軍出境剿賊連勝情形折》 [3] 
(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三日,王德榜親率戴奉聘、李運龍、何秀清、哈必發、蕭得龍、王福泰各營,從馬洋洞間道進禾樹坳,立破賊壘六座,殺賊百餘名。南陽之賊來援,戴奉聘等四旗力戰,陣斬偽王宗汪海林等悍賊二百餘名,生擒二十四名,賊敗走。……汪逆海洋兇狡素著,雖經迭次擊敗,勢漸不支,然其兇悍死黨尚蓄鋭以待,意欲伺隙衝突,以赴李逆之招。二十七日,……時王德榜亦將撲營之賊擊退,率所部戴奉聘、蕭得龍、李運龍、哈必發、王福泰、李運勝、鍾元興、黎榮鈞、何秀清等分路衝殺而前。該逆悉鳧水向西岸逃竄,逼溺死者無算,退至睛車。劉典、王德榜麾軍躡蹤前後夾擊,又斃悍賊千餘名。汪逆下馬痛哭,勒諸賊回拒,倉卒間幾為官軍所獲,旋為其死黨押之翻山逸雲。時已酉正,始收隊還。是役共斃賊五六千名,生擒四百餘名。
——《左宗棠全集·奏稿二·444汀連龍漳分軍進剿大捷情形折》 [3] 
案嘉應康逆汪海洋,知官軍漸次進扎,屢率剽悍騎賊至州東佛子高、分水鄉、曹塘一帶,窺探地勢,冀圖設伏以待我軍初至,營壘未固,猛力衝撲。經臣宗棠商請幫辦福建軍務二品頂帶劉典,會同廣東陸路提督高連隉、署浙江提督黃少春、福建布政使王德榜,前往塔子坳、分水鄉等處探看形勢,剋期滾營進扎。並令……王德榜率其左、後兩營進扎塔子坳之左,黃少春、王德榜各率親兵列隊策應……黎明,我軍在塔子坳築壘,忽見賊從左側衝出,黃少春、王德榜各飭所部搶紮營壘,自率親兵擊退之。不逾時,汪逆與胡瞎子等率悍賊數萬,分四路蜂擁而來。先從旁出二枝:一由曹塘小路來者,後隊雖被黃少春、王德榜擊卻,其前隊已潛抄深坑一帶……自辰鏖戰至未,蕩決數十合,轟斃及陣斬賊匪已不下二三幹。
汪逆以中三路均不得逞,親率死黨力抗官軍,有不攻破不回城之誓,蓋恃有兩路包抄之賊,猶冀前後兜撲也。我軍再接再厲,無不奮勇爭先……黃少春、王德榜塔子坳營壘已成,皆出隊夾擊。各營將弁皆舍騎步戰,搴旗陷陣,軍士皆以一當百。槍炮環轟,聲震山谷。逆黨死傷甚夥。黃少春所部橫徑各營,王德榜所部深坑各營,亦一齊出隊奮擊。黃少春、王德榜各率親兵緣崖而出,以橫截之,賊遂敗走。我軍乘勢掩殺,斬首不可勝數。……適劉典、黃少春、王德榜各軍合兵衝殺,賊遂紛紛從分水右側山下奪路潰奔。魏光邴等伏山腰林木中橫槍擊之,賊眾自相蹂藉,不敢仰視。高連隍從後追殺,斃賊數百名,生擒二十九名。雙板橋餘賊不敢戀戰,鼠竄回奔。我軍追至黃竹洋,沿途轟斃不少……據各軍獲生賊供,並乞降賊首來稟,僉稱首逆汪海洋被槍子從頭左偏穿出兩眉之際,立即墜馬,比舁回州城,則已氣絕。
——左宗棠《進逼嘉應州東路痛剿大勝首逆汪海洋伏誅折》
記名提督彪勇巴圖魯蕭得龍、記名提督署浙江衢州鎮總兵靖勇巴圖魯劉清亮、記名提督智勇巴圖魯李運勝、提督銜記名總兵勝勇巴圖魯黎榮鈞,並請賞換清字勇號。
——左宗棠《收復嘉應州城賊首殲斃淨盡餘逆蕩平折》
光緒二年,從克天山南北各城,凱旋賞頭品頂戴,免予騎射。
——羅獻修《興寧鄉土志·耆舊錄·李運勝傳》
先是,公每戰躬親矢石,身受炮傷,至是大府請於朝,免騎射。
——饒寶善《李虎臣軍門誄文》 [1] 

李運勝親屬成員

據宣統二年興寧仁本堂族譜統計,清末仁本堂李氏家族從軍並獲有軍功、職位者共54人,其餘從軍卻不知其名者不知其數。詳見下表。 [1] 
清末仁本堂李氏武職人員一覽表
姓名
軍功\官職
世系
李棠華(同忠)
覃恩貤贈正二品武顯將軍,花翎廣東補用遊擊
十六世
李運龍(同洪)
記名總兵,壯勇巴圖魯,署理雲南臨元總鎮府特授曲尋協
十六世
李桂芳
軍功七品
十六世
李同穀
儘先千總
十六世
李文輝
十六世
李文然
軍功六品
十六世
李鴻儀
武生五品銜補授增城營右營分府
十六世
李才勝(運球)
儘先補用千總
十七世
李先彭(運桂)
誥封武翼都尉,藍翎千總
十七世
李榮福(運松)
花翎補用都司
十七世
李文彩(運芳)
儘先拔補外委,前授雲南臨元鎮存城左營右哨外委
十七世
李纘先(運齡)
前署雲南廣南營千總,監生
十七世
李龍發(運通)
藍翎儘先把總
十七世
李望平(運球)
儘先把總
十七世
李文連(運銘)
花翎留粵補用遊擊
十七世
李永其(運鍟)
花翎拔補把總
十七世
李運發
藍翎千總,署福建漳州府嚴溪汛
十七世
李德明(運經)
藍翎拔補千總
十七世
李鴻禧(運連)
拔補把總
十七世
李慶雲(運慶)
欽賜花翎特授廣東龍門協鎮
十七世
李運煌
軍功六品
十七世
李炳庚(運纘)
藍翎把總
十七世
李瑞亭(運洺)
藍翎千總
十七世
李運贛
藍翎守備
十七世
李運澄
藍翎守備
十七世
李運勝
花翎誥授建威將軍,頭品頂戴,記名提督,法什尚阿巴圖魯,署花馬營參將。
十七世
李運韜
花翎補用副將
十七世
李運彰
花翎補用副將
十七世
李運邦
花翎都司
十七世
李延青(運安)
軍功五品
十七世
李槐青(運寬)
五品頂戴儘先外委
十七世
李榮青(運定)
軍功五品
十七世
李監元
藍翎守備
十八世
李達安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連安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忠林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耀光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啓礽
藍翎千總
十八世
李品榮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會鑫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廣安
藍翎千總
十八世
李柏林
藍翎儘先把總
十八世
李百勝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義勝
藍翎儘先補用守府
十八世
李月升
藍翎儘先補用守府
十八世
李惠智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庚輝
藍翎儘先把總
十八世
覃恩誥授武翼都尉,藍翎廣東督標中營補用都司,前署龍門協左營右哨千總
十八世
李佐朝
儘先千總
十八世
李會麟
儘先把總
十八世
李文珍
拔補把總
十八世
李會銓
藍翎把總
十八世
李連高
藍翎儘先千總
十九世
李長齡
軍功八品
十九世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