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翔

(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系主任)

鎖定
李翔,男,1975年7月出生,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主任,國家二級教授,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智慧網絡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固定成員。 [1] 
中文名
李翔
外文名
Li Xiang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75年7月
職    業
教師
畢業院校
南開大學 [1] 
主要成就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1] 
代表作品
複雜網絡理論及其應用

李翔個人簡介

李翔,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上海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啓明星(跟蹤),德國洪堡學者,Elsevier中國高引學者。 [1] 
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年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05年獲得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Guillemin-Cauer最佳論文獎。 [1] 

李翔學習工作經歷

  • 1997/7南開大學計算機與系統科學系,學士學位(高考免試)
  • 2002/7南開大學信息學院自動化系,博士學位(免試直博)
  • 2002/7-2004/1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後
  • 2004/8-2007/12上海交通大學電信學院自動化系,副教授
  • 2005/4-2006/5德國洪堡學者
  • 2008/1至今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教授
  • 2008/10-2010/3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副系主任(科研)
  • 2010/4-2015/3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系主任
  • 2014/10至今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智慧網絡與系統研究中心,主任
  • 2015/2至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國家二級教授
  • 2016/7至今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固定成員 [1] 

李翔學術任職

IEEE高級會員,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非線性電路與系統”技術委員會、“神經系統與應用”技術委員會委員,IEEE控制與系統學會“混沌控制與同步”執行組成員,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複雜系統與複雜網絡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技術委員會委員,香港城市大學混沌與複雜網絡學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員。現任國際權威學術期刊《IEEE Trans. Circuits and Systems – I: Regular Papers》(2010-2011)、《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2009-2010)、《IEEE Circuits and Systems Society Newsletter》(2009-)、《Int. Jounral of Bifurcations and Chaos》(2010-2011)、《Int. Journal on Systems, Control,and Communications》(2008-)的編委或客座編委。先後擔任2004年以來歷次全國複雜網絡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2007年全國複雜網絡學術會議程序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副主任。
自2004年起主持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應急管理/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面上/青年項目、2項上海市青年科技啓明星及其跟蹤計劃、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項上海市曙光學者計劃、1項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高校博士點博導基金、2項華為HIRP項目等。 [1] 
目前主持在研的國家級科研項目包括:
1、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複雜網絡集羣行為分析與控制(2015-2019)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社會集羣行為湧現與演化的機制分析及預測(2018-2022)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工智能應急管理項目,異構無人智能集羣系統的協同理論與方法(2018-2020) [1] 

李翔榮獲獎項

迄今為止,在複雜網絡理論及其相關領域出版兩部學術著作,其中作為第二作者與汪小帆教授、陳關榮教授合著了我國第一部複雜網絡學術著作《複雜網絡理論及其應用》,參編學術著作三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自動控制彙刊》、《IEEE電路與系統彙刊》、《IEEE神經網絡彙刊》、《美國物理評論》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SCI-E收錄論文80餘篇,獲得國內外同行引用超過5000次。 [1] 
201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5年獲得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科學家獎,2015年獲得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導師獎,2014年獲得上海市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導師獎,2011年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2008年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2005年獲得IEEE電路與系統學會Guillemin-Cauer最佳論文獎。 [1] 
2014—2018年均為Elsevier中國高引學者(電氣與電子工程領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