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異

(三國時期吳國武將)

鎖定
李異(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東吳將領。
建安末,與謝旌率水陸三千,擊破劉備軍將領詹晏陳鳳劉備領兵攻孫權時,李異與陸遜等人屯巫、秭歸,為蜀將所破。黃武元年(222年),陸遜破劉備於猇亭,李異追蹤蜀軍,屯駐南山。
清代學者趙一清認為此李異與劉璋部將李異為同一人。 [7] 
全    名
李異
所處時代
三國時期
主要成就
擊破詹晏陳鳳

李異人物生平

李異,是孫權手下將領,最早出現於法正劉璋的書信中。
建安十八年(213年),劉備征討劉璋之時,法正給劉璋寫了封信,信中提及了孫權遣其弟及李異、甘寧為劉備後繼之事。 [1] 
李異 李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遣李異、謝旌等率三千人,攻打劉備手下將領詹晏陳鳳。李異率水軍,謝旌率步兵,斷絕險要,擊破詹晏,收降陳鳳。又攻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大獲全勝。 [2] 
黃初二年(221年),劉備攻打東吳,陸遜與李異、劉阿屯於巫、秭歸,蜀漢將領吳班馮習自巫擊破李異等人。 [3] 
黃武元年(222年),劉備被陸遜擊敗,引兵退還。李異與劉阿等人追擊,屯駐南山。 [4] 

李異相關爭議

漢末三國時期,劉璋手下也存在一位名叫李異的將領。
劉璋部將李異最後一次登場是在建安十六年(211年)被張松提到 [5]  ,而孫權部將李異最早在建安十八年(213年)被法正提到,兩人事蹟並不衝突。 [6] 
清代學者趙一清認為:“此李異(吳將李異),疑即劉璋將降吳者。” [7] 

李異藝術形象

李異登場於《三國演義》第82回,為武衞都尉孫桓手下將領,孫桓稱他與謝旌有萬夫不當之勇。
劉備攻打東吳時,謝旌、李異隨孫桓率兵迎擊。兩軍相遇,蜀將張苞與謝旌戰有三十餘合,謝旌敗走。李異慌忙拍馬輪斧接戰。張苞與李異戰二十餘合,不分勝負。吳將譚雄暗箭射倒張苞的坐騎,將張苞掀在地上。李異急向前輪起大斧,砍向張苞。蜀將關興大喝一聲,劈李異於馬下,乘勢掩殺,吳軍大敗。 [8]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 卷三十七 蜀書七 龐統法正傳第七》:正箋與璋曰:"……空爾相守,猶不相堪,今張益德數萬之眾,已定巴東,入犍為界,分平資中、德陽,三道並侵,將何以御之?本為明將軍計者,必謂此軍縣遠無糧,饋運不及,兵少無繼。今荊州道通,眾數十倍,加孫車騎遣弟及李異、甘寧等為其後繼。若爭客主之勢,以土地相勝者,今此全有巴東,廣漢、犍為,過半已定,巴西一郡,復非明將軍之有也。計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壞;三分亡二,吏民疲睏,思為亂者十户而八;若敵遠則百姓不能堪役,敵近則一旦易主矣。廣漢諸縣,是明比也。又魚復與關頭實為益州福禍之門,今二門悉開,堅城皆下,諸軍並破,兵將俱盡,而敵家數道並進,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勢,昭然可見。斯乃大略,其外較耳,其餘屈曲,難以辭極也。以正下愚,猶知此事不可覆成,況明將軍左右明智用謀之士,豈當不見此數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慮遠圖,莫肯盡心獻良計耳。若事窮勢迫,將各索生,求濟門户,展轉反覆,與今計異,不為明將軍盡死難也。而尊門猶當受其憂。正雖獲不忠之謗,然心自謂不負聖德,顧惟分義,實竊痛心。左將軍從本舉來,舊心依依,實無薄意。愚以為可圖變化,以保尊門。"
  • 2.    《三國志 卷五十八 吳書十三 陸遜傳第十三》:遜遣將軍李異、謝旌等將三千人,攻蜀將詹晏、陳鳳。異將水軍,旌將步兵,斷絕險要,即破晏等,生降得鳳。又攻房陵太守鄧輔、南鄉太守郭睦,大破之。
  • 3.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 4.    《三國志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
  • 5.    卷三十一 蜀書一 劉二牧傳第一-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26]
  • 6.    卷三十七 蜀書七 龐統法正傳第七-三國志(晉)陳壽(南朝宋)裴松之注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8-26]
  • 7.    盧弼《三國志集解 卷三十二》:吳將陸議【陸議即陸遜】、李異【趙一清曰:此李異,疑即劉璋將降吳者。】、劉阿等屯巫、秭歸。
  • 8.    國學子部-明清小説-三國演義(第82回)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