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滿住

鎖定
李滿住(?-1467年),又作李月下,女真族,原姓古倫氏(即完顏氏) [1-2]  建州衞首領阿哈出之孫,釋加奴之子。明代建州衞首領。 [5]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李滿住以蒙古軍入擾,率千餘户移居婆豬江西岸兀喇山南麓一帶。洪熙元年(1425年),李滿住首次嚮明朝貢馬及方物。封為指揮僉事。宣德元年(1426年),授指揮使。尋襲父職,晉都指揮僉事。宣德四年(1429年),李滿住請入朝充侍衞,未獲允。宣德五年(1430年),李滿住請與朝鮮市易,宣宗拒而不納,令於遼東境上市易。正統元年(1436年),因遭忽剌温侵掠,欲移居遼陽草河,未允,遣子李古納哈朝貢,送還遼東東寧衞逃人,受嘉獎。 [5] 
正統三年(1438年),移居灶突山東南渾河沿岸。正統七年(1442年),李滿住嚮明表示“永堅臣節”,升為都督僉事。正統十一年(1446年),李滿住與凡察等遣人貢馬駝及方物。次年,擢都督同知。六月,受命監視瓦剌活動。景泰元年(1450年),受蒙古脅迫,犯開原、瀋陽,攻撫順。景泰二年(1451年),畏蒙古脱脱不花東侵,移居柱天地面、兀剌龕村等地。成化三年(1467年),李滿住因擾邊,遭明軍、朝鮮軍圍攻。九月三十日,李滿住與其子李古納哈皆被執殺。 [5] 
全    名
李滿住
別    名
李月下
古倫氏(完顏氏)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女真族
逝世日期
1467年
最高官職
建州衞都督同知

李滿住人物生平

文獻最後記載李顯忠活動的時間是永樂十六年(1418年),而李滿住的活動最早見於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據此可以推測,李顯忠死於這幾年間,李滿住繼任該部首領也就在此期間。
從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到成化三年(1467年),幾乎近半個世紀,李滿住執掌建州衞事,成為建州女真的核心人物。李滿住先後接受了明朝的封職如下:
為了表示對明朝的忠誠,李滿住於宣德四年(1429年)曾派人前往北京,要求入朝任侍衞。正統十二年(1447年),當瓦剌也先屯兵黃河(即潢河,今西拉木倫河)、欲攻海西女真、遼東吃緊時,李滿住則“往北京,自請扈從”。李滿住的親屬李縉就在明廷充任羽林前衞指揮使,後轉貴州都指揮僉事。李滿住多次親自朝貢,並隨時聽調服役,例如宣德七年(1432年)十二月,“滿住承聖旨入深遠處,捕土豹”。建州衞的重要事情,他一般都奏報明廷。永樂二十年(1423年),建州衞遷往婆豬江(渾江),是“蒙聖旨”而行的。正統元年(1436年),李滿住曾嚮明廷請示,移居遼陽草河,後因迫於朝鮮威脅,移住灶突山東南渾河上,他即派遣指揮趙歹因哈進京面陳。同時,他傳達明朝皇帝的敕諭,貫徹明廷的法令。宣德十年(1435年)忽剌温野人那列禿等率眾至那顏寨掠人畜財物,李滿住就嚮明廷奏請懲治。景泰三年(1452年),因卜哈禿搶掠,他奉敕拿卜哈禿而歸。
建州女真居住地區連接朝鮮邊境,與朝鮮的關係也很密切。朝鮮王朝曾企圖招撫李滿住等。正統年間,朝鮮世宗曾通過居住在斡木河一帶(今朝鮮會寧)的建州左衞頭領凡察之子阿哈答、毛憐衞都指揮浪孛兒罕來勸誘李滿住前去朝鮮國一同居住,被李滿住拒絕。
明朝正統以後,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鋭起來,國力漸衰,對邊疆各族的統治削弱了,客觀上則為少數民族的劫掠提供了條件。這時,建州女真對遼東的劫掠活動頻增。據《明實錄》記載,“建州等衞女真都督李滿住、董山等,自正統十四年以來,乘間竊掠邊境,遼東為之困蔽”。實際上,造成“遼東困蔽”的主要原因,應該説是瓦剌也先的侵擾,當然李滿住等也在其列。然而,這種劫掠活動,並不意味着他們對明朝的臣屬關係的破裂,相反,李滿住等力圖維護這種臣屬關係。他多次“刷還”所部擄掠的人口,當明廷派人前往招撫時,他又“稍歸所掠男女,而身自入朝,貢馬謝罪”,還曾送還東寧等衞逃移人四十八口復業。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李滿住率領部眾從輝發河一帶遷往婆豬江(今渾江)定居。朝鮮王朝記錄他是因為上年二月受到韃靼的侵擾才定居於此,此外也是適應建州女真社會發展的需要。遷居婆豬江之後,李滿住進一步密切與明廷的關係,加強與朝鮮的聯繫,安置部眾生活,發展社會生產。但她面臨的困難很多,特別是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極缺。他們擬就近仰求於朝鮮,而朝鮮朝“以上國(明朝)建州衞人物,不可私通,據理阻當”。於是,李滿住奏報明廷説:“欲於朝鮮市易,而朝鮮不納”。明廷回答:“若欲市易,聽於遼東境上,不爾禁也”。這樣,建州女真與外面的經濟交流,主要依賴於遼東馬市和朝貢北京。
通過馬市和朝貢這兩條渠道,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建州女真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繫和交流,從而促進了社會的變革。李滿住在世時,建州女真的社會經濟已有長足的發展,他們開墾農田,放牧馬牛,採集山貨,叢山行獵,一個個村寨分佈在婆豬江(渾江)和蘇子河沿岸。還在正統二年(1437年)六月,朝鮮派人前往婆豬江偵察,他們就“見水兩岸大野,率皆耕墾,農人與牛佈散於野”一人家十八户撲在水岸”;又“見人家二户,有男婦十六,或耕或耘,放養牛馬”。這兩個村落,可以説是建州女真社會的縮影。李滿住還着手建立了田莊,並在這樣的田莊上使用奴隸勞動。
李滿住在世時,先後遭受朝鮮、蒙古和明朝的打擊,經歷了嚴峻的考驗。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建州衞遷到婆豬江一帶之後,與朝鮮為鄰,雙方發生較多的聯繫,產生以下矛盾:
  1. 建州女真急待解決的生活和生產資料,“欲於朝鮮市易”,而朝鮮“以無聖旨,不可私通”為由,下令“勿接待,禁買賣”,使女真人的指望落空;
  2. 他們在遼東擄掠的奴蟀,常常逃到朝鮮,被解送遼東或京師。因此,建州女真人對朝鮮極為不滿。宣德元年(1426年),李滿住管下一個叫張三甫的,曾對朝鮮邊鎮的官員這樣説:“我等奴婢,汝節制使解送京師,使我等不得存接,故已將家財小兒送婆豬江,吾以者皮船五、六隻,乘隙渡江,剿掠江邊農民,可以賞吾所亡。”這位張三甫是有代表性的。他們不光是説説而已,事實上也確實“乘隙渡江(鴨綠江)”,掠奪邊境,危害朝鮮邊民的安全。朝鮮要解除這個威脅,策劃進兵建州,消滅李滿住所部。
宣德七年(1432年)十二月,發生了忽剌温女真侵掠朝鮮閭延(今朝鮮平安北道慈城郡)的事件。本來,這一事件是建州一個叫林哈剌的酋長勾結忽剌温女真乾的。其時,李滿住“承聖旨,入深遠處捕土豹”去了。當他得知忽剌温野人歸途“經過暖禿地面”,即率人前往,“盡行奪下男婦大小六十四口,差官送去本處江界交付”。但是,朝鮮卻乘機把罪名硬加在李滿住的頭上,必欲置之死地。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朝鮮調集軍隊一萬五千名,兵分七路,進襲李滿住及甚所部。對於朝鮮的突然襲擊,李滿住“自料身無所犯”,毫無準備,因而“身被九創,然後登山僅避”,其妻則“死於鋒刃”,建州女真遭受重大損失。
當遼東總兵官巫凱奏報“朝鮮國擅攻建州衞,請詰之”時,明朝君臣説:“遠夷爭競,是非未明,豈可偏聽?”這就進一步助長了朝鮮推行武力剿殺的政策,不久,朝鮮再次侵襲建州。正統二年(1437年)九月,朝鮮政府又命令平安道都節制使李蕆統率軍隊,分兵三路,侵襲建州。鑑於前次朝鮮軍隊突然襲擊的教訓,李滿住及其所部已有戒備,當李蕆統領兵馬猛撲而來時,李滿住率眾主動轉入深山老林,躲過敵人的襲擊,隨後,組織力量,“突出林間”,攻擊朝鮮軍隊,使李蕆被迫退兵。由於不堪朝鮮軍隊的一再侵襲,李滿住不得不奏請明廷,率部遷居蘇子河畔,又開闢了這塊“水草便利”的土地。另一方面,李滿住也在爭取出身斡朵裏部建州左衞(當時居住朝鮮境內的斡木河)的凡察董山叔侄來到這裏和他們會合。其後這裏就成了建州女真的中心地區,努爾哈赤就在此發跡。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也先率兵南進,發生“土木之變”。與此同時,蒙古軍隊侵擾遼東,“殺掠海西人”。李滿住“畏達達(蒙古)及遼東軍馬,率部下移居渾河以南十日程枉天地面,保存實力。同時努力改善同朝鮮的關係。
景泰六年(1455年)十二月,李滿住因年邁致仕,其子古納哈襲父職,任都督同知,主管建州衞事務。此時,建州左衞董山的勢力日強,經常率兵襲擾遼東。成化三年(1467年)四月,董山等接受明廷招撫,偕古納哈等赴京朝貢。八月,董山在廣寧遇害,古納哈逃回建州。九月,明憲宗命令靖虜將軍武靖伯趙輔、左都御史李秉等率軍五萬征剿建州;同時,又命朝鮮國王李瑈出兵萬人渡江截擊。這兩支軍隊東西呼應,猛撲建州。朝鮮軍隊於九月二十五日渡過鴨綠江,二十九日進攻居住在婆豬江沿岸的李滿住等諸寨,三十日,破兀彌府。李滿住及其子李古納哈被殺。其孫完者禿襲職。 [1-2]  [3] 

李滿住人際關係

  • 父親釋加奴(李顯忠)
  • 母親猛哥帖木兒之妹
  • 妻子:有三妻,分別出身斡朵裏部(建州左衞,為李將家之女)、兀良哈部(毛憐衞)、忽剌温部(海西女真)
  • 兒子古納哈、豆裏、阿具、甫羅歹、毛屎那、多非那、劉時哈、亦當哈、古郎巨、伊澄巨、甫乙加大 [1] 
  • 女兒:一女嫁董山 [6-7] 

李滿住人物爭議

有觀點認為李滿住名字中的“滿住”其實不是他的名字,而是女真人對酋長的尊稱。後來這一尊稱演變為“滿洲”這一族稱。他的名字是月下。 [2]  [4] 
參考資料
  • 1.    《魅力桓仁》編委會.《魅力桓仁 2 歷史人物》: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年:第8—13頁
  • 2.    張春梅,高希敏,喜君.李滿住與佟佳江考[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6(04):92-97.
  • 3.    蔣秀松.試論李滿住[J].求是學刊,1983(03):94-100.
  • 4.    姚斌.李滿住與滿族族名[J].滿族研究,1990(03):14-17.
  • 5.    高文德主編;盧勳,史金波,白濱等副主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第1043-1044頁
  • 6.    曹文奇主編.《清前史人物列傳》:撫順市社會科學院新賓滿族研究所,,1999年:第5頁
  • 7.    董萬侖.《建州三雄》: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