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清彪

(化學家,集美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原副書記、校長)

鎖定
李清彪,1963年4月出生於福建翔安 [2]  ,漢族,中共黨 [13]  ,化學家 [14] 集美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原副書記、校長。 [1] 
李清彪於1986年3月—1991年1月就讀於天津大學化工系,畢業後獲得有機化工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6月—1996年9月任職於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1995年2月—1996年9月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做訪問學者;1996年9月—1998年5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系主任;1997年12月晉升為教授;1998年5月—2008年1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主任;2002年9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2008年1月—2008年6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主任;2008年6月—2009年1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任廈門大學科學技術處處長;2012年12月—2013年6月任廈門大學校長助理、科學技術處處長;2013年6月—2015年4月任泉州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2014年獲聘為泉州市“桐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泉州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5]  ;2015年入選中國化工學會“化工科技專家庫” [11]  ;2015年4月—2017年1月任泉州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2017年1月—2023年10月任集美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1]  [6] 
李清彪主要從事生物化工領域的研究。 [18] 
中文名
李清彪
別    名
彪哥 [14]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福建翔
出生日期
1963年4月
畢業院校
天津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8年當選為中國化工學會會士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教學職稱
教授

李清彪人物經歷

1963年4月,李清彪出生於福建翔安。 [2]  [13] 
1979年9月—1983年9月,就讀於天津大學化工系工業催化專業,畢業後獲得學士學位。
1983年9月—1986年3月,就讀於天津大學化工系,畢業後獲得化學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學位。
1984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3] 
1986年3月—1991年1月,就讀於天津大學化工系,畢業後獲得有機化工專業工學博士學位。
1991年1月—1993年6月,在南開大學高分子化學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研究工作。
1992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
1993年6月—1996年9月,任職於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1995年2月—1996年9月,在香港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做訪問學者。
1996年9月—1998年5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工程系副系主任。
1997年12月,晉升為教授。
1998年5月—2008年1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主任。
2002年9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2008年1月—2008年6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主任。
2008年6月—2009年1月,任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院長。
2009年1月—2012年12月,任廈門大學科學技術處處長。
2012年12月—2013年6月,任廈門大學校長助理、科學技術處處長。
2013年6月—2015年4月,任泉州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2014年,獲聘為泉州市“桐江學者”特聘教授;入選“泉州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5] 
2015年,入選中國化工學會“化工科技專家庫”。 [11] 
2015年4月—2017年1月,任泉州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2017年1月—2023年10月,任集美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1]  [6] 

李清彪主要成就

李清彪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李清彪長期從事工業催化、生物化工、環境工程、納米技術等交叉領域的科學研究工作,主要包括金屬納米材料的生物還原製備及催化與環保應用、重金屬的生物吸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以及固體廢棄物的資源化處理技術、微生物培養與工業微生物產品的發酵技術、天然產物中活性物質的分離純化等。 [5] 
  • 學術論文
截至2016年7月,李清彪已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50餘篇,ESI高引用論文2篇。 [4]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2011年
Transfer of Biosynthesized Gold Nanoparticles from Water into an Ionic Liquid Using Alk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An Anion-Exchange Process
《朗繆爾(Langmuir)》
2011年
Synthe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by Cacumen Platycladi leaf extract and its simulated solution: toward the plant-mediated biosynthetic mechanism
《納米粒子研究雜誌(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2011年
Green synthesis of Au-Pd bimetallic nanoparticles: Single-step bioreduction method with plant extract
《材料快報(Materials Letters)》
2011年
Green synthesis of Au/TS-1 catalysts via two novel modes and their surprising performance for propylene epoxidation
《催化通訊(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2011年
Optimization of polyhydroxybutyrate (PHB) production by excess activated sludg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nalysis
《危險材料雜誌(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2年
Microfluidic bio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Effect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size distribution
《化學工程雜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2年
Stable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Narrow Size Distribution Non-enzymatically Synthesized by Aeromonas sp. SH10 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xyl Ions
《當代納米科學(Current Nanoscience)》
2012年
Liqin Lin. Pd-Gardenia-TiO2 as a photocatalyst for H2 evolution from pure water
《國際氫能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2年
Bimetallic Au-Pd/MgO as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aerobic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A green bio-reducing preparation method
《應用催化A(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2012年
Liquid phase oxidation of benzyl alcohol to benzaldehyde with novel uncalcined bioreduction Au catalysts: High activity and durability
《化學工程雜誌(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年
Formation of soluble Cr(III) end-products and nanoparticles during Cr(VI) reduction by Bacillus cereus strain XMCr-6
《生化工程雜誌(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3年
Investigation of active biomolecules involved in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gold nanoparticles by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 leaf extract
《納米粒子研究雜誌(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
參考資料 [5] 
  • 發明專利
據2023年10月廈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網站數據,李清彪以第一發明人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21項,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25項,公開美國發明專利2項。 [5] 
  • 科研項目
據2023年10月廈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網站數據,李清彪作為項目負責人已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項目課題,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項)等,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福建省海洋高新產業發展專項項目,福建省高校產學合作項目35項。 [5]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01年—2003年
厭氧一好氧循環一體化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3年
連續化生產乙醛酸的清潔工藝開發
福建省科技廳科技計劃重點項目
2003年
構建高選擇性基因工程菌治理生活污水配伍的重金屬廢水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
2004年—2006年
生物還原法制備銀納米線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6年—2008年
微生物還原法制備負載型貴金屬催化劑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7年—2010年
污泥資源化生產可降解塑料聚羥基烷酸PHAs的技術開發
廈門市科技項目
2008年—2010年
植物生物質還原法制備負載型離子液體固定化貴金屬催化劑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08年—2010年
貴金屬納米顆粒及其催化劑的生物還原製備技術
國家863計劃項目
2009年—2012年
連續法植物生物質還原製備納米銀的技術開發
福建省科技重點項目
2010年—2012年
基於微生物還原法的Au/菌體催化劑製備過程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11年—2013年
基於微生物非酶還原法的納米Pd/菌體催化劑的製備過程的基礎研究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
2011年—2014年
生物質還原法制備貴金屬納米顆粒及其催化劑的化學與工程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12年—2014年
用於丙烯氣相環氧化制環氧丙烷負載型金催化劑的研究開發
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2013年—2016年
微生物納米導線pili 在河口沉積物異化鐵還原過程中的作用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13年—2017年
生物甲烷系統中若干過程高效轉化的基礎研究(子課題五)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
2014年—2017年
耐污染磁阻垢式雙膜海水淡化裝置
福建省海洋高新產業發展專項項目
2015年—2018年
生物還原-離子液體增強負載法制備丙烯環氧化金催化劑的過程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15年—2018年
雨生紅球藻光脅迫生產蝦青素的工藝優化及中試放大
福建省高校產學合作項目
2016年—2017年
電驅離子膜法制革含鉻廢水資源化處理技術和裝備開發及示範工程
福建省發改委產業技術聯合創新專項項目
2016年—2020年
基於生物模板製備集成納米貴金屬催化劑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2018年—2020年
低值黃酮生物轉化匯流製備新橙皮苷二氫查耳酮的關鍵技術
廈門市科技項目
2020年—2023年
基於紅藻kappa-卡拉膠工業廢渣綠色利用的海洋卡拉膠酶資源篩選及性能優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參考資料 [5] 
  • 科研獎勵
截至2016年7月,李清彪已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等獎項。 [4]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10年
-
6.18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金獎 [5] 
2012年
-
福建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5] 
2012年
PTA氧化殘渣的資源化工藝技術研發及應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7] 
2013年
-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 [5] 
2023年8月
生物模板集成催化劑創制與應用基礎研究
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基礎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9] 

李清彪人才培養

  • 建議學子
2023年6月,李清彪在集美大學2023屆學生畢業典禮上致辭,對即將告別學校走向社會的同學提出兩點建議:一、回望過往,銘刻序章。蘇格拉底曾説,“未經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反省,就是反思經歷的林林總總,包括心理和行為等,在思考中得到啓迪,讓思維由簡單變成熟,讓行為從感性變理性。尋常經歷中已經包括諸多人生道理,對其反思可以積累人生思想財富。特殊經歷中的表現更能折射出本徵人性,對其反思能夯實人生的基石並指引前進的方向;二、面向未來,書寫正篇。同學們,走出校門,邁入紛繁複雜的社會,“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更多變數。沒有誰能準確預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人為的或自然的各種災害可能隨時到來。既然充滿變數的未來已來,同學們更要懂得借鑑過往,才能更好譜寫未來的正篇。 [12] 
  • 治學態度
李清彪嚴格按照教學計劃與進度安排授課,若因公出差或開會缺課都要及時補課,從不以壓縮教學內容來減少課時。他認真備課,經常根據查詢的新資料和科研的新進展及時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他還較重視課堂上的教書育人,他的學生們不僅可以學到專業知識,而且可以學到許多做事做人的道理和方法,雖然他對學生的要求較嚴,但學生出勤率還是較高。 [18] 
  • 學論文
據2023年10月廈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網站數據,李清彪已發表教學論文10餘篇。 [5] 
  • 講授課程
李清彪在廈門大學承擔化工系本科生主幹課程“化工工藝學”“化學反應工程”主講,碩士生學位課程“高等反應工程”主講。 [18] 
  • 課程建設
李清彪主講的“化工工藝學”課程於1997年獲評為廈門大學“優秀主幹課”和福建省“優秀課程”。 [18] 
  • 教學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2005年
化工類專業實驗、實踐教學環節改革方案的研究與實踐 [5] 
廈門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

李清彪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1年
廈門市優秀教師 [5] 
廈門市人民政府
2004年
福建省優秀教師 [5] 
福建省教育廳
2005年
廈門市勞動模範 [5] 
2007年
華為獎 [5] 
廈門大學
2008年
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獎 [5] 
2009年
優秀本科生導師 [5] 
2010年
田昭武學科交叉獎 [5] 
廈門大學
2010年
寶鋼優秀教師獎 [5] 
2013年
全國石油和化工優秀科技工作者 [5] 
2014年
泉州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5] 
-
2018年
中國化工學會會士 [5] 

李清彪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5年
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委員會副主席 [16] 
2016年1月
泉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7] 
2020年7月
中國化工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10] 
2022年11月
中國化工學會第四十一屆理事會理事 [19] 
-
中國化工學會化學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20] 
2024年5月
福建省科協兼職副主席 [21] 

李清彪人物評價

“李清彪教學科研能力比較強,學術水平比較高,組織協調能力強,工作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做事有激情,全身心投入,敢抓敢管;為人正派,待人誠懇,關愛師生,羣眾口碑比較好;堅持民主集中制,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時任福建省委組織部部務委員陳學平評) [13] 
“李清彪語言犀利幽默、充滿哲理,是‘理工界的易中天’。”台海網評) [15] 
“李清彪為廈門大學化工學科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泉州師範學院評) [7] 
“李清彪是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傑出校友,化工科研領域優秀前輩。”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評) [8] 
“李清彪是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和廈門大學非常優秀的一線教學老師。”廈門大學評)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