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浩然

(民國《新聞報》總編輯)

鎖定
李浩然 (1887年 - 1947年7月25日),原名李壽熙,字伯虞,筆名浩然,陝西咸陽人。民國時期《新聞報》總編輯。 [1] 
中文名
李浩然
別    名
李壽熙
浩然
國    籍
中國
籍    貫
陝西咸陽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47年7月25日
職    業
《新聞報》總編輯
伯虞

李浩然人物生平

1887年,李浩然出生於咸陽的一個書香門第,其父李嶽瑞、祖父李寅、曾祖父李善榮三代均為翰林。幼年時與張季鸞同學於關西大儒劉古愚。13歲中秀才,當時與張季鸞同被譽為“陝西才子”。 [1] 
1905年被公派到日本留學,歸國後在上海協助于右任創辦“民立報”,由此步入新聞界。
1911年5月,李浩然受聘進入《新聞報》,最先擔任日文編輯。
1913年開始擔任《新聞報》總編輯,直至1941年年底上海租界淪陷後毅然去職,主持《新聞報》筆政長達近30年。
1945年抗戰勝利後,回任《新聞報》秘書一職。
1947年7月25日,李浩然在搭乘電車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去世。

李浩然主要成就

當時中國有三大報:申報大公報、新聞報,其中申報和大公報的主筆都是蔣介石的座上客,進出自由,唯獨新聞報主筆李浩然是例外。 不光如此,身為主筆的李浩然,還經常在第一線採訪。在李浩然和其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新聞報的日銷量居全國之首,達到近二十萬份。
李浩然除了主持《新聞報》編務外,還每天針對當日發生的時事撰寫短評和時論,給我們留下了一批古樸清麗、可讀性強和感染力大的評論文章。這些時論、短評,在當時有“北張(季鸞)南李(浩然)”之譽。
此外,李浩然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小楷,可謂姿態自然,骨格清麗,下筆沉穩,點畫含藴,有趙孟頫之遺風。據李浩然長孫李令言回憶:“每週總有三到五人前來求字,且多為扇面”。近些年的拍賣會上,也常見李浩然的作品。
李浩然書法作品

李浩然人物評價

李浩然的為人繼承了“忠厚傳家”的祖傳,認真做事,清白做人,辦報的原則是“無黨,無派”,客觀地報道事實,伸張正義,從不與任何勢力打交道。
徐鑄成在他的回憶錄《報海舊聞》中這樣寫道:“我曾不只一次聽到張(季鸞)極口稱頌李先生,説,‘伯虞先生的道德,文章,是了不起的,是我平生的畏友’”,“新聞報的老人都説,李先生對同事極和藹,從無疾言厲色,對外很少酬應,無不良嗜好,從不涉足酒樓,妓院,他不和任何惡勢力打交道。解放後,上海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曾努力調查上海流氓資料,發現有不少新聞界中人和所謂‘黃門’(黃金榮)、‘杜門’(杜月笙)有或深或淺的聯繫,而李先生沒有一絲一毫的牽連,真不愧是一個出污泥而不染的‘謙謙君子’”。
在李浩然遭遇車禍去世後,于右任書寫輓聯:“文享兩代傳當世,禍患彌天哭故人”,程滄波輓聯:“特立獨行,三十二年一報人,慘目傷心,十二小時成永訣”。
于右任為其所書墓碑是:“新聞記者李公浩然之墓”。誠然,“新聞記者”確實是對李浩然一生的最好評註。
參考資料
  • 1.    張華騰.清末民初陝西耆宿李嶽瑞事蹟考略.陝西:唐都學刊,2022: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