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永晶

鎖定
李永晶,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東京大學博士。
中文名
李永晶
畢業院校
東京大學
職    業
教師

李永晶教育背景

博士(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2008)
碩士(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2003)
文學士(東京大學文學部,2001)
理學士(吉林大學數學系,1997)

李永晶工作經歷

東京大學文學部外國人研究員(2008.4-2009.3)
汕頭大學法學院副教授(2008.9-2011.9)
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研究員(2009.4-2011.4)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員(2013.7-至今) [1] 

李永晶研究領域

現代社會理論、古典政治思想、近代國際關係史;
先後為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社會學概論》、《日本地方政府》、《東亞政治制度》、《城市環境管理》、《現代日本社會思想》、《當代國際關係理論》、《政治社會學古典研究》、《國際公法原理》、《近代中國與世界政治》、《馬列原著選讀》等課程。 [1] 

李永晶專著

《正眼看世界:歷史、國家與文明新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5月。
《東京留學憶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李永晶學術論文

2014,“甲午戰爭與日本的世界認識”,《學術月刊》,2014年第7期.
2013,“剖析領袖的靈魂”,《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10月20日.
2013,“新貿易立國論:作為中立技術的自由貿易與世界文明秩序的生成”,《大觀》(第10卷),2013年6月.
2013,“不必老是抱怨列強”,《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年6月23日.
2013,(譯著)《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美]施特勞斯著,華夏出版社,2013年1月.
2012,“在歷史教育中清算罪孽”,《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年12月16日.
2012,(共著)《公共社會學[1]》(第10章),盛山和夫・上野千鶴子・武川正吾編,東京大學出版會,2012年7月.
2012,“美國在中東的失敗意味着什麼?”《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年7月15日.
2012,“當代中國工人階級有力量?”《時代週報・時代閲讀》,2012年6月29日;(《工會博覽》2012年8月(總第536期)全文轉載,題名“也談當代工人階級”)
2012,“天皇和他的‘臣民’:神樹的見證”,《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年6月17日.
2012,“黨內派系鬥爭成全了自民黨”,《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2年3月25日.
2011,“蘇聯解體與文明進程:馬克斯・韋伯‘俄國革命論’的視點”,《俄羅斯研究》,2011年第6期.
2011,“知性的誠實:日本韋伯論爭與日本的社會科學”,《倫理與國際事務評論》(第2輯),2011年12月.
2011,“學者如何克服對國家的恐懼症與幻想症?”《時代週報・時代閲讀》,2011年12月8日.
2011,“馬克斯・韋伯的‘政治哲學’與中國社會科學的建構”,《知識分子論叢》(第10輯),2011年11月.
2011,“帝國課業:二戰後美國如何規訓日本?”《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11月26日.
2011,“對日本學界奏響的安魂曲”,《時代週報・時代閲讀》,2011年9月29日.
2011,“日本的韋伯研究與日本社會科學的建構”,《大觀》(第6卷),2011年7月.
2011,“走向共識:韋伯的政治社會學與政治成熟論”,《大觀》(第6卷),2011年7月.
2011,(譯著,合譯)《福利國家的社會學:全球化、個體化與社會政策》,[日]武川正吾著,商務印書館,2011年7月.
2011,“日本國民不需要政治領袖?”《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6月9日.
2011,“並不是‘日本模式’的成功”,《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5月8日.
2011,“《菊與刀》的傳奇:無關風雅與殺伐”,《菊與刀》,譯林出版社,2011年5月.
2011,“‘馬克思與韋伯’問題與中國社會科學的建構”,《中國社會科學輯刊》(總第33期),2011年3月.
2011,“大正民主主義:神話與現實”,《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3月12日.
2011,“施特勞斯的政治哲學:自然與道德的迴歸”,《西方法律哲學家研究年刊》(總第4卷),2011年3月.
2011,“中日兩國的東亞認識與東亞共同體構想”,《汕頭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
2010,“日本右翼:日本國民的別動隊”,《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12月12日.
2010,“獨立自尊:文明自覺與東亞民族國家的課題”,《大觀》(第4卷),2010年11月.
2010,“近代日本‘普遍主義’的結構:明治青年精神史的考察”,《大觀》(第4卷),2010年11月.
2010,“告別‘對日工作式研究’”,《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10月31日.
2010,“國民不思考,誰之過?”,《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9月5日.
2010,“‘琉球人’如何轉換為‘沖繩人’”,《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0年6月13日.
2010,“‘帝國論’視域中的中國現代化”,《大觀》(第1卷),2010年3月.
2010,“知識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與話語分析”,《中國社會科學輯刊》(總第30期),2010年3月.
2010,(譯文1篇)《施特勞斯與現代性危機》,劉小楓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2009,“戰後日本市民社會論的展開”,《太平洋學報》,2009年第7期.
2009,(譯文)《日本憲法與公共哲學》,白巴根等編,法律出版社,2009年.
2008,(譯文3篇)《古典詩文繹讀(西方古代卷)》,劉小楓編,華夏出版社,2008年.
2008,(譯文2篇)《蘇格拉底與現代性問題》,劉小楓編,華夏出版社,2008年.
2008,“1980年代の中國社會學と社會認識”,『アジア・アフリカ研究』2008年第1期,頁58-76.
2006,“現代中國における現代化言説の生成と変容”,『ソシオロゴス』,第30號,頁88-104.
2005,“現代中國の知識人の自己意識――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政治とその行方”,『アジア・アフリカ研究』,2005年第4號,頁49-68.
2005,“現代中國におけるナショナリズム言説の諸位相”,『中國研究月報』,2005年5月號,頁1-16.
2005,“1990年代の中國における市民社會論と中國社會”,『ソシオロゴス』,第29號,頁147-162.
2004,“1990年代の中國における市民社會論の位相――現代化論の構図を座標軸として”,『相関社會科學』,第14號,頁114-129.
2004,“1990年代の中國における市民社會論の位相――市民社會論の理論モデルの視點から”,『アジア・アフリカ研究』,2004年第3號,頁70-100. [1] 

李永晶個人譯文

2013,《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華夏出版社,2013年。
2011,《福利國家的社會學:全球化、個體化與社會政策》,商務印書館,2011年。(合譯)
2010,《施特勞斯與現代性危機》,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譯文1篇)
2009,《日本憲法與公共哲學》,法律出版社,2009年。(緒言等)
2008,《古典詩文繹讀(西方古代卷)》,華夏出版社,2008年。(譯文3篇)
2008,《蘇格拉底與現代性問題》,華夏出版社,2008年。(譯文2篇)

李永晶主要榮譽

被選為2007年度東京大學研究生院畢業生總代表,於畢業典禮上宣讀答辭(2008年3月24日)。 [1] 
參考資料
  • 1.    李永晶  .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引用日期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