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抱玉

鎖定
李抱玉(704年—777年),初名安重璋,河西人,唐朝中期名將,右武侯大將軍安興貴曾孫。
李抱玉家族世代居住於河西,以善養名馬而聞名。李抱玉在西州長大,愛好騎射,熟識軍事。安史之亂時,被賜姓李氏,改名抱玉。李抱玉隨李光弼固守河陽、收復懷州,功居第一。累官澤潞節度使司徒。兼任鳳翔節度使時,平定潰卒與鄉村亡徒組成的叛軍。他為唐朝鎮守西部要害,抵禦吐蕃入侵,深受唐代宗恩寵,史稱其“兼三節度、三副元帥,位望隆赫”,官至河西隴右副元帥、鳳翔澤潞節度使、同平章事,封涼國公。他鎮守鳳翔十餘年,雖無破虜之功,但境內比較安定,頗為當時所稱讚。
大曆十二年(777年),李抱玉去世,年七十四。追贈太保諡號“昭武”。
別    名
安重璋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粟特
出生地
河西
出生日期
704年
逝世日期
777年
主要成就
固守河陽,收復懷州;鎮守西部要害,抵禦吐蕃入侵
本    名
李抱玉
官    職
河西隴右副元帥、鳳翔澤潞節度使
爵    位
涼國公
追    贈
太保
諡    號
昭武

李抱玉人物生平

李抱玉脱穎而出

李抱玉本名安重璋,家族世代居住在河西, 擅長飼養名馬,為時人所稱頌。他的侄兒們,有的遷居京城,成了儒生,和儒士結成了親家,逐漸受到了儒士的影響。安重璋從小在西州長大,喜歡騎馬射箭,經常在軍營任隨從,沉着、堅毅、有計謀、忠誠並細心謹慎。 [1] 
安史之亂時,唐肅宗在靈武即位。於至德二年(757年)五月賜安重璋姓李氏,改名李抱玉。 [2] 
乾元初年(758年) ,太尉李光弼命他任偏將,多次立有功績,很快脱穎而出。 [3] 

李抱玉大破叛軍

乾元二年(759年),從特進官、右羽林大將軍、知軍事,升任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代理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度。
太上皇唐玄宗以其戰河西有功,為其改名抱玉。
當時史思明攻陷了洛陽,李光弼據守河陽,叛軍兵力正強,李光弼對李抱玉説:“您能替我守兩天南城嗎?”李抱玉説:“過了兩天怎麼辦?”李光弼説:“過了兩天沒有救兵來,可以放棄城池。”叛軍元帥周摯率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抵達南城,要攻城,李抱玉就騙他們説:“我軍糧食吃完了,明天就投降。”叛軍很高興,收兵等他們投降。李抱玉因此能修好守衞設施,第二天,他堅守城牆求戰。叛軍因被騙發怒而猛烈攻城。李抱玉乘叛軍沒防備進攻,內外夾攻,殺死了很多叛軍,周摯軍退卻了。李光弼親自率軍守中贖城,周摯放棄南城進攻中贖城,沒獲勝,就整頓軍隊要攻北城。李光弼率軍出城進攻,大敗叛軍。固守河陽,收復懷州,他的功勞都最大,因此升任澤州刺史、兼任御史中丞。 [4] 

李抱玉剿平匪亂

唐代宗即位,擢為澤潞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加領陳、鄭二州,遷任兵部尚書,封武威郡王。李抱玉多次上書懇辭王爵,代宗只好改封其為涼國公,拜為司徒。 [2]  [5] 
廣德元年(763年)冬天,吐蕃攻陷京師長安,代宗逃到陝州。各軍散兵和各地亡命之徒聚集成為草寇,京城南邊子午等五條山谷的草寇對百姓危害較大。代宗派薛景仙任五穀使,率軍征討,幾個月都沒有獲勝,於是下詔命李抱玉為鳳翔節度使討伐草寇。李抱玉探聽到匪首住處,先派兵分別駐守各條山谷,又出奇兵暗暗派幾百名精兵從洋州進攻草寇。匪首高玉正和眾匪首聚會,突然被幾十名精兵抓獲,於是又大舉搜捕匪首,把他們都殺了,其餘匪徒不攻自散,十天以內五穀都平定了。因此升任司空,其他職務和過去一樣。 [6] 

李抱玉抵禦吐蕃

當時吐蕃每年進犯邊境,代宗認為岐陽是國家西邊的大門,靠李抱玉鎮守,對他無比寵信,提拔他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任山南西道節度使,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判梁州事,同時兼任三道節度,又掌管鳳翔、潞、梁三大府,官任三公。
李抱玉認為職務太高,堅持上奏懇切辭讓司空及山南西道節度、判梁州事等官職,又請辭兵部尚書。代宗讚賞他的謙遜禮讓,下詔允准。李抱玉鎮守鳳翔十多年,雖無破虜之功,但境內比較安定,頗受時人的讚揚。
大曆十二(777年),李抱玉去世,代宗非常悲痛,為此罷朝三日,追贈太保,諡號昭武。 [7-8] 

李抱玉人物評價

劉昫:①李抱玉、李抱真,以武勇之材,兼忠義之行,有唐之良將也。且如農隙教潞人之射,數騎入武俊之營,非有奇謀,孰能如是。惜乎服食求仙,為藥所誤。王虔休不黨僭命,有足可嘉;盧從史動多懷奸,自貽伊戚。芃則老也知足,澄則過而改圖。元素為御史時,執德不回;居大夫日,其心甚短。因緣七出,益露醜聲,善少惡多,又何足算。 [9]  ②抱玉、抱真,我朝良將。虔休之心,亦多可尚。史懷奸謀,芃將祿讓。澄迷卻行,素貪一響。吾誰與欺,豈如忠諒。 [9] 
宋祁:抱玉在鎮十餘年,雖無破虜功,而禁暴安人,為將臣之良。 [10] 
陳宏謀:唐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奸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矣。 [11] 

李抱玉親屬成員

  • 曾祖:安興貴,右武候大將軍、涼國公。
  • 祖父:安文生,不仕。
  • 父親:安忠敬,鄯州都督。
  • 從弟:李抱真,字太玄,昭義軍節度使,追贈太保。
  • 兒子:李自正,字尚貞,少府監,襲涼國公。

李抱玉史書記載

舊唐書·列傳第八十二》 [9] 
新唐書·列傳第六十三》 [10]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李抱玉,武德功臣安興貴之裔。代居河西,善養名馬,為時所稱。羣從兄弟,或徙居京華,習文儒,與士人通婚者,稍染士風。抱玉少長西州,好騎射,常從軍幕,沉毅有謀,小心忠謹。
  • 2.    《舊唐書》:代宗即位,擢為澤潞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兼御史大夫,加領陳、鄭二州,遷兵部尚書。抱玉上言:“臣貫屬涼州,本姓安氏,以祿山構禍,恥與同姓,去至德二年五月,蒙恩賜姓李氏,今請割貫屬京兆府長安縣。”許之,因是舉宗並賜國姓。
  • 3.    《舊唐書》:乾元初,太尉李光弼引為偏裨,屢建勳績,由是知名。
  • 4.    《舊唐書》:二年,自特進、右羽林軍大將軍、知軍事,遷鴻臚卿員外置同正員,持節鄭州諸軍事兼鄭州刺史、攝御史中丞、鄭陳潁亳四州節度。時史思明陷洛陽,光弼守河陽,賊兵鋒方盛,光弼謂抱玉曰:“將軍能為我守南城二日乎?”抱玉曰:“過期若何?”光弼曰:“過期而救不至,任棄城也。”賊帥周摯領安太清、徐黃玉等先次南城,將陷之,抱玉乃紿之曰:“吾糧盡,明日當降。”賊眾大喜,斂軍以俟之。抱玉因得繕完設備,明日,堅壁請戰。賊怒欺紿,急攻之。抱玉出奇兵,表裏夾攻,殺傷甚眾,摯軍退。光弼自將於中潭城,摯舍南城攻中潭,不勝,乃整軍將攻北城。光弼以兵出戰,大敗之。固河陽,復懷州,皆功居第一,遷澤州刺史、兼御史中丞。
  • 5.    《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一·列傳第六十三》:代宗立,兼澤潞節度使,統相、衞、儀、邢十一州兵。以功授司空,兼兵部尚書,武威郡王。懇辭王爵,徙涼國公,進司徒。
  • 6.    《舊唐書》:廣德元年冬,吐蕃寇京師,乘輿幸陝,諸軍潰卒及村閭亡命相聚為盜,京城南面子午等五穀羣盜頗害居人,朝廷遣薛景仙領兵為五穀使招討,連月不捷,乃詔抱玉兼鳳翔節度使討之。抱玉探知賊帥行止之處,先分屯諸谷,乃設奇潛使輕鋭數百南自洋州入攻之。賊帥高玉方與諸偷會,遽為鋭卒數十人掩擒之,因大搜獲偷黨,悉斬之,餘黨不討自潰,旬日內五穀平。以功遷司空,餘並如故。
  • 7.    《舊唐書》:時吐蕃每歲犯境,上以岐陽國之西門,寄在抱玉,恩寵無比,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又兼山南西道節度使、河西隴右山南西道副元帥、判梁州事,連統三道節制,兼領鳳翔、潞、梁三大府,秩處三公。抱玉以任位崇重,抗疏懇讓司空及山南西道節度、判梁州事,乞退授兵部尚書。上嘉其謙讓,許之。抱雲凡鎮鳳翔十餘年,雖無破虜之功,而禁暴安人,頗為當時所稱。大曆十二年卒,上甚悼之,輟朝三日,贈太保。
  • 8.    《新唐書》:大曆二年,來朝。久之,加山南西道副元帥兼節度使,屯鷫厔。抱玉兼三節度、三副元帥,位望隆赫。乃上言:“隴坻達扶、文,綿地二千里,虜孔道不一,梁、岷重則關輔輕。願擇能臣,帥西道當一面,臣得專事關、隴。”帝多其讓,許之。抱玉在鎮十餘年,雖無破虜功,而禁暴安人,為將臣之良。卒,年七十四,贈太保,諡曰昭武。
  • 9.    《舊唐書·列傳第八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13]
  • 10.    《新唐書·列傳第六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13]
  • 11.    《在官法戒錄·卷一》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5-07-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