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慰農

鎖定
李慰農(1895年9月23日-1925年7月29日),字爾珍,化名王倫,安徽巢縣人 [2]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人運動領袖 [10] 
曾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與趙世炎、周恩來等在巴黎成立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後曾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5年回國後,領導青島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同年7月,被反動軍警逮捕,隨即被秘密殺害,時年30歲。 [3]  [5] 
中文名
李慰農
別    名
李爾珍 [2]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安徽合肥 [7] 
出生日期
1895年9月23日 [2] 
逝世日期
1925年7月29日 [2] 
畢業院校
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 [2] 
莫斯科東方大學 [2] 
出生地
安徽巢縣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5]  [8] 
代表作品
遊採石乘輪出發 [9] 

李慰農人物生平

李慰農孩童時代

李慰農故居 李慰農故居
李慰農,字爾珍,化名王倫,1895年9月23日出生在安徽省巢縣廟崗鎮油坊鄭村 [2] 
1904年,李慰農入館讀書。翌年,考上縣立高等小學,開始接觸新學。
1911年,辛亥革命後,考入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更名慰農,立志以先進的農業科學知識來拯救農業,給農民以慰藉。
青年李慰農 青年李慰農
青年時期的李慰農,目睹內憂外患紛至沓來,中華民族處於危機之中,產生了強烈的愛國之情。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震動了中國的知識分子。李慰農如飢似渴地學習先進的革命思想,政治覺悟很快得到提高。
五四運動中,李慰農成為蕪湖學生運動領袖 [4] 

李慰農革命歲月

1919年秋,華法教育會在安徽招生,李慰農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同蔡和森等50多人赴法國勤工儉學。
1920年8月,“勤工儉學勵進會” 改名為“工學世界社”,確立了以“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和實行俄國式的社會革命”為宗旨,李慰農成為該社“台柱”,社員發展到30多人。 [7] 
1922年6月,李慰農和趙世炎周恩來陳延年李維漢王若飛等18人,在巴黎西郊布倫森林中召開中國少年共產黨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李慰農隨後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23年,周恩來被選為旅歐總支部書記,李慰農為總支部成員。 [1] 
在旅歐黨團組織內,李慰農以刻苦學習、鑽研馬列而著稱,特別是對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研究得如醉如痴。 他確認工人是“共產革命的先鋒軍”, 同時指出農民是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主力軍之一,組織農民要從組織農會和教育農民入手。“我們最後的目的是要做到工會農會聯成一氣,如此則革命根基方建築得穩固”。
這與在國內的毛澤東的主張不謀而合。 他的精闢見解,引起了留法同志們的注意,以至於大家送給他兩個綽號:一個是“農民博士”,一個是“社會主義”。
1923 年11 月,李慰農和劉伯堅等10 人,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由周恩來護送到柏林,然後轉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坐落在高爾基大街的東方共產主義運動大學,是根據列寧的建議於1921 年秋開辦的。 在這所專門培養東方各國、各民族革命幹部的學校裏,專設了一箇中國班,共有123 名學員,分設22 個學習組, 李慰農被指定為第一組組長。
李慰農在法國自修過俄語,根底紮實。來到東方大學後只用很短時間,他就能直接聽懂俄國教員的講課, 並能嫺熟地使用俄文做筆記,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他還精讀《資本論》《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列經典著作,寫下一本本學習筆記,為日後回國領導組織革命鬥爭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 
1924年底,奉黨中央指示,李慰農回到上海,被分配到山東工作。
儘管在異國五年,思鄉心切,但他更關心黨的事業,沒有溯江而上回安徽巢縣老家探望久別的雙親和妻子,而是搭乘火車,直趨濟南
法國留學時期 法國留學時期
李慰農到山東後,中共山東地執委機關的同志得知李慰農是赴法勤工儉學生,曾在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深造,又是中央派來的,對他非常尊重和敬佩,希望他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國內外形勢。應大家的要求,李慰農不辭勞苦,向山東地執委的同志們和在濟南的黨團員講課10餘次,宣傳黨在這個時期的政策和策略,介紹黨的四大精神。
深刻指出:那種反對黨的獨立工作,主張黨應集全力於國民黨的工作,放棄民族運動中的階級鬥爭和在國民黨內反對右派的鬥爭,主張階級妥協的做法,都是右傾錯誤的表現。他還熱情介紹了列寧提出的新經濟政策已在蘇聯取得偉大勝利的情況,使聽者備受鼓舞。李慰農在濟南待了兩個多月,這期間,青島的革命形勢出現了高漲的勢頭。
1925年5月4日,日本廠主勾結膠澳當局在泰山路13號以鼓動工潮首領之名逮捕了中共青島支部書記鄧恩銘,並於11日將其驅逐出境。鄧恩銘被捕後,山東地執委立即派李慰農以膠濟鐵路總工會宣傳指導員、青島地執委書記的身份來青島,接替鄧恩銘領導青島黨的工作。此時,罷工仍在進行。日本廠主開始態度強硬,堅決不與工人妥協,但罷工時間愈長,日本資本家的損失就愈大,而且雨季很快到來,機器面臨着鏽蝕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廠主通過商會表示願與工人商談復工條件。李慰農與有關人員研究後,決定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派人與廠方進行談判,最後達成了九項條件,罷工取得了重大勝利。
雖然日本廠主在談判中沒有接受“承認工會”這一條,但工人們還是舉行了隆重的懸掛工會牌子的儀式。四方三家紗廠的工會牌子在鑼鼓鞭炮聲中高高掛了起來。日本紗廠工人第一次大罷工勝利結束後,李慰農將主要精力投入對黨、團、工會組織的建設和發展上。為加強對工人運動的領導和組織,
5月中旬,他在工人集中的四方地區建立了中共四方支部,由他擔任支部書記。並先後在四方機廠、水道局和四方三大紗廠等吸收紀子瑞李德根李敬銓等10餘人人黨,增強了黨組織的力量。同時,李慰農以設在四方的黨的秘密活動點三育小學為中心,利用夜校的形式,組織黨、團員和工會積極分子進行學習。其間,他還為建立健全青島各工廠的工會組織做了大量工作。到5月底,除膠濟鐵路總工會和四方3家日本紗廠工會外,又有數十家工廠的工人成立了工會,會員有一萬多名。在紗廠和捲煙廠,一些女工工會也建立起來。
青島紗廠工人罷工鬥爭的勝利和工人運動的發展,激怒了日本帝國主義。青島警察廳廳長陳韜秉承其日本主子的旨意,率領數百名軍警,包圍了四方各廠,強行解散工會,並將50多名工人代表開除出廠。李慰農當即召集緊急會議,發動大康、內外棉、隆興3個紗廠的工人再次舉行罷工,以示抗議。
5月29日,日本帝國主義者勾結奉系軍閥政府膠澳督辦温樹德,調動大批海軍陸戰隊,協同原有軍警,以武力驅逐工人出廠。工人英勇抵抗,反動軍警竟然開槍射擊,製造了駭人聽聞的青島慘案,當場被殺害者8人,重傷17人,輕傷者無數,被捕者75人,被押解回原籍者達3000餘人。
6月1日,上海發生了五卅慘案。李慰農立即組織膠濟鐵路總工會滬青慘案後援會,發動工人積極分子在濟南、青島、張店、坊子、高密等地,在列車上、城鎮街道上、農村集市上,到處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工人的罪行,並發動捐款,救濟罷工的階級弟兄。這行動,壯大了革命力量,加強了工人階級和農民的團結。正當青島和全國各地的愛國反帝鬥爭繼續深入發展的時刻,日本駐青領事與日本資本家加緊了密謀策劃,夥同青島市商會盛宴招待反動軍閥張宗昌,並授給30萬元重賄,要他撲滅工人鬥爭的烈火,殺害李慰農。這時,四方機廠工人、共產黨員傅書堂發現警方行動異常,當即告知李慰農。然而,李慰農卻把個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説:“不用管我,目前最重要的是警惕起來,保衞工會。”
1925年7月26日夜晚,當李慰農去小鮑島佈置應變措施返回四方住所時發現警察、暗探已把四方河西沿一帶嚴密封鎖,並在逐户進行搜查。這時,要躲避還來得及,但他首先想到的是存放在家中的秘密文件和全市黨員名冊。於是,急忙趕回家中,用桌子將門頂住,把所有文件點火燒掉。當反動軍警湧進他家時,地上只剩下了一堆灰燼。

李慰農被捕犧牲

李慰農被捕後,被關押在青島市警察廳的暗獄裏,敵人給他戴上沉重的腳鐐手銬,派重兵看守。敵軍法處長袁肇和親自審訊李慰農,要他説出青島的“同黨”。李慰農坦然地説道:“青島的工人全是我的同黨。”
敵人用酷刑折磨他,用名利引誘他,李慰農毫不動搖。他把敵人的法庭當成講壇,痛斥奉系軍閥勾結日本帝國主義殘害同胞的罪行,並斬釘截鐵地説:“青島是中國的青島。我要和青島人民一道,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帝國主義的走狗!”敵人無計可施,於7月29日深夜將李慰農秘密押赴青島團島刑場殺害。 [4] 

李慰農成就貢獻

1919年五四運動,李慰農組織罷課、抵制日貨,帶領學生遊行示威,宣傳罷工罷市,反對軍閥政權的投降媚外政策,在李慰農的不懈努力下,蕪湖各界聯合會正式成立,促進反帝愛國運動的深入開展,擴大了“五四運動”在安徽的影響。 [7] 
1925年李慰農整頓和發展地方黨組織,領導各廠工人舉行聯合大罷工,參加罷工的人數達到18000餘人。聞名全國的青島工人第一次聯合大罷工取得了重大勝利。 [11] 

李慰農人物評價

聶榮臻題詞:李慰農烈士永垂不朽 [6] 
張申府評價:李慰農學習方面不錯,好寫文章在《赤光》上發表,這人比較樸實,能團結人,願為別人服務 [12] 
肖勁光談李慰農:在蘇聯學習(東方大學)時認識李慰農,這個人很容易接觸,沒有架子,平易近人,比較熱情,喜歡研究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 [12] 

李慰農追悼烈士

李慰農英勇就義的消息傳到上海時,中共中央正在召開執委擴大會,總書記陳獨秀提議暫時休會,為烈士致哀。會議決定要廣泛蒐集李慰農的事蹟,編成宣傳材料,號召全黨學習。中共北方區委也秘密召開追悼會,充分肯定了李慰農對革命作出的積極貢獻。 [5] 
1928年, 周恩來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在一次提到李慰農烈士時深情地説:“在青島大罷工中犧牲的王倫,就是李慰農同志。他是中央派去青島領導工人運動的,是一名黨性很強的好同志! ”
1989年6月2日,在青島解放40週年之際, 青島團市委在青島海濱公園李慰農英勇就義地建立了李慰農雕像, 供人們憑弔緬懷。隨後此處被命名為“李慰農公園”。 2016年5月,李慰農公園升級改造,進一步深化了李慰農黨建主題公園的紅色印記,使其成為青島黨史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
2019年是革命烈士李慰農離開家鄉100 週年。在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李慰農的侄孫李亞宏在烈士故鄉油坊鄭村主持修建了李慰農烈士紀念園。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