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彌大

鎖定
李彌大,字似矩,號無礙居士,蘇州人。李撰子。崇寧三年(1104年)進士,歷任校書郎、監察御史、假太常少卿充契丹賀正旦使。出使遼國歸來後,建議促遼金相攻。金兵入侵,與李綱議不合,罷去。不久任刑部尚書、河東宣撫副使、陝州知州。宋高宗建炎元年知淮寧府,因杜用等叛亂而被貶。高宗至杭州,命權紹興府,試户部尚書兼侍讀。呂頤浩視師,用為參謀官,以忤旨出知平江府、靜江府,後又任工部尚書,未幾罷去 [1]  。 紹興十年(1140)卒,年六十一。
概述圖:《吳中先賢譜》 蘇文 編繪
本    名
李彌大
似矩
無礙居士
所處時代
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蘇州吳縣
出生日期
1080年
逝世日期
1140年
主要成就
使遼處理燕民歸漢問題
提議聯金攻遼
提拔韓世忠李彥仙

李彌大人物生平

時傳聞燕民欲歸漢,徽宗遣彌大覘之。使還,奏所聞有二:“或謂彼主淫刑滅親,種類畔離,女真侵迫,國勢危殆為可取;或謂下詔罪己,擢用耆舊,招赦盜賊,國尚有人未可取;莫若聽其自相攻並。”遷起居郎,試中書舍人,同修國史。彌大上奏提出“固藩維以御外侮,嚴禁衞以尊朝廷,練兵以壯國勢,節用以備軍食,收民心以固根本,擇守帥以責實效”六策,力主抗金 [2] 
童貫宣撫永興,走馬承受白鍔恃貫不報師期,朝廷止從薄責。彌大繳奏,以為邊報不至,非朝廷福。鍔坐除名,彌大亦出知光州。他在光州任上,課農桑,修水利,平抑糧價,打擊地方豪強勢力,政績顯著。任滿後,調鄂州(今武漢武昌)。後來又入朝,任給事中兼校正御前文籍詳定官,拜禮部侍郎、刑部尚書等職。召為給事中兼校正御前文籍詳定官,拜禮部侍郎。
靖康元年,金人大舉入侵,李綱任尚書右丞,定守東京之策,命彌大為參議,與綱不合,罷。未幾,除刑部尚書。初,李邦彥主持朝廷許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畀金人以求和。李彌大堅決反對割地求和的做法。主和派割地之後,金兵暫時北退,欽宗認為太平無事了,徽宗也回到汴京,又過起荒淫腐朽的生活。但只過了半年,在靖康元年(1126)八月,金兵又分兩路再度南侵。李彌大受命任河東宣撫副使,率部抗金。既而遣种師道种師中援河北,姚古援河東,彌大上疏乞起河東西境麟、府諸郡及陝西兵以濟古之師,起河東路及京東近郡兵以濟師道、師中之師,為腹背攻劫之圖。遂除彌大河東宣撫副使。
辰州張師正領“勝捷軍”敗於河東,潰歸,彌大誅之。又提拔行伍出身的韓世忠為裨將,平李福之叛,擒獲並將其斬首示眾,李福部萬餘人在陣前歸降。韓世忠平叛有功,受到李彌大的重賞,並復遣其師援真定,餘卒叛。侍御史胡舜彈劾他妄殺立威,宣撫罷,命彌大知陝州 [2]  。河東破,小將李彥仙來謁,言軍事,彌大壯之,留為將,戍崤、澠間以遏敵。詔遣使召援,彌大未敢進。會永興帥範致虛糺兵勤王,檄彌大充諸道計議。行至方城,道阻,乃率眾赴大元帥府。
建炎元年,除知淮寧府。到郡未幾,杜用等夜叛,彌大縋城出,賊散乃還,坐貶秩。尋召為吏部侍郎。帝如杭州,命權紹興府,試户部尚書兼侍讀。呂頤浩視師,以彌大為參謀官。彌大奏:“王導、謝安為都督,未嘗離朝廷,今邊圉幸無他,頤浩不宜輕動。”又言:“已為天子從官,非宰相可闢。乞於諸軍悉置軍正,如漢朝故事,以察官、郎官為之。陛下必欲留臣,當別為一司,伺察頤浩過失。”因而得罪呂頤浩。出知平江府。中丞沈與求劾彌大謀間君臣,妄自尊大,奪職歸。賦閒期間,李彌大寄情山水,以詩釋懷。又在林屋山(蘇州西山鎮東北)上築無礙庵、道隱園 [2] 
紹興五年(1135年),復起知靜江府,奏廣西邊防利害。入為工部尚書。未幾,罷去。廣西提刑韓璜劾其在靜江日斷強盜死罪,引絞入斬,貶兩秩。紹興十年卒,年六十一。

李彌大家庭成員

父:李撰
兄:李彌遜
弟:李彌正

李彌大史料記載

《八閩通志·卷之六十二·人物》 [3] 
《福州府志萬曆本》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