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宏偉

(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鎖定
李宏偉(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35]  ),200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並擁有理學碩士學位 [1]  ,現任雷鳥科技CEO [2] 雷鳥創新CEO, [35]  TCL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曾創立北京奇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CEO。 [1]  2021年底創立雷鳥創新並擔任CEO。 [36] 
中文名
李宏偉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
業界首次提出“場景互聯網”概念及“三條曲線論”;
提出“消費級真AR眼鏡”標準和“AR 生態2.0”概念
主要成就
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
36氪「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WISE “年度新經濟引領者36人”;
職    務
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李宏偉人物經歷

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2006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並擁有管理學學士學位; [1] 
200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並擁有理學碩士學位; [1] 
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在思科系統(中國)研發中心負責軟件開發和項目管理工作; [1] 
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在愛奇藝公司擔任智能電視業務高級總監,負責智能電視整體產品、運營、營銷和部分技術相關工作; [1] 
2014年2月,創立北京奇果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並擔任該公司CEO; [1] 
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雷鳥科技CEO、雷鳥創新CEO
2018年12月,任深圳市雷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CEO [3]  ,TCL工業研究院副院長 [4]  ,同時增補為TCL電子經管會成員 ; [5] 
2021年10月,任TCL實業創新業務羣總經理和雷鳥創新CEO; [33] 
2021年年底,創立雷鳥創新並擔任CEO。 [36] 

李宏偉社會活動

李宏偉2019年

2019年3月19日,出席“2019亞太OTT/IPTV生態大會”並分享主題演講《智能電視的未來和雷鳥的現在》; [6] 
2019年5月8日,出席“第17屆齊魯論道”並發表主題為《固本創新,開創電視的第三條曲線》的演講; [7] 
2019年5月15日,出席“第三屆世界智能大會”並發表《用AI打造智慧家庭第三條曲線》主題演講; [8] 
2019年5月29日,出席“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智慧AI賦能大屏進化》; [9] 
2019年8月30日,宣佈成立“雷鳥聯盟”,雷鳥聯盟三年內目標計劃激活終端突破1000萬台; [10] 
2019年11月24日,出席2019網易未來大會之“未來數字生活論壇”,發表《從通用互聯網到場景互聯網:一個被忽視的未來》主題演講,並在大會上首先提出“場景互聯網”的概念。他對此下了一個定義:場景互聯網是指在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手錶、智能眼鏡、家庭IoT等場景、設備上的互聯網; [11] 
2019年11月27日,出席36氪2019 WISE新經濟之王大會,發表《從通用互聯網到場景互聯網:一個被忽視的未來》主題演講; [12] 
2019年12月8日,出席鈦媒體2019T-EDGE全球創新大會,發表《互聯網下半場:場景互聯網正在崛起》主題演講; [13] 
2019年12月11日,出席獵雲網“2019年度CEO峯會暨獵雲網創投頒獎盛典”; [14] 

李宏偉2020年

2020年8月18日,TCL全球首發5G 8K 智屏,雷鳥科技CEO李宏偉受邀參加發佈會圓桌論壇,提出“隨着5G的發展,以智屏為代表的場景互聯網將持續爆發”的觀點; [15] 
2020年9月23日,受邀出席“GFIC2020 5G全球家庭互聯網大會”論壇,並發表《5G賦能智屏,加速場景互聯網落地》的主題演講; [16] 
2020年10月23日,受邀出席2020全球產品經理大會並發表主題演講《場景互聯網時代 ——智屏的產品創新空間》。 [17] 
2020年12月9日,出席36氪主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迴歸」,以“家庭消費裏的「互聯網平台」機會”為主題,提出了場景互聯網的概念,並指出場景互聯網將是未來的增長機會。 [18] 

李宏偉2021年

2021年5月,做客騰訊大學《臨場發揮》節目,分享《互聯網下半場,家庭互聯網平台如何快速成長》主題演講; [29] 
2021年9月,參加中國雲遊戲大屏生態創新峯會,發表主題為“雲遊戲迎來智屏時代,雷鳥科技的探索與實踐”的演講; [31]  並參與雲遊戲電視 2.0 標準白皮書的啓動工作; [32] 

李宏偉2022年

2022年5月16日,雷鳥創新聯合博士眼鏡在深圳舉辦了聯合實驗室啓動儀式,暨雷鳥 Air XR智能眼鏡線下首發體驗會活動,雷鳥創新CEO李宏偉、博士眼鏡總裁範勤女士和總經理楊秋女士到場。 [37] 

李宏偉2023年

2023年10月13日,雷鳥創新舉行“未來 真如所見”新品發佈會,創始人兼CEO 李宏偉出席演講,並宣佈雷鳥X2等新品正式發佈; [40] 

李宏偉成就榮譽

2019年11月26日,入選WISE “2019年度新經濟引領者36人”; [19] 
2019年12月10日,入選獵雲網2019「年度創業領軍人物TOP10」; [20] 
2020年11月25日,入選36氪“36UNDER36”「36位36歲以下了不起的創業者」; [21] 
2021年4月28日,入選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界精英”; [28] 
2021年9月10日,榮獲“行業領軍人物獎”; [30] 
2021年12月23日,榮獲2021年“科創中國”創新創業投資大會深圳創新榜——創新創業風雲人物; [34] 

李宏偉OTT行業觀點

  1. 提出電視行業發展“三條曲線論”:電視行業有三條曲線,而今年將進入第三條。第一條曲線是顯示技術,各大傳統廠商專注於硬件性能的優化;第二條曲線出現在2009年,電視不再只追求顯示技術的提升,也關注內容的豐富度和用户體驗;第三條曲線會發生在2019年,電視將進行一場交互革命,新的功能和場景讓電視成為帶“電視”功能的智能終端。
  2. 下一代電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重新定義交互,交互在AI時代會進入全新維度,用户不用花成本即可體驗智能交互。第二是當實現交互革命之後,電視的性質會發生改變,並承載更多功能。第三是下一代電視會成為智慧家庭的入口,通過它來控制整個智慧家庭設備,成為各種各樣的融合場景的入口。
  3. 智能設備的革命從來都是交互的革命,但過去的交互革命還停留在自由度的擴張上,而AI時代給了我們在交互革命上另一個高維擴張,那就是我們不需要交互了。
  4. 會員在從視頻會員向綜合會員演進,視頻業務向綜合業務轉變,原先單一的商業模式將逐步成為多元化的綜合商業模式。
  5. 用數據驅動的增長方法,不斷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提高它,涉及到一些核心數據指標,看數據指標是否漲,如果漲就把這個策略留下來。
  6. 零成本交互,才是最好的交互。
  7. 人機交互,既精準又自然。
  8. AI可升降攝像頭帶來更多遠程視頻通話場景。 [22] 
  9. 首先提出了“場景互聯網”的概念。他對此下了一個定義:場景互聯網是指在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手錶、智能眼鏡、家庭IoT等場景、設備上的互聯網。 [11] 
  10. 交互成本越高的地方,AI就更有價值。 [11] 
  11. 家庭入口需要滿足兩個條件:首先是強交互,既需要強輸入也需要強輸出,第二是較強的算力。 [23] 
  12. 智能電視存在的基本矛盾是“它本質上提供的是後仰式體驗”,這意味着雖然智能電視相較以往能夠提供更多的內容和服務,但用户希望跟電視的交互成本維持在較低的水平。 [24] 
  13. 不同的智能終端主要是交互方式不同,本質其實是適應不同的應用場景。 [25] 
  14. 一個企業在一種邏輯裏面做得越好,跨越到另外一個邏輯上面的時候就會比較困難。 [25] 
  15. 流量如果想變成留量則需要快速提升產品體驗。這其中有兩個重要因素,一是要極大地降低產品的使用成本,當大屏的使用成本降到和手機差不多,用户就會發現大屏的體驗更好,願意把更多時間留在大屏;二是要極大地拓展大屏場景,用户的娛樂方式正在快速發生變化,大屏能不能更快速、更廣泛地承載更多場景,也是用户是否願意留在大屏上的原因。 [26] 
  16. 隨着5G的發展,以智屏為代表的場景互聯網將持續爆發。 [15] 
  17. 智能電視行業從OTT生態過渡到智屏生態1.0階段。在智屏1.0生態階段,用户在家庭場景下的需求發生了“從長視頻到長視頻之外的娛樂”、“從Happiness到Health”的變化。 [27] 
  18. 大屏上的互聯網場景已經開始從長視頻到長視頻之外的娛樂,所以電視也在發生變化,會變成類似55吋的手機。場景不僅限於看視頻,還會覆蓋包括娛樂、健康、本地生活等新場景,也會帶來新的商業化機會。 [18] 
  19. 服務跨設備交互融合是最大場景變量,雲遊戲給出了另外一個選項,這可能決定了未來的行業格局。 [31] 

李宏偉AR行業觀點

1.提出“消費級真AR眼鏡”標準,“消費級真AR眼鏡”需要滿足“3+1”關鍵要素:眼鏡形態、空間顯示、空間感知交互和場景生態; [38] 
2.提出“AR 生態2.0”概念,AR 生態1.0階段的產品,主要圍繞大屏觀影、大屏遊戲等場景,而AR生態2.0階段,AR眼鏡將在AR遊戲、社交和大模型賦能等功能場景開發出更多潛力; [39] 
3.消費級AR眼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跨越起步鴻溝,但它的跨越速度會很快,2025年,AR產業肯定會迎來iPhone時刻; [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